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吕思勉文丛


作者:吕思勉     整理日期:2016-02-21 12:11:16

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
  ——谭其骧
  在常州府中学堂读书时,吕先生教我们历史地理课,如果在答题中能正确灵活地运
  用史料,分析透彻,论述严谨,并有创见,即使四题中仅答一题先生也会给予高分
  。
  ——钱穆
  中国通史的写作,到迄今为止,出版的书虽已不少,但很少能够达到理想的地步,
  本来以一个人的力量来写通史,是*困难的事业,而中国史上须待考证研究的地方
  又太多,故所有的通史,多属千篇一律,彼此抄袭。其中较近理想的,有吕思勉…
  …
  ——顾颉刚
  多年来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老是批知识分子的名利思想,其实有些知识分子专心致
  志于学问,名利思想实在不多。我在吕先生身上就从未发现过有什么求名逐利的东
  西。
  ——黄永年
  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
   ——谭其骧
  在常州府中学堂读书时,吕先生教我们历史地理课,如果在答题中能正确灵活地运
  用史料,分析透彻,论述严谨,并有创见,即使四题中仅答一题先生也会给予高分
  。
  ——钱穆
  中国通史的写作,到迄今为止,出版的书虽已不少,但很少能够达到理想的地步,
  本来以一个人的力量来写通史,是*困难的事业,而中国史上须待考证研究的地方
  又太多,故所有的通史,多属千篇一律,彼此抄袭。其中较近理想的,有吕思勉…
  …
   ——顾颉刚
  多年来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老是批知识分子的名利思想,其实有些知识分子专心致
  志于学问,名利思想实在不多。我在吕先生身上就从未发现过有什么求名逐利的东
  西。
   ——黄永年
  
本书简介:
  全套七种十三册,收录吕思勉断代史和通史所有历史大著作。
   《先秦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一部,初版于1941年。本书
  前半部分是为政治卷,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分是文明卷,采用分门别类
  的方法叙述。吕思勉曾对《先秦史》这样自评:“论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国世
  族起源及西迁,古代疆域,宦学制度,自谓甚佳。”本次《先秦史》的新版,将原
  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双行夹注。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二部。本书于1947年由开明
  书店初版,后多次重版,是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
  史上的经典著作。本书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政治卷,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下
  部分为文明卷,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本次《秦汉史》的新版,将原书的繁体
  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双行夹注。
   《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本次新版将原
  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同
  时改成三部,分为两晋卷、南北朝卷和文明卷。本书系统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国历史
  上这段充满战乱的时期,加上作者旁征博引和深入剖析,本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
  神财富。
  《隋唐五代史》是吕思勉先生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最后一部。本次新版,按作者
  原稿重新作了校订,分为三部,隋唐卷、五代卷和文明卷。前两卷是政治史,包括
  王朝兴亡盛衰和历史事件。后一卷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全书包括
  总论部分共分为十五章,记录了隋唐五代的历史。本版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
