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面前诚实地说话有识不妄有敬无畏 ★品质精湛:精装版本,名家设计,高档原木胶版纸印刷★价格实惠:内文1248页,78印张,精装品质、平装价格★成一家之言:现代史学界得此称誉者 唯峄山先生一人而已★论兴亡、谈盛衰:论朝代兴亡,谈国势盛衰★半生积累终成此书:编纂耗时十二载 成书历尽大半生★启明书局原版:再现民国史学原貌 尊重原版绝无删减★400余幅表格:峄山先生亲自制作历史脉络表格,让复杂的历史一目了然★现代史学方法:运用历史统计学方法 开现代史学研究之先河 诚心之作 精湛品质 治学必备 收藏良品 本书简介: 一部好的史书要见功夫、有见识、显气象。所谓功夫,是扎实严谨的学问,融会贯通的功底;而见识,是指能去谬持中,能有气节、有态度;而说到气象,则是史家本人天赋、修养、眼界和情怀的显现。在历史研究中,历史的叙事其实是对历史本身摹状之后的重建。也就是说历史研究的文献再详细、资料再丰富,对于历史本身以及历史全部的真实来说,都只是沧海一粟。所以,历史永远没有绝对的真实,所有的历史研究成果,都只是部分的真实。峄山先生在本书中并未对众所周知的大历史多做赘述,而是更多地把叙述的重心放在一些常被人忽略但是却又十分耐人寻味的重要历史细节上。作为第一位出国留学的中国历史学家,峄山先生在此书中运用了历史统计学方法,让枯燥的历史材料,以数据化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让复杂的历史一目了然。在这部耗尽峄山先生大半生精力的史学大作中,峄山先生寻找的不仅仅是历史的真实,还有正义、公理以及一种历史本身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王桐龄(1878—1953)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号峄山,河北任邱人,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参事,后应聘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后,任教授,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间曾任系主任,并先后在北京法政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课。峄山先生少年时中过秀才,又是国内最早一批出国留学的历史学者。他是最早使用历史统计学方法研究中国史的学者之一。峄山先生著作丰硕,所著有《中国全史》、《东洋史》、《中国民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儒墨之异同》、《局俭堂诗存》等书,并撰译论文数十篇。 