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为第一部,是著名汉学家裴宜理的成名作。运用社会生学态原理和人类学概念来分析华北平原的贫困地区100年来的农民反抗运动,主要围绕三大事件展开论述,捻军、红枪会和共产主义革命。
作者简介: 裴宜理是著名的中国学家,也是有影响的上海问题研究专家。 1948年,她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传教士,1931年到上海,执教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裴宜理父母携家离开上海。隔年即1951年迁居日本东京。裴宜理父母继续在一所教会大学担任教授。裴宜理也在日本长大。后归国。 1969年,裴宜理毕业于纽约的威廉? 史密斯学院(William Smith College),获政治学学士学位。1971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获政治学硕士学位。1978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她的教学生涯是从1972年开始的。先后执教于密歇根大学、亚里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华盛顿大学、加里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她从事教授职务已有10余年,是在华盛顿大学开始这一工作的。 为了中国学研究,裴宜理教授曾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从事专业学习、研究和讲学多年。她是在台湾开始其汉语学习的。1969年和1971年,曾两次到台湾学习汉语。1974年至1976年,到台湾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1980年夏天、1988年10月、1990年年底、1993年、2000年6月,又数次抵台湾讲学。她首次回中国大陆是在1979年,当时是以美国一个代表团成员的身份来华访问的。此后,分别在1979年至1980年、1986年至1987年,以及1983年、1984年、1988年、1992年、1993年、1995年、1996年的暑期到大陆做访问学者。还在1981年、1988年、1992年、1995年、1998年至1999年的9月、2000年6月,在大陆讲学。关于中国学研究的缘起,裴宜理回忆说,开始进学院时,还没有想到过要进行东亚问题研究和政治学研究。但当卷入学生反对越南战争的汹涌浪潮后,开始对亚洲的革命和政治感兴趣了。于是,决定到台湾学习中文,以更好理解中国革命的发生及其意义。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反抗序幕:淮北的环境 地理 人口密度 种植模式 农业产量 土地占有情况 商业 政府与税收 生活标准 淮北农民的心态 第三章 淮北农民的生存策略 通常的治家策略 侵略性生存策略 掠夺性策略 防卫性策略 结论 第四章 从掠夺者到叛乱者:关于捻党的个案研究 捻党的起源 早期捻党的宗旨与活动 捻党与政府的关系 走向叛乱 捻党叛乱的组织 为生存而发起的叛乱 掠夺性叛乱的局限性 结论 第五章 从防卫者到叛乱者:关于红枪会的个案研究 红枪会的起源 早期红枪会的活动 走向叛乱 红枪会与政府的关系 信仰和仪式 组织 结论 第六章 叛乱者遭遇革命者:淮北的共产主义运动 淮北地区共产党活动概况 双方都要打击! 共产党发动群众的方式 结论 第七章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书目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