  注改为简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本书多角度地呈现了隋唐
  五代这段纷繁历史期间的各种风貌。
  《三国史话》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著作中唯一一部文史普及读物,这本小书完全
  面向大众读者,每篇文章仅几千字,行文亲切朴实,颇为口语化,却又不失严谨。
  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
  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
  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
   《中国近代史》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中国近代史著述的精选集。分为五个部分,包
  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和
  日俄战争。其中只有《日俄战争》曾于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过单行本。前三个部
  分内容基本上一致,都是就同一内容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讲义集结而成;后两部分则
  是就前一部分在某些领域的进一步深化详解。书中六部分内容虽分别写于不同时期
  ,有交叉、有延续、也有断裂,但每部分都是组成中国近代史这个整体不可或缺的
  部分。
  《中国通史》,抗战期间,为适应当时历史教学的需要,吕思勉先生创作了本书。
  出版后,成为行量最大的中国通史。直至今天,依然是众多读者首选的历史入门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主讲文化现象,下编则按照历史顺序加以串联,在理
  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
  全书概述了中国从上古至现代几千年来的历史变迁,并将中国历史置于全球视
  野中,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突出大历史观。吕先生这本书简明扼要,行文浅显
  ,这种特殊的体例对初学者系统掌握历史各个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70),字诚之,今江苏常州人,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先后曾在常州府中学堂、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包括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人。吕思勉是我国现代史学界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
  目录:
  先秦史政治卷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古史材料
  第三章民族原始
  第四章古史年代
  第五章开辟传说
  第六章三皇事迹
  第一节纬书三皇之说
  第二节巢燧羲农事迹
  第七章五帝事迹
  第一节炎黄之争
  第二节黄帝之族与共工之争
  第三节禹治水
  第四节尧舜禅让先秦史政治卷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古史材料
  第三章民族原始
  第四章古史年代
  第五章开辟传说
  第六章三皇事迹
  第一节纬书三皇之说
  第二节巢燧羲农事迹
  第七章五帝事迹
  第一节炎黄之争
  第二节黄帝之族与共工之争
  第三节禹治水
  第四节尧舜禅让
  第五节尧舜禹与三苗之争
  第八章夏殷西周事迹
  第一节夏后氏事迹
  第二节殷先世事迹
  第三节夏殷兴亡
  第四节殷代事迹
  第五节周先世事迹
  第六节殷周兴亡上
  第七节殷周兴亡下
  第八节西周事迹
  第九章春秋战国事迹
  第一节东周列国形势
  第二节齐晋秦楚之强
  第三节五霸事迹上
  第四节五霸事迹下
  第五节齐顷灵庄晋厉悼楚共灵之争
  第六节吴越之强
  第七节楚吴越之争
  第八节战国形势
  第九节楚悼魏惠齐威宣秦献孝之强
  第十节齐愍王之强
  第十一节秦灭六国
  第十章民族疆域
  第一节先秦时诸民族
  第二节先秦疆域
  先秦史文明卷
  第十一章社会组织
  第一节昏制
  第二节族制
  第三节人口
  第四节等级
  第十二章农工商业
  第一节农业
  第二节工业
  第三节商业
  第四节泉币
  第十三章衣食住行
  第一节饮食
  第二节衣服
  第三节宫室
  第四节交通
  第十四章政治制度
  第一节封建
  第二节官制
  第三节选举
  第四节租税
  第五节兵制
  第六节刑法
  第十五章宗教学术
  第一节文字
  第二节古代宗教学术上
  第三节古代宗教学术下
  第四节宦学
