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散文集的形式记录了德国天主教学术交流基金会(KAAD)的亚洲部负责人HeinrichGeiger与中国许多杰出学者们的美好情谊。从大学教授、研究人员到中国当代著名演奏家、艺术批评家等,这些曾经留德的中国学者与KAAD及Geiger先生有许多难忘的回忆和感人故事。本书不仅可以让读者认识令人尊敬的德国汉学家——HeinrichGeiger博士,还介绍了中国学者在德国的留学生活以及资助亚洲留学生的KAAD的相关情况,更展现了中德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 本书简介: 本书记录了汉克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KAAD资助对中国留德学人的帮助,并纪念这些学子在德国的留学经历。它不仅是中外思想和文化交流的一种记录方式,也是全球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 李雪涛,男,1965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德国波恩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汉学》副主编。主要从事德国汉学、德国哲学以及中国佛教史的研究。目前担任教育部重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的总协调人。2009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温馨,女,1985年生于陕西汉中市。2007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系;2011年获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至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汉学、中德关系史等。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德文译著一部,并多次参加在中德两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2015年5月获得德国天主教学术基金会(KAAD)的资助在德国波恩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 目录: 在波恩大学的美好时光【李长山】/001 中德文化之间——我的留德岁月与汉克杰博士【陈泽环】/011 我们家与KAAD【宗晓兰】/027 波恩—KAAD—汉克杰博士【徐龙飞】/040 岁月有缘——德国留学侧记【曾金寿】/043 KAAD领我进入圣殿【张德峰】/058 来自慕尼黑的年轻汉学家【翟灿】/074 一位德国学者的中国情怀——记汉克杰博士【朱刚】/090 “上帝赐福之地”——音乐乐土之旅【杨九华】/096 心同野鹤与尘远——我所认识的汉克杰【李雪涛】/102 与汉克杰一道倾听自然之美【夏可君】/120 “我的心失落在海德堡” ——谨以此文恭贺汉克杰博士60寿辰并纪念中德人民的友谊【顾卫民】/141 德国访学拾遗【康志杰】/152 蒂宾根访学记【张旭】/161在波恩大学的美好时光【李长山】/001 中德文化之间——我的留德岁月与汉克杰博士【陈泽环】/011 我们家与KAAD【宗晓兰】/027 波恩—KAAD—汉克杰博士【徐龙飞】/040 岁月有缘——德国留学侧记【曾金寿】/043 KAAD领我进入圣殿【张德峰】/058 来自慕尼黑的年轻汉学家【翟灿】/074 一位德国学者的中国情怀——记汉克杰博士【朱刚】/090 “上帝赐福之地”——音乐乐土之旅【杨九华】/096 心同野鹤与尘远——我所认识的汉克杰【李雪涛】/102 与汉克杰一道倾听自然之美【夏可君】/120 “我的心失落在海德堡” ——谨以此文恭贺汉克杰博士60寿辰并纪念中德人民的友谊【顾卫民】/141 德国访学拾遗【康志杰】/152 蒂宾根访学记【张旭】/161 汉克杰先生——成就人的存在【沈奇岚】/171 KAAD与我——我的第一次德意志之行【罗莹】/179 且行且珍惜——我的德国行纪【陆遥】/187 德国访学生活点滴【罗颖男】/192 KAAD与我——兼记在德国的访学生活【张欣】/208 记与汉克杰先生二三事【陈笑天】/216前言前言一个基金会、一位汉学家和一群中国留德学生 李雪涛 本书展现了改革开放后不同年代的学者在德国学习、生活的经历,这些人都与一个基金会以及一位汉学家的名字紧密联系:天主教学术交流基金会(KAAD)和汉克杰(HeinrichGeiger)博士。本书包括了几代留德学人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其中有李长山、陈泽环、康志杰等50后,翟灿、张德峰、杨九华、徐龙飞、李雪涛、顾卫民、曾金寿、夏可君、宗晓兰等60后,以及70后的张旭,还有罗莹、陆遥、张欣、罗颖男、陈笑天等80后。本书反映了留德学人从不同时代、不同视角看到的在20世纪80年代后德国的发展,以及德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些留学德国的学生所学的专业涉及哲学、音乐、美术、艺术史、宗教史、历史学、社会学乃至物理学等人文、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回国之后,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对德国的仰慕及想象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通过KAAD奖学金的资助,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到了德国,到了欧洲。