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台海风云①


作者:李立     整理日期:2016-01-02 11:42:31

1、20余位部长级高层领导的口述历史;
  2、首次揭秘大陆对台决策内幕;
  3、两岸重大历史事件的全景实录
  4、亲历者亲见亲闻,权威可信
  5、原国务院台办主任助理、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海协会副会长作序推荐
  口述 亲历 内幕 权威 当事人的亲见亲历。比如,在周恩来身边工作过的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童小鹏;与蒋经国过从甚密的原民革中央副主席、曾经是蒋经国重要助手的贾亦斌;炮击金门的一线指挥开国上将叶飞和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石一宸将军;首次出访联合国的原国防部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将军;进行两岸秘密接触的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和平将军”张治中;与毛泽东有特殊关系的章士钊为统一客死香港;接待沟通两岸高层的大记者曹聚仁的原安全部办公厅主任的徐淡庐等。这些人都是重大事件的主角。本书依据翔实的史料和当事人的口述历史,真实可信地再现了这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揭秘大陆对台决策内幕。既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李立,湖南祁阳人,台湾问题专家、著名作家。出版著作十几部,主要有:《目击台海风云》(荣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2005年度优秀图书)、《国民党沉浮台湾——从蒋氏父子到连战马英九》(上、下册)、《世纪争锋——国民党与民进党决战台湾》、《国民党上台内幕》、《民进党下台内幕》、《直面李敖》、《中华文化在两岸》、《亲历西安事变》、《李敖说事》、《割不断的两岸情》、《台商创业之路》、《两岸关系大事记》、《台湾政局大事记》等。此外,发表学术论文和时事评论文章300余篇。
  目录:
  序
  蒋经国亲历蒋介石败退台湾内幕
  奉化溪口,蒋介石对送行的父老乡亲,伸出三根手指头……
  谁说国民党没远见!蒋介石早就选好了退路——退守台湾
  1949:蒋介石“最悲惨的一年”
  蒋介石第三次“复职”,从幕后再次走向台前
  贾亦斌与蒋经国的恩怨情仇
  初识蒋经国,彼此投缘
  蒋经国为贾亦斌主持婚礼
  见证庐山风云
  与蒋经国的第一次冲突
  陪同蒋经国视察青年军
  蒋经国力荐贾亦斌
  与蒋经国同吃同住
  对美军顾问团说“不”序
  蒋经国亲历蒋介石败退台湾内幕
  奉化溪口,蒋介石对送行的父老乡亲,伸出三根手指头……
  谁说国民党没远见!蒋介石早就选好了退路——退守台湾
  1949:蒋介石“最悲惨的一年”
  蒋介石第三次“复职”,从幕后再次走向台前
  贾亦斌与蒋经国的恩怨情仇
  初识蒋经国,彼此投缘
  蒋经国为贾亦斌主持婚礼
  见证庐山风云
  与蒋经国的第一次冲突
  陪同蒋经国视察青年军
  蒋经国力荐贾亦斌
  与蒋经国同吃同住
  对美军顾问团说“不”
  替蒋经国查办贪污案
  首赴台湾,领略宝岛风光
  反对成立“铁血救国会”,裂痕初现
  蒋经国上海“打老虎”,最后决裂
  掌握武装,积蓄力量
  酝酿南京“西安事变”
  积极准备,等待时机
  溪口“考察”,化险为夷
  断然起义,义无反顾
  蒋经国痛哭流涕作检讨
  良村血战,死里逃生
  蒋经国派人香港行刺贾亦斌
  跨海传话,重续友谊
  蒋经国派人北京见贾亦斌
  “尚有余篇惜未成”
  伍修权在联合国刮起“红色风暴”
  “泥腿外交官”准备赴联大
  美国成功湖畔,伍修权扬名世界
  世界听到了中国人民的声音
  伍修权载誉归来,郭沫若机场迎接
  “和平将军”张治中亲历两岸秘密接触
  “和平将军”张治中
  毛泽东点将,张治中受命作谋和试探
  陈毅接见台湾来的亲戚李次白
  张治中喊话、写信,沟通两岸高层
  子承父志 共促统一
  章士钊搭桥两岸
  章士钊三赴香港
  出师未捷身先死
  石一宸将军亲历三次“台海危机”
  第一次“台海危机”:解放一江山、大陈岛横扫残敌如卷席
  受命攻取金塘岛
  拿下金塘,尽得舟山
  夺取制空权、制海权
  彭德怀:“用宰牛的刀子去杀鸡”
  大陈岛之敌跑了
  第二次“台海危机”:“炮击金门”
  准备再攻金门
  “炮击金门”,“一石三鸟”
