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


作者:姜士彬     整理日期:2017-03-05 14:32:08


  “中世纪的中国是一个贵族国家呢?还是一个官僚国家?”此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它是两者的独特的结合。权力最终来自对政府的供职,而非来自血统/家族/门第,但是在大约5世纪至10世纪时期出任官职,比在中华帝国的任何时期都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门第出身。从晋至唐,大约数百个大姓在政治上、社会上支配了中国——一种寡头政治。只是到了五代宋初,他们才最后失势。敦煌发现的某些谱牒保存了唐代某些姓氏的名称。较早的谱牒由政府机构编成,其实质是官方圈定上层阶级的成员资格。这些家庭出身的人物被赋予竞争官职的特殊优势,从而在5至10世纪之间把持着中央政府绝大部分的官职。隋唐时期改革了选择官员的方式,出现了有关社会地位的新观念,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制度开始有所变化,终唐之世,世家大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权势。正是鉴于这些家族在中世纪如此重要,本书仔细地考察了这些家族的结构和如何发挥功能。本书的结论是,在宋代以前的时期内,大家族与其说近似于“姓氏”,不如说最近似于今天人类学家所称为的“宗族”。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姜士彬(David G. Johnson,1938-),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漢學家。師從漢學巨擘艾伯華(Wolfram Eberhard,1901-1989)。研究領域是研究中國古代的政治、社會和文化:前期研究中古中國的精英階層,後期研究唐宋時期的民間信仰,以及中國近世的大眾文化等內容,屢有創獲,影響重大。出版《中古中國的寡頭政治》(西方視野出版社,1977年)、《景觀與祭祀:中國北方鄉村生活的儀式基礎》(哈佛大學出版社,2009年),主編《晚期中華帝國的大眾文化》(伯克利和洛杉磯:加州大學出版社,1985年),並在《哈佛亞洲學報》(HJAS)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重磅論文。
  譯者簡介:范兆飛(1978-),現任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研究旨趣集中於中古士族政治和北朝政治社會史。先後赴北京大學中古史中心、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系擔任訪問學者。近年主持並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譯著)、“漢唐之際太原士族群體研究”(專著)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魏晉北朝並冀二州士族群體比較研究”1項。出版專著《中古太原士族群體研究》(中華書局,2014年)、譯著《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中古中國的寡頭政治》(中西書局,2016年),在《中國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學術月刊》、《復旦學報》等期刊發表系列論文三十餘篇,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先後獲山西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14)、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6),以及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2013)、山西省高等學校131領軍人才(2013)等學術榮譽。

目录:
  中文版自序
  致謝
  引言
  第一章 士:中古統治階層的定義
  第二章 任官與地位
  第三章 大族:中古統治階層的概念
  第四章 唐代氏族譜與身份制度的演變
  第五章 敦煌唐代姓望氏族譜考釋
  第六章 中古中國的氏族
  第七章 中古中國的寡頭政治
  附錄一 淺談兩個方法論問題
  附錄二 唐代的官員任命及遷轉
  附錄三 唐代三件氏族譜關係略考——A譜(位79)、C譜(S.2052)和E譜(池田溫據《太平寰宇記》復原)
  附錄四 唐代氏族譜文本
  附錄五 唐代郡望表所見氏族索引
  參考文獻
  譯後記





上一本:西洋镜:一个英国战地摄影师镜头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下一本: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的作者是姜士彬,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