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内地,蒙古地区历史资料遗存很少,又由于蒙古草原地域辽阔,人众、聚落分布不均,遗存历史资料中描述地方资料的方志更少。本书发掘清人蒙古旅行资料,一方面可补地方资料之缺,这对于今人了解清代蒙古地区山川丘陵、湖泊树木等生态地貌、交通道路及风土人情很有帮助。另一方面,旅行者的观察描述以及见闻感慨,折射出进入蒙古地区人们的特殊情怀,在旅行者笔下,迥异于内地的草原风光,牧歌、农曲的并存,交通道路的单调漫长,王公贵族的隔膜等等,都较真实地反映了清代蒙古的社会风貌。这一切与今日内蒙古的现代化形成强烈的反差,抚今追昔,时代变迁轨迹清晰可见,也是今日旅游资源的补充。 本书简介: 清人蒙古旅行记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地方特色,旅行家们所见清代塞外地理概貌、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等,经过时代变迁今天大多不复存在。其记录下来的文字资料因此显得尤为珍贵。作为私家记述,多有同时期官方史料所忽略的内容,是研究清代蒙古地区状况时不应遗漏的珍贵资料。 本书通过选辑34种清人的蒙古地区旅行记录,较为完整地展示在清代时空视野中的蒙古地区社会风貌以及人文地理特点。上册26种点校,用新式标点,简体横排;下册8种影印,采用旧式句读法加以圈点断句。作者并对每一种行记进行了解题说明,作者介绍,进行导读。 作者简介: 毕奥南,男,1956年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师从贾敬颜教授学习北方民族史。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任东北及北部边疆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主要研究边疆历史、地理、民族,重点在北部蒙古地区,由古代及近现代。 目录: 上册: 张鹏翮奉使倭罗斯日记 钱良择出塞纪略 马思哈塞北纪程 殷化行西征纪略 宋大业北征日记 范昭逵从西纪略 龚之钥后出塞录 方观承从军杂记 余宷塞程别纪 高士奇松亭行纪 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 高士奇塞北小钞 汪灏随銮纪恩 锡珍奉使喀尔喀纪程上册: 张鹏翮奉使倭罗斯日记 钱良择出塞纪略 马思哈塞北纪程 殷化行西征纪略 宋大业北征日记 范昭逵从西纪略 龚之钥后出塞录 方观承从军杂记 余宷塞程别纪 高士奇松亭行纪 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 高士奇塞北小钞 汪灏 随銮纪恩 锡珍奉使喀尔喀纪程 延清奉使车臣汗记程诗 文祥巴林纪程 麒庆奉使科尔沁行记 麒庆奉使鄂尔多斯行记 博迪苏朔漠纪程 李调元出口程记 韦坦归化行程记 宜珍额鲁特行程日记 李德喀尔喀风土记 志锐廓轩竹枝词 佚名调查蒙古边务意见 佚名考察蒙古日记 下册: 温睿林 出塞图画山川记 卢见曾 雅雨山人出塞集 夏之璜 夏湘人出塞日记 查慎行 陪猎笔记 胡季堂 扈从木兰行程日记 升 寅 使喀尔喀记程草 慧 成 科布多巡边日记 春 群 库恰间军事调查报告 张鹏翮奉使倭罗斯日记 倭罗斯僻在漠北,从古不通诸夏,负势险远,未即驯服,侵我境土。前遣师征讨,立即破灭,后蒙皇上宽宥,释还俘囚,天地深恩浃及异域,史册所载,自古罕闻。乃彼怗终不悛①,复踞雅克萨。 遣兵围困,彼势蹙请和。兹蒙睿算周②详,特遣内大臣索额图等往议。继准宪③臣马齐疏④请兼差汉军汉人。大臣拟出兵部尚书⑤张玉书、吏部侍郎张集等五员题请⑥。上特命张鹏翮、陈世安前往。索额图等具使事机宜一疏,经议政王九卿议准、题奉俞允。往议大臣荷天语周密训诫,直斥其擅居我地之罪,陈义理以晓警之。俄罗斯之人始感我皇上覆育隆恩,倾心归化,悉遵往议大臣指示,定其边界,毁所修雅克萨诸城,并尽撤伊国久踞之人,而东北数千里从来之中国之地咸归版图。适符我皇上数年前豫料之神谋。且索伦、达古儿等国俱得安居。此皆我皇上睿算周详、威德远播之所致也。臣鹏翮恭承恩命,仰荷天威,谬以儒臣驰驱远域,往还百日,谨以道途所涉历,逐日札记,用以纪皇华盛事而圣朝控御边疆遣使行师之规画,亦于斯备见也。康熙二十七年⑦三月初六日,蒙赐使臣鞍马、弓矢、缎币有差。 ①“悛”,底本误为“俊”。 ②“算周”二字,据《艺海珠尘》本(以下简称“艺本”)补。 ③“准宪”二字,据艺本补。 ④“疏”字,据艺本补。 ⑤“尚书”二字,据艺本补。 ⑥何秋焘《朔方备乘》本作“张鹏”,并有“给事中何金兰、御史王承祐四员题请”。 ⑦“往议大臣……康熙二十七年”一段文字据何秋焘《朔方备乘》卷四十二补。 