  毛主席高瞻远瞩定决策
  彭老总亲自部署
  云顶岩上取俘供
  毛泽东点将,叶飞挂帅炮击金门
  飞炮炸金门
  叶飞前线亲自指挥,只打蒋舰不打美舰
  蒋军被我们打瘫了
  美国人傻眼了
  “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美国人自己套上绞索
  “炮弹金门钻进,美国冒出”
  第三次“台海危机”:痛击“反攻大陆”
  蒋介石落井下石
  毛泽东:“包围歼灭”
  抓大股,反小股
  斩断海上运输线
  空中袭扰一败涂地
  徐淡庐见证曹聚仁沟通国共高层
  宁做“无冕王”,不入蒋经国幕僚
  首赴北京,邵力子机场迎接
  周恩来设宴颐和园,首放国共和谈信号
  毛泽东亲自接见,周恩来信守承诺
  受蒋介石父子之托,曹聚仁考察庐山、溪口
  致信蒋经国,报告“奉化之墓庐依然”
  金门炮战突发,两次故意泄密
  热线冷而未断,曹聚仁最后一次回大陆
  “明月依然在,何日彩云归”
  罗青长肯定曹聚仁沟通两岸高层
  童小鹏在周恩来身边见证两岸风云
  见证对台政策的调整
  陪同总理接见特赦战犯
  周恩来亲自做台湾上层工作
  周恩来南海绝密之行
  见证李宗仁“叶落归根”
  参加四届人大筹备工作
  参与全部特赦释放在押战犯
  举国同悲悼总理
  落实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
  后记前言序
  同事李立抱着厚重的《台海风云》大样,放到我的案头,十分谦虚地让我“指正”,接着又十分诚恳地提出让我作序的要求。
  我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从命了。
  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格。自忖序的主要作用应该有二:一是推介作品;二是介绍作者。前者要求作序者对作品有准确、权威的评价,后者则要求对作者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并能作出恰如其分的介绍。二者兼备,方具作序资格。但我以这个要求衡量自己,觉得差距不小。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拜读他的人物专访,他做的专访谋篇布局取舍得当,字里行间文采焕然,显露出他的较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一定学养。我也曾对他的大作提出过浅薄的修改意见,他都虚怀若谷,觉得有理便欣然接受,有可商榷之处,他也会提出不同意见。从工作上的接触中,觉得他勤奋好学,工作努力,也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在书中写的人和事,大多与他在做编辑、记者时的成果有关,可见他是个有心人。
  评论作品,应当有专家的学养。而我只是个做对台宣传工作的人,离专家的标准相去甚远,难以对此书作出权威的评论。好在对序的要求,除了对作品的评论和对作者的介序
  同事李立抱着厚重的《台海风云》大样,放到我的案头,十分谦虚地让我“指正”,接着又十分诚恳地提出让我作序的要求。
  我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从命了。
  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格。自忖序的主要作用应该有二:一是推介作品;二是介绍作者。前者要求作序者对作品有准确、权威的评价,后者则要求对作者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并能作出恰如其分的介绍。二者兼备,方具作序资格。但我以这个要求衡量自己,觉得差距不小。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拜读他的人物专访,他做的专访谋篇布局取舍得当,字里行间文采焕然,显露出他的较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一定学养。我也曾对他的大作提出过浅薄的修改意见,他都虚怀若谷,觉得有理便欣然接受,有可商榷之处,他也会提出不同意见。从工作上的接触中,觉得他勤奋好学,工作努力,也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在书中写的人和事,大多与他在做编辑、记者时的成果有关,可见他是个有心人。
  评论作品,应当有专家的学养。而我只是个做对台宣传工作的人,离专家的标准相去甚远,难以对此书作出权威的评论。好在对序的要求,除了对作品的评论和对作者的介绍外,还可以对有关问题加以阐发。因此,我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因为一是有据可依;二是有感而发。