  第五节先秦诸子
  第十六章结论
  秦汉史政治卷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秦代事迹
  第一节始皇治法
  第二节始皇拓土
  第三节秦之失政
  第四节二世之立
  第三章秦汉兴亡
  第一节陈涉首事
  第二节刘项亡秦
  第三节诸侯相王
  第四节楚汉兴亡
  第四章汉初事迹
  第一节高祖初政
  第二节高祖翦除功臣
  第三节高祖和匈奴
  第四节汉初功臣外戚相诛
  第五节汉初休养生息之治
  第六节封建制度变迁
  第五章汉中叶事迹
  第一节汉代社会情形
  第二节儒术之兴
  第三节武帝事四夷一
  第四节武帝事四夷二
  第五节武帝事四夷三
  第六节武帝事四夷四
  第七节武帝事四夷五
  第八节论武帝用兵得失
  第九节武帝求神仙
  第十节武帝刻剥之政
  第十一节巫蛊之祸
  第十二节昭宣时政治情形
  第十三节昭宣元成时兵事一
  第十四节昭宣元成时兵事二
  第十五节昭宣元成时兵事三
  第十六节昭宣元成时兵事四
  第六章汉末事迹
  第一节元帝宽弛
  第二节成帝荒淫
  第三节哀帝纵恣
  第七章新室始末
  第一节新莽得政
  第二节新室政治上
  第三节新室政治下
  第四节新莽事四夷
  第五节新莽败亡
  第八章后汉之兴
  第一节更始刘盆子之败
  第二节光武定河北自立
  第三节光武平关中
  第四节光武平群雄上
  第五节光武平群雄下
  第九章后汉盛世
  第一节光武明章之治
  第二节匈奴分裂降附
  第三节后汉定西域
  第四节汉与西南洋交通
  第五节后汉平西羌
  第六节后汉开拓西南
  第七节后汉时东北诸族
  第十章后汉衰乱
  第一节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
  第二节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下
  第三节后汉羌乱
  第四节党锢之祸
  第五节灵帝荒淫
  第六节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七节后汉中叶后内乱
  第十一章后汉乱亡
  第一节何进之败
  第二节董卓之乱
  第三节李傕郭汜之乱
  第四节东诸侯相攻
  第五节曹操平定北方上
  第六节曹操平定北方下
  第七节孙氏据江东
  第八节赤壁之战
  第九节刘备入蜀
  第十节曹操平关陇汉中
  第十一节刘备取汉中
  第十二节孙权取荆州
  第十二章三国始末
  第一节三国分立
  第二节三国初年和战
  第三节诸葛亮伐魏
  第四节魏氏衰乱
  第五节魏平辽东
  第六节司马氏专魏政
  第七节蜀魏之亡
  第八节孙吴盛衰
  第九节孙吴之亡
  第十节三国时四裔情形
  秦汉史文明卷
  第十三章秦汉时社会组织
  第一节昏制
  第二节族制
  第三节户口增减
  第四节人民移徙
  第五节各地方风气
  第十四章秦汉时社会等级
  第一节豪强
  第二节奴客门生部曲
  第三节游侠
  第四节秦汉时君臣之义
  第五节士大夫风气变迁
  第十五章秦汉时人民生计情形
  第一节秦汉人訾产蠡测
  第二节秦汉时豪富人
  第三节秦汉时地权不均情形
  第四节汉世禁奢之政
  第五节汉世官私振贷
  第十六章秦汉时实业
  第一节农业
  第二节工业
  第三节商业
  第四节钱币
  第十七章秦汉时人民生活
  第一节饮食
  第二节仓储漕运籴粜
  第三节衣服
  第四节宫室
  第五节葬埋
  第六节交通
  第十八章秦汉政治制度
  第一节政体
  第二节封建
  第三节官制
  第四节选举
  第五节赋税
  第六节兵制
  第七节刑法
  第十九章秦汉学术
  第一节学校
  第二节文字
  第三节儒家之学
  第四节百家之学
  第五节史学
  第六节文学美术
  第七节自然科学
  第八节经籍
  第二十章秦汉宗教
  第一节祠祭之礼
  第二节诸家方术
  第三节五德终始之说
  第四节图谶
  第五节神仙家
  第六节道教之原
  第七节佛教东来
  两晋南北朝史两晋卷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晋初情势
  第一节政俗之敝
  第二节戎狄之患
  第三节封建之制
  第三章西晋乱亡
  第一节齐献王争立
  第二节八王之乱上
  第三节八王之乱下
  第四节洛阳沦陷
  第五节长安倾覆
  第六节巴氐据蜀
  第七节张氏据河西
  第八节鲜卑之兴
  第九节荆扬丧乱
  第四章东晋初年形势
  第一节元帝东渡
  第二节北方陷没
  第三节东晋初年内乱
  第四节成康穆间朝局
  第五章东晋中叶形势上
  第一节刘石兴亡
  第二节后赵盛衰
  第三节冉闵诛胡
  第四节庾氏经营北方
  第五节桓温灭蜀
  第六节殷浩桓温北伐
  第七节桓温废立
  第六章东晋中叶形势下
  第一节秦灭前燕
  第二节秦平凉州仇池
  第三节秦平铁弗氏拓跋氏
  第四节肥水之战
  第五节后燕后秦之兴
  第六节秦凉分裂
  第七节拓跋氏再兴
  第八节后燕分裂灭亡
  第九节秦夏相攻
  第七章东晋末叶形势
  第一节道子乱政
  第二节孙恩之乱
  第三节桓玄篡逆
  第四节宋武平南燕