前言一个基金会、一位汉学家和一群中国留德学生 李雪涛 本书展现了改革开放后不同年代的学者在德国学习、生活的经历,这些人都与一个基金会以及一位汉学家的名字紧密联系:天主教学术交流基金会(KAAD)和汉克杰(HeinrichGeiger)博士。本书包括了几代留德学人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其中有李长山、陈泽环、康志杰等50后,翟灿、张德峰、杨九华、徐龙飞、李雪涛、顾卫民、曾金寿、夏可君、宗晓兰等60后,以及70后的张旭,还有罗莹、陆遥、张欣、罗颖男、陈笑天等80后。本书反映了留德学人从不同时代、不同视角看到的在20世纪80年代后德国的发展,以及德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些留学德国的学生所学的专业涉及哲学、音乐、美术、艺术史、宗教史、历史学、社会学乃至物理学等人文、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回国之后,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对德国的仰慕及想象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通过KAAD奖学金的资助,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到了德国,到了欧洲。 在出国之前,大部分中国学生,对德国学术有着一种仰慕之情。作为70后学人的张旭就写道: 以前曾读过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从书中也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学术基础和成就基本上都是在留德十年做出的,回来之后就再也谈不上学术上的更进一步了。(本书第163页,以下仅注明页码——引者注) 这当然是跟德国拥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和扎实的学术方法分不开的。 1994年初踏上德国土地的朱刚甚至认为: 我今生第一次把脚踩在了德国的土地上。那一刻,我相信这是“另一个世界”,告诫自己一切都是新的,都将从头开始。我甚至欺骗自己,欧洲的天不是蓝的,是五彩的。但当踏踏实实地站住了,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发现一切都不是想象的那样,天依然是蓝色的。(第91页) 今天看来,当时真的太激动了。不过20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在法兰克福机场降落、看到到处是红瓦白墙的尖顶房子时,也感觉来到了格林兄弟的童话世界。 二、不同时代从国内办手续到德国的经历 去德国之前需要在国内办理相关手续。从曾金寿的文章中,可以重温20世纪90年代初办理出国手续之艰辛,他提到的“涉外亲属证明”“支付培养费”等,我也都有印象。出国是一件大事,相关手续办理起来实属不易。这些或许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当时却难倒了很多当事人。以前在德国读书的时候,读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HonorédeBalzac,1799—1850)的一句话:“DieErinnerungenverschnerndasLeben,aberdasVergessenalleinmachtesertrglich”(回忆美化了生活,而只有忘却能使得生活可以承受),当时深有感触。实际上,今天再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笑了之的回忆,已经很难想象当时的情形了。直到20世纪90年代,办理出国手续之难还常常让人一筹莫展。 在两德统一前就去德国留学的陈泽环,于1989年10月赴当时东柏林的洪堡大学进修。在德国期间,他正好经历了柏林墙倒塌的时刻: 特别令人难忘的是:1990年10月3日深夜,我来到勃兰登堡门——柏林的象征附近,观察德国人是以何种方式庆祝自己国家重新统一的。那天深夜虽然十分寒冷,但受到德国人庆祝国家统一欢乐情形的感染,我也感到热乎起来。(第16页) 李长山记录了与汉克杰博士一家在波恩的友谊。20世纪90年代初,他和家人住在波恩的哥德斯堡(Godesberg),我在波恩大学读书期间也在那里住过五年之久,因此,他的描述让我读来倍感亲切。文中他也讲述了女儿雨欣在德国快乐成长的故事。 此外,李长山是为数不多的当时能在德国大学讲授汉语的代课教师,从1989年起,他就在波恩大学的东方语言学院讲授汉语语音。俗话说,“教学相长”,此话一点不假。李长山跟他在波恩大学的学生也建立起了友谊,因此,他说“我累并快乐着”(第7页)。 曾金寿对当时蒂宾根大学音乐学院授课的情况予以了说明。 除访学和研究工作外,顾卫民还分享了他儿子在海德堡幼儿园的美好经历。顾卫民将这些经验总结为五个方面:感情和友谊;遵守纪律和诚实;儿童很少看电视,注意听力培养;注重实践,教育来源于生活;老师的负责与爱心(第146~148页)。 作为基督教历史学家,康志杰借助于KAAD的奖学金在德国著名的汉学机构——华裔学志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她讲述了她在波恩的语言学校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奖学金获得者一起学习、生活的经历。