  近年来,台海风云变幻,海峡波翻浪卷。台湾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关注,遍及世界的华人华侨关注,全世界人民也程度不同地向台湾海峡投去关注的目光。个中原委不难理解:台湾问题程度不同地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对中国人来说,台湾问题涉及13亿中国人根本的民族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牵动着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对中国人来说,现在没有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更为重要,更为神圣的事了。“台独”已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台湾问题不能和平解决,中国不能实现和平统一,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进而危及世界和平,也就不难理解世人对台湾问题的关注了。
  变幻的风云后面有人,翻卷的波浪后面有事。人们对台湾海峡的关注,无一不是关注相关的人和事。换言之,只有对相关的人和事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了解台海风云变幻的原因,才能清楚波诡云谲的事件的底蕴。唯其如此,对海峡两岸的人和事,不可不察。李立同志的“台海风云”,就是了解海峡两岸重大事件及其相关的人和事的一个窗口。
  本书并非作者本人的亲见亲历,而是有关当事人的亲见亲历。比如,在周恩来身边工作过的童小鹏;与蒋经国过从甚密的贾亦斌;炮击金门的一线指挥叶飞和石一宸将军;为李宗仁归来奔走的程思远;曾为张学良将军部下的吕正操;见证两岸体育交往的何振梁;亲历中日建交谈判的林丽韫;长期从事对台工作的杨斯德等,都是这些重大事件的主角。其亲见亲历,耳闻目睹,几可作研究两岸关系的历史资料。至于两岸秘史、“华航事件”等台前幕后的人和事,更是两岸间的重大事件。有的事件或过去语焉不详,或人们闻所未闻。本书依据翔实的史料和当事人的口述历史,真实可信地再现了这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既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今天,我们徜徉在海峡两岸的人和事的历史长廊里,放眼当今台湾海峡,抚今追昔,真是感慨万端。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温故才更有助于知新。我们从“台海风云”这扇窗口看到了历史的烟云,更有助于我们立于历史厚重的基础上审视今天的两岸。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5月说过,“我这一生只剩下一件事,就是台湾问题,恐怕看不到解决的时候了。”他的遗憾和叹喟,言犹在耳。往者已矣,来者可追。续写台海风云的后来人,应该思考,如何让小平先生的遗憾,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张铭清,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 贾亦斌与蒋经国的恩怨情仇
  贾亦斌,1912年出生,湖北省阳新县人,18岁辍学从军,从国民党军的士兵升至少将。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淞沪、徐州、武汉、鄂西、长沙等大战役。战后在青年军复员管理处与蒋经国共事遂成至交。经蒋经国力荐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副局长、代理局长。1949年春领导了震惊东南的嘉兴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贾亦斌曾经是蒋经国的主要助手,后来毅然起义,与蒋经国彻底决裂。一个冬日暖阳的下午,我终于见到了这位传奇式的人物。亲聆他讲述与蒋经国当年的私情公谊。
  初识蒋经国,彼此投缘 
  贾亦斌与蒋经国的相识很偶然,话得从1946年说起。那年,贾亦斌从国民党最高军事学府——中央陆军大学毕业,因反对内战,没去原所在部队任军参谋长,去向未定。而蒋经国刚好在组建“青年军复员管理处”机构,正是用人之际。贾亦斌3年前任师参谋长时的老上级军长彭位仁,就在蒋经国那里任副处长,他力邀贾亦斌去青年军复员管理处担任少将组长,负责第一组(管就学)工作。贾亦斌原想留在“陆大”从事研究工作,但又不好拒绝老上级的盛情邀请,于是,就接受了。但贾亦斌言明只干3个月,到时再回“陆大”从事研究工作。