  第五节宋武平卢循谯纵
  第六节宋武翦除异己
  第七节宋武暂平关中
  第八节魏并北方
  两晋南北朝史南北朝卷
  第八章宋初南北情势
  第一节宋初内衅
  第二节拓跋氏坐大上
  第三节拓跋氏坐大下
  第四节宋初与魏兵衅
  第五节义民抗魏上
  第六节义民抗魏下
  第七节魏大武南寇
  第九章宋齐兴亡
  第一节元凶弑逆
  第二节孝武世诸王之祸
  第三节前废帝之败
  第四节子勋败亡
  第五节宋失淮北
  第六节明帝诛戮宗室大臣
  第七节宋治盛衰
  第八节后废帝之败
  第九节齐高篡宋
  第十章齐梁兴亡
  第一节齐武文惠猜忌杀戮
  第二节郁林王之败
  第三节明帝诛翦高武子孙
  第四节齐治盛衰
  第五节东昏时内外叛乱
  第六节梁武代齐
  第十一章元魏盛衰
  第一节冯后专朝
  第二节孝文迁洛
  第三节齐魏兵争
  第四节梁初与魏战争
  第十二章元魏乱亡
  第一节魏政荒乱上
  第二节魏政荒乱下
  第三节北方丧乱
  第四节尒朱荣入洛
  第五节梁武政治废弛
  第六节梁纳元颢
  第七节孝庄帝杀尒朱荣
  第八节齐神武起兵
  第九节魏分东西
  第十节东西魏争战
  第十三章梁陈兴亡
  第一节侯景乱梁上
  第二节侯景乱梁中
  第三节侯景乱梁下
  第四节江陵之变
  第五节陈武帝却齐师
  第六节陈平内乱上
  第七节陈平内乱中
  第八节陈平内乱下
  第十四章周齐兴亡
  第一节齐篡东魏
  第二节文宣淫暴
  第三节孝昭武成篡夺
  第四节武成后主荒淫
  第五节周篡西魏
  第六节周齐兵事
  第七节陈取淮南
  第八节周灭北齐
  第九节陈失淮南
  第十五章南北统一
  第一节隋文帝代周
  第二节陈后主荒淫
  第三节隋并梁陈
  两晋南北朝史文明卷
  第十六章晋南北朝四裔情形
  第一节东方诸国
  第二节南方诸异族之同化
  第三节林邑建国
  第四节海南诸国
  第五节海道交通
  第六节北方诸异族之同化
  第七节羌浑诸国
  第八节西域诸国
  第九节柔然突厥兴亡
  第十节东北诸国
  第十七章晋南北朝社会组织
  第一节昏制
  第二节族制
  第三节户口增减
  第四节人民移徙
  第五节各地方风气
  第十八章晋南北朝社会等级
  第一节门阀之制上
  第二节门阀之制下
  第三节豪右游侠
  第四节奴客部曲门生
  第十九章晋南北朝人民生计
  第一节物价工赀赀产
  第二节豪贵侈靡
  第三节地权不均情形
  第四节侈靡之禁
  第五节借贷振施
  第二十章晋南北朝实业
  第一节农业
  第二节工业
  第三节商业
  第四节钱币上
  第五节钱币下
  第二十一章晋南北朝人民生活
  第一节饮食
  第二节仓储漕运籴粜
  第三节衣服
  第四节宫室
  第五节葬埋
  第六节交通
  第二十二章晋南北朝政治制度
  第一节政体
  第二节封建
  第三节官制
  第四节选举
  第五节赋税
  第六节兵制
  第七节刑法
  第二十三章晋南北朝学术
  第一节学校
  第二节文字
  第三节儒玄诸子之学上
  第四节儒玄诸子之学下
  第五节史学
  第六节文学美术
  第七节自然科学
  第八节经籍
  第二十四章晋南北朝宗教
  第一节旧有诸迷信
  第二节佛教流通
  第三节道教建立
  隋唐五代史隋唐卷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隋室兴亡
  第一节文帝内治
  第二节文帝外攘
  第三节炀帝夺宗
  第四节炀帝荒淫
  第五节炀帝事四夷
  第六节隋末之乱上
  第七节隋末之乱下
  第三章唐之初盛
  第一节高祖太宗之治
  第二节唐初武功一
  第三节唐初武功二
  第四节唐初武功三
  第五节唐初武功四
  第六节唐初武功五
  第七节唐初武功六
  第四章武韦之乱
  第一节高宗之立
  第二节武后得政代唐
  第三节武后政治
  第四节高宗武后时外患
  第五节中宗复位
  第六节韦后乱政
  第七节玄宗之立
  第五章开元天宝治乱
  第一节玄宗政治
  第二节开天边事一
  第三节开天边事二
  第四节开天边事三
  第五节开天边事四
  第六节开天边事五
  第七节安史之乱上
  第八节安史之乱下
  第六章安史乱后形势
  第一节代宗之立
  第二节吐蕃回纥之患
  第三节藩镇及内乱
  第四节代宗政治
  第七章德宗事迹
  第一节德宗初政
  第二节东方藩镇之变
  第三节泾师之变
  第四节兴元后藩镇起伏
  第五节贞元后边患
  第六节贞元朝局
  第八章顺宪穆敬四朝事迹
  第一节顺宗谋诛宦官
  第二节宪宗时藩镇叛服
  第三节元和朝局
  第四节穆宗时藩镇叛服
  第五节穆敬荒淫
  第九章文武宣三朝事迹
  第一节甘露之变
  第二节武宣朝局
  第三节文武宣三朝藩镇叛服
  第四节回纥之亡
  第五节吐蕃衰乱
  第十章唐室乱亡上
  第一节懿僖荒淫
  第二节中叶后南蛮之患
  第三节懿僖时之内乱上
  第四节懿僖时之内乱中
  第五节懿僖时之内乱下
  第六节僖宗再播迁
  第十一章唐室乱亡下
  第一节昭宗征河东
  第二节河东与邠岐华之争
  第三节岐汴之争
  第四节梁太祖代唐
  第五节唐末割据上
  第六节唐末割据下
  隋唐五代史五代卷
  第十二章五代十国始末上
  第一节梁唐盛衰
  第二节梁室之亡