目录: 002中全史·下卷韩忠彦、曾布内阁变态新党之出现党人碑之设立孟后之复废蔡京内阁第八章北宋衰乱之原因/067徽宗之弊政方腊之乱与宋江之乱第九章北宋之衰亡/069恢复燕云议金人第一次南侵种师道之入援李纲之城守金人第二次南侵汴京之陷落徽、钦之北狩第十章高宗之南渡/079高宗之嗣统李纲之防守策黄潜善、汪伯彦之阻挠高宗之南奔河南淮北之陷落苗刘之变黄天荡之战富平之败吴玠、吴璘之守蜀伪齐之兴废第十一章秦桧之主和/087和议之动机秦桧之进身王伦之议和金人之败盟顺昌之捷郾城之捷岳飞之狱第十二章海陵王之南侵/094完颜亮之弑逆采石之战符离之溃金世宗、宋孝宗之治第十三章伪学之禁/098伪学之禁以前,王学派与程学派之倾轧道学之禁光宗之内禅韩侂胄之进身伪学之禁朱熹之免官赵汝愚之冤死吕祖俭、蔡元定、吕祖泰之远窜伪学之禁之取消第十四章韩侂胄之北伐/106北伐之动机吴曦之叛韩侂胄之伏诛和议之成立第十五章金室之衰亡/109金室衰乱之原因蒙古之南侵金人之南侵李全之叛史弥远之废立汴京之陷落金哀宗之殉国第十六章西夏之衰亡/115西夏之汉化夏、金之互讧西夏之衰亡第十七章南宋之衰亡/117收复三京议孟珙之守楚余玠之守蜀史嵩之之专政丁大全之专横贾似道之擅权襄樊之陷临安之陷恭宗之北狩崖山之溃第十八章宋、辽、金时代之文化/124制度学术风俗宗教第二期元时代第一章蒙古之勃兴/160成吉思汗之家世蒙古勃兴以前,四围诸国之形势蒙古内部之统一蒙古外部之征伐第二章元初之内乱/167蒙古内乱之远因阿里克布克之乱海都之乱锡喇勒济脱脱木儿之乱与纳延之乱第三章元初之外征/174后高丽之臣服日本之征伐缅之征伐占城、安南之征伐第四章元室衰乱之原因/180历代天子之更迭与大臣之专横财政之困难喇嘛之暴横种族上之轧轹天灾之流行第五章元室之衰亡/190群雄之蜂起托克托之南征群雄之角逐元室诸将之内讧太子阿裕锡哩达喇之专权及其对博啰特穆尔之冲突第六章元代之文化/198制度学术风俗宗教实业第三期明时代第一章明室之勃兴/212明室之统一北元之末路明初之内治胡蓝之狱文字狱第二章亲藩之构难/219靖难之变高煦之乱第三章明初之外征/222朝鲜之降附鞑靼之征伐卫拉特之征伐乌梁海、朵颜、三卫之设置哈密诸卫之设置贵州之开拓安南之叛服海外诸国之交通第四章宦官之乱政/230宦官握权之由来仁宣之治王振之擅权麓川之役土木之变英宗之复辟曹石之乱汪直之擅权万贵妃之专宠孝宗之治刘瑾之擅权武宗之荒淫宸濠之变第五章士论之激昂/239明初之士风孝庄皇后合葬裕陵议大礼议严嵩之弄权第六章外患之纷扰/246朵颜三卫之南侵与大宁之沦没土鲁番之东侵与哈密之沦没鞑靼之中衰与卫拉特之南寇鞑靼之复兴与河套之沦没倭寇之猖獗第七章言路之多事/253张居正夺情议建储议梃击案东林党之成立矿税之虐政楚宗、妖书、京察三案言官对阁臣之诋诬东林党与宣昆党及齐党、楚党、浙党之倾轧三案之争论第八章宦官与阉党之结合及其对东林党之冲突/266魏忠贤之专横东林党之末路魏忠贤之伏诛党人之昭雪第九章朝鲜之役/271有明中叶以前对日本之交涉丰臣秀吉之西侵与中日之冲突第十章辽东之役/275满洲之家世满洲内部之统一辽东之陷落孙承宗、袁崇焕之守辽西第十一章明室之衰亡/280流贼之蜂起后金之南侵袁崇焕之冤死明廷剿抚之失机流寇之大炽清太宗之南侵卢象升之战死北京之陷毅宗之殉国福王之绍统马阮之弄权吴三桂之乞师清兵之南侵南京之陷福王之被虏浙闽之陷唐王聿键之殉国广东之陷唐王聿之败没广西、云、贵之陷桂王之败没第十二章明代之文化/293制度学术风俗宗教实业第四编近世史西力东渐时代第一期清时代梁序清代政治与学术之交互的影响/312绪近世史之参考书近世史之特殊局面清室兴亡之原因本论第一章清初之外征/342朝鲜之征服内蒙古之征服第二章清初之内治/346入关后之设施清初诸王之内讧清初对汉民之高压政策鳌拜之专权与圣祖初年之高压政策第三章三藩之乱/354三藩之起源撤藩议吴藩之变王辅臣之变耿藩之变尚藩之变陕甘之平定广西之平定川、湖、云、贵之平定第四章台湾之内属/363台湾开辟小史郑成功小传郑氏之兴亡朱一贵之乱林爽文之乱第五章西力东渐之矢/370