  “青年军”的由来是这样的:1944年,日寇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大举进犯湘桂,威胁重庆。为抵抗日军的进攻,蒋介石以“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河山一寸血”,号召全国各大、中学校学生报名从军,同日寇作最后决战。并许诺胜利后复员可享受优待条件,同时颁布优待办法。当时从军人数达10万左右,并成立青年远征军编练总监部。罗卓英(军政部次长)任编练总监,彭位仁(73军军长)、黄维(军委会督训处副处长)为编练副监,下设9个师。青年军设有政治部,蒋经国任政治部中将主任,各师政治部主任和团督导员均由蒋经国挑选,甚至营、连政工人员,他也要亲自过问。所以有人称“青年军”为“太子军”。
  “青年军”还没来得及同日寇最后决战,日军即已投降。这就有了个“青年军复员管理处”,陈诚兼任处长,蒋经国、邓文仪、彭位仁为副处长。实际上由蒋经国负责。
  在彭位仁的引荐下,贾亦斌成了蒋经国的直接部下,贾就这样认识了蒋经国。有一次,在听取了贾亦斌对第一组的工作汇报后,蒋经国感到满意,认为第一组的工作最难做,却做得有声有色,还当众表扬了贾亦斌。同时,贾亦斌写的《论预备干部制度》一文也先后在《曙光》和其他一些报刊上发表。当时,贾亦斌最先提出预备干部制度,引起了蒋经国对贾亦斌的重视。
  1946年5月初,一次处务会议后,蒋经国走到贾亦斌面前,对贾亦斌说:“请你留下来,我们谈谈吧!”那时,蒋经国35岁,贾亦斌33岁,都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开始,贾亦斌还有些拘束。后来,贾亦斌见他态度谦和,语气亲切,便放松下来。
  蒋经国开门见山地说:“你抗战勇敢,彭诚一(即彭位仁)向我介绍了很多,胡宗南大哥和第一军的朋友也都向我称赞过你。我有一问题想问你,为什么能做到如此的不怕死?”贾亦斌回答说:“其实我只做了我该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在战场上只有一个决心:宁死不当亡国奴。这个决心也是日本鬼子逼出来的。我亲眼看到日本鬼子对我军民的残杀,这激起我极大的愤慨,我无数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事迹对我是极大的激励和感染。”贾亦斌的这番话,似乎引起了他的共鸣。蒋经国心有同感地点点头说:“这就是中国人的国格。我的母亲被日本的飞机炸死,我悲痛至极,只好在我母亲墓碑上写上‘以血洗血’四个大字,以表示我的哀悼和报仇的决心。看来我们抗日爱国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接着他又说:“我最近看到你写的《论预备干部制度》的文章,感到有新意,请你谈谈对这个制度的认识和设想。”贾亦斌说:“我在‘陆大’就开始研究这个制度,现在也只是初步设想。我所以要研究这个问题,主要是根据抗战的经验教训。抗战伤亡多,军官少,胜利复员后感到军官多,无处安排,结果到处闹事。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培养预备干部。我认为,现代战争要全国动员,真正做到官皆将,民皆兵,平战合一,文武合一,战时征文为武,平时转武为文。古代就有这样的军事思想,现代美国和土耳其培养预备干部也有这方面的经验。”最后,蒋经国又问贾亦斌:“你对青年军就学问题为何如此热衷和积极工作?”贾亦斌深有体会地说:“首先是因为我担任第一组组长,主管青年军就学,我要履行职责。同时,政府有优待办法,我要积极贯彻,不能失信于民。其次是我过去饱受失学的痛苦。在‘陆大’时,看到青年学生在国破家亡的严重关头,志愿放弃学业,甚至准备牺牲性命报效国家,这种爱国精神值得尊敬。现在抗战胜利,应该让他们有读书的机会。再次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资格与资产是成正比例的,小有钱的读小学;较有钱的读中学,很有钱的读大学,甚至出国留学。而资格又与做官成正比例,学历越高,官做得也越大,这种官僚哪里懂得穷人的痛苦,哪里会做人民的公仆!所以我要努力让这些爱国青年服役后能再就学,真正做到文武合一,战时能报国,平时能为民服务。”蒋经国听了贾亦斌这段发自内心的话连连点头,拍着贾亦斌的肩说:“你这些见解,讲到我的心里去了,今后我们必定会成为长期合作的同志。”这次谈话,贾亦斌和蒋经国彼此都留下了愉快的印象。
  蒋经国为贾亦斌主持婚礼 