  第三节后唐庄宗乱政
  第四节唐灭前蜀
  第五节后唐庄宗之亡
  第六节后唐明宗时内外形势
  第七节从荣从厚败亡
  第十三章五代十国始末中
  第一节唐晋兴亡
  第二节晋高祖时内外形势
  第三节石晋之亡
  第四节契丹北去
  第十四章五代十国始末下
  第一节郭威代汉
  第二节南方诸国形势上
  第三节南方诸国形势中
  第四节南方诸国形势下
  第五节周世宗征伐
  第六节宋平定海内
  隋唐五代史文明卷
  第十五章唐中叶后四裔情形
  第一节东北诸国
  第二节南方诸国
  第三节西北诸国
  第十六章隋唐五代社会组织
  第一节婚制
  第二节族制
  第三节人口
  第四节人民移徙
  第五节风俗
  第十七章隋唐五代社会等级
  第一节门阀
  第二节豪强游侠
  第三节奴婢
  第十八章隋唐五代人民生计
  第一节物价工资资产
  第二节地权
  第三节侈靡之俗
  第四节官私振贷
  第十九章隋唐五代时实业
  第一节农业
  第二节工业
  第三节商业
  第四节钱币上
  第五节钱币下
  第二十章隋唐五代人民生活
  第一节饮食
  第二节食储漕运籴粜
  第三节服饰
  第四节宫室
  第五节葬埋
  第六节交通
  第二十一章隋唐五代政治制度
  第一节政体
  第二节封建
  第三节官制上
  第四节官制下
  第五节选举上
  第六节选举下
  第七节赋税上
  第八节赋税下
  第九节兵制
  第十节刑制
  第二十二章隋唐五代学术
  第一节学校
  第二节文字
  第三节儒玄佛思想转移
  第四节史学
  第五节文学美术
  第六节自然科学
  第七节经籍
  第二十三章隋唐五代宗教
  第一节诸教情状
  第二节限制宗教政令
  第三节杂迷信
  三国史话
  楔子
  宦官
  外戚
  黄巾
  历史和文学
  后汉的地理
  董卓的扰乱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赤壁之战的真相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替魏武帝辨诬
  从曹操到司马懿
  替魏延辨诬
  姜维和钟会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司马懿如何人
  司马氏之兴亡
  晋代豪门斗富
  附录
  后汉乱源与三国始末
  袁曹成败
  论魏武帝
  曹嵩之死
  诸葛亮南征考
  诸葛亮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
  奖率三军,臣职是当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马钧
  关羽欲杀曹公
  李邈
  姜维不速救成都
  孙策欲袭许
  边章、韩遂
  张纯之叛
  君与王之别
  罢社
  吞泥
  三国之校事
  山越
  中国近代史
  第一篇中国近代史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中西交通之始
  第三章传教之始
  第四章康雍干三朝与俄国交涉
  第五章清代之盛衰
  第六章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第七章道光以前烟禁
  第八章烧烟及中英战事
  第九章江宁和议
  第十章鸦片战争之役评论
  第十一章五口通商后广东中英交涉
  第十二章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第十三章戊午、庚申和约大要
  第十四章中俄咸丰戊午、庚申两约
  第十五章同光中俄交涉
  第十六章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第十七章各国立约交涉
  第十八章革新之渐
  第十九章日本立约及台湾生番事件
  第二十章英人《芝罘条约》
  第二十一章法越之役
  第二十二章英缅之役
  第二十三章英谋西藏
  第二十四章中日之战与马关条约
  第二十五章港湾之租借
  第二十六章戊戌政变及庚子义和团
  第二十七章俄占东三省及日俄之战
  第二十八章清末外交情势
  第二十九章改革政体之动机
  第三十章清之亡及民国成立
  第三十一章民国以来之政局
  第三十二章民国以来之外交
  第二篇中国近世史前编
  第一章论中国近世史的性质
  第二章入近世期以前中国的情形
  第三章中西的初期交涉
  第四章鸦片战争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第五章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三篇中国近百年史概说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中西交涉之初期
  第三章鸦片战争前之国内情形
  第四章外力侵入时代中国之情形
  第五章变动中之中国
  第六章国民政府之北伐
  第四篇中国近百年史补编
  第一章抗战和建国
  第二章“九一八”之役
  第三章“七七”及“八一三”之役
  第四章东西战事的汇合
  第五章战争的胜利