葡人之东渐西人之东渐荷人之东渐英人之东渐基督教之输入第六章清初对俄之交涉/378清俄接触之始清俄之交际及其冲突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恰克图增订商约第七章准噶尔之役/384准噶尔之起源喀尔喀之内属准噶尔之东侵乌兰布通之战昭莫多之战噶尔丹之末路阿拉善蒙古之内属第八章西藏之内属/389黄教之起源第巴桑结之挑衅策妄阿布坦之扰藏第九章康熙时代之内治/394学术之提倡治河之绩与南巡北巡西巡之典大臣之植党诸王之倾轧与储位之废立康熙时代之文字狱第十章青海之内属/403青海和硕特之起源罗卜藏丹津之叛第十一章西南夷改土归流之役/406西南各省土司之由来鄂尔泰改土归流议台拱之变第十二章雍正时代之内治/411庶政之革新年羹尧之狱与隆科多之狱雍正时代之文字狱世宗侦察之严密第十三章天山北路之内属/420雍正时代西方之用兵准噶尔之内乱伊犁之平定阿睦尔撒纳之叛乌梁海之内属土尔扈特之归化第十四章天山南路之内属/429天山南北路之形势回教徒之东渐和卓木之建国大小和卓木之变黑水营之战乌什之变张格尔之乱玉素普之乱七和卓木之乱第十五章葱岭以西诸国之内属/437第十六章缅甸之役/442缅衅之起源第一次缅征之役第二次征缅之役暹罗之内属第十七章金川之役/448金川之形势大小金川之起源第一次金川之役第二次金川之役金川难下之原因第十八章安南之役/453安南建国小史安南之内乱孙士毅之丧师第十九章廓尔喀之役/457廓尔喀之起源沙玛尔巴之挑衅福康安之出师第二十章清室之理藩策/459第二十一章乾隆时代之内治/463乾隆初年之宽猛相济法乾隆时代之文字狱高宗之右文第二十二章清室衰乱之原因一内政之腐败/480高宗之怠荒和珅之乱政官吏之贪黩吏治之败坏军官之豪侈财政之虚耗八旗生计之困难八旗满人之汉化第二十三章清室衰乱之原因二汉族之反动/506明末遗民文字之鼓吹与清廷对于汉族学者之压制满汉待遇之不平秘密会党之结合清初汉族之革命运动第二十四章清室衰乱之原因三回族之反动/515河西之变马明心之变石峰堡之变第二十五章清室衰乱之原因四苗族之反动/518湘、黔苗疆之形势石柳邓之乱傅鼐之苗疆善后策赵金龙之乱第二十六章白莲教匪之乱/524白莲教之起源湖北教匪之起事福宁之杀降四川教匪之起事永保、景安之失机襄贼之北窜与川楚教匪之会合襄贼之东西驰逐明亮之坚壁清野策齐王氏、姚之富之败死勒保之邀功诸将之泄沓罗其清、冉文俦之败死庙谟之革新勒保、永保之失机冷天禄之败死张汉潮、高均德之败死魁伦之失机嘉陵江、梓潼河之陷马蹄冈之战甘肃之肃清教主刘之协之伏诛王廷诏、徐天德之败死三省之肃清教匪之歼灭宁陕新兵之变第二十七章东南海疆之乱/540艇盗之扰蔡牵之乱第二十八章天理教匪之乱/545李文成之变林清之变天理教匪之平定第二十九章嘉、道两朝之内治/548仁宗之优柔宣宗之谨慎仁宗之去奢宣宗之崇俭宣宗之偏听曹振镛之逢迎士风之丕变穆彰阿之弄权将帅之欺罔军政之废弛军需之糜费河患之频仍官吏之奢华帑藏之虚耗官吏之舞弊__历代学术与政治之交互的影响游禹域、入燕京、登城门之高楼,近观殿阁之参差、远望川原之萦迥,怀古思今之慨,油然而生者何也,因其为同一土地,而为辽、金、元、明、清及当代之国都;又足征契丹、女真、蒙古、汉族盛衰兴亡之迹故也。然同一土地,而阅历代之兴亡者,不独燕京!长安然,洛阳然,开封、江宁,亦莫不然!虽此等土地屡易国主,为中国几经革命易世应有之现象;而其间犹有通古今一贯之汉文化,能流传至于今日,不可谓非一大奇迹也!今试以各民族之盛衰兴亡为经、汉文化之消长变迁为纬,观察中国四千年之大势。