  自从贾亦斌与蒋经国那次恳谈后,他对贾亦斌更加关心,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上。他还主动为贾亦斌与谭吟瑞的婚事操劳,为他们当证婚人,并负责主持他们的婚礼。
  谭吟瑞还是名人之后,她是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孙女儿。贾亦斌是经同事徐思贤的介绍认识她的。蒋经国知道贾亦斌要与他素来敬仰的谭嗣同烈士的后代结婚,很是高兴。本来贾亦斌准备婚事简办,并没有把举行婚礼的事告诉他。后来,蒋经国主动找到贾亦斌,在办公室当着众人面对贾亦斌说:“你们结婚为什么不告诉我啊!”接着又说:“这样吧,我来为你们作证婚人,你们的婚礼事宜,也一应由我们机关来筹办,不用你们自己操心了。”这话一出,简直就是命令,同事们都很热情地为他们操办婚礼而忙碌起来。
  贾亦斌回忆道:婚礼那天,蒋经国、徐思贤、郑果、徐恒瀛等和青年军管理处的全体人员百余人全部来参加我们的婚礼。蒋经国以主婚人的身份发表了讲话,态度亲切而又极为幽默,博得全场的阵阵掌声和欢笑声。我当时比较兴奋而又紧张,事隔多年,竟然怎么也回想不起他当晚讲话的内容,只是当时欢乐、热闹的情景还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像昨天一样鲜活生动。这样的婚礼,可真是别有情趣,在当时的条件下也算不容易了。
  婚后,蒋经国又派了一辆吉普车将贾亦斌夫妇俩送到北碚温泉度蜜月。第二天,重庆的《大公报》、《和平日报》还报道了贾亦斌结婚的事。同事们都认为,贾亦斌的婚礼得到了蒋经国如此重视,是难得的荣耀,因而表现出对贾亦斌异乎寻常的尊重。贾亦斌也觉得蒋经国确实对他厚爱,也因此对蒋经国非常感激。
  一个月的蜜月刚过了一星期,彭位仁就派司机接贾亦斌夫妇俩回重庆。原来,国民政府要还都南京,青年军复员管理处正筹备改组工作,事务非常繁忙。贾亦斌一回重庆,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并筹建国防部。1946年5月30日,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裁撤军事委员会及其下属各部,并在行政院下设立国防部。6月1日,国防部在南京正式成立,白崇禧为国防部长,陈诚任参谋总长。青年军复员管理处此时亦奉命撤销,该处的三位副处长各自承担不同任务:彭位仁负责筹建国防部监察局;邓文仪负责筹建国防部新闻局(仿美国体制,后改为政工局);蒋经国负责筹建国防部预备干部管训处(后改为国防部预备干部局)。蒋经国要贾亦斌帮他筹建,同时要求贾亦斌对青年军的复员工作做一次全面检讨,以总结经验。就这样,中断了贾亦斌度蜜月。1946年7月,贾亦斌先飞南京。
  一个月后,贾亦斌夫人谭吟瑞也随青年军复员管理处办公厅主任戴奇之等人同机来南京。第二年(1947年)6月1日,贾亦斌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蒋经国知道后,当即向贾亦斌道喜,并特派人送来50元礼券,以示祝贺。
  没过多久,贾亦斌接母亲来南京带孩子。那时,南京的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贾亦斌一家人的生活始终很清苦。贾亦斌的一个堂哥贾肇先曾来他家住了几个星期,当时贾亦斌的生活很艰苦,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招待他。他回家后常对人说,在亦斌那里简直饿得发慌,没有东西吃,菜里放几片肉,薄得像纸一样,风都吹得起来。可见贾亦斌的生活之清苦。
  蒋经国见贾亦斌生活太拮据,养家不易,每逢过节,总要派人送来一二百元补助费。钱虽不多,但情意可感。
  当时,蒋经国在南京手头也不宽裕。他和秘书住在励志社2楼,只有两间房,一间办公室,一间会客室兼宿舍,而蒋方良和孩子住在杭州,所以生活很不方便。贾亦斌曾问他为什么不把家眷接来一起住?他说:“没有房子”。贾亦斌信以为真,想办法为他找到了一套房子。可蒋经国仍然没有把蒋方良接来,反而又把房子让给了留苏同学刘汉清等人居住。贾亦斌感到迷惑不解,后来才知道让方良住在杭州是宋美龄的主意。因为方良是苏联人,当时南京设有苏联大使馆,宋美龄担心方良与苏联大使馆发生联系,而蒋经国又是留苏学生,易于造成美国人的猜忌,会影响到美蒋关系。至此,贾亦斌才恍然大悟。
  蒋方良在杭州平时无事可干,就由秘书陪着她打麻将。方良没什么钱,打麻将只能赢不能输,秘书没有办法,只好让着她。方良钱用完了,就跑到南京来找宋美龄,开口喊“妈妈”,喊得很亲热。宋美龄很高兴,就给方良一些钱。每次都这样,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方良来南京找宋美龄喊“妈妈”,就知道方良又缺钱花了。这成了当时南京一个趣闻。
  见证庐山风云 