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初一日,陛辞。躬奉天语训诲,周详笃挚。其使事意指咸禀庙谟以从事云。复赐索额图等蟒服。 初二日,寅时启行。出得胜门,士气勃勃,军容甚盛。按期行二十里,抵清河。上遣皇长子赐茶,列坐饮毕,望阙谢恩,乃行。暴日炎烈,士马众多,道傍井水群饮立涸。百姓夹道往观,旌斾飞扬之下,见二汉臣慷慨就道,揽辔欣然,莫不诧以为奇。四十里过昌平州,铁骑腾踔,尘土扑面,不暇辨十二陵矣。三十五里驻南口中。未刻,暴风,洒雨数点即止,暑气稍解。 初三日,早,度居庸关。山路崎岖,四十五里,出关入平地,名坌道,即永乐驻军处也。又二十五里,次榆林驿。环溪列营,水浊不可饮,忍渴至夕,遣人驰山下取清水烹茶。是日,兵部理事臣 张鹏翮语兵科给事臣陈世安曰:“孤远微臣,受皇上特达之知,每惭不能报称万一,出使绝域,正当竭①力致身以图不辱君命。荷蒙圣慈眷注,特降恩纶,此高天厚地之所以难酬欤。”世安②每对鹏翮刻刻感念天恩,虽驰驱载涂,如神游北阙,竟忘其在风尘鞅掌中也。按《水经注》云:居庸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更始遣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此。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址,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障邃险,路才容轨。晓禽暮兽,哀鸣相和。羁宦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明更加修葺,因山为城,环关六重,叠石绝巘,烟岚相罩,高与云齐。《淮南子》曰:天下有九塞,居庸其一。今榜曰“天下第一雄关”,信哉。中有弹琴峡,两山相叠,一洞对流,好事者饰以精舍,奉关圣君。丹岩璧立如玉笋,叠嶂若翠屏,又忽玲珑倚伏,莫不名状。俯瞰溪流涔涔,山光水月相掩映。杜子美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可移赠此景。《志》称水流石罅,声若调琴,犹未尽也。明永乐北征过此,顾谓侍臣曰“雪后看山,此景最佳,虽有善画者莫能图其髣髴”,良然。《水经注》云:湿余水出居庸关,东历山南,迳军都关。《续汉书》曰:尚书卢植隐山谷,军都山也。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元太祖从北八儿计,兵由间道趋南口,即此。《帝京景物略》云:昌平州狄梁公祠有唐时断碑,其祠曰梁公为昌平令,有媪子死于虎,媪诉公为文檄神。翌日,虎伏阶下,公肆告于众,杀之。土人思公德为立祠。《明纪》李东阳诗云:“寄远束刍谁与致,冲寒瘦马不堪骑。心悬晋岭瞻云地,功在虞渊取日时。”马上诵之,一句一感叹,不忍终篇。 ①“当竭”二字,据艺本补。 ②“欤”及“世安”,共三字,据艺本补。 初四日,行二十里过怀来卫,石城完固。《志》称唐开元中张说始筑,今设一通判。三十里次土木堡。风猛沙扑,帐内热气蒸腾,无处可避。惟瞑目然坐而已。有顷,微雨,始凉。闻土人云,色狃蒙古驻营,山沟夜发大水,冲没殆尽。今我军误驻此地,得获平安,良由天眷,中朝使臣得以蒙休矣。按《明纪》,正统十四年,岁在己巳,也先陷大同,王振挟天子亲征,率五十余万人出居庸关。未至大同,兵士已乏粮,僵尸满路。至大同,象纬示警,荧惑入南斗。会前军朱瑛等败绩,乃班师。八月十六日,驾至土木,也先四面追之。兵士争先奔走,相踏藉死。上乘马突围不得出,也先遂拥之北去。众欲害之,伯颜帖木儿呼也先为那颜,只欲留万世美名。大明天子万众死亡之中镞矢不沾,寸兵不染,吾知天意之有在也。且我等尝受其赐,九龙蟒衣犹在,安得害之。十七日北狩报至,京师大 震。也先每载帝求索,众议南迁。于谦力持不可。九月朔,郕王即皇帝位,人心始定。越庚午八月十六日,英宗还,也先遣五百骑送归京。夫土木距京师二百里,明帝且蒙尘矣。我朝使臣持节远涉大漠以北,往来万里,按辔徐行,仰见至尊天威遐畅,功治兼隆,穷荒绝域万古所不及致者,罔不服从。《经》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凡有血气者,莫 不尊亲。”此之谓也。 初五日,行四十里,过保安城。城设参将一员。又四十里,过鸡鸣驿,次上花园。鸡鸣驿石城完整,浑河绕其前,背拥鸡鸣山。峰峦耸峻,绀宇凌霄。蜿蜒十余里,陵阜妍秀,杨柳依依。《地志》 名曰上花园,为辽萧后种花处。河中石柱林立,相传鲁班作桥于此,期以鸡未鸣而成。其姊修静此山,勿使弟劳,预为鸡鸣,遂辍丁。昔金幼孜问①此说,以无可考据,疑之。不知天地之大,何所不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