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历史研究手册


作者:魏根深,Endymion Wilkinson     整理日期:2016-09-28 10:15:38

《中国历史研究手册》:中国历史研究基础材料、辅助学科、学术进展、电子资源的百科全书,从事相关研究的便利出发点。于2014年荣获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评述中国历史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进程,饶有趣味而富有启迪性。《中国历史研究手册》实用性强,收录截至2015年的10391种中、日、西文原始资料、二手资料和数据库,一书在手,尽览*、*全面的中国史研究现状。 《中国历史研究手册》旨在向读者介绍自史前时代到21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情况,以比较的方法审视她在世界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呈现传世资料、考古发掘和人工制品资源,以及与生态环境变迁有关的资料等,考察它们产生、保存和被接受的背景,检讨相关研究及解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最优秀和几乎最新的中、西、日文研究成果。对语言、地理、文献、经贸、法律、文学、艺术、科技、思想、信仰、农业等诸多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均进行了详尽搜罗及点评,成为相关学者从事研究的便利出发点。
  作者简介:
  魏根深(EndymionWilkinson),学者—外交官,在东京、布鲁塞尔、曼谷、北京任职30余年,1994—2001年间任欧盟驻中国、蒙古国大使,现为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致力于中日历史研究,著有StudiesinChinesePriceHistory,1980;JapanVersustheWest,1990等。
  目录:
  学
  69从竹简到硅片1440
  70书籍的方方面面1468
  71收藏于编目1480
  72《四库全书》1505
  73类书与丛书1520
  74索引和逐字索引1537
  75当代的图书馆、出版社及书店1542
  76最新进展1559
  出版商名录1583
  姓名索引1593
  书名索引1683
  数据库索引1823
  主题索引1829
  译后记1867
  译后记魏根深先生撰写的ChineseHistory:ANewManual中文版《中国历史研究手册》即将付梓,作为《手册》翻译的组织者,参与了酝酿、翻译与校改,眼见一千多页150多万字的英文原作,经多位译者以及作者与编辑反复锤炼,最终破茧而出,化身三本煌煌中文巨著,倍感欣喜。《手册》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学术指南,编写的初衷是为西方学界提供有关中国研究各个领域的概况与资料详解。在首次出版四十三年后,以最新的面貌回到中国,中文世界的学人可方便地借助它的引领,从全球中国学成果的海洋中汲取营养,乃学界一大幸事。译成中文的英文中国历史研究指南与概览,《手册》并非第一部。此前出版过包弼德与魏希德主编的《宋代研究工具书刊指南》(修订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010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北美中国学:研究概述与文献资源》。两书各有侧重,前者专注两宋,但仅有中外各类工具书刊、数据库的概述,没有涵盖宋代原始资料;后者以断代及专题性综述为主,兼顾研究资源分类介绍,作者均为各专业行家里手,地域则集中于北美。《手册》意在服务所有关心中国历史的学者,内容以综合、全面与系统见长,无论涉及的领域、成果的来源,还是信息的详备,均超迈前人。《手册》全书十四篇,每篇规模近乎一部专著。或按专题,或依时代划分,涉及的专题有语言、人物、地理环境、统治与教育、思想、信仰及文学艺术、农业、技术、贸易、史学以及各类文献;涉及时间上起先秦下至1949年。不仅有对各种原始资料的详细介绍,还列出了每个具体分支或领域重要的论著。书目均经过时间考验与作者筛选,取材以中文、英文与日文成果为主,兼及法文、德文与俄文论著。文中还插入100多处知识窗,集中而细致地概述某个具体问题,从“说话方式”到“编修《四库全书》的成本”,从“官名中的左与右”到“佛骨”,林林总总;另有近150幅各种性质的表格。当然,少不了西文论著必备的索引:《手册》附有人名、书名、数据库与主题四种索引,篇幅长达近150页,规模不亚于一部英文著作,《手册》涉猎之广,可见一斑。一般历史学工作者之外,大凡治汉语史、文学史、宗教史、科技史、环境史、教育史的学者,均可从中受益。当今信息与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分秒之间便可获取全球资讯。海量信息,如何择别,已成难题,《手册》堪称便捷的指引。从另一角度看,《手册》的引入,弥补了传统