  1946年夏秋之交,烈日炎炎,南京正热得像火炉一般,而庐山却十分凉爽。蒋经国陪同其父蒋介石在此“避暑”,其他南京国民党军政人员及三青团骨干也多汇集于此,马歇尔也在此时8上庐山,一时间政治烟云笼罩着这个避暑胜地。
  这里正准备同时召开两个重要会议,即三青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青年军复员检讨会。这两个会对蒋经国的前途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备受瞩目。蒋经国没有要贾亦斌参加三青团二全大会,因为蒋经国知道贾亦斌对此不感兴趣,况且贾亦斌也不是三青团员。所以蒋经国要贾亦斌全力负责筹备同时召开的青年军复员检讨会。为筹备这个会议,贾亦斌曾数上庐山,奔波于宁、赣之间。贾亦斌的同事开玩笑说:“马歇尔8上庐山,贾亦斌也5上庐山。”
  贾亦斌在庐山期间,虽然忙于青年军复员检讨会的会务工作,但近在咫尺举行的三青团二全大会的情况,也不断通过各种渠道传到贾亦斌的耳朵里,使贾亦斌亲身感受到国民党内部政坛的波诡云谲。
  贾亦斌从各种消息中得知,蒋介石为培植爱子蒋经国,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为蒋经国设计了一条从青年工作入手、由培养干部起家、从地方到中央、最后掌握军队的发展道路。这样,蒋经国一开始就与三青团结下了不解之缘。1938年7月,三青团在武汉成立,陈诚负责,康泽管组训工作。当时,蒋介石没有安排蒋经国进中央团部工作,而是交给江西的熊式辉,先后任江西省保安处副处长、赣南专员兼三青团江西支团主任。在江西期间,蒋经国大办青干班和青年夏令营,以培植干部,发展势力,扩大影响。通过4年多的苦心经营,蒋经国抵制了康泽对江西团务的插手,控制了江西支团,建立起自己派系的第一批班底——“赣南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蒋经国在江西站稳脚跟后,开始向重庆中央扩张。当时在重庆中央团部任书记长的张治中与康泽的矛盾非常尖锐,按照蒋介石的旨意,同时也为了限制康泽的势力,张治中主动推荐蒋经国到中央团部工作。1943年春,三青团一全大会在重庆召开,蒋经国当选为三青团中央常务干事。在会上他被视为“地方政治建设之实行家”,代表们“多询以新赣南建设近况”,他“辄娓娓叙述,令人忘倦”。同年12月,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成立,蒋经国担任教育长,由蒋介石本人亲自兼任校长。在三青团中央干校期间,蒋经国亲自抓研究部学员的学习和训练,与学员同吃同住,想培养一批嫡系干部,形成一个忠于他个人的干部系统。1944年10月成立了青年军,又由蒋经国任政治部主任,负责青年军的政治工作。蒋经国的势力扩张终于导致了康泽的垮台。1945年8月,康泽被迫“奉命出国考察”,三青团的组织训练大权落入蒋经国之手。由蒋经国取代康泽成为三青团的组织重心,这是三青团后期不同于前期的重要特点。
  蒋经国具有特殊的背景,由赣南到三青团中央干校,再到青年军,羽毛渐丰,在政治上崭露头角。但国民党内部派系复杂,蒋经国的发展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容易。就在庐山会议筹备期间,国民党中常会决定,将中央政治学校和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国立政治大学,由蒋介石任校长,蒋经国任教育长。这一措施剥夺了CC派控制近20年之久的中央政治学校,并将国民党的干部培训大权完全交给蒋经国掌握,可以看作是蒋介石培养其爱子的又一个重要步骤。但遭到了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强烈抵制。二陈指使学生闹事,反对蒋经国担任教育长。学生贴出标语,“欢迎蒋经国担任政大总务科长”,嘲讽蒋经国不够当教育长,只配当总务科长。蒋经国感到很难堪。蒋介石知道后,痛骂陈氏兄弟。事后蒋经国对贾亦斌说:“今天领袖把他们骂得都哭了!”显然是出了一口恶气。但蒋经国经此挫折后,便不愿再担任此职,最后由段锡朋出任“政大”教育长。
  蒋经国遭到的另一个重要挫折就是在三青团的工作上。经过7年的发展,到抗战结束时,三青团已发展到124万人。三青团的各级骨干大多是原来的复兴社成员,他们与以CC为主的各级国民党党部原来就有矛盾。所以在工作中极力强调三青团组织的特殊性和独立性,鼓吹三青团是“新生的革命集团”,企图后来居上,党团矛盾愈演愈烈,终于在这次庐山三青团二全大会上,上演了一场要求组建新党的闹剧。
