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解封民国


作者:唐建光     整理日期:2017-02-16 21:06:45


  2007年至2008年,蒋介石再度走到争议的十字路口。海峡那边,“去蒋化”正进入高潮,数百座铜像被拆除甚而切割,“中正纪念堂”改名“台湾民主纪念馆”,“大中至正”牌匾拆换成“自由广场”,已成台湾一景的“两蒋”陵寝哨兵也被撤掉。台当局官员宣称,蒋介石将不再是民众崇拜的“民族救星”,而是有功也有过的政治人物。那段时间,两岸的学者奔赴大洋彼岸的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取经”,这里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日记,人们看到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蒋介石。恐怕很少有人如蒋介石那样得到那么多互相矛盾的“头衔”:“民族救星”“伟大领袖”“独夫民贼”“刽子手”“卖国贼”……本书在新的情势下,让蒋介石及陆续的众多民国人物从也在纷争中“复活”。

作者简介
  唐建光,大学毕业后即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担任过《成都商报》记者、《中国新闻周刊》首席记者等。多年来,他不断深入到事件最前线,用独有的眼光发现事实,如今作为《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的主编,他希望给读者新的感觉,历史原来是这样的,历史原来可以这样看。

目录:

目录:
  乌托邦时代001
  1912年冬天,在《论人心之枯窘》一文,著名记者黄远生以惨淡语气,回顾了辛亥前后人心的变迁、信念的破碎:“晚清时代,国之现象,亦惫甚矣。然人心勃勃,犹有莫大之希望。……(今日)全国之人,丧心失图,皇皇然不知所归,犹以短筏孤舟驾于绝潢断流之中。”
  1918年,一种精神古老、话语崭新、无比清新的时代变奏,席卷了中国,席卷了被称为“第三代人”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
  福建:陈炯明打造“安那琪世界” 文/丁三005
  湖南:枪杆子下出宪法 文/杜兴017
  山东:新儒家的乡村“复辟” 文/李远江028
  广西:“新斯巴达”的强兵之路 文/白伟志039
  江西:蒋经国“赤化新赣南” 文/孙展051
  1937耽误中国多少事065
  至1937年,中国棉稻麦也基本实现了自给,经济学家何廉说:“农业经济发展已步入‘起飞’之路”。
  到1938年底,中国将拥有60个具有现代作战能力的陆军师。
  而紧随而来的卢沟桥枪响,使日本也陷入了长期苦战的泥沼,也使中国耽误了和平建国的机会。
  常常有这样的假设:如果再给中国五年时间,又会怎样?
  宋子文:党国金融家 文/老舒069
  王宠惠:苦撑危局 文/杜兴077
  胡适:三个愿望 文/徐路加087
  《大公报》:泪与血中的奋进 文/丁三099
  解封民国107
  随着一个个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的去世,带走了诸多一言难尽的恩怨,也打开了民国大门的一丝缝隙,那些被封存的日记,被上锁的档案,被噤声的人物,渐次开了口。
  “民国热”开始从草根走向庙堂,从虚浮走向沉稳,不仅仅意味着民国记忆从密闭的档案室走到大众的视野当中,也意味着这种记忆由断裂到复苏,由扭曲到复原,由禁忌到开放的一种可能。
  孙中山:理想主义者的治国困局 文/杨东晓111
  蒋介石:一生未完的民主课 文/凡歌121
  民国:一段尘封历史的多重脸谱 文/王刚130
  《民国史》:一部史书的50年曲折 文/王刚140
  杨天石:民国史研究者的怕与不怕 文/李杨152
  民国史的底稿:四亿字的来龙去脉 文/福琪161
  抢救“民国史”:唐德刚的一人敌一国 文/傅国涌169
  “民国热”:民间推手掀起的“骇浪” 文/丁三 172





上一本:古来征战几人回 下一本:癸卯年万岁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解封民国的作者是唐建光,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