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这才是真实的一战历史》的姊妹篇,由起源起因篇、战略战役篇、武器装备篇、政治外交篇、英雄罪魁篇、结局影响篇六大部分组成。内容详实,通俗易懂,是了解一战产生的原因、经过、结局、影响和著名将领、政治人物等史实的一部好书。 目录: 一、起源起因篇 “迦太基式的和平”的缔造 ——《凡尔赛和约》3 挑起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法西斯主义9 纳粹“圣经”和对外扩张的总纲领 ——希特勒的《我的奋斗》15 是共产党的罪行,还是希特勒的阴谋 ——“国会纵火案”内幕21 希特勒独裁统治的确立 ——“长刀之夜”事件27 希特勒战争计划的出炉 ——《霍斯巴赫备忘录》33 日本对外侵略的指导方针 ——《田中奏折》39 一、起源起因篇 “迦太基式的和平”的缔造 ——《凡尔赛和约》3 挑起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法西斯主义9 纳粹“圣经”和对外扩张的总纲领 ——希特勒的《我的奋斗》15 是共产党的罪行,还是希特勒的阴谋 ——“国会纵火案”内幕21 希特勒独裁统治的确立 ——“长刀之夜”事件27 希特勒战争计划的出炉 ——《霍斯巴赫备忘录》33 日本对外侵略的指导方针 ——《田中奏折》39 扩张在反共产国际的幌子下进行 ——《反共产国际协定》45 西方列强对日本侵华的绥靖 ——《李顿调查报告》51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绥靖 ——《慕尼黑协定》57 世界大战的军演 ——西班牙内战63 助推战争的美国式绥靖 —《中立法案》69 促使二战提前爆发的秘密交易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75 二、战略战役篇 装甲部队在欧洲战场上的狂舞 ——闪击战与大纵深作战理论83 小试牛刀的闪击战方案 ——“白色方案”90 令人瞠目结舌的西线作战方案 ——“曼施坦因计划”96 “固若金汤”的超级防线 ——马其诺防线102 影响深远的敦刻尔克“奇迹” ——“发电机计划”108 大英帝国的存亡之战 ——不列颠空战113 “海狼”在行动 ——邓尼茨的“狼群战术”119 德国空降兵的坟场 ——克里特岛战役125 “让整个世界震惊”的侵苏行动 ——“巴巴罗萨”计划131 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歼战 ——基辅会战137 希特勒“闪电战”计划的破产 ——莫斯科保卫战143 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会战148 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 ——库尔斯克会战154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登陆战役 ——“霸王行动”160 纳粹德国的最后反扑 ——阿登战役166 欧洲战场的收官之战 ——柏林战役172 太平洋战场的大对决 ——以航母为主力的海战178 开创海战新时代的战役 ——珍珠港事件184 太平洋战争的转折之战 ——中途岛海战190 被戏称“火鸡射击战”的空中屠杀 ——马里亚纳海空大对决196 日本法西斯的垂死挣扎 ——“神风”特攻战202 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 ——莱特湾海战207 太平洋战争的“绞肉机” ——冲绳岛大血战212 加速日本投降的特殊轰炸行动 ——原子弹轰炸218 三、武器装备篇 苏联的战争女神 ——“喀秋莎”火箭炮225 现代坦克的先驱 ——苏联T—34坦克231 纳粹德国的坦克之王 ——“虎”式坦克236 二战中的“地狱火鸟” ——B—29轰炸机242 太平洋战场的空中幽灵 ——日本“零”式战斗机248 名不副实的“日本帝国的救星” ——“大和”号战列舰254 见证盟军胜利的功勋战舰 ——“密苏里”号战列舰261 纳粹德国的海上幽灵 ——“施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267 助推盟军取胜的“千里眼” ——雷达272 纳粹德国的复仇利器 ——V—1导弹277 四、内政外交篇 法西斯国家是如何实现勾结的 ——从《反共产国际协定》到 《三国同盟条约》285 罪恶滔天的独裁侵略工具 ——纳粹党卫军291 纳粹孕育“优等种族”的项目 ——“生命源泉”计划296 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 ——“最后解决方案”302 日本军队犯下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309 日本军国主义对占领区妇女的奴役 ——慰安妇制度314 苏联对波兰人民犯下的野蛮罪行 ——卡廷森林事件319 牺牲中国利益的丑恶交易 ——《苏日中立条约》325 美国是如何冲破孤立主义阻挠的 ——从孤立主义到“租借法”330 美国援华抗战的突出贡献 ——“飞虎队”在中国335 英美两国开始协调作战 ——《大西洋宪章》340 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法律依据 ——《开罗宣言》346 一个可圈可点的协定 ——《雅尔塔协定》352 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 ——《波茨坦公告》358 美国的原子弹研制项目 ——曼哈顿工程363 五、英雄罪魁篇 书写美利坚传奇的轮椅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371 欧洲盟军总司令的传奇人生 ——艾森豪威尔377 从败军之将到日本的“太上皇”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383 “四星营长”的战争传奇 ——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388 名副其实的铁腕政治家 ——斯大林393 “苏沃洛夫式”的民族英雄 ——朱可夫399 永不妥协的“不列颠雄狮” ——温斯顿•丘吉尔404 为重振法国而战的“自由法国”领袖 ——夏尔•戴高乐409 法西斯的鼻祖与意大利“新恺撒” ——墨索里尼414 是“超人”还是专制魔王? ——希特勒419 铸造纳粹利剑的德国空军元帅 ——赫尔曼•戈林424 “宣传的天才”和缔造希特勒的恶魔 ——戈培尔430 “沙漠之狐”和“战争之神” ——隆美尔435 德国“闪击战”的设计师 ——古德里安441 日本海军航空兵之父 ——山本五十六446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罪魁 ——近卫文麿451 恶贯满盈的“东方劳伦斯” ——土肥原贤二455 认贼做父的“帝国之花” ——川岛芳子461 六、结局影响篇 美苏之间的一场特殊竞赛 ——导弹专家及技术争夺战469 对纳粹战犯的世纪审判 ——纽伦堡审判474 对日本甲级战犯的末日审判 ——东京审判480 一纸片面的对日和约 ——《旧金山和约》485 一个可圈可点的决策 ——中国放弃战争赔偿490 美苏由战时同盟到尖锐对立 ——冷战的出现495“海狼”在行动 ——邓尼茨的“狼群战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西洋是盟国尤其是英国的生命线,猛烈的西风席卷着滚滚海浪在无垠的天空下咆哮,承载着战争物资的盟军船只仍义无返顾地驶向这个岛国。然而就在深沉的海水之下,潜藏着“一群狼”,它们活跃在大西洋深处,把一艘又一艘盟国的补给船只击沉。它们曾是英国在二战中最深的恐惧,这就是邓尼茨率领之下的德国潜艇“狼群”。 狼群教父:卡尔•邓尼茨 1891年,卡尔•冯•邓尼茨出生于柏林,其母早逝,身为工程师的父亲对他的生活和学习很是关注,并注意在平时培养他的学习兴趣。1910年邓尼茨从魏玛高中毕业,随即到德国海军服役,从此与海洋伴随终生。一战爆发以后,邓尼茨所在的巡洋舰被卖 给奥斯曼帝国,参加对俄国作战。1916年,邓尼茨转入德国潜艇部队。1918年邓尼茨所在的舰艇袭击英国商船时被重创,邓尼茨本人也在英国约克郡当了10个月的战俘。1919年邓尼茨被释放,1920年返回德国,再次加入海军。 一战结束后,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只能拥有小规模海军,不能拥有潜艇。1935年,邓尼茨回潜艇部队服役,晋升上校。同年德国也同英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承认德国可以拥有潜艇。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在邓尼茨身上尤为贴切。回国之后,他总结一战时期的潜艇作战经验,并且与国外合作,私下研究发展潜艇,创立了赫赫有名的“狼群战术”。 德国海军理论深受美国军事学家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影响,主张将潜艇和水 面战舰结合打击敌人。1937年,邓尼茨提出面对德军的主要对手—英国皇家海军,可 以进行大规模的通商破坏战。为此,需将德国海军舰队形式从水面舰改为潜艇,主要攻 击商船队。英国是一个岛国,安危系于海洋,海上运输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争物资需要经大西洋航道输入国内,一旦海上交通路线被切断,英国将丧失作战能力。因此,能否切断英国的海上交通成为德国对英作战胜利的关键。邓尼茨相信德国在未来战争中的命运取决于能否战胜英国,而关键又在于能否打破英国的制海权,切断其大西洋航线。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是依靠潜艇作战。邓尼茨针对英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狼群战术”,即对单个实力不强的潜艇统一调度,形成海面作战的数量优势,白天深藏水下,夜晚则对大型军舰及其护卫下的货轮进行袭击。在具体作战方面,先派出数艘潜艇搜寻目标,发现目标后,继续跟踪并将有关信息报告“头狼”,由“头狼”指挥狼群行动,从而形成多艘潜艇对同一目标的攻击,以极大提高命中率和作战效果。 异军突起:战功赫赫 一战中,德国广泛实施的潜艇战尤其是战争后期实施的“无限制潜艇 战”,曾对战争的进程产生过深刻影响。德国在1917—1918年间共进行了1700多次潜艇作战,击沉商船总数达5906艘,总吨位超过1320万吨,被德国潜艇击沉的英国商船占英国战前总拥有量的65%,一度使依赖海上运输生存的英国处于危急境地。U型潜艇以其良好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在海上独领风骚。 