  1946年9月1日至12日,三青团二会大会在庐山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确定三青团的地位和前途。会上绝大多数代表反对将三青团隶属于政府之下;有12个支团和许多代表进一步提出:为加强三青团的“革命性”和政治性,必须使三青团成为一个“独立政党”。“独立组党”的潮流来势凶猛,席卷整个大会,使实际主持大会的蒋经国处于一种十分为难的境地。从内心讲,蒋经国对CC派把持国民党组织一事早就不满,因此对组党积极分子猛烈攻击党部的言论不无同情之处。但独立组党一事关系重大,他看出团内许多干部热衷于此,大都别有用意所在,组党运动前途难以预料,在蒋介石没有发表意见之前,他不便表态。因此当二全大会代表兴致勃勃、川流不息地到他的住处征求意见时,蒋经国的态度慎重而又暧昧,他只是简单表示:组党问题可以研究,但要以领袖的意见为准。在对自己亲信的私下谈话中,他还提醒他们要防止受人利用。
  三青团要组党的消息一传到南京,顿时震惊了CC和国民党的一些元老。陈立夫拉着戴季陶赶上庐山,竭力说服蒋介石加以劝阻。蒋介石也察觉到组党运动背后的真实意图,因而表示他“绝没有改团为党的意思”,“尤其不主张另外成立一个新的政党”,并警告说:如果“以成立新党相号召”,“那不仅是绝对的错误,而且是极端的危险”。独立组党的建议遭到蒋介石的否定,无疑泼了三青团一头冷水,一场轰轰烈烈的组党运动被迫戛然中止。
  三青团的许多干部并不甘心,二全大会后,他们继续与国民党组织相对抗,党团双方到处发生公开冲突,甚至为竞选而斗殴,进而暗杀、武斗,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蒋介石无奈之下,只好将自己亲手建立的三青团撤销,实行党团合并,三青团终于黯然收场。蒋经国掌管全团组训工作也未能挽救三青团分崩离析的命运。
  三青团二全大会的情况已经令贾亦斌触目惊心,但贾亦斌没有料到,青年军复员检讨会上还有更加令人震惊的内容。
  青年军复员检讨会比三青团二全大会略晚几天开幕。这个会主要是总结第一期青年军7.3万余人的复员工作,研究征集编练第二期青年军中存在的问题。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青年军3个军的军长刘安琪、钟彬、黄维和下属9个师的师长戴之奇、潘华国、罗又伦、吴啸亚、覃异之、萧劲、罗泽闿、黄珍吾、温鸣剑以及军、师政治部主任共30人。令贾亦斌意想不到的是,蒋介石竟然在这个会上大谈打内战。他针对有些青年军将领认为既然要准备打内战,为什么要让青年军复员的疑问说:“你们要知道,我让第一期青年军复员,是让他们复员回到学校和社会上去,其作用不仅不会减弱,相反只会增强,一个人可以发挥几个人的作用。同时,又可以重新征集新的第二期青年军入伍,真是一举几得的事。”他还提高嗓门说:“你们不要看到我下令停战,你们也不要看到马歇尔8上庐山,搞什么调停,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只要我们打,美国是会支持我们的,会给我们大量军火和经济援助。凭国军的陆海空优势,只要6个月,中共就会被我们彻底消灭!”
  贾亦斌当时正在作记录,被蒋介石的话惊得连笔都掉到地上了。那时在马歇尔调停下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蒋介石也亲自下了停战令,还成立了张治中、周恩来、马歇尔三人军事小组负责监督停火,何况毛泽东还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并签订了《停战协定》。人民好不容易有个休养生息的时间,而蒋介石竟然要发动内战。这位国民党三军统帅、平日满口“仁义道德信义和平”的蒋介石,竟在下令停战的同时,又在会上大谈要打,简直把国家存亡和人民生死当儿戏。而且言而无信,耍两面派手法,这样的人怎配当领袖,就连做人的起码道德都不具备。顿时,蒋介石的所谓“抗日领袖”形象在他心中黯然失色,并开始痛恨起蒋介石来。贾越想越气,情绪一落千丈,与会前简直判若两人。
  会后,与会人员都到海会寺前的一颗参天大树下同蒋介石合影。先拍集体照,然后分别同蒋介石拍二人照。贾亦斌拍了集体照后,不想与蒋拍二人照,就躲到人群后以求蒙混过去。其他人都高高兴兴地同蒋合影,最后蒋介石喊,“还有谁没有拍吗?快来。”贾亦斌没有作声,可蒋经国却应道:“还有贾亦斌。”说完赶紧过来催贾说:“快去啊!”贾亦斌不得已,只好过去同蒋介石拍了这张他生平最不愿意的合影。事后,贾亦斌也没有保存这张照片。还是半个世纪后,旅居美国的贾亦斌的老友徐思贤偶然在旧箱中找到了一张,并远隔重洋寄给了我。
  晚上,蒋介石在其别墅“美庐”设宴招待全体与会者。6时许,贾亦斌随蒋经国到了宴会厅。此时,许多青年军将领已坐在厅里等待。不一会儿,宋美龄过来打招呼,她热情地对大家说:“今天光临的各位都是经国的客人,本来我应当作陪,但马歇尔将军刚上庐山,我要去陪他,实在抱歉,恕不奉陪了。”说完,她同与会者一一握手道别,言辞礼貌,颇有“第一夫人”的风度。过了一会儿,蒋介石来了,他点了几个人的名,还特意点到贾亦斌,问他,“你好吗?很忙吧!”我回答说:“还好!”当晚,大家都很高兴,贾亦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情绪低落。
