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一本文史大家写给大家看的历史书,南京大学教授徐兴无二十年经典之作,兼具可读性与专业性。《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一本书揭示了中国封建帝国颠扑不破的衰亡模式!社会阶层固化,寒门子弟上升无门,党锢之祸——大汉帝国为何亲手血刃用自己的文化培养出的知识分子,究竟是谁搞乱了汉朝天下?《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截取了桓、灵、献三帝执政的七十二年,全景式地展示了大汉帝国走向衰亡的全过程。在《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一书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此后中国任何一个帝国的灭亡,都以不同的形式重蹈了大汉帝国的覆辙,这或许就是我们要读这本书的原因。大汉帝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王朝,它还赋予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姓名,铸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个性,最令人骄傲的是,它用自己的文化培养起了自己的知识分子。然而令人扼腕的是,从亲手血刃知识分子开始,大汉帝国接连经历了外戚专权、宦官擅权、氏族崛起、宗教运动、流民暴动、军阀割据,这些矛盾共同摧毁了这个能与古罗马比肩的强大帝国。读大汉帝国的衰亡史,我们或许更能读懂这个王朝。 作者简介: 徐兴无,1964年生,江苏扬州人,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学术和文学史研究。 目录: 第一章孝灵皇帝001享国最久的帝国002占星术的失误002孤儿、天子、母后003士大夫与宦官009北宫政变015 第二章大放逐027被出卖的将军028御座上的青蛇029党人与太学生031李校尉与郭处士038党狱043黑暗中的对话054 第三章风雨如晦057胡太傅058李太尉060段将军062蔡议郎066鸿都门学068酷吏071鲤鱼腹中书076卖官鬻爵078法治的失败079屠夫的女儿成为皇后082焦尾琴083 第四章太平道085难民的幻觉086岁在甲子089大赦092战场095五斗米道100机变与隐患102 第五章烽火狼烟107凉州108两都赋111夷夏之分113羌族史诗115羌乱124鹰犬与豺狼133 第六章北邙山141天子的发明144州牧与校尉145大行皇帝148大将军150引狼入室153黑夜暗流156董卓进京159天子别姬164 第七章东京西京165军阀166关东联军167天子西迁169曹操奋一军之勇174西蜀割据176荆州割据177辽东割据180江东英雄181冀、幽争夺战186刺杀董卓193 第八章蒿里行195蔡邕之死196南行的诗人197长安变局198青州黄中202屯田令203赵太仆204孙策据有江东206死里逃生207天子还都210易京楼220代汉者当涂高221挟天子以令诸侯222蒿里行228 第九章日蚀苍黄230征讨袁术232排除异己233兵不厌诈235绞杀吕布236逐鹿中原238煮酒论英雄243官渡之战246梦兆龙蛇248攻克邺城251东临碣石有遗篇254三顾茅庐256丞相专制258赤壁之战259平定凉州261天下三分263皇帝与编年史265文姬归汉267禅让268 第十章遗响269天下大势272墓穴诅咒273 附录东汉帝王列表(凡十三君,一百九十六年)275初版后记277前言关注历史、研究历史的目的何在?西方史学家一直推崇公元前二世纪时的古罗马历史学家波里比阿的话:“倘若对过去的重大事件逐一寻根究底,过去的一切会使我们特别关注历史、研究历史的目的何在?西方史学家一直推崇公元前二世纪时的古罗马历史学家波里比阿的话:“倘若对过去的重大事件逐一寻根究底,过去的一切会使我们特别注意到将来。”而考古学证明,至少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商代,中国人就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时的史官们不仅要记录发生了的事件,还要预测将要发生的事件。他们选择龟甲来刻写卜辞,因为龟具有长久的寿命,见证过历史的沧桑,所以能够暗示未来的吉凶。中国是一个历史大国,也是文明延续性最强的民族国家,很大的原因在于这个民族强烈的历史意识,使他们一旦遇到重要的选择,便首先去翻阅史书。中国的文化传统认为,某个王朝一旦出现衰亡的征兆,上天和民众马上会抛弃它,将它变成新兴王朝的历史收藏,以供取资。《吕氏春秋•先识览》中记载夏桀迷惑暴乱,太史令终古便出奔投商。而当商纣王迷惑暴乱之际,内史向挚也“载其图法,出亡之周”。中国历朝历代的史官似乎有着一种自觉的意识:让历史永远服务于未来。什么是重大事件?古代史书中记录的重大事件大多是政治事件,政治事件中最大的又莫过于改朝换代,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兴亡”。而中国人讨论“亡”似乎更有甚于“兴”。古代中国在战国秦汉之际发生过最为重大的转折。此前的夏、商、周三代都是享国超过五六百年甚至达八百年的氏族王国,但这样的国家毕竟是联盟式的松散政体。而经过战国秦汉的历史实践过程完成、确立的郡县制国家,才是统一的领土国家和全民国家。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这样的国家体制如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公元前221年起算,至清帝逊位的1911年,延续了2132年。其间有过二十多个统一或分裂;汉族或少数民族的王朝,但都奉行了郡县制度,因此我们不妨将他们视作一个中华帝国的不同届次的政府。只是这些政府的任期与更换方式与近现代国家不同而已。而他们开辟的国土、抟成的民族,创造的文化、锻造的性格大都被近现代的中国人继承了下来。汉、唐、宋、明、清是中华帝国任期最长的五大王朝,这些国祚久长,创造过盛世的王朝,其衰亡更加具有历史意味。我们发现,尽管它们的灭亡各有原因,但有两个方面是相同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其一是这五个王朝的灭亡形式囊括了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两种形式:来自内部的分裂与来自外部的挑战。汉、唐亡于内;宋、明亡于外;清朝有些例外,其外部的挑战来自于新的时代与新的世界。当然,他们的灭亡都是内忧加外患,销磨积弊多年,才导致一个最终解决的方式。其二是这五个王朝由于制度的优越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成就,没有一个王朝是毁于一旦的。他们的代替者或是受其抚育的臣民,或是受其影响的地方民族政权。除了清朝,其他四个王朝的代替者无一不以他们的继任者自居,进行政治改革并修撰前任王朝的国史。就清朝而言,最后的革命是由于改良政治的失败而导致的。这一点,与夏、商、周、秦、汉之间的推翻暴政,解民于水火式的革命很不一样。因此,汉、唐、宋、明、清留给我们的历史经验是最为丰富的,而留给我们的历史教训也是最为深刻的。它们是历史遗产最丰富的王朝。最后要说明的是:这套讨论兴亡的丛书只是历史通俗读物而不是学术著作,是三个大学文史专业教师不务正业的少作和一位作家对历史的演绎,代表着他们的文字趣味与历史见识,这次再版作了少许的修订。他们的目的只是用现代散文话语营构一个历史阅读场景,其中只有情节、人物、议论而不是在阐述历史的规律和理论,叙述与议论各有不同的视角,对历史的看法和文风也不尽统一。但他们相信,在这个全球风云变幻、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会有更多的国人想要了解我们的过去,关注我们的未来。正如法国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所言:“我们的任务是要创造历史,因为在动荡不定的当今世界,惟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如果这套文字通俗但又不是戏说的丛书能够感发人们对国史的兴趣,便满足了他们的心愿。 徐兴无2016年5月于南京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