希特勒上台后,大力发展潜艇和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卡尔•邓尼茨被任命为潜艇部队司令,开始秘密建造用于远洋作战的大型潜艇。由于《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拥有潜艇,因此设计工作一直在荷兰和芬兰秘密进行。新设计的潜艇成为二战中“狼群”的主力。邓尼茨在总结一次大战潜艇战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多艘潜艇结群合同作战的新 战术—“狼群战术”。而英国自恃海军强大,并成功研制出探测水下潜艇的声纳仪器,因而不重视进一步研究反潜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即开始了潜艇战。德国潜艇部队多次与英国舰队交手,破坏了英国斯卡帕湾基地,还击沉了英国战列舰“皇家橡树”号,邓尼茨也因此荣升海军少将。从大战爆发至1941年12月,德国潜艇击沉盟国舰船410万吨,占这一时期盟国损失总数(760万吨)的54%,德国也损失潜艇43艘。1940年夏天法国败降后,比斯开湾各港口和法国西海岸全部落入纳粹德国之手。布勒斯特、洛里昂、圣纳泽尔、拉帕利斯等港口很快被邓尼茨改造成舰艇基地,加上新夺取的挪威沿海海港,邓尼茨如虎添翼,更加猛烈地开展潜艇战。1940年7月至10月,英国由于缺少雷达和反潜设备,无法反制水下的德国潜艇,结果被德国击沉139万余吨物资。 1941年12月美国参战后,邓尼茨策划“击鼓行动”,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活动范围扩展至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域,使美国蒙受了巨大损失,为德军赢得了“第二段欢乐时光”。1942年,德国狼群活动达到了战争生涯的顶峰。在大西洋活动的德国潜艇增至平均每天75艘。这一年,盟国损失船只769.9万吨,超过英、美所造新船总吨位718.2万吨,使英国的进口量减少1/3。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狼群战术’就像是邓尼茨手中的一根‘绞索’,几乎勒断大英帝国的咽喉”,“战争中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 1943年起,邓尼茨进一步发展了“狼群战术”,集中100多艘潜艇,在盟国护航兵力薄弱的北大西洋中部,组织多个大艇群的集团合同作战。德军通常预先派出大批潜艇,在北大西洋中部海域展开数个潜艇幕,由岸上潜艇司令部大致确定出盟国护航运输队的航向和位置,用无线电指挥布置在附近阵位上的潜艇集结拦截;当其中一艘发现目标后,便引导其他潜艇攻击。一般持续追踪数日,白昼下潜规避,夜间在水面上发动攻击。这一战术在1943年3月间达到高峰。从美国参战到1943年4月止,盟国共损失约1000万吨舰船,其中80%为潜艇击沉。 固步自封:走向穷途 受到德国巨大威胁的盟国,赶紧加强其反潜作战。英国成立了以丘吉尔为首的反潜艇战委员会,调集和投入3000多艘舰船和2000多架飞机进行反潜作战。1943年3月,美、英、加举行专门的大西洋护航会议,调整盟国护航体系,采用新的护航时刻表,组建6支专门的反潜艇支援舰队,尤其是加强空中力量,广泛使用护航航母和新式雷达,将护航运输队的反潜作战由消极防御转为积极进攻。同时,盟军的战略空军对德国潜艇基地的轰炸,也成为反潜作战的重要内容。英国情报系统破译了德国潜艇部队的密码, 借助于英国的情报、护航航母和超远程B—24反潜机,盟军终于掌控了大西洋。1943年5月间,盟军成功地击退了德国对4支护航运输队的攻击,在三周内击沉德军31艘潜艇,而盟国仅损失5艘货船,使大西洋潜艇战出现根本转折。1943年冬,邓尼茨不得不放弃“狼群战术”,只能让潜艇三三两两地在海里游弋。1944年春,由于面临盟军在西欧登陆的威胁,德国潜艇收缩到沿海地区,基本停止在大西洋作战。从1943年5月至战争结束,盟国损失舰船约300万吨,其中70%为德国潜艇所击沉,而德国损失潜艇近600艘。1945年5月德国投降时,自行凿沉潜艇200多艘,交出189艘。 “狼群战术”自从邓尼茨于1935年提出,到二战时运用以至成熟,不仅为邓尼茨赢得“狼头”称号,更与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并列,成为纳粹德国海上的一种作战样式和典范,但是最终1943年在盟军飞机轰炸和声呐探测中退出大西洋。 “狼群战术”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震撼,更是一种深刻的思考。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这一点对于战略战术来说尤为重要。任何战略战术都是指挥家根据当时的条件对参战集体进行合理分配以谋求胜利较大化的结果,受当时条件的局限尤为明显。在“狼群”肆虐的时代,英国由于仰仗海运供给,又缺乏反潜设备和技术导致初战失利,成就了德国军队的第一段欢乐时光,美国在对德作战初期也是如此。后来,随着对“狼群”潜艇作战的渐趋熟悉,盟军从惊慌失措中走了出来,开始研究在空军力量与先进反潜设备(声呐探测系统和反潜武器)的配合之下开展反潜工作,先后赢得在美国东海岸、大西洋和比斯开湾等地区反潜作战的胜利;而邓尼茨则被初期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再进行战术革新,最终导致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