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10-13世纪统一趋势研究的成果之一。主要包括:多元一体背景下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嬗变;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多样性文化并存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
作者简介: 王德忠【个人情况综述】 1974年入吉林师大历史系学习,1977年毕业留校在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工作至今,其中,1983年至1987年在职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7年晋升讲师,1992年晋升副教授,2001年晋升教授,现为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辽宋夏金元史,为历史系本专科、函授生开设通史及选修课5门,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5门。已经发表的专业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国家、省及校内教材5部(其中一部为副主编),参编工具书等著作20余部。 【学习工作简历】 1974年入吉林师大历史系学习 197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其中,1983年至1987年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 1968年8月至1971年7月,吉林省和龙县崇善公社崇善大队知识青年 1971年8月至1974年10月,吉林省八家子林业局工人、干部 1974年10月至1977年7月,东北师大历史系学生 1977年7月至今,东北师大历史系教师 【社会学术兼职】 历史系党委委员 中国史系副主任 中国古代史党支部书记 中国契丹女真及辽金史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历史学会理事
目录 序言:统一趋势的不断增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编 多元一体背景下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嬗变第一章 隋唐、两宋政治制度的成熟发展 第一节 唐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备和严密化 第二节 两宋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第二章 各少数民族王朝对唐宋政治制度的模仿和借鉴 第一节 后唐、后晋、后汉对唐朝政治制度的继承 第二节 唐宋政治制度对周边民族、王朝的辐射和影响第三章 辽、夏、金、元诸王朝政治制度的民族特色 第一节 辽朝:“因俗而治”的鲜明特色 第二节 西夏:对唐、宋政治制度的全盘借鉴 第三节 金朝:从“一依本朝旧制”向辽、宋政治制度的迅速嬗变 第四节 元朝:推行“汉法”背景下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重建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过程中政治制度的多元特色第二编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第四章 中原农耕经济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跌宕起伏 第一节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农业生产低水平徘徊和南方开发的初步成就 第二节 北宋时期全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南方的迅速发展 第三节 南宋时期南方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第五章 辽朝统治下中国北方农牧并举的经济格局 第一节 辽朝的畜牧业 第二节 辽朝统治下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第六章 西夏农牧并举的经济格局 第一节 西夏的畜牧业生产 第二节 西夏的农业生产第七章 金朝统治下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第一节 金朝的经济区划及特色 第二节 金朝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第八章 元朝统治下多样性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元朝的经济区划及其特征 第二节 元朝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第三节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第九章 商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全国范围内经济联系的加强 第一节 中原地区商业贸易从萧条走向恢复和繁荣 第二节 辽朝的商业经济及其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往 第三节 西夏的商业经济及与辽宋金的经济联系 第四节 金朝的商业经济及其与南宋的经济联系 第五节 蒙古国和元朝商业贸易的发展 第六节 全国范围内经济联系的加强第三编 多样性文化并存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第十章 两宋的文化发展代表了时代文化发展的水平和面貌 第一节 两宋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两宋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宋学和理学第十一章 儒学、佛教和道教向周边各民族地区的传播 第一节 辽朝的佛教、道教和儒学 第二节 西夏的佛教和儒学 第三节 金朝的佛教、道教和儒学 第四节 蒙古国、元朝时期的宗教和儒学第十二章 元朝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 国家的政治统一是元朝多样性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中原传统文化是构成元朝多样性文化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 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使元朝文化呈现出开放性和世界性特点 第四节 元朝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及其历史地位第四编 走向更高水平的民族融合第十三章 新历史时期的民族迁徙、融合及其特点 第一节 五代和辽朝的民族迁徙 第二节 宋朝、金朝的民族迁徙 第三节 元朝的民族迁徙第十四章 儒家“华夷之辨”观念面临的新挑战 第一节 两宋儒家学者在民族问题上的巨大局限性 第二节 南北王朝统治者关于民族关系的新认识第十五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进一步增强 第一节 中华各民族对祖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 第二节 爱国主义情操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的思想基础 序言:统一趋势的不断增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编 多元一体背景下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嬗变第一章 隋唐、两宋政治制度的成熟发展 第一节 唐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备和严密化 第二节 两宋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第二章 各少数民族王朝对唐宋政治制度的模仿和借鉴 第一节 后唐、后晋、后汉对唐朝政治制度的继承 第二节 唐宋政治制度对周边民族、王朝的辐射和影响第三章 辽、夏、金、元诸王朝政治制度的民族特色 第一节 辽朝:“因俗而治”的鲜明特色 第二节 西夏:对唐、宋政治制度的全盘借鉴 第三节 金朝:从“一依本朝旧制”向辽、宋政治制度的迅速嬗变 第四节 元朝:推行“汉法”背景下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重建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过程中政治制度的多元特色第二编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第四章 中原农耕经济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跌宕起伏 第一节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农业生产低水平徘徊和南方开发的初步成就 第二节 北宋时期全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南方的迅速发展 第三节 南宋时期南方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第五章 辽朝统治下中国北方农牧并举的经济格局 第一节 辽朝的畜牧业 第二节 辽朝统治下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第六章 西夏农牧并举的经济格局 第一节 西夏的畜牧业生产 第二节 西夏的农业生产第七章 金朝统治下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第一节 金朝的经济区划及特色 第二节 金朝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第八章 元朝统治下多样性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元朝的经济区划及其特征 第二节 元朝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第三节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第九章 商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全国范围内经济联系的加强 第一节 中原地区商业贸易从萧条走向恢复和繁荣 第二节 辽朝的商业经济及其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往 第三节 西夏的商业经济及与辽宋金的经济联系 第四节 金朝的商业经济及其与南宋的经济联系 第五节 蒙古国和元朝商业贸易的发展 第六节 全国范围内经济联系的加强第三编 多样性文化并存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第十章 两宋的文化发展代表了时代文化发展的水平和面貌 第一节 两宋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两宋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宋学和理学第十一章 儒学、佛教和道教向周边各民族地区的传播 第一节 辽朝的佛教、道教和儒学 第二节 西夏的佛教和儒学 第三节 金朝的佛教、道教和儒学 第四节 蒙古国、元朝时期的宗教和儒学第十二章 元朝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 国家的政治统一是元朝多样性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中原传统文化是构成元朝多样性文化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 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使元朝文化呈现出开放性和世界性特点 第四节 元朝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及其历史地位第四编 走向更高水平的民族融合第十三章 新历史时期的民族迁徙、融合及其特点 第一节 五代和辽朝的民族迁徙 第二节 宋朝、金朝的民族迁徙 第三节 元朝的民族迁徙第十四章 儒家“华夷之辨”观念面临的新挑战 第一节 两宋儒家学者在民族问题上的巨大局限性 第二节 南北王朝统治者关于民族关系的新认识第十五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进一步增强 第一节 中华各民族对祖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 第二节 爱国主义情操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的思想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