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媒体和公共舆论的角度, 探讨鸦片战争前中西史关系史的演变。通过商人及传教士与早期在华英文媒体、“自由贸易”的渴望与广州体制的冲突、从对抗走向战争、关于鸦片问题的辩论、中国形象的重新建构、《中国丛报》与中国研究等几个方面的研讨, 希望能够丰富人们关于鸦片
作者简介 吴义雄,1962年生,安徽桐城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外关系史和中国基督教史。曾出版《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开端与进展:华南基督教史论集”《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商人、传教士与早期在华英文报刊 一 来华英美商人和传教士概况 二 近代早期的英文报刊 第二章 “自由贸易”的渴望与广州体制的冲突 一 突破广州体制的展望 二 关于行商体制与粤海关税费问题的批评 三 在华治外法权的寻求 第三章 从对抗走向战争:关于对华政策的舆论 一 卷入对抗——1834年前的英国散商与《广州纪事报》 二 对华强硬政策的酝酿 三 制造对华战争的舆论 四 鸦片战争期间的西人报刊 第四章 在道德与利益之间:关于鸦片问题的辩论 一 鸦片贸易与道德问题 二 鸦片贩子的辩护词 三 对弛禁的态度 四 在英国展开的辩论 第五章 中国形象的重新建构 一 中国研究的转变 二 对中国文明的总体评价 三 关于中国的民族性格 四 关于中国政治的特征 五 “新”观念下的著述举例 第六章 转变中的学术:《中国丛报》与中国研究 一 对中国人信仰体系的认识与研究 二 对中国社会风习的考察与研究 三 中国政治与法律研究 四 中国历史文化研究 五 中国语言研究 六 用知识改变中国——《中国丛报》作者群的另一种努力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