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南宋高、孝、光、宁四朝的历史时段之中,在宋金关系与理学新潮的时代问题之下,对以周必大为中心的各个社会领域的士人关系作出研究,借此考察当时士人的思想、情感与行动。 全书五章,第一章《早期仕宦:周必大与高、孝政局转化下的士人社会》以孝宗淳熙七年(1180)周必大进入宰执阶层以前的仕宦生涯为论述的时段,以高、孝两朝政局的转化为背景来探讨当时的士人关系。第二章《宰执进退(上):周必大的对金政务及人事斡旋》以孝宗执政后期的淳熙十一年至十四年(1184—1187)为论述的时段,探讨周必大担任宰执期间,宋金对峙之下的士人关系。第三章《宰执进退(下):周必大与理学家的政治关系》以孝宗朝淳熙七年至宁宗朝嘉泰元年(1180—1201)为论述的时段,探讨在周必大担任宰执及以后的时期里,士人在理学新潮之下的政治关系。第四章《馆阁翰苑与义理之学:周必大与理学家的学术关系》对应第三章而撰。周必大除去从政者的身份,还是一名学者,理学家除去参政的热情,还有知识上的兴趣。第三章论述周必大与理学家的政治关系,故而加以探讨。第五章《分歧与交谊:周必大的乡邦社交》对应以上各章所论南宋时代问题之下士人关系中的矛盾分歧而撰。 作者简介 许浩然,男,1984年12月生,江苏南京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讲师。南京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南宋文化史,旁涉晚唐文学、英美汉学。在《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北京大学学报》、《孔子研究》、《史林》、《史学月刊》、《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绪论 一 周必大研究现状平议 二 本书主旨及内容 三 写作理念及方法 第一章 早期仕宦:周必大与高、孝政局转化下的士人社会 第一节 政局的转化、理学家的态度及士人关系的变动——从和、战对立到反近习运动 一 和、战对立的政治格局 二 反近习运动的政治格局 三 理学家的态度:以朱熹、张栻为例 四 士人关系的变动:以史浩、虞允文、三洪之事为例 第二节 周必大的秦桧党渊源 一 王葆依附秦桧之事 二 周必大早期仕宦的波折 三 周必大与汤思退的关系 附论 从地域、家族关系看王葆纳周必大为婿的因缘 第三节 周必大在政局转化之下的仕宦经历 一 周必大在和、战对立之中的仕宦经历 二 周必大在反近习运动之中的仕宦经历 三 倾向自治之计:周必大与虞允文、史浩的关系 四 结语 第四节 反近习运动之中周必大与理学家的关系——以其与张杭的论辩为中心 一 周必大与张栻的论学交谊及政治合作 二 近习事件的延续:辞任事件 三 辞任事件背景下的论学:周必大与张栻的讨论 四 赴任事件背景下的论学:周必大与张栻的辩论 五 周必大对近习的妥协及对理学派的非议 六 从汤思退关系的背景看周必大与理学派的分歧 附考 临安东百官宅考 本章总结 第二章 宰执进退(上):周必大的对金政务与人事斡旋 第一节 金主巡幸与孝宗朝边备之关系兼论周必大的态度 一 完颜亮侵宋以前“巡幸”汴京史事的回顾 二 金世宗的巡幸行动与南宋的反应 三 边备之中周必大的自治主张与弥衅作为 附考 义胜军移戍事考 第二节 从周必大边备文件看南宋驻兵缺乏协作的弊端 一 荆鄂正、副都统制之间的隔阂 二 长江下游驻兵对协防任务的逃避 三 开禧北伐之中弊端的爆发 四 从“大历史观”评价边备的弊端 第三节 边备中的安抚——周必大与南宋家族军事集团 一 周必大对吴氏将门的安抚态度 二 周必大对郭氏将门的安抚态度 三 雷氏将门易任事件所带来的矛盾 四 开禧北伐之中将门的堕落 第四节 从周必大《思陵录》看淳熙十四年宋金外交之隐秘 一 宋金两国交聘制度以及“权止”使节之事 二 高宗丧期孝宗接见金使的最初宣谕 三 孝宗的转变以及宰执的反对 四 孝宗行事过程考察 五 事件之中的政治心态及人事关系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宰执进退(下):周必大与理学家的政治关系 第一节 权力核心与理学二派——周必大与朱熹、吕祖谦、刘清之的关系 一 朱熹的“吾党”意识及理学的内部分歧 二 朱熹对中央政治的干预 三 旱灾与政治:周必大与朱熹的两种态度 四 周、朱之间:吕祖谦与刘清之的两种态度 五 “后吕祖谦时期”的局面:以朱熹与周必大的两封信札为例 第二节 周必大与林栗事件、荐士事件及“道学邪气”事件 一 林栗事件 二 荐士事件 三 “道学邪气”事件 第三节 相党之争与理学家的态度——周必大罢相始末 一 周、留党争与理学成分 二 理学激进派对于周必大罢相的态度 三 姜特立的崛起与留党的分裂 四 结语 第四节 从湖南事务看周必大与陈傅良的矛盾 一 南宋时期湖南财政的凋敝 二 陈傅良在湖南的减税政令及与湖湘学派的合作 三 周必大知潭州时期的言论及与陈傅良的矛盾 四 周必大与丰谊的分歧 五 周必大与陈傅良矛盾的分析 附论 从《(致)陈梅州自修》信札看周必大与谢深甫的关系 第五节 庆元党禁之中的周必大 一 “伪学逆党籍”五十九人名单产生时间再议 二 庆元年间周必大与理学的关系 三 吕祖泰事件 四 结语 附表 “伪学逆党籍”五十九人罢黜时间表 本章总结 第四章 馆阁翰苑与义理之学:周必大与理学家的学术关系 第一节 周必大与馆阁翰苑之学兼论理学家的态度 一 周必大馆阁翰苑的仕途生涯 二 撰写制文与辞章之学 三 编刊、校刻文集与校勘之学 四 理学家对馆阁翰苑之学的态度 第二节 《皇朝文鉴》与学术分歧 一 《皇朝文鉴》的编修缘由与两种学术文化的倾向 二 吕祖谦编修《皇朝文鉴》的理学取向 三 馆阁翰苑对于编修《皇朝文鉴》的干预 四 吕祖谦的反应 五 结语 第三节 周必大、朱熹关于《欧阳文忠公集》的辩论 一 周必大与朱熹对韩愈、欧阳修评价的不同 二 朱熹《韩文考异》:挑战馆阁校勘与宣扬理学思想 三 周、朱的欧集之辩 四 余论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分歧与交谊:周必大的乡邦社交 第一节 周必大的乡邦生活——一个时空结合的考察 一 隆兴元年至乾道六年:永和闲居生活 二 乾道八年至淳熙元年:参与江西事务 三 绍熙五年以后:迁居庐陵县城 四 结语 第二节 诗学、私交与对金态度——周必大与胡铨的唱和往来 一 周、胡唱和与江西诗学 二 周、胡唱和中的私人交谊:以声色玩赏之诗为例 三 周、胡唱和与对金的政治态度 四 结语 第三节 理学态度与党禁心境——周必大与杨万里的晚年关系 一 周、杨对理学所持态度的分歧:以二氏对欧阳修理解的差异为例 二 庆元党禁期间周、杨的心境:以杨万里撰谢谔《神道碑》事为例 三 结语 本章总结 结论 征引文献 后记 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