  目录:
  学乃中国传统学问的要径,清儒王鸣盛曾言“
  目录:
  ”列为治学四把钥匙之一。西汉以降,
  目录:
  学成就斐然,取材却仍多限于中文世界,能将目光扩展域外的不多,仅见的数种,亦多关注日本。在中国学术欲走向世界的当下,亟需一部指南,来系统展示世界范围内中国研究成果。《手册》的推出,正逢其时。魏先生出生在英国,先后在剑桥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学习,长期钻研中国与日本历史。1960年代就曾到中国任教,1994-2001年再次到北京从事外交工作,退休后亦时常流连京华,与中国学界往来密切。魏先生既有对现实中国的切身感受,又有局外人的冷静观察,他眼中的中国历史,自有其角度与立场。《手册》引述的诸家之说则包含更为多元的观点与对比,许多章节的论述中,作者还取古代希腊、罗马,乃至印度与日本的情形作为参照,以彰显异同。希望这些复数的角度与立场有助于反观中国的过去。许多耳熟能详的中文资料,《手册》中的理解往往也有出人意料之处,展示了另眼观察的魅力。期待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陈述,在思维碰撞中激发更多新鲜思考。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手册》中文版的问世,为学者开阔视野,纵览全球,更上层楼,提供了相当的便利。无论初涉史海的学子,还是久经风雨的专家,《手册》都是值得驻足常观的宝藏,善加利用便不会空手而归。实际上,《手册》本身,也有一段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故事值得讲述,魏先生的《弁言》中已有提及,这里还需赘叙几句。《手册》的雏形ThehistoryofimperialChina:Aresearchguide作为哈佛东亚专刊第49种出版于1973年,篇幅不过7万英文词,先后重印四次。1998年出版了第一版Chinesehistory:Amanual,增至32万词。第二版二年后问世,接近42万词,2013年又推出了全面更新的第三版,篇幅增加了3倍多,达到150万词。最新的英文版是2015年上市的第四版Chinesehistory:Anewmanual,则达152万词。不断推出的新版与不断扩充的篇幅背后是全球中国研究的飞速发展和魏先生与时俱进的学术追求。其中第三版赢得了2014年法国汉学的儒莲奖(StanislasJulienPrize)。中文版的基础是英文第三版。初稿译就后,魏先生又做了许多补充,就实际内容而言,更新程度恐怕要超过英文的第四版。《手册》凝聚了魏先生大半生的心血,荣获儒莲奖亦是实至名归,如今能够在中国出版,必须要感谢积极促成此事的魏先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邓小南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刘方老师。《手册》翻译筹划始于2009年末至10年初,手边保存一份当时拟定的翻译草案,留下的最初日期是2010年2月14日,转眼已过去了六年!期间先后敦请了近十位学者参与翻译,人员亦有过变动。《手册》内容看似简单,要翻译准确,确非易事,对译者乃是挑战,各位为此不懈努力,付出了很多,翻译工作虽已结束多年,仍要向各位道一声谢谢。翻译初稿完成到最终定稿、出版的数年间,魏先生本人及责任编辑张晗、陈甜与吴敏三位在校正及编辑上不辞辛劳,费心尤多,无论译者,还是读者,都不应忘记他们的贡献。《手册》译稿经多次校改,但因内容丰富,领域繁多,编排复杂,汲深绠短,错讹仍恐难免,还望读者诸君不吝指教。侯旭东2016年1月25日





上一本:宋史会议论文集2014 下一本:大家论学·项楚论敦煌学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研究手册的作者是魏根深,Endymion Wilkinson,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