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通过对宋代丰富复杂的茶文化现象的考察研究,以及不同时代茶文化现象的比较,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理解中国茶文化,以此阐明宋代末茶茶艺在中国茶文化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且仔细分辨宋代不同地区的多种茶饮方式与主导茶艺形式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而以主导茶艺为主线来说明宋代的茶文化,力图为宋代茶文化勾勒出尽可能接近历史真实的概貌。 此次修订,除校订了原书的错误,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以往宋代茶研究多集中于茶经济方面,对于茶与宋代政治、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中外交往关注较少,本书另辟蹊径,对宋代茶艺如采茶习俗、生产过程、保藏方法、点茶程序、分茶和斗茶技艺、茶具形制和系列等做了历史比较;对宋代贡茶和赐茶的政治意蕴、茶与中外文化交流、宋人茶观念、宋代茶书、茶与宋代诗词书画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辨和剖析。全书详参古今成果,以宋代为范围又不囿于宋代,对不少茶文化现象,都有纵贯古今的论述。 作者简介: 沈冬梅,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室华鼎国学研究基金会国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学会茶文化咨询专家、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成果,著作:《宋代茶文化》《浙江通史》宋代卷(合著)、《茶经校注》《茶经》《茶馨艺文》(合著)、《中国古代茶书集成》(合作点校)、《大观茶论(外二种)》(合著)等;论文:《茶与酒:两种文化符号的比较研究》《浙江宋代佛教与中日茶文化交流》《风炉考》《唐五代茶宴述论》《明清时期的澳门茶叶对外贸易》《〈景德传灯录〉与禅茶文化》《〈禅苑清规〉丛林茶礼研究》《陆羽〈茶经〉的历史影响与意义》等。 目录: …………………………………………………………………(289)参考文献………………………………………………………………(293)再版后记………………………………………………………………(301)前言序论 物质是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基础,但物质之于精神的意义又不仅局限于此。某些特定的物质,在适当的社会历史机缘下,自身也进入了精神文化的领域,成为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特性的文化现象。茶便是这样的一种物质。茶在为人类提供物质消费与享受的同时,又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触发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与人类社会历史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密切的关联,它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民俗、艺术之间的关系至为深切,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饮食生人,饮料在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居常备用日常饮料,由来已久,周秦都置有专管饮料的官员淤,唯其称汤、称浆、称羹而已。《诗经·小雅·大东》云:“或以其酒,不以其浆冶;《孟子·告子上》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冶;《列子·黄帝》曰:“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无多余之赢冶。所说浆、汤、羹等,或是开水,或是极薄的酒,或是类似于菜汤之类的饮料。 虽然相传茶早在神农的时候就被发现和利用, 虽然《诗经》中有多篇诗什提及“荼冶字, 但是由于早期的茶字借用荼字, 茶之义与野菜、茅花等共字, 研究者对于《诗经》序论物质是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基础,但物质之于精神的意义又不仅局限于此。某些特定的物质,在适当的社会历史机缘下,自身也进入了精神文化的领域,成为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特性的文化现象。茶便是这样的一种物质。茶在为人类提供物质消费与享受的同时,又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触发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与人类社会历史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密切的关联,它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民俗、艺术之间的关系至为深切,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食生人,饮料在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居常备用日常饮料,由来已久,周秦都置有专管饮料的官员淤,唯其称汤、称浆、称羹而已。《诗经·小雅·大东》云:“或以其酒,不以其浆冶;《孟子·告子上》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冶;《列子·黄帝》曰:“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无多余之赢冶。所说浆、汤、羹等,或是开水,或是极薄的酒,或是类似于菜汤之类的饮料。虽然相传茶早在神农的时候就被发现和利用,虽然《诗经》中有多篇诗什提及“荼冶字,但是由于早期的茶字借用荼字,茶之义与野菜、茅花等共字,研究者对于《诗经》及《周礼》中的荼字是否即是指茶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较为明确地相称为茶饮的记载迟至汉代才见到,西汉王褒写于宣帝神爵三年(前59)的《僮约》中有“武阳买荼冶“烹荼尽(净)具冶语,表明茶已进入饮食,而1990年在浙江湖州一座东汉晚期墓中发现的一只完整的青瓷贮茶瓮,肩部有一“茶冶字淤,则为茶饮的实物证据。只是这一时期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茶饮都是由茶叶夹煮他物而成的一种混合型饮料,如三国魏时的《广雅》云:“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冶于唐代以后,饮茶的地区渐次遍及全国,唐玄宗之前还出现了专门指称茶叶的专用字“茶冶,因而被收入唐玄宗作序的字书《开元文字音义》中,但此后很长时间,人们还是茶、荼并用盂。