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道出于二


作者:罗志田     整理日期:2017-02-16 20:24:16


  近代中国社会波澜壮阔,新旧之间持续缠绕互竞。举凡思想演化、人事代谢、社会变迁及其互动关系,都呈现出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错综局面。西潮冲击之下的中国士人,由于对文化竞争的认识不足,渐渐失去了自身的文化立足点,导致对于往事与近事,皆不免生出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困惑。不少历史逻辑,余音至今不绝。本书的基本取向,就是返其旧心,给各方以平等的发言权,通过具体的人怎样做具体的事,来展现近代这一大变局下的新旧之争。

作者简介
  罗志田,1952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新墨西哥大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先后在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现任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新书有《经典淡出之后:20世纪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三联书店),另《近代中国史学述论》即将出版。

目录:
  自序
  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
  一、思想权势转移:从西学不能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
  二、社会权势转移:从士到知识人
  三、社会权势再转移:知识人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青年的兴起
  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
  一、从边缘走向中央的湘学
  二、后湘军时代湖南的守旧与趋新
  三、近代湖南排外的实际与迷思
  四、余论:官绅的互动与竞争
  思想观念与社会角色的错位:王先谦、叶德辉与戊戌前后湖南新旧之争
  一、引言
  二、旧中有新:王先谦、叶德辉对国情的认知
  三、由新转旧:旧派人物反戈一击的关注所在
  四、余波
  他永远是他自己——陈独秀的人生和心路
  一、发出时代的声音
  二、从国家到个人的觉悟
  三、从文学到伦理的文化革命
  四、从康、梁到胡、陈的时代转折
  五、走向行动的政治革命
  六、一生定位
  文学革命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反响
  一、引言:《新青年》的沟通作用
  二、“我们”与“他们”的困扰
  三、新文学作品的实际读者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
  陈独秀与“五四”后《新青年》的转向
  一、“五四”前后的《新青年》
  二、北大的学科调整与京城的新旧之争
  三、在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陈独秀
  四、《新青年》的转向
  五、《新青年》编辑部改组风波
  六、余论:“五四”比我们认知的更丰富
  课业与救国:从老师辈的即时观察认识“五四”的丰富性
  一、引言
  二、蒋梦麟对“五四”的即时观察
  三、老师辈一年后的反思
  四、救国和读书怎样两全?
  五、社会模范的自制能力
  六、余论:进一步认识“五四”的丰富性
  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
  一、论战双方的动机
  二、进化论与作为“五四”基本理念的“科学”





上一本: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 下一本:历史的裂缝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道出于二的作者是罗志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