○中国民族之中心位于东亚大陆之一端,领有广大版图,其域内能容各种民族,又与周围之民族交涉关系常不绝者,固为当然之事;而由古及今,为各种民族之中心及文化之枢轴者,厥为汉族。约当西历纪元前二千年,汉族住居黄河流域之沃野,有总部落,有社会,其文化程度,似已较他族为优,黄帝、尧舜之事迹,属于传说区域,故不敢断定其有无;而夏、殷二代,皆汉族建设之君主政体国家,当时各部落之酋长,即诸侯,皆割据一方,外民族之戎狄亦杂居内地,中央政府统一力一衰,诸侯专横,戎狄内侵之祸必起,以至演成革命。夏之衰也,诸侯中之殷起而代之;殷之衰也,诸侯中包有外民族之周起而代之。○周代文化之特色管仲之功业周朝继承其固有之文化,又融合夏殷传来之文化,组织一种新文化,遂呈郁郁乎发皇之观!语言为单音、文字为象形,富于敬天尊祖之思想;以家庭为社会之单位、以礼乐为教化机关,维持君主政体,采用封建制度。周衰,统一之力弛、诸侯之专横、戎狄之侵入,相继而起。因而王室东迁,变为春秋时代。古来发达之汉文化,际此衰乱时期,几濒于破产之境。当时山东有一大英雄,名管仲者;相齐桓公,创立霸业,纠合小诸侯,抑制强诸侯,尊周室、攘夷狄,维持汉族之文化!孔子称其功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诚哉是言!其后强有力之诸侯,各假霸业为名,以自逞其野心,驯至酿成晋楚之争衡、吴越之迭兴,混乱纠纷,不可名状,遂渐变为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代诸家学说纷起之原因及其影响霸业最初之目的,原为救济国家与社会,其后霸者徒以争权夺利为事,不惟不能达救济之目的,反成为纷乱之祸源。又其救济之手段,专依赖政治的权力,未及于社会思想之根本问题,是为识者之遗憾。于是自春秋至战国,中间诸家之学说辈出;内容虽不一致,而多向根本问题,试行解决,则几为诸家之所同。其主要之学说,为儒家之仁义礼乐,墨家之兼爱节用,道家之虚无自然,法家之刑名法术,以上诸家皆未能统一思想界,其互立门户相竞争之情形,与战国七雄日以攻伐争战为事之形势同。当时秦人僻处西陲,杂居戎狄之间,据天然形胜,采用法家学说,以富国强兵,为内治之要具,以远交近攻,为对外之政策,着着努力于拓地殖民。关东诸国,或合纵,或连横,其国是常动摇不定,于是秦遂乘机陆续并吞六国,建立一统之大帝国。○秦始皇之统一政策夏、殷及周初之中国,仅在黄河流域,及秦始含有扬子江流域。始皇帝废封建,设郡县,以图政权之统一,用法家学说,以图思想界之统一,其焚书坑儒,虽受后世学者非难,但与其谓为破坏汉文化,毋宁谓为统一中国政权后,并企图统一中国教权之较适当也。惟此统一事业,未及完成而中辍,其代之者为汉。汉虽大体袭用秦制,而恢复封建制度,使与郡县制度并行。当时分封各地之诸侯王,强大有势力,凌驾中央政府,于是汉之国家,政权上有统一之外形而无其实。又除秦挟书律,诸家学派再现于各地,主张自己学说,思想界亦缺乏统一之致。形势如此!敌国外患遂乘机来相侵陵,几有双方受压迫之势。当时威逼汉之国家者,为北方之匈奴与南方之南越。○匈奴南下之原因及其影响○封建问题之解决与思想界之统一○对匈奴问题之解决先是汉民族建国于黄河流域时,北方之患在今长城一带,南方之患在今江淮流域。其后汉民族之国家,发展至于江南;南方之患,限于五岭以南,其祸稍舒,而北方之患,依然如旧。因五岭以南之地形,不似朔北之广漠奥衍,气候炎热,富于天然之食物,住民多土著而居,无冒险北侵之必要。