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历史尘埃下的川盐古道


作者:赵逵     整理日期:2016-01-06 11:45:12

全书精美呈现了川盐古道上珍贵的盐业文化遗产。川盐古道是一条贯穿整个中国腹地的千年古道,因盐而兴,成为推动经济、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纽带。本书作者深入巴蜀大山,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以精美的图片,探索的文体,试图层层拂去弥散在古盐道上的历史尘埃。书中近三百张珍贵的照片真实呈现了川盐古道上那些极具特色的古镇、村落,那些为过往盐商提供食宿的商铺、客店和驿站,以及盐井、盐神庙、盐业会馆等丰富的盐业遗存,向读者展现了那段盐业历史曾经而真实的辉煌。
本书简介:
  赵逵;历史尘埃;川盐古道;建筑;文化;历史;地理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川盐古道上的盐场、盐业会馆、传统民居,以及古道沿线上的古镇、村落。这些古镇村落及其盐业建筑的选址、分布和布局都极具特色,再加上以盐为线索的发展轨迹明确,为研究川盐古道沿线的形成与发展及古道上的民居演变、聚落成因等问题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线索。
  作者简介:
  赵逵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博士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国际会员。长期从事建筑教育、建筑设计,主要研究方向:传统建筑与遗产保护、生态建筑与地域建筑。主要著作有:《“湖广填四川”移民通道上的会馆研究》(专著)、《山陕会馆与关帝庙》(合著)、《川盐古道——文化线路视野中的聚落与建筑》(专著)、《西南民居》(合著)。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的建筑、规划设计多次获得省部级奖项。
  目录:
  一、川盐古道概况
  (一)川盐的运输与销售
  (二)川盐古道主要线路
  1.川鄂古盐道
  2.川湘古盐道
  3.川黔古盐道
  4.川滇古盐道
  二、川盐古道上的盐场
  1.自贡盐场
  2.犍为盐场
  3.涂井盐场
  4.云安盐场
  5.宁厂盐场
  6.郁山盐场
  三、川盐古道上的盐业会馆一、川盐古道概况(一)川盐的运输与销售(二)川盐古道主要线路1.川鄂古盐道2.川湘古盐道3.川黔古盐道4.川滇古盐道二、川盐古道上的盐场1.自贡盐场2.犍为盐场3.涂井盐场4.云安盐场5.宁厂盐场6.郁山盐场三、川盐古道上的盐业会馆(一)盐业会馆的兴起(二)盐业会馆的分类(三)盐业会馆建筑的空间与造型(四)盐业会馆建造技术的传承四、川盐古道上的传统民居(一)风火墙(二)大挑檐(三)天井(四)盐业移民文化与建造技术传承五、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一)古代城镇与四川盐业的关系(二)巴蜀古镇文化浓郁的“盐卤”味(三)盐业古镇的形成原因(四)盐业古镇的分类(五)盐业古镇分布及古镇盐业建筑的选址和布局(六)盐业古镇现状六、川盐古道上的古镇村落(一)川鄂古盐道上的古镇村落1.西沱古镇2.纳水溪古村落3.庆阳坝古村4.彭家寨古村落5.舍米糊古村(二)川湘古盐道上的古镇村落1.龙潭古镇2.捞车河古村3.里耶古镇(三)川黔古盐道上的古镇村落1.福宝古镇2.尧坝古镇3.屯堡古镇4.丙安古镇(四)川滇古盐道上的古镇村落1.李庄古镇2.豆沙关古镇3.会泽古镇4.白雾古村5.盐井古镇附录:川盐古道沿线主要产盐(运盐)城镇、村落一览表后记序言赵逵今人已很难想象,盐对古代社会的重要性。翻越西南大山考察时,我们曾惊奇地发现,在连绵群山的古村脉络中,竟然蕴藏着一系列如毛细血管般蔓延的古盐道——川盐古道。盐道上很多古稀老人都有不远千里到四川(包括重庆)背盐的经历,更令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如今垂手可得的盐,过去不仅维系着村民个体的生存状况,还支撑着整个中国的经济命脉。许多盐业古镇,曾经因盐而富甲一方,现今却因盐业枯竭而败落。而这种衰败,如时光的凝固剂,将盐道古镇过去的繁华以旧有形态保留下来。追溯历史,不难发现,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在四川盆地东部曾经分布着大量天然盐泉,人类因见动物舔食盐水找到了盐泉,并创造了“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山海经》)的远古辉煌。盐的生产和贩运催生了与盐有关的城镇和道路。这些古道由盛产井盐的巴蜀地区出发,抵达湘、鄂、云、贵的诸多古镇村落,它们影响着巴蜀地区的政治格局,也串接着数千年的文化交流、经济血脉和民族风情。从产地到消费,古盐道好似一条生命线,融入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虽然没有茶叶的芬芳,没有丝绸的华丽,但其意义一点不亚于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只是由于近代海盐提炼技术的完备,海盐完全取代了井盐,四川的盐井才被废弃,古盐道也因隐藏深山、路途艰险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繁华遁入空门,盐味渐渐淡去,历史似乎也被尘封……然而,川盐古道因其线路明晰、持续时间长、影响地域广,且具有多维度的商品、思想及文化的交流空间,作为拥有丰富线形文化内容的遗产,其意义不容低估。如果说几千年来“川盐古道”是维持人类生存的补给线,那么古道上的聚落就是人类生存补给线上的驿站。“川盐古道”的恒古与持久,不仅对中国内陆各民族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给我们在研究不同地域之间民居演变、构筑方式、聚落成因、部落兴衰以及文化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等问题,提供了一条明确而清晰的线索。尘埃拂去,露出的不仅是晶莹透亮的盐,更是川盐所折射的神秘而宏大的中西部盐业史和建筑史。我们研究团队,深入巴蜀大山,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将成果集结成此书,以精美的图片,探索的文体,试图层层拂去弥散在古盐道上的历史尘埃,向读者展现那段盐业历史曾经而真实的辉煌。





上一本:关键时刻,嬴政是这么干的 下一本:清圣祖康熙传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历史尘埃下的川盐古道的作者是赵逵,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