直到公元764年以后陆羽撰写《茶经》,专用茶字,并大力提倡除盐以外不加任何其他物品的较为单纯的茶饮之后,茶才得以渐渐以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清纯的身影长驻我们的生活。从唐中后期开始,茶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曾有“茶为食物,无异米盐冶的说法榆。宋朝建立不久,便因为太宗于太平兴国二年(977)诏令建州北苑规模龙凤专造贡茶,渐渐形成了一套空前绝后的贡茶规制。宋代社会各阶层上自帝王下至乞丐无不饮茶,即如时人李觏所说:“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冶虞作为一种日常消费物品,茶在宋代民众日常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冶愚正如王安石在《议茶法》文中所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冶舆在茶成为宋代全社会普遍接受的饮料的前提下,它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多的关联,出现不少与茶相关的社会现象、习俗或观念,如客来敬茶的习俗、将茶用于婚姻诸步骤的习俗,重视茶与养生的关系,清楚地辨别茶与酒之间的关系,茶肆成为社会中一个专门的服务性行业,等等。种种观念与习俗不仅为宋代形成空前繁荣的茶文化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它们自身也成为宋代茶文化多姿多彩的现象之一,同时它们一起极大地丰富了宋代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由于茶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宋代的茶叶经济也空前繁荣,政府为管理茶叶经济设置了多种茶政机构,制定了很多茶法,并随着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变化而经常修订茶法。在文化领域,宋代茶书专门著作也呈现了中国茶叶著述史上的一个新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宋代可考的茶书共有三十部,远远超过唐五代时期的十二部。它们较详细地记录了宋代代表性茶饮茶艺方式,以及一些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所有这些,都使得茶业成为研究宋代政治、社会、经济、军事、文化的良好的切入点。同时,茶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唐中期以前,茶叶的主导形式是饼茶,主导食用方式是夹杂他物煮羹为饮,在陆羽《茶经》提倡之后,单纯煎煮末茶渐渐成为主导方式,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僖宗供奉物中有唐代宫廷茶具:茶罗、茶碾、银则、长柄勺、大小盐台、银火箸、玻璃茶碗、茶柘、秘瓷茶碗等,都是《茶经》所列二十八件茶具中的器物,表明唐皇室也使用这种饮茶方式。但在同时,全国不同地区依然还共存着多种与之不同的饮茶方式。入宋,茶叶的形式有片茶(即饼茶)、散茶(即叶茶)两种,以饼茶为主导形态,而主导饮用方式则以末茶点饮不夹杂任何他物也不入盐的方式为代表,与之相关的是出现了以建窑兔毫盏等器物为代表的宋代茶具。同时在四川等地区则有加入姜盐等物的饮用习俗,而这在点试上品片茶时绝对不能使用。明以后,叶茶成为茶叶的基本形态,瀹泡法成为基本的饮茶方式并一直沿用至今,而茶具也转向以茶壶等为代表的系列。除了偶尔也有文人以末茶茶艺作为雅玩之外,末茶茶艺基本上就走出了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轨道。与茶有关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现象,那就是茶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传播。现在茶道文化已经成为日本文化一个非常著名的代表性文化现象,而在日本茶道文化的发生和出现之初,唐、宋两代对其都有影响,在日本茶道文化与唐、宋茶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而且日本茶道与宋代茶文化之间的关系更近。以上所有这些,使得茶与宋代社会诸方面的关系成为一个值得去探讨的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文化交流史方面的课题。既往有关宋代茶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了茶叶经济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茶文化受到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但基础性研究工作却相对薄弱。唐以来各历史时期茶文化自身的发展脉络:茶叶生产制造的过程步骤、茶叶形态、各历史时期的茶饮茶艺方式及主导方式、茶艺用具及主导茶器具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加以厘清;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中与茶有关的习俗、观念、茶饮料业,以及社会中形成的与茶有关的诸种文化现象真实状况,都需要客观论定;此外,虽然茶文化界一致认为茶在唐后期传入日本,但对于究竟何时何种茶艺与日本茶道有着渊源关系却尚不完全清楚,还需仔细予以辨别这一文化交流问题。所以笔者选择《茶与宋代社会生活》这一课题,意在梳理宋代茶艺、茶文化及茶文化交流的基本脉络,探究宋代社会生活中的茶文化生活,为社会生活史及茶文化史的研究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本书试图通过对宋代丰富复杂的茶文化现象的考察研究,以及不同时代茶文化现象的比较,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理解中国茶文化,以此阐明宋代末茶茶艺在中国茶文化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且仔细分辨宋代不同地区的多种茶饮方式与主导茶艺形式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而以主导茶艺为主线来说明宋代的茶文化,力图为宋代茶文化勾勒出尽可能接近历史真实的概貌。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不局限于正史中的材料,广泛利用了宋人笔记和诗词、书画等文艺作品,尽量捕捉散存于其中的零星材料。本书也不局限于文献资料,还广泛收集有关的考古和实物资料,通过文献与实物的互相比较,力图有所发明。此外,也尽量搜集、考订、利用宋代中日间茶文化交流在日本茶道中保存的中国茶文化材料。即便如此,相关材料的缺乏仍然是本课题面临的最大困难,一些重要问题由于相关材料的不足,无法进行透彻的研究与说明。当然,宋人传今的文献极为浩瀚,虽然已经尽力搜罗,但囿于才学识见,仍然难免挂一漏万。期待日后能有更多的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