朔北地势高燥、气候寒冷、土地斥卤、天惠缺乏、人民慓悍、逐水草移徙,彼等南下一步,即有一步之利。每乘天高气清之秋,南下牧马,故当秦汉之交,北方之患,常较南方之患为大。秦筑万里长城以为国防,征发多数人民使为守备,诚属于事之不得已。而因是引起内乱,遂以亡秦。然则录图书中所载“亡秦者胡”一语,毋宁释为匈奴较适当也。秦亡以后,楚汉相争,汉民族无暇注意外事。匈奴乘机统一其部族,西走月氏,东灭东胡,复南下侵略中国北境。前汉统一中国后,不能不与北方之强敌匈奴对抗。汉高帝自将拒匈奴,被围于平城,不得已,用和亲政策,求一时苟安,固因汉室建国,为日犹浅、创痍未愈;抑亦因内部封建之诸侯王,割据各地,政权不能统一之所致也。职是之故,欲解决对匈奴问题,不得不先解决封建问题。吴楚七国之乱,虽一时海内动摇,然其镇定之结果,幸将封建问题解决。武帝施行推恩令,诸侯遂全成有名无实。于是政权统一,遂进而试行统一思想界。当时儒、墨、道、法、阴阳诸家对峙,人心缺乏归一,武帝以最有历史的根据、便于统治国民的儒教,为政治道德之标准,以图统一思想界,于是汉民族之国家的统一逐渐完成。凭借此统一的大国家,试行解决匈奴问题,实为千载一时之好机会。武帝先征南方,灭南越、闽越、东瓯等国,以除后顾之忧,东取朝鲜,以断匈奴之左臂。西通西域、遣使大月氏、结好乌孙,以断匈奴之右臂。更举大兵北伐,驱逐匈奴于漠北。坐是之故,财政紊乱,民心动摇,于是对匈奴问题,遂未能完全解决而中止。武帝崩后,霍光秉政,汉廷对外政策,暂取收缩方针,专图整理内政。会匈奴内乱起,诸酋分党相争,汉用抑强扶弱策,助呼韩邪,灭郅支,于是匈奴服于汉。自汉兴以来,几经困难,未曾解决之对匈奴问题,至是遂完全告一结束。○佛教之输入与道教之成立○儒教学说及于时局之影响○清谈派学说及于时局之影响外患绝灭,同时内乱发生,王莽以外戚篡主家,开以臣篡君之例,内政外交皆失败,外民族悉背叛。后汉中兴,先整理内政,然后经略外民族,恢复西域,征服匈奴,汉民族之威灵,扩张到外蒙及中亚。当时汉与西域交通频繁,汉文化传至西方者固多,西方文化输入中国者亦不少,佛教由此时输入,其初无甚势力,后来汉民族逐渐流行信仰,影响及于汉文化者甚大。同时道家学说与方士之神仙说相合,造成道教基础,后更受佛教影响,渐具宗教的形势。儒教自前汉时,受国教的待遇,研究经学之风极盛,尚古思想与迷信风习相伴,信天人之关系,重阴阳五行,酿成谶纬说之流行。当时科学家虽发明地动说及地震器,而儒教解释经学,陷于训诂之末,选举孝廉,激成矫饰之风,一般人心流于形式,拘于外观,东汉末年号称气节之士之言动,实为当时思想界之反映。彼等屡与外戚宦官冲突,几招全灭之祸,因而内乱迭起,汉室卒为曹魏所篡,刘备、孙权起而抗之,于是变为三国鼎峙之形势,相持者约五十年,复为晋所统一。此时思想界,为后汉时代之反动,清谈之风盛行,崇拜老庄学说,好为放诞不羁之言行,不顾礼法名教,甚至有倡为无政府论者。此等放荡风俗,使当时社会从根本动摇,遂酿成八王之乱,终至引起五胡十六国之大乱。○民族之迁移与汉族文化之南下自后汉以来,西北民族杂居于内地者甚多,匈奴、鲜卑、氐、羌等诸民族,由中国北边,蔓延及于中国西边,彼等乘晋室内乱与社会之颓废,击破耽于清谈之汉民族,占领黄河流域,建立若干短命之帝国王国。汉民族奔避于江南,凭借长江流域立国,是为中国民族之大移转,汉文化普及于江南,亦由于此。自此以后,遂成南北两朝对立形势,南朝为汉民族所建,北朝为鲜卑民族所建。南北相争之际,南詈北为索虏,北詈南为岛夷。南北两朝俱怀抱统一中国之理想。