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战明蒙双方兵力对比、军事布局、行军路线、战略战术分析;堪比斯巴达勇士的三百明军死战护卫皇帝的**考证;王振身上的责任、污名以及死亡真相新解 本书简介: 本书通过深入辨析明蒙双方的众多史料,揭开土木堡之变的众多谜底,还原出土木堡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军事布局、胜败原因以及三百锦衣卫最后死战捍卫明英宗的一系列历史真相。以此为基础,详细讲述土木堡之变对明代中后期边防政策和战术所带来的冲击和改变,以及明朝边防重心的转移。系统介绍明帝国创立的具有相当“性价比”的火器战车战术,以及“俞龙戚虎”这对军事天才在其中的作用;首次揭示女真人是如何以明代车营战术为基础建立自己的军事体系,从而最终摧毁明帝国的。 作者简介: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资深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战争、中外历史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 目录: 土木堡之战兵力之谜 历经千年的宣府防线 土木堡之战的布局与较量 力挽狂澜的北京保卫战 从土达之乱到红颜池之战 明代边防的火器与战车 “俞龙戚虎”的车营改革 来自女真八旗的终极挑战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一日,统一了东西蒙古的瓦剌太师也先,以“大元一统天下”为口号,率领着蒙古铁骑在明帝国数千里的边境线上展开了猛烈进攻。也先的大兵压境,让这场战争几乎没有从小战到大战的过渡。明蒙双方从一开始就投入了大兵团作战:七月十一日,明帝国大同右参将吴浩领兵于猫儿庄遭遇也先大军,兵败身死。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督井源、总兵官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四路将领统兵四万到阳和,寻求和也先主力的决战。但不幸的是,阳和之战明军再次全军覆没,仅少数人仓皇逃回。 边境烽火接踵而至,持续的战败让朱祁镇这个年轻的明帝国皇帝再也无法安心地坐镇北京城。在内官王振的怂恿下,血气上涌的朱祁镇不顾群臣反对,决意亲征。朱祁镇仅仅准备了两日,便于七月十六日告别了太庙的列祖列宗,率领数量庞大的亲征军浩浩荡荡地离开皇城,向前线挺近。 然而,朱祁镇这一血气上涌的仓促决定,让根本没有任何准备的京营将士惶恐不已。明军没有足够的粮草,没有充分的动员,几乎什么也没有。随行人员也都很沮丧,他们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一日,统一了东西蒙古的瓦剌太师也先,以“大元一统天下”为口号,率领着蒙古铁骑在明帝国数千里的边境线上展开了猛烈进攻。也先的大兵压境,让这场战争几乎没有从小战到大战的过渡。明蒙双方从一开始就投入了大兵