大光明电影院作为电影放映企业,从1928年诞生发展为中国电影院第一品牌,到今天上海的第二条电影院线,它的品牌经营历程见证并跨越了中国电影放映业的诸多关键时期,并还在继续发展。 本书稿将从建筑空间、经济领域及文化传播媒介三个层面全方位发掘、讨论大光明的品牌经营发展历程。书稿还以SWOT法分析21世纪以来大光明的现代发展,并就影院做国际横向比较,对影院品牌激活也提出建议。序前言绪论第一章 上海近代娱乐业产生及社会背景第二节 上海开埠后的城市生活图景一、经济贸易二、西风东渐三、文化教育医疗四、城市公共建设五、公共文化设施第三节 上海近代娱乐业的起步一、中国传统娱乐活动的演化二、室外游乐场所的引入三、大众室内娱乐场所第四节 1930年代上海娱乐业背景一、娱乐群体二、娱乐消费观念三、大众媒体与娱乐业第二章 “远东第一电影院”建筑空间的生产与实践第一节 电影院空间的生产与实践一、空间的生产二、空间的实践第二节 大光明电影院建筑空间的演变一、1928年大光明影戏院的建造和夭折二、1933年远东第一电影院的诞生第三章 大光明品牌创建期第一节 资本环境与行业准备第二节 卢根的“托拉斯”计划第三节 大光明品牌创建及发展一、资金来源二、品牌定位和命名三、品牌形象塑造第四节 大光明品牌经营与管理一、组织沿革二、内部管理三、影院运营四、品牌营销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大光明第一节 大光明经受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7)一、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政策推动电影事业全面发展三、影院内部管理的社会主义改造四、政治与经济杠杆对影院经营的影响五、品牌的社会主义转型第二节 大光明经营方针的调整(1958—1965)一、政治对电影放映业的影响加强二、大光明经营方针的调整第三节 “文革”浩劫殃及大光明(1966—1976)第五章 大光明品牌复苏与重塑第一节 大光明品牌初入改革轨道(1978—1993)一、恢复完整的品牌名称二、品牌重新定位三、恢复多种经营第二节 大光明品牌复苏与波折(1993—2002)一、电影院管理结构再次变化二、品牌定位精准与内部管理进步三、影院经营增特色四、影院品牌营销五、大光明面临竞争第六章 大光明院线SWOT分析与品牌提升第一节 院线制建立及电影放映业特点一、电影院线制的建立与改革二、数字和城镇影院建设三、院线品牌涌现及资本运作四、新媒体、新技术第二节 大光明SWOT分析与品牌提升战略一、大光明院线及电影院发展优势(S)分析二、大光明院线及电影院的发展劣势(W)分析三、大光明院线及电影院发展机会(O)分析四、大光明院线及电影院发展威胁(T)分析五、大光明品牌提升战略第七章 电影院:文化空间——文化传播媒介第一节 半殖民地消费文化空间一、上海市民社会与海派文化二、电影院作为殖民、消费及品牌文化空间第二节 革命与政治话语空间一、民族意识的爆发二、文化阵地的争夺三、统治奴役的工具四、空间与政治联系紧密第三节 全球化消费与体验空间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消费空间二、体验空间第八章 他山之石:影院品牌激活策略第一节 中美影院发展比较一、20世纪初豪华电影宫与公司垂直整合二、1949年前的院线连锁三、20世纪50—70年代影院的变革四、20世纪70年代后影院的现代化发展五、中美放映业发展比较的启示第二节 影院品牌老化激活策略结论 中国品牌影院发展瞻望一、形成院线品牌是发展基础二、品牌价值体现文化价值三、制度的完善是发展助力后记作者余佳丽 类别 图书 / 非虚构 提供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