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政治逻辑》内容简介:关于民国政治的逻辑,作者解释道:“民国政治的基本特征在于,政治与武力高度统一,政党作为政治集团的同时,又是一个武装集团,武力是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这一点构成了民国政治的基本逻辑。” 围绕“中国之命运”这道命题,中国产生了两个口号:其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其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两个口号的提出,意味着国共在继续保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又进一步澄清了彼此之间的阶级关系。 国共两党尚未经过战场上的决定性较量,却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达成了变更国家政体并改组政府的协议,从这个意义上讲,和平革命并不符合武力决定国家权力的民国政治的逻辑。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所爆发出的强烈的不满情绪,从根本上讲,正是民国政治逻辑的反弹与回归。
作者简介 邓野,重庆市人,1953年5月20日生。198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1986年来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评聘为副研究员,2003年评聘为研究员。
目录: 第一辑 五四时期的工读互助主义及其实践 巴黎和会中国拒约问题研究 援鄂战争之史的考察 第二辑 阎锡山对红军东征的拦截及其多方政治周旋 皖南事变之后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 《日苏中立条约》在中国的争议及其政治延伸 日苏关系与国共的战略利益——l943年蒋介石制裁中共的策划与取消 蒋介石对方先觉投敌案的裁决 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 第三辑 联合政府的谈判与抗战末期的中国政治 论国共重庆谈判的政治性质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研究 东北问题与四平决战 南京谈判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终结 1944——1946年间国共力量的“平衡”与政争 第四辑 试论“五四”后期陈独秀世界观的转变 论抗战初期的陈独秀 从《顾维钧回忆录》看顾氏其人 傅作义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双重性 第五辑 王揖唐的“社会主义”演说和“问题与主义”论战的缘起 向蒋介石铸献九鼎的流产与非议 《毛泽东选集》所收《学习和时局》一文时间与史实的出入 旧金山会议中国代表团组成问题 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