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济沧:1970年生,湖北武汉人。2000年毕业于日本龙谷大学东洋史学专业,2003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出版译著《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谷川道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11年第2版)、《内藤湖南的世界》(合译,三秦出版社,2005年)《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合译,川胜义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目录: 序言 序论 贵族政治、皇帝权力与地方社会--东晋政治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第一节 六朝贵族研究及其理论架构 第二节 中国历史的逻辑探求与六朝贵族的自律性、社会性特质 第三节 东晋政治史研究的基本视野 第四节 本书的框架与研究思路 结语 第一编 乡论、乡品与六朝贵族的本源 第一章 魏晋贵族体制的形成与乡论--以魏晋放达之风的考察为中心 序言 第一节 竹林、元康论 第二节 放达之风与元康时期的社会 第三节 放达之风与老庄之学 第四节 放达之风的形成与演变 第五节 放达与乡论 结语 第二章 九品官人法中的乡品称谓考论 序言 第一节 乡论与“乡品” 第二节 “人品”与“乡品” 第三节 “资品”与“乡品” 第四节 “中正品”与“乡品” 结语 第三章 乡品与官品、官职的对应关系及其实质 序言 第一节 乡品与官品 第二节 乡品与官职 第三节 乡品与官品的对应及其问题所在 第四节 乡品与官职的对应及其问题所在 结语 第二编 东晋贵族政治的形成与皇帝权力 第一章 元帝司马睿的皇权政治与门阀贵族 序言 第一节 司马睿与东晋皇帝权力的建立 第二节 国家权力中的皇权与贵族 第三节 东晋国家权力与江南社会 结语 第二章 东晋贵族政治的本质--以王导“清静”之政为中心 序言 第一节 王导的“清静”政治 (一)“宽恕” (二)“简易” 第二节 “清静”政治与六朝贵族的伦理精神 第三节 从“清静”政治来看贵族精神与学问、门第的关系 (一)“清静”政治的精神与玄学的关系 (二)“清静”政治的精神与门阀 第四节 “清静”政治与东晋皇权 结语 第三章 论庾亮 序言 第一节 “元舅民望” 第二节 庾、王相争的实质 第三节 “任法裁物”与“威刑” (一)苏峻问题 (二)江南地方豪族问题 第四节 “失人心”考 结语 第三编 东晋中后期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 第一章 “和靖”与“宽和”--桓温、谢安之政与江南地方社会 序言 第一节 观察桓温之政的视角 第二节 桓温政治与江南地方社会 (一)“庚戌”土断 (二)北伐 第三节 谢安与江南豪族 第四节 “度田收租”之制的撤废与江南地方社会 第五节 “和靖”与“宽和”--东晋贵族政治与江南社会及民众 结语 第二章 东晋门阀贵族体制与地方政治 序言 第一节 “贪戒”与“严猛”之政 (一)“贪戒”之政风 (二)“严猛”之政风 第二节 “清静”之政风 第三节 “能名”、“德政”、“惠政”、“威惠” 第四节 “清静”政治推行的背景--从编户问题与豪族问题来看 (一)编户问题 (二)豪族问题 结语 第三章 东晋王朝的崩溃与刘宋政权的性质--从贵族政治的视角来观察 序言 第一节 针对东晋王朝崩溃的几种观点 第二节 东晋末的皇权复兴与江南地方社会 第三节 王恭、桓玄之政与江南地方社会 第四节 刘宋政权与江南社会的动向 第五节 刘宋的皇权强化问题 结语 附编 第一章 论谷川道雄的中国史研究 序言 第一节 战后日本的中国史研究 第二节 谷川史学的诞生--《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第三节 谷川史学的发展与核心--“豪族共同体论” 第四节 谷川史学的升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共同体特性及对现代社会的启迪意义 第五节 谷川史学的特质 (一)重视实证 (二)重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三)谷川史学的理论构造 (四)谷川的历史意识 结语 第二章 中日学术交流的新动向--兼评《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 代跋语 从龙谷到随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