  第六章敌寇的降伏
  第七章实施宪政和中苏交涉
  第八章目前的情形和未来的展望
  第五篇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
  第一章商业篇
  第二章财产篇
  第三章征榷篇
  第四章官制篇
  第五章选举篇
  第六章刑法篇
  第七章学校篇
  第六篇日俄战争
  第一章东北形势总论
  第二章日俄开战之原因
  第三章日俄战前之交涉
  第四章日俄两国战前之形势
  第五章日俄战事上
  第六章日俄战事下
  第七章日俄和议
  第八章日俄战事与中国之关系
  第九章日俄战役之结果及战后情势之变迁
  第十章结论
  中国通史
  自序
  绪论
  第一章婚姻
  第二章族制
  第三章政体
  第四章阶级
  第五章财产
  第六章官制
  第七章选举
  第八章赋税
  第九章兵制
  第十章刑法
  第十一章实业
  第十二章货币
  第十三章衣食
  第十四章住行
  第十五章教育
  第十六章语文
  第十七章学术
  第十八章宗教
  第十九章中国民族的由来
  第二十章中国史的年代
  第二十一章古代的开化
  第二十二章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二十三章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二十四章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二十五章古代社会的综述
  第二十六章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第二十七章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二十八章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第二十九章前汉的衰亡
  第三十章新室的兴亡
  第三十一章后汉的盛衰
  第三十二章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第三十三章晋初的形势
  第三十四章五胡之乱上
  第三十五章五胡之乱下
  第三十六章南北朝的始末
  第三十七章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第三十八章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第三十九章唐朝的中衰
  第四十章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第四十一章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四十二章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第四十三章北宋的积弱
  第四十四章南宋恢复的无成
  第四十五章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第四十六章汉族的光复事业
  第四十七章明朝的盛衰
  第四十八章明清的兴亡
  第四十九章清代的盛衰
  第五十章中西初期的交涉
  第五十一章漠族的光复运动
  第五十二章清朝的衰乱
  第五十三章清朝的覆亡
  第五十四章革命途中的中国
  前言
  出版说明
  吕思勉先生是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他著述颇丰,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领域都有著作传世。
  吕思勉注重排比史料﹐长于综合研究﹐融入西方思维。他主要有两部通史、五部断代史、八部专门史以及大量历史研究读物传世。主要著作有《白话本国史》(1923)﹑《吕著中国通史》(1940﹑1945)﹑《先秦史》(1942)﹑《秦汉史》(1947)﹑《两晋南北朝史》(1948)﹑《隋唐五代史》(1957)﹑《历史研究法》(1945)﹑《史学四种》﹑《中国民族史》(1934)﹑《经子解题》(1926)﹑《先秦学术概论》(1933)﹑《理学纲要》(1931)﹑《宋代文学》(1932)﹑《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吕先生的几部断代史均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措施的成败得失﹐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采用新的纪事本
  出版说明
  吕思勉先生是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他著述颇丰,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领域都有著作传世。
