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作者:陈平原     整理日期:2017-02-16 20:39:48


  作者讲述了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既有事后的回忆与学者的发掘,更值得关注的是汇集了许多当事人的珍贵文字,这些文字体现的既是文学,也是历史,更是精神,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文字,呈现出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和一代学人的文化情怀。

作者简介
  陈平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目录:
  “大学五书”小引/ 001
  绪言:炸弹下长大的中国大学/ 003
  此情可待成追忆/ 019
  ——中国大学内迁的历史、传说与精神
  一、炸不垮的中国大学/ 019
  二、1941年的统计/ 027
  三、不该被埋没的文本/ 035
  四、笔落如何“惊风雨”/ 049
  五、“奇迹”该怎样讲述/ 067
  永远的“笳吹弦诵”/ 111
  ——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追忆及阐释
  一、战火摧不垮中国大学/ 112
  二、“光荣”不仅属于西南联大/ 122
  三、必胜信念、学术关怀以及师生情谊/ 129
  四、以本科教学为中心/ 145
  五、“人和”的另一面/ 154
  六、“应叫青史有专篇”/ 165
  岂止诗句记飘蓬/ 183
  ——抗战中西南联大教授的旧体诗作
  一、漂泊西南多唱酬/ 188
  二、百一篇成聊自遣/ 198
  三、诗史更愧无君才/ 210
  四、还将孤愤托长吟/ 218
  六位师长和一所大学/ 237
  ——我所知道的西南联大
  一、从“宏大叙事”到“私人记忆”/ 237
  二、师生之情与同窗之谊/ 241
  三、“新文学”教学之披荆斩棘/ 246
  四、湘黔滇旅行团的故事/ 253
  五、政治与学术的纠葛/ 258
  六、物质与精神之张力/ 263
  参考书目/ 275
  后记/ 287





上一本: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 下一本: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的作者是陈平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