  因为贾亦斌一直反对打内战,而蒋介石在讲话中却大谈打内战,因而心里十分苦闷。当晚,贾亦斌躺在床上,思前想后,难以入眠。贾亦斌说:“我想到自己婉拒韩浚的邀请和接受彭位仁之邀来此任职的情景,想到从与蒋经国认识到受蒋经国器重,再想到淞沪、武汉、鄂西和长沙等会战中一堆堆牺牲和死难同胞的尸体,又仿佛听到他赴重庆报考陆军大学途中轮船上那些被抛入长江的伤兵的惨叫声……一幕幕往事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我痛苦极了,决心辞职。”
  第二天,贾亦斌找到彭位仁,对他说:“我来时答应帮你3个月的忙,现在3个月已过,青年军复员安置工作也已完成,我该回陆军大学了。”彭位仁对贾的辞职感到很吃惊,他愕然地说:“蒋先生(指蒋经国)不是很器重你吗?当时我可以介绍你来,但现在你要走我可决定不了,你得自己找蒋先生说去。”贾亦斌随即去找蒋经国,他对我的辞职也极为惊讶,满脸疑惑地问道:“你为什么要辞职?辞职以后准备去干什么呢?”贾亦斌当然不敢明说是听了蒋介石讲话后不满的缘故,只好回答:“我想回陆军大学继续研究‘新国防论’和教学。”他听了呵呵一笑,恳切地挽留贾,劝贾打消辞意,他亲切而又激动地对贾说:“亦斌兄,你哪能走啊!你是我这儿的台柱,你走了,这里岂不垮台了吗?……”贾亦斌听了他的这番话,心里很是感动。联想到同事向贾介绍蒋经国很能识人、用人、容人的许多事例,今天贾倒确实亲身领略到了。贾亦斌与蒋经国毫无渊源关系,相处也只有短短几个月,而今贾亦斌贸然要求离他而去,他非但没有半点责备,反而如此真诚地挽留贾。显然蒋经国不同于他的父亲和其他国民党高级官员,他要比蒋介石高明。贾亦斌看蒋经国这么挽留,想到“士为知已者用”,于是就不再坚持辞职。当时,贾亦斌还天真地认为:“蒋经国能知我用我,我留下来,或许可以影响蒋经国。然后再通过蒋经国影响蒋介石,使形势朝着我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更有利于实现我的抱负。”
  蒋经国见贾亦斌愁容渐展,很是高兴,连声说:“好!好!你不要走了。如果我有不是之处,你尽可以直说,我就喜欢敢于提意见的人。”贾亦斌也随即向他表示:“既然这里需要我,我可以留下来继续任职。可我是个军人,喜欢直来直去,从脸上可以看到内心,意见我会提的,如提的不妥,万望当面指正,冒昧之处,请予海涵。”蒋经国听了连声说:“这样好!这样好!”贾亦斌心里的疙瘩虽然尚未完全解开,但心情确实舒畅一些了。
  与蒋经国的第一次冲突
  庐山青年军复员检讨会不久,青年军复员管理处就正式改为“国防部预备干部管训处”。当时陈诚已担任国防部参谋总长,所以不再兼任处长。他亲自打报告给蒋介石,保荐蒋经国任该处中将处长。呈文送到蒋介石处,蒋介石批阅:“同意”,但在处长前加个“代”字。这样蒋经国任代处长,贾亦斌担任负责预备干部训练和学生集训的第一组组长。
  为了使培训预备干部工作正规化,贾亦斌拟订了一个比较庞大的建造10个师营房的计划,由“管训处”办公室主任俞季虞加盖蒋经国图章后,上报参谋总长陈诚。陈诚未置可否,即转呈蒋介石审核。蒋介石看了这份预算计划很生气。因为他无心建立预备干部制度,只想把财力物力用在打内战上。遂把蒋经国召来斥责了一通:“既要打仗,还造这么多营房?搞那么大的预算!”蒋经国挨了骂,憋了一肚子气,立即开车赶到“管训处”,一进门便满脸怒色地问贾亦斌:“这个预算是谁造的?”贾亦斌马上回答:“是我们第一组造的。”“你是怎么搞的,这不是使领袖(指蒋介石)为难吗!”蒋经国怨气难遏。
  贾亦斌一下子火气也上来了,他说:“这怎么是为难领袖呢?不建训练基地,既扰民,又搞不好训练。况且预算报告上你也盖了章,怎么能只怪我们拟订报告的人呢?”蒋经国皱起了眉头,反问贾亦斌:“怎么是我盖的章?”原来,蒋的图章由办公室主任俞季虞代管。“你既然把自己的图章给了他,就表示完全信任他,他盖了你的章,你岂可不负责任呢?”贾亦斌毫不退让。蒋经国知道贾亦斌的话在理,满脸涨得通红,但仍怒气未消,贾亦斌也很生气,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贾亦斌回到家里,气得都不想干了,连续3天没去上班。第4天一早,蒋经国亲自开车登门找贾亦斌来了。他一进门就对贾亦斌说:“喂,你怎么像小孩子一样!那天我发脾气不对,但也不是冲着你来的。”接着他像兄长对待弟弟一样拍了拍贾亦斌的肩膀说:“上班去!上班去!”
  





上一本:法国大革命史 下一本:书之人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台海风云①的作者是李立,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