  吕思勉注重排比史料﹐长于综合研究﹐融入西方思维。他主要有两部通史、五部断代史、八部专门史以及大量历史研究读物传世。主要著作有《白话本国史》(1923)﹑《吕著中国通史》(1940﹑1945)﹑《先秦史》(1942)﹑《秦汉史》(1947)﹑《两晋南北朝史》(1948)﹑《隋唐五代史》(1957)﹑《历史研究法》(1945)﹑《史学四种》﹑《中国民族史》(1934)﹑《经子解题》(1926)﹑《先秦学术概论》(1933)﹑《理学纲要》(1931)﹑《宋代文学》(1932)﹑《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吕先生的几部断代史均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措施的成败得失﹐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采用新的纪事本末体;后半部是社会经济、文化史,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采用新的叙述典章制度的体例。
  本套丛书重新编排,包括《先秦史政治卷》《先秦史文明卷》《秦汉史政治卷》《秦汉史文明卷》《两晋南北朝史两晋卷》《两晋南北朝史南北朝卷》《两晋南北朝史文明卷》《隋唐五代史隋唐卷》《隋唐五代史五代卷》《隋唐五代史文明卷》《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三国史话》等。
  我们参考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现已出版的吕思勉著作,对本套丛书进行了精心校订、重新编排,形成了简体版吕思勉文丛,以飨读者。
  限于学力和经验,在编校过程中难免有错讹疏漏之处,敬请广大方家、读者斧正。
  编者
  宦官
  讲起三国的纷争来,大家都知道其乱源起于后汉。后汉末年为什么会乱呢?大家都知道其根源是灵帝的宠信十常侍,因此而政治紊乱,引起黄巾的造翻。因黄巾的造翻,而引起刘备和孙坚的起兵。又因灵帝死后,少帝即位,国舅何进要诛戮宦官,而引起董卓的进京。因董卓的十常侍乱政图
  进京,而引起废立之事,又因此而引起袁绍、曹操等纷纷起兵讨卓,天下就从此分裂了。然则后汉的祸源,最大的便是十常侍,这还是人谋之不臧。写《三国演义》的人,说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有什么定数似的,恐怕未必其然了。然则宦官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历来读史的人,怕知道宦官之为害者多,知道宦官的来源者少。我不妨借此机会,和诸君谈谈。
  所谓宦者,大家都知道是曾经阉割的人。近代的俗语,亦称为太监。那是因为在明朝,他们所做的官,有二十四个,都称为某某监之故,这是不难解的。然则何以又称为宦者呢?在后汉时代,这一种人,威权很大,败坏政治很利害,所以写《后汉书》的人特地替这一班人做了一篇传,《后汉书》(宋刻本)名为《宦者列传》,《宦者列传序》里说:“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这句话,和我们通常的见解有些不符。通常的见解,都以为宦官就是阉人,现在却说光武中兴之后,宦官才全用阉人,那么,自此以前,宦官就并非阉人了。所以有人疑心这“宦”字是错的,说当作“内”字。然而他这句话,实在是错的。
  宦字的意思,本来并非指阉割。而宦官二字,亦本非指阉割的人所做的官。
  我们所谓五经,中间有一部唤做《礼记》。《礼记》的第一篇是《曲礼》,《曲礼》里有一句:“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学就是进学校,宦是什么呢?
  须知道古代所谓学校,和现代全然不同。现代的学校,必须要传授些知识技能,古代的学校则全无此事。古代的学校亦分为大学小学,所谓小学,只是教授一些传统的做人道理以及日常生活间的礼节,如洒扫应对进退之类。又或极粗浅的常识,如数目字和东西南北等名称之类。根本说不上知识,更无实际应用的技能。
  至于大学,其中颇有些高深的哲学,然而宗教的意味是很浓厚的。《礼记》里又有一篇,唤做《文王世子》。《文王世子》说:当时大学中所教的,是诗、书、礼、乐。这并不是现在的《诗经》《书经》《礼记》等等。须知古代的人研究学问的很少,而古人的迷信,却较后世人为深。当时的人对于一切问题的解释,都含有迷信的意味。所以在后世,学术和宗教是分离的,在古代则是合一的。所以古代的学问只存于教会之中,而教育权也操在教会手里。古代教会中非无较高深的学问,然总不能全脱离宗教的意味。至于实用的知识技能,则是他们所看轻的,学校里并不传授。所谓诗、书、礼、乐:礼即宗教中所行的礼,乐即宗教中所用的乐,诗就是乐的歌辞,书大约是宗教中的记录。在古代,历史和宗教中的经典,也是分不开的。印度和西藏都是如此。古代学校中有所谓养老之礼,其仪式非常隆重。天子对于所养的老人,要自己割好了肉,捧着酱送去请他吃。吃了,还要自己斟酒,给他漱口,就因为他是一个宗教中的长老,与不带迷信色彩的师长不同。《礼记》上还有一篇,唤做《王制》。《王制》里有一句说:“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释奠是一种祭祀之名。发兵出去,打了胜仗,回来却在学校里去举行祭礼,就可见古代学校不是一个学术机关,而其宗教意味极为浓厚了。古书上说学校制度的地方很多,不能全说他是子虚乌有,然而从没见古书上记载一个人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知识技能,就是为此。
