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昆曲史话


作者:刘祯马晓霓     整理日期:2016-08-10 15:52:16

《昆曲史话》是一部关于昆曲形成与发展历程、昆曲与文人文化、昆曲舞台演唱艺术、昆曲经典剧目和昆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解读的著作。融学者的视角、思想和见解于朴素的语言表达。全书资料翔实,文字生动,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印制精良,装帧古朴。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本书介绍了昆曲的形成与发展、演唱艺术、经典剧目、演艺大师等,充分展示了昆曲的独特艺术魅力。此外,本书还配有珍贵的史料图片,图文并茂,是弘扬中华戏曲艺术,宣传戏曲文化,普及昆曲知识的通俗读物。  
  作者简介:
  刘祯,男,1963年5月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人,汉族。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戏曲研究》主编,《中华戏曲》副主编,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副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山西省戏曲文物中心兼职教授并担任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民族艺术》、《中华艺术论丛》、《艺术学》编委。文化部第一届青联委员。主要从事戏曲史论及民间文化、宗教祭祀戏剧等方面的研究。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87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在江苏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工作,讲师。1991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获文学(戏剧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4年评为副研究员。2000年9月评为研究员。马晓霓,男,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艺术教育讲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目录:
  序/1
  一昆曲的形成与发展/1
  1.昆山腔时期/1
  2.昆曲的形成与兴盛/5
  3.昆曲表演艺术及体系的完善/11
  4.走向衰落的昆曲/15
  5.昆曲的新历程/19
  二昆曲演唱艺术/26
  1.度曲/29
  2.科白/51
  三昆曲经典剧目/64
  1.杂剧/70
  2.戏文/79
  3.传奇/88
  四昆曲演艺大师/100序/1
  一昆曲的形成与发展/1
  1.昆山腔时期/1
  2.昆曲的形成与兴盛/5
  3.昆曲表演艺术及体系的完善/11
  4.走向衰落的昆曲/15
  5.昆曲的新历程/19
  二昆曲演唱艺术/26
  1.度曲/29
  2.科白/51
  三昆曲经典剧目/64
  1.杂剧/70
  2.戏文/79
  3.传奇/88
  四昆曲演艺大师/100
  1.小生名家/101
  2.旦角名家/106
  五昆曲的传承与保护/115
  1.现代化进程中的昆曲事象与传统文化/117
  2.青春版《牡丹亭》:昆曲发展的实例及启示/121
  3.继承与创新:辩证中的悖论与误区/126
  4.昆曲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129
  5.21世纪的昆曲定位与发展/136
  主要参考文献/142
  后记/144  前言序
  戏曲由一体而万殊的300多个剧种所构成,这既是戏曲的民族特色之所在,也是戏曲能够生生不息、历久不败的奥秘之所在。从剧种方位切入,比单纯从文本体制方位去研究戏曲,或许更能切中肯綮,更能洞察戏曲作为舞台艺术的本质。刘祯先生主笔的《昆曲史话》便是一部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的剧种学著作。
      史论结合是该书的第一个特点。该书的第一部分“昆曲的形成与发展”是对昆曲历史进程的纵向考察,属于艺术史学的范畴;“昆曲演唱艺术”&l序
      
      戏曲由一体而万殊的300多个剧种所构成,这既是戏曲的民族特色之所在,也是戏曲能够生生不息、历久不败的奥秘之所在。从剧种方位切入,比单纯从文本体制方位去研究戏曲,或许更能切中肯綮,更能洞察戏曲作为舞台艺术的本质。刘祯先生主笔的《昆曲史话》便是一部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的剧种学著作。
      史论结合是该书的第一个特点。该书的第一部分“昆曲的形成与发展”是对昆曲历史进程的纵向考察,属于艺术史学的范畴;“昆曲演唱艺术”“昆曲经典剧目”“昆曲的传承与保护”则选取若干重要的横切面,分别对昆曲的文化身份、舞台表演、经典剧目、艺术特色、继承创新、理论研究等进行理论分析,大体属于艺术哲学的范畴。作者深谙“没有理论的事实是迷糊的,没有事实的理论是空洞的”,对昆曲历史进程的“记述”没有离开理论观照,对昆曲艺术特质的概括则时时顾及其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形”,因此,尽管书稿字数不多,但因有纵与横两个向度,有经过选择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有不俗的理论判断,故能比较全面而深入地把握论述对象。
      关注舞台是该书的第二个特点。剧种学是侧重从声腔和舞台方位关注戏曲的专门之学,《昆曲史话》一书充分体现了这一学科特点和作者的学术眼光,不仅列有专章论述昆曲舞台的演唱艺术,而且在其他章节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例如,“昆曲经典剧目”一章,主要以通行本《缀白裘》所收录的折子戏为考察对象,指出这些折子戏是乾嘉以来舞台上热演的剧目,其舞台演出已不同于原先的文学底本。为了说明这些舞台经典与文学经典的关系,作者将其与《六十种曲》本进行了细致的对比,阐明乾嘉以来昆曲克服冗长松散之弊、“以舞台艺术为中心”的新变以及这种变化所取得的成就,揭示了这种变化的历史动因,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乾嘉传统”的内涵,并对昆曲这一剧种的实际生存状态也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
      关注现状是该书的第三个特点。昆曲是我国现存剧种中最古老的门类,早在乾隆年间就已开始走向衰微,但新中国成立以来,昆曲这一古老剧种曾几度营造具有轰动效应的艺坛景观,一是《十五贯》对濒临死亡的昆曲的“拯救”,二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青春版《牡丹亭》的全球热演。作者不仅对这些重要事象给予了足够关注,而且对当下对待昆曲的不同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进行了分析,对伤害昆曲本体的“创新”提出了批评,对当下的昆曲研究进行了“扫描”,认为,昆曲的抢救、传承与保护实乃当务之急。这不仅为当下的昆曲艺术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昆曲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对其他剧种的艺术实践也具有启发意义。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
      武汉大学教授
      郑传寅  





上一本:历史与现实的青藏 下一本:纽约史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昆曲史话的作者是刘祯马晓霓,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