她的生日到来之时,来自西班牙、印度、印度尼西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同学们分别用不同的民族语言来向她祝福。因此,她写道:“在语言班学习期间,与其说是学习德语,不如说是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第154~155页)康志杰描述了她在圣奥古斯丁(SanktAugustin)参加圣马丁节的经历(第155~157页),这也让我回忆起在波恩留学的日子。每年11月,天气开始变得阴沉、湿冷,此时我就开始盼望当月11日傍晚的灯笼节游行队伍,因为傍晚孩子们手里的灯笼会给人以明亮、温暖的感觉。据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位罗马军人马丁曾割袍与乞丐分享的事迹,在他去世后而设立的。这是一个北莱茵地区的节日,之后就是斋戒日,宣告着来年科隆狂欢节的到来。 罗莹是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始到德国南部的小镇埃尔朗根的,她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对德国人的第一印象,“不苟言笑、恪守规矩,一语概之:没人情味”(第179页)。而她在与德国导师郎宓榭(MichaelLackner)教授的接触中,流露出了对德国学者的钦佩之情:“他总能从资料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引申出一系列的议题,一并平等无私地与我分享他的智慧与感悟……”(第182页) 这期间到德国的还有陆遥。她也是此时沃尔芬比尔特(Wolfenbüttel)的。她描写了从北京这两千万人口的都市到达这样一个德国“小镇”的感受:“德国的许多中世纪小镇都保留有年代久远的木屋,尤其是中心地带街市上的那些小屋,往往一栋栋连在一起,每一栋的门脸都装饰有不同颜色的边框或底色,十足的童话场景。”(第188页)“北京的街道和房间里总有人声,总有喧嚣,而这座小镇仿若空灵的世外桃源。”(第189页) 罗颖男到柏林之后,住在天主教学生宿舍,作为在中国内地长大的80后,他觉得那里的一切都很新鲜:“就餐前,大家会齐唱圣歌,做祷告,饭后会围坐在一起进行主题讨论或做游戏,……主要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第194页)柏林的地铁,没有北京烦琐的安检,熙熙攘攘的人群,连上下车都需要自己按按钮:“我学着他人的样子按动车厢门上的按钮……”(第195页)这些对很多第一次到德国的中国人来讲都是全新的体验。罗颖男也对外交部政治档案馆和柏林自由大学做了精彩的描述。 张旭到蒂宾根大学图书馆之后,感慨万千:“面对这么理想的研究条件,剩下可做的就是一件事了:拼命读,拼命写,充分利用它。”(第165页)。 目前,由KAAD资助、正在科隆大学读博士的陈笑天,则有完全不同的经验。他与汉克杰是通过导师徐龙飞教授在北京大学认识的,之后顺利抵达德国,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业。 三、留学德国的意义 就我个人的留学经验来讲,除所学专业外,在欧洲接受德国教育以及文化熏陶的经历本身,对于我的人生道路和精神发展都产生关键的影响。作为德国哲学重要的研究者和译者的陈泽环认为: 20多年来,我为中国引进德国文化尽了绵薄之力。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我有到德国访学的经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1995年由KAAD资助的访学,这使我有机会比较系统和全面地了解现代德国哲学——伦理学的发展成果。(第13页) 因此,在德国留学、访学的机会,对大部分中国学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历。 在异国和祖国之间,在与异质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这些留德学人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他们由对德国学术的学习、翻译、研究,到对中国传统和当代文化的研究,孜孜不倦地做着自己的贡献。陈泽环便是其中一位。他从最初对天主教伦理学、施韦泽等的研究,转向中国伦理学研究,从而完成了从他者文化研究到自我文化研究与认同的转变。 对于作为基督教艺术史学家的顾卫民来讲,21世纪在海德堡访学的收获不仅在于开阔视野方面,他还总结了在学术研究上向德国学习的四个方面。一是研究学问要从源头做起。他举例说德国做中国佛教艺术研究的学者,不会将眼光局限在中国境内的研究对象上。他们对于犍陀罗、印度、东南亚的佛教艺术均有深入的了解。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佛教艺术传到中国以后发生的流变加以分析,才能比较出其中的异同。二是多种学科知识的运用。他举例说雷德侯(LotharLedderose)教授曾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向他们实地介绍一座古老的圣彼得教堂,这令他佩服不已。三是注意细节的剖析。他举例说,德国艺术史学者的著作特别注重人物的详细剖析,除了人物的家族和生平之外,还会专门讨论其宗教感情及其形成的原因、癖好和心结、与同时代的各种人物的关系等。四是理性主义的客观批判精神。他认为,德国学者所写的教会史著作,对教会人物的评价基本上没有受到其宗教的影响。(第143~145页) 对于很多学人来讲,德国的留学生涯成为他们人生的转折点。张德峰写道:“‘在德国留学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我得到KAAD奖学金的支持,并由此真正开始了我的艺术之旅。