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二十世纪中国这场“漫长的革命”,会发现它具有复杂的历史性格,它始终无法用几个历史概念就能够完全洞穿或笼罩,隐含在其内的极为复杂的历史信息和政治能量造成的余波至今荡漾。 而就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阅读、研究与记忆而言,仍旧有太多历史真相有待澄清,有太多意识形态式的观点有待辨析,更有太多被扭曲的历史记忆有待矫正。二十世纪中国革命,构成了当下中国这个世俗社会的“内在的他者”。 《东方历史评论04》以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为专题,收入对国内著名历史学者杨奎松、王奇生、青年学者周濂、唐小兵以及海外著名汉学家裴宜理的访谈,探讨漫长的革命世纪对中国的影响。影像栏目收录的是当代伊朗摄影艺术家施林?奈莎谈自身经历和创作的自述和访谈,并选取了她的8幅精彩的人物摄影。随笔栏目收入谈法国当代著名学者皮埃尔?马南的治学历程和思想变化、柬埔寨的现代历史、台湾青年流行音乐历史及未来走向等几篇文章,书评栏目则重点评介了著名社会学家埃利亚斯的代表作《文明的进程》、新近出版的玻利瓦尔传记等。 作者简介: 许知远,现为《商业周刊/中文版》执行主编。他是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曾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国纪事》、《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纳斯达克的一代》。 绿茶:本名方绪晓,曾任人民网读书频道主编、《新京报书评周刊》统筹编辑、《文史参考》杂志主编。 目录: 革命之子 撰文:罗伯特?基尔德翻译:尤学圣 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回顾与反思 唐小兵对话王奇生 革命的前奏 周濂对话杨奎松 数字媒体与阿拉伯之春 撰文:菲利普?霍华德穆扎米?侯赛因翻译:方可成 革命寻思录 林贤治 历史的情感渊源对话裴宜理 采访、撰文:方 《列王纪》:两难的困境 口述:施林?奈沙整理:王薇 柬埔寨的诅咒:混乱之地的现代史革命之子 撰文:罗伯特?基尔德翻译:尤学圣 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回顾与反思 唐小兵对话王奇生 革命的前奏 周濂对话杨奎松 数字媒体与阿拉伯之春 撰文:菲利普?霍华德穆扎米?侯赛因翻译:方可成 革命寻思录 林贤治 历史的情感渊源对话裴宜理 采访、撰文:方 《列王纪》:两难的困境 口述:施林?奈沙整理:王薇 柬埔寨的诅咒:混乱之地的现代史 撰文:乔尔?布林克利翻译:王玮琦 皮埃尔?马南的政治审视 崇明 网络革命浪潮中的台湾社会运动 何明修 唱自己的歌 张铁志 蒋何以邀毛,毛何以应邀? 杨天石 冰湖上的骑士 西闪 玻利瓦尔的棘手遗产 撰文:伊兰?斯塔文斯翻译:朱丽娟 伊朗的“星星之火” 撰文:亚当?沙茨翻译:孙微 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沈旭晖 政见书情 吴瑶 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回顾与反思 唐小兵对话王奇生 1944年1月7日,延安作家萧军在日记中写道:“路上想着共产党对我这些可怜的办法贫乏我,为难我感情是悲痛的,但我对他们并无怨恨,更不存在任何幻想。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挣扎着生活,在这荒凉的乡村里度过这两年,在临行时只要他们不用任何可耻的手段阻止我,就好了。我完全以被处苦役的心情来度过这日子,只当是被剥夺了自由,被流配这山村,随便它多少时日罢,我将忍耐着,无论他们用出什么办法来软或硬我的意志是不可屈的,方向是不可变的。我相信,我决不会为任何可羞耻的暴力而低头甚至剥夺我的生命。” 这是在香港刚刚出版的萧军《延安日记(19401945)》的一个片段,却浓缩着中国共产革命中的巨大情感能量,尤其是那些具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更不用说自由主义情怀的文化人在这场革命中的心情与命运,这部日记,与早些年出版的《父母昨日书李锐、范元甄通信集》(李南央编注)、《延安四年》(沈霞),以及大量已出版的有关革命年代的回忆录、口述史等,构成一个新的观察中国共产革命的视角,即一个更加私人性、情感性的角度,从而激荡起更多学者、读者重新考察中国革命的兴趣。 阿伦特曾经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这部随笔集中说过: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类不能达到纵深。而就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阅读、研究与记忆而言,仍旧有太多历史真相有待澄清,有太多意识形态式的观点有待辨析,更有太多被扭曲的历史记忆有待矫正。从这个角度而言,革命从来就不是博物馆里过去式的遗产,革命曾经构成执政党统治的合法性来源,而如今,革命年代的遗产正在被重新激活,来赋予当下的政治治理以道义资源与统治技艺。对于左派来说,那是二十世纪最激动人心的一场浪漫主义冒险和成功的暴动;对于自由派来说,那是借由革命的名义,从一个威权主义的专制转入极权主义的历史悲剧;而对于古典派来说,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全面摧毁了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温情与儒家式治理结构。因此,在这关乎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记忆场域,已经发生过并且一直未曾断绝基于不同认知、经验与立场的争论甚至争斗。二十世纪中国革命,构成了当下中国这个世俗社会的“内在的他者”。 毫无疑问,今天回头来审视二十世纪中国这场“漫长的革命”,会发现它具有复杂的历史性格,它始终无法用几个历史概念就能够完全洞穿或笼罩,隐含在其内的极为复杂的历史信息和政治能量造成的余波至今荡漾。大体而言,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在时间的延续上构成了一个“三部曲”,即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共产革命,虽然领导革命的政治力量和革命自身的阶级基础大为相异,革命的目标和意识形态也有差别,但这些革命之间仍旧存在一些历史的相似性,比如对暴力的迷信、对传统的否定等。尤其就共产革命来说,它在所展现的历史过程中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动力和结构,它有其神圣性的一面,这些我们在早期革命者那里看到的更多,如在恽代英的日记、李大钊的政论、张闻天的文学作品、瞿秋白的《多余的话》乃至陈独秀的性格等中间,都可以找到蛛丝马迹。这场革命绝非无厘头的起义,更不是传统社会的秘密政党政治可以概括,也不单单是对苏俄革命的一次克隆和变异。共产革命因其对社会平等、人类自由、无阶级无祖国社会等崇高目标的追寻,展现出了一种新的历史图景和社会想象;而它对于弱者、底层、无助者乃至一切被压迫者等在道义上的无限支持,又赋予了这场革命更为深刻的道德意识和情感力量;考虑到这是一场由知识分子发动并以其依托的家庭、家族、阶层为造翻对象的革命,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这场革命的神圣性与悲剧性。而与此同时,革命却有着强烈的世俗性格,无论是早期革命的动员过程,还是延安供给体制形成中的等级体系,尤其是建国后的社会主义体制,都深深渗透着按照身份、资历、立场、历史等进行资源分配的原则。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想象,也同样弥漫着世俗化的色彩,世俗欲望的刺激与运用,其实也同样构成了革命动员的发动机之一。这就是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吊诡,它的意识形态与政治实践之间,表面上似乎互相撕裂,但其实互为奥援,这无疑形成了一座对所有革命参与者构成精神劫难的炼狱。最初的革命真诚性,真的完全沦落为在政治斗争中迅速长成的、以革命名义自我正名的虚伪性甚至表演性?我们应该如何认知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参与者的道德状况与心灵体验?此外,革命与传统、革命与暴力、革命与意识形态等议题,都是值得反复去探索的史学命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