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义勇军历史问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课题,本书作者利用多年掌握的档案文献阐述抗日义勇军斗争在中国抗日战争全局中的本质、地位与作用。本书除分四章分述这些问题外,还提供了有关抗日义勇军稀缺的历史档案文献和资料。本书辑录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若干大规模抗日武装集团遗存的档案文书,如黑龙江和黑龙江义勇军向南京参谋本部提出的《黑龙江抗日战斗详报》、内蒙古准格尔马军司令部根据马占山将军及有关官佐的口述笔记和重新搜集的各种文件编辑的《马占山抗日文献》等,是相关学者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作者多年来通过收集、整理义勇军的史料,掌握了一批珍贵的黑吉辽三省若干大规模抗日武装集团遗存的档案、文书。作者综合运用这些原始史料,将抗日义勇军问题放入中国抗日战争和抗日救亡的历史洪流中加以剖析与认识,以期明示义勇军在抗日战争历史中的本质、地位与作用,弘扬抗日义勇军的“团结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希望为抗日义勇军问题研究起到舔砖加瓦的作用。 作者简介: 解学诗,男,1928年出生,辽宁省开原县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曾任吉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特别招请教授。六十年来,从事中日关系史研究,涉足满铁、伪满洲国和日本侵华史三大领域,在史学研究和史料编纂两方面做出很大成绩。出版《伪满洲国史新编》《评满铁调查部》等专著10余部(含独著与合著),《满铁档案资料汇编》等大型史料集多部。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和省英才奖章。曾被海外誉为“中国的满铁、伪满洲国史研究第一人”。先后多次获国家级奖项。李娜,女,1972年生,历史学博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日本人》《中国农民が证す〈满洲开拓〉の实相》(合著),编著有《中国朝鲜族史料全集(9)》,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和省级有关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等级奖多项。 目录: 上编课题研究 前言关于抗日战争开始和发展道路问题 第一章东北各路抗日义勇军 一东北军的不抵抗与抵抗 二江桥抗战与黑省抗日军 三吉林自卫军捍卫大片国土 四辽宁义勇军烽烟四起 五抗日义勇军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从义勇军到抗日联军 一武装抗日方式转换 二坚持原地抗日的义勇军各部 三红军游击队与义勇军分合立废 四抗日联军建立 五历史的发展与升华 第三章抗日救亡运动与义勇军精神上编课题研究 前言关于抗日战争开始和发展道路问题 第一章东北各路抗日义勇军 一东北军的不抵抗与抵抗 二江桥抗战与黑省抗日军 三吉林自卫军捍卫大片国土 四辽宁义勇军烽烟四起 五抗日义勇军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从义勇军到抗日联军 一武装抗日方式转换 二坚持原地抗日的义勇军各部 三红军游击队与义勇军分合立废 四抗日联军建立 五历史的发展与升华 第三章抗日救亡运动与义勇军精神 一抗日救亡论推出与义勇军被毁 二抗日救亡运动向纵深发展 三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四西北抗日救亡运动的崛起与西安事变 第四章抗战两条路线,东北军民坚持奋斗牺牲 一国民党的抗战建国与独裁反共 二战时抗日救亡运动特点 三东北救亡总会及其业绩 四抗联、东北军、义勇军老将抗战到底 结语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下编文献辑录 前言抗日义勇军档案文书的珍稀性 第一章黑龙江军及民众救国军 一黑龙江省抗日战斗详报(1934?4) 二马占山抗日文献 三苏炳文起义与民众救国军 第二章吉林自卫军 一吉林自卫军抗日纪实 二吉林军哈尔滨保卫战 三李杜等抗战报告 第三章辽宁义勇军 一辽宁抗日军在锦州沦陷前后 二唐聚五辽宁民众自卫军 三辽宁三角地区抗日义勇军 第四章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广泛开展 一抗日武装的消长变化 二抗日武装活动情况 三抗日救国团体 四东边道与三角地区的敌我斗争 第五章日伪对抗日义勇军的观点 一战犯笔述 二伪满警察史记述 附录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东北抗日武装斗争文件 二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国东北军与日本关东军状况调查前言序言 本书所述原本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纪念选题,因故未能及时完成。选此课题主要想法是:(1)多年来,笔者通过收集、整理史料工作,掌握一些档案文献,觉得如有机会应该将其运用于抗日义勇军问题的研究,看看对研究能否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2)抗日义勇军历史问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课题,近些年已有不少著述问世,对其评价大多中肯、正确,但似乎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进一步取得共识。 在理论上,本书自然不是理论创新工作,所述多为旧事,并无新的发掘与发现,而是努力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力求进行历史主义分析,不以今日之标准要求昨日之事物。序言 本书所述原本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纪念选题,因故未能及时完成。选此课题主要想法是:(1)多年来,笔者通过收集、整理史料工作,掌握一些档案文献,觉得如有机会应该将其运用于抗日义勇军问题的研究,看看对研究能否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2)抗日义勇军历史问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课题,近些年已有不少著述问世,对其评价大多中肯、正确,但似乎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进一步取得共识。 在理论上,本书自然不是理论创新工作,所述多为旧事,并无新的发掘与发现,而是努力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力求进行历史主义分析,不以今日之标准要求昨日之事物。在方法上,注意综合分析和总体把握,将抗日义勇军问题尽量放进中国抗日战争和抗日救亡的历史洪流中,一并剖析与认识,以期明示抗日义勇军在抗日战争历史中的本质、地位与作用,不使其自外于中国抗日战争史全局。基于此,本书理所当然地从整体上肯定抗日义勇军的历史意义,弘扬由义勇军军歌即如今的国歌所传递出来的,实际是由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升华的“团结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本书并不否认义勇军的缺点与问题,但它们不是决定义勇军本质与主体的关键因素。本书也不对义勇军的个人与个案问题进行专门论证。因为笔者水平与能力有限,所掌握的史料也有限,所述人与事难免挂一漏万。 本书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课题研究成果和档案文献展示同时并重,这样做无非表示重视文献史料。课题研究成果,不管质量高低都是一家之言,而重要档案文献则可供人们长期研究和玩味,两者的研读和读后感受是不能互相取代的。 辽宁的同行是抗日义勇军问题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们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史》《东北抗日义勇军人物志》《东北抗日救亡人物传》等,都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参考文献,本书多所依据和引用。同样,戴茂林、邓守静所著《八年抗战中的东北救亡总会》和张德良、周毅主编的《东北军史》,也是保证笔者研究水准的基本文献,没有他们的研究工作,笔者的努力不可想象,因此在这里特向使笔者获得教益的辽宁同行致以衷心的感谢。 总之,归根结底,本书所能展示出的,只有角度、方法和若干观点,是否必要、妥当和具有意义,有待于读者和朋友的不吝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