这不仅圆了我的留学梦,也使我的人生步伐变得沉着坚定,艺术生涯丰富多彩,问题意识渐入深刻。”(第59页)。 而张旭写道:“留德一年不仅是我从事基督教神学思想研究最有收获的一段时间,也是令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文化之旅。”(第170页) 翟灿在德国停留的时候,重温孩提时代的游戏,让她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多样性: 组织者特别重视全体参与,总是让同学们贡献集体游戏,穿插表演。这可年年把中国学生难住。这帮人基本上从小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除了幼儿园时代玩过丢手绢、击鼓传花外,早忘了什么是集体游戏。(第83页) 在德国留学的日子,也使得这些学人真正地走出了所谓的书斋。他们参加各种研讨会,跟不同的人接触,参观各类文化设施(宗教的、世俗的),等等。这有助于他们全面了解德国的社会、文化、历史,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尽管改革开放初期去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国内接受的是无神论的革命教育,但是在德国基督教文化氛围中,他们还是从吟唱一首黄河船夫曲中,体验到了信仰的神圣性: ……他们推举我临时代表大家,吟唱一首有点精神性内容的歌。我选了一首黄河船夫谣,用循环往复的调子,慢慢地唱着黄土地上一群跋涉的心灵:“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条船——”我们后来非常高兴,其他国家的同学们居然都听懂了歌中的辛苦、寻觅,大家还十分喜欢这个曲调。祈祷结束的时候,不但韩国同学纷纷跑来夸赞我们的“祈祷歌”真好听,而且音乐细胞特别发达的非洲同学,居然连基本旋律都学会了,小礼拜堂和庭院里,有好一阵子都有一些浑厚男声,回声一样重唱:“几十几道弯——,几十几……几十几……”(第84~85页)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中国的曲子在脱离了原来的情景和脉络后,在全新的语境中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诠释和理解。 作为艺术家的张德峰在德国开始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他写道: ……我也开始沉思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问题,我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主导力已经非常弱小,原因不仅仅是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更多的还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缺少西方文化中那种救世创新的献身精神。因此,在被彻底破坏的传统废墟上,中国人很难建立起创新的现代文化机制。(第67页) 多年来在中国生活学习的经验与欧洲文化艺术相遇,必然会产生差异、不解和困惑。这样的陌生感反过来会促成对自己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四KAAD与汉克杰 正是KAAD使得这么多的中国学子有机会到德国去,接受另外一种文化的教育。中国学生到了德国,当他们从一个熟悉的世界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所操持的语言由汉语变为德语时,也承受着不同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冲击与考验。在这种情况下,用熟悉的汉语发出的一声问候,对很多中国留学生来讲可能都是巨大的心理慰藉。 罗颖男对KAAD的评价是:“KAAD所有工作人员正是以这样一种和风细雨般的柔情关心着每一位奖学金生的学习与生活,使得大家仿佛跨越了国家和宗教的藩篱,成为温暖而和谐的一家人。”(第201页) 作为一家基金会,KAAD的具体工作是通过其工作人员得以彰显的,而对中国留学生来讲,汉克杰则是KAAD的代言人。张欣写道:“汉克杰博士是一个温和、热心、健谈的人,他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儒雅的气质。”(第210页) 众多回忆文章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汉克杰博士跟所有这些中国留学生的接触都特别真诚,他常常会在过节的时候将中国留学生请到家里,让这些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们感受家庭的温暖。 作为KAAD亚洲部的负责人,汉克杰常常跟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奖学金生打交道;他同时也是汉学家、哲学家;他对中西文化交流,特别是美学和音乐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他也是艺术家,他的水彩画让人想到19世纪的印象派……但种种身份对于汉克杰来讲远远不够,在这本集子中,大家将他称作“我们这些来自亚洲的孩子在德国的‘大家长’”(第190页)、“在我们中国留学生心目中也是一位文化使者”(第84页)、“爱的使者”(第64页)等。 1995年夏天,宗晓兰一家在西安第一次见到汉克杰博士,她在回忆的文章中提到了当时见面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