南朝欲恢复北方,北朝欲并吞南方,双方冲突时常不绝。秦晋之战,汉民族胜,宋魏之战,鲜卑民族胜,齐魏之战,梁魏之战,相继而起,虽大体鲜卑民族战胜,然汉民族尚能保持对抗态度,卒未为鲜卑民族所兼并。及隋以汉民族起于北朝,终并吞南朝,混一宇内。○南北文化之融合汉民族久居长江流域,外民族久居黄河流域,南北之文化颇受影响。清谈之风传于南朝,北朝不行;骈体文学盛于南朝,北朝不振;儒教经传之注释,南北注意之点不同。惟佛教道教,南北俱盛行,则因当时社会混乱,求安身立命于宗教之人甚多故也。儒教依然为注疏训诂之学,势甚不振。道佛两教之争颇烈,影响及于思想界者甚深。西域艺术随佛教之流行以俱来,影响及于汉文化者亦不少。北方民族风俗输入,颇变更汉民族一部分旧风,例如汉民族旧尚右,至是改尚左,汉民族旧日席地坐卧,至是改用床椅,汉民族旧日着屐与履,至是改着靴鞋等,皆其例也。北朝风俗多风靡南朝,南朝文艺反压倒北朝,南北文化逐渐混合融化,遂产生出隋唐时代之新文化。○隋唐文化之特色秦汉与隋唐之文化,相似之点甚多,绝对不同之点亦不少。隋唐文化大体系胚胎于南北朝时代者,学者不可不知也。唐代儒教经传之研究,虽多数不能轶出五经正义范围,而道教因受帝室崇拜,颇得势力,佛教则大乘各宗并立,高尚如天台宗、华严宗,缜密如禅宗、法相宗等,各发挥特色,有百花灿漫之观。文章虽未脱骈体余习,而诗学异常发达,书画雕刻之技艺,亦无不面目一新。然其间犹有古来一贯之汉文化的特色,依然继续存在,受此汉文化之洗礼者,无论何种民族,无一不受其支配,终至被同化于汉民族。北朝君臣,崇拜汉文化者甚多,彼等移居中国以后,用汉语、写汉字、编译儒教佛教经典,几与汉民族无异。是固由于外民族中无较优之文化,抑亦因鲜卑民族资质颖悟,与汉民族有同等之脑力故也。隋唐统一以后,南北民族,遂同时投入汉文化之熔矿炉中,不复留差异之迹。此等事实,后世其例甚多,此番为其嚆矢也。○隋唐之武功○安史之乱及于中国之影响隋唐时代,为汉民族最隆盛之时代,其文化上之势力与政治上之势力,同时波及于周围各民族。先是南北朝时代,朝鲜半岛上,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东与日本,西与中国大陆,关系时常不绝。当时蒙古境内,有鲜卑人创立之游牧帝国曰柔然者,通好南朝,屡侵北朝。及柔然衰亡,突厥勃兴,常威压北朝。隋唐时代,征服突厥,汉民族之威灵振于漠北。唐室与新罗结合,翦灭百济、高丽,驱逐半岛上日本之势力。而西方吐蕃勃兴,唐自力不能抗,乃北结回纥,西通大食,南招南诏,从三面牵掣之,虽其计划未能完全成功,然一时汉民族之势力,伸张到亚洲大半。安史之乱以后,内则宦官跋扈,挟制宫廷,外则藩镇专横,割据土地。后梁起于藩镇,翦除宦官,篡夺唐室,他藩镇尤而效之,各据地自王,变成五代十国之形势,互相争者五十年。中国内部分裂,汉民族无力统一,外民族契丹之势力,乘机由北方侵入。后晋与后唐争国,乞援于契丹,割燕云十六州以赂之,于是河北山西北部藩篱尽撤。代表汉民族之君主,欲攘契丹,不可不先统一中国。后周世宗,宋太祖、太宗之统一计划,皆顺应时势者也。○宋代理学之发达及其及于政争之影响有宋勃兴,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跋扈之祸,力行尚文之政治,其结果,汉文化虽异常发达,而文弱之弊益甚。北惧契丹之侵陵,西畏西夏之扰乱,不得不忍辱媾和。神宗用王安石,行新法,讲求富国强兵策,思欲对外雪耻,然其改革终归失败。