  然则古人没有应用的知识技能幺?不然。我们知道:所谓三代之世,已有较高度的文明,其时有许多事情,已非有专门知识技能不能办,就是现在所传的几部先秦子书,其中包含专门的知识技能也颇多,不能说全是后人伪造的。然则古人的知识技能,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从宦之中得来。
  古人解释宦字,有的说是学,有的说是仕,的确,这二者就是一事。因为在古代,有些专门的知识技能,就是在办理那件事的机关里,且办事且学习而得的,从其办事的一方面说,就是仕。从其学习的一方面说,就是学。
  读者诸君,总还有读过《论语》的,《论语》的《先进篇》有一段,说:“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路再鲁莽些,也不会主张人不学就可以办事。子路只是看重且办事且练习,而反对不能直接应用的知识,和现在的人看重应用技术,而藐视高深学理一般。这就是重视宦而轻视学。汉时皇室的藏书,由刘向和他的儿子刘歆编成一部书目,谓之《七略》。班固《汉书》的《艺文志》,大部分就是抄录他的。他对于每一类的书,都有推论这种学问从何发源及其得失的话。其论先秦诸子之学,都以为是出于一种官署,就是为此。然则宦就是在机关中学习做公务员。公务员中,自然有出类拔萃,有学术思想的,就根据经验,渐渐地成立一种学术了。
  话越说越远了,这和后世所谓太监者何干呢?不错,听我道来。刚才所说的,只是宦的正格。譬如现在机关中正式办理公务的公务员。现在机关中不有名为公务员,而实在无事可办;或者只是替长官办理私事的幺?在古代亦何尝不是如此。所以秦始皇少年时,有一个人唤做嫪毐的,和他的母亲奸通了,嫪毐自然阔起来了,于是“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秦始皇像。这句话,见于《史记》的《吕不韦列传》里。这所谓宦,哪里是在什么机关里学习什么公务?不过在他家里做他的门客罢了,所以要称为舍人。嫪毐的舍人固然极一时之盛,然而古代的贵族,决不止嫪毐一个人有舍人。这种在贵族家里做舍人的,都谓之为宦。所以“宦”字又有一个训释是“养”。“养”字可从两方面解释。他们是他们主人的食客,是他们的主人养活他的,所以谓之养。亦可以说:他们是以奉养他们的主人为职务的,所以谓之养。
  此等门客,皇帝名下自然也是有的,这便是所谓宦官。中常侍即宦官之一。在前汉时,并不一定都用阉割过的人,到后汉光武帝之后,才专用此等人。所以《后汉书·宦者列传序》要说: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了。
  然则阉割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说到这里,又有一件有趣味而且又有些意义的事情。诸位知道刑字是怎样讲的呢?在下发这个问,逆料诸位一定会说:刑字不过是惩罚的意思,所以把人拘禁起来,剥夺其自由,也是刑的一种。然而古代的刑字,却不是这样讲的。在古代,必须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使之成为不能恢复的创伤,然后可以谓之刑。
  “十三经”里,有一部书,唤做《周礼》。《周礼》全是记古代所设的官及各官的职守的。其体例,极似明清时的《会典》。须知《会典《周礼》(宋刻本)》原是依据《周礼》的体例编成的。不但《会典》的体例是摹仿《周礼》,就是隋唐以后的官制,其大纲也是摹仿《周礼》制定的。《周礼》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后世就摹仿之而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周礼》的地官司徒,就是后世的户部,是管理人民的。治理地方的官,都属司徒管辖。他们都可以治理狱讼。狱便是现在所谓刑事,讼便是现在所谓民事。然而他们所用的惩罚,只能到拘禁和罚作苦工为止。如要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那是要移交司寇办理的,司寇便是后世的刑部,其长官称为司寇,寇是外来的敌人。听讼之官谓之士,其长官谓之士师,师字的意义是长,士师就是士的长,士则本是战士的意思。然则古代用兵器伤害人的肉体,使其蒙不可恢复的创伤,其根本,实在是从战争来的,不是施之俘虏,就是施之内奸。后来社会的矛盾渐渐深刻了,才有以此等惩罚施之于本族,用之于平时的。然而管理本族人民的机关里,还是不能用。这一因其为习惯之所无,一亦因此等施刑的器具及其技术,本非治理本族的机关里所有,所以非把他移交到别一种机关里不可。把现在的事情比附起来,就是从司法机关移交军法审判了。
  ……
  





上一本:世纪广东美术家 下一本:十六国、隋史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吕思勉文丛的作者是吕思勉,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