是时宋之文化益发展,自唐以来久支配思想界之道佛二教,其本身虽势渐不振,而影响及于儒教方面,于是儒教哲学——即宋儒所谓“道学”——发生。濂——周濂溪——洛——程明道、伊川——关——张横渠——闽——朱晦庵——诸家,融化销纳道佛二教之思想,用以解释儒教经典,于是儒教呈复活之曙光,现出活泼有为之气势。彼等精于儒学,立一种宇宙观,抱一定之人生观,自信力太强,容易与第三者不相容,此风触及政治问题,遂成党争之远因。前有旧法派与新法派之争,后有主战派与主和派之争,其原因虽甚复杂,然与学风颇有间接之关系。而其一胜一败,直接妨碍汉民族之统一,动摇国家之基础,甚可惜也。○宋室之南迁是时女真民族勃兴于松花江流域,轻骑南下,侵略契丹边境。宋人以为有机可乘,与女真联盟,南北夹攻契丹,以图恢复燕云十六州。契丹既灭,女真仅与宋燕京及山前六州。又欺宋人文弱,背盟南侵,黄河之险不守,汴京陷落,徽钦二宗被虏,拘留于五国城(今依兰),女真遂占领黄河流域。宋人奔避于江南,忍辱割地乞和,称臣纳贡,以求一时之苟安。虽时有倡为主战论者,轻启衅端,惹起南北之纷争,终不能成功而止。○蒙古民族之大一统是时外蒙古不儿罕山麓,斡难河边,蒙古民族中,有一大英雄出现,即历史上著名之成吉思汗。先征服近邻同族,率漠北健儿南侵,略取女真北境。复大举西征,平定中亚诸国。又东旋,灭西夏,然后再大举侵女真,途中构疾,殂于六盘山,未及成功而殁。其子孙继其伟业,一时蒙古民族之意气,几有统一全世界之概。宋人不与女真联合,以当蒙古,反蹈从前覆辙,与蒙古同盟,击灭女真,一时虽稍有成功,不旋踵即与蒙古冲突,蒙古兵大举南下,宋之忠臣义士,声罪致讨、仗义勤王者虽多,然实力无一足与蒙古抗者,遂演成临安之降服,崖山之没落,汉民族完全屈服于蒙古民族之下。宋之灿烂光华的文化,终不能救亡国之祸,可慨也!○契丹女真蒙古民族之汉化由来契丹女真民族之文化程度,远不如汉民族,然犹各制国字,思以易汉字。其中若女真之世宗、章宗等,皆努力保存国粹,然终不能排除汉文化之势力,一未几皆被汉文化所侵蚀,同化于汉民族。蒙古民族建设空前之大帝国,包容许多民族,吸收东西文化,本不偏重汉文化,复欲使汉民族行使蒙古文字,然终不能发生效力,汉文化之伟大势力依然存在。蒙古人统治中国,不满百年,其间君位之争夺,宰相之专横,加以喇嘛之跋扈,财政之紊乱,遂致国本动摇,内乱迭起,为汉民族所驱逐,复奔回外蒙古,于是元亡明兴,汉文化复入于隆盛之运。○明代理学及于政局之影响○满洲民族之勃兴通元明二代,宋代儒教哲学,支配当时上流社会之人心。其他各种文艺,虽非无足观者,然明代复古之气重,东林党受儒教哲学影响,尽瘁于无聊之三案争议。加以宦官跋扈,流寇扰乱,政局纷纠益甚。又自明初以来,北虏南倭,更迭骚扰,汉民族疲于奔命。其中有女真遗族之满洲人,勃起于浑河流域,渡辽河、破长城、克燕京、下江南,击败文弱之汉民族,颠覆明之宗社,禹域山河全归爱新觉罗氏掌握,遂变为清朝时代。○满洲民族之汉化清朝盛时,征服中国本部,平定蒙古、青海、西藏、新疆,建设统一汉、满、蒙、回、藏五民族之大帝国。上有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之英主,相继在位,一方面努力保存国粹,防被汉人同化,强制汉民族使从满洲风俗;一方面又为收揽人心计,内外百官参用满汉人物,奖励中国学术。清廷施行此等自相矛盾之政策,固出于不得已,然满洲民族终为汉文化之奴隶,完全被同化于汉民族。镇压汉人机关之满洲八旗,驻屯中国已久,尚武精神消失。形势如此,满洲朝廷之不能久有中国,固已为识者所共喻矣。○清代之学术明代之儒教哲学,流于空理空论。清初,反动力起,考据之风盛行,经学之讲明,史学之研究,多倾向于考据。同时金石文字之学大兴,然尚不足以刺激汉民族之思想。中叶以后,春秋公羊学派出现,影响及于少数一部分之人心。佛教虽存,只余形式,道教只能支配下流社会。回教虽在一定之地方绰有势力,然中流以上之士大夫社会,概不流行。明末西人东渐,西方文化,若耶稣教,若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等各种科学,同时随之输入中国,然对于汉文化上,尚未能大有影响。因之汉民族一般之思想界,大体近于消沉。清朝犹赖历史上因循之惰力,得以统治中国。○鸦片之战及于中国之影响○湘军起义及于中国之影响已而清廷因对英通商关系,惹起鸦片战争,连战连败之结果,订立《南京条约》,在清朝外交史上,留下第一次国耻纪念,是为西人之政治上的权力伸入中国之始。一方面损清朝之威严,一方面促汉民族之觉醒。未几,耶稣教徒洪杨作乱,创立太平天国,以颠覆清室为目的,同时并试行破坏汉文化,企图政治的兼社会的革命。曾国藩倡义湖南,率湘军、讨乱党,一方面为清廷效忠,一方面亦为汉民族拥护汉文化。及其大功告成,汉文化得以保存,汉民族之势力亦大行膨胀。以汉民族之力,平汉民族之乱,当时清室虽号为中兴,然清朝之死活,已归汉民族掌握中矣。已而清廷受俄人压迫,复与英、法、日本等国冲突,每战必败,徒损威灵,始觉国政有改革之必要,欲采泰西文化所长,补汉族文化所短。派遣多数学生,留学海外,吸收外国新文化。其结果使多数青年,产生民族的观念,增长政治的识见。武昌举义,满洲民族二百余年之社稷颠覆,于是以汉民族为中心,组织共和政体之“中华民国”,是为新来之泰西文化,影响及于汉文化者之一。此共和政体,果适于中国与否,虽为疑问,然“民国”成立已十余年,南北纷争犹未息,伟人、政客、军阀日从事于内讧。循此以往,中国之统一无期,汉民族之结合不固,周围外民族之势力,必重来压迫,可危也已!○中国历史上之外民族与当代外民族之比较从来历史上压迫中国之外民族,武力虽优于汉民族,文化常劣于汉民族。故外民族虽以武力征服中国,同时被中国文化所征服。而今何如也!今日压迫中国之外民族,非满族、非蒙族、非回族、非藏族,乃文化与武力双方俱优越之欧美民族。此等诸民族,利用富强之实力,与海陆交通之便利,欧洲大战以后,同向东亚伸张势力。其首先受影响者,当为汉民族发祥地之中国本部,因而关于汉民族之前途与汉文化之将来,不得不产生许多悬念,汉文化存,则有汉民族,汉文化亡,则无汉民族。中国自有史以来,虽经过四千余年之变迁,几多民族之盛衰消长,然其国家依然有继续存在之观者,实以通古今各时代,犹有一贯之汉文化存在故也。然则为中国计,联络土地最接近之国,文化最类似之民族,互相扶助,以抵抗欧美诸民族,拥护本国民族,保持本国文化,岂非当代之急务?不此之图,而徒袭远交近攻之旧策,蹈宋联女真灭辽,联蒙古灭金之覆辙,他日一有变动,不但危及汉民族国家之独立,并影响及于汉文化之存灭。故为日本计,固当提倡中日亲善,即为中国计,亦何可不主张中日亲善也。右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市村瓒次郎先生所作之短篇论文,原名《支那历代史观》,以其文简单明了,可以通观中国历代之大势,译登于右,以代序文。“中华民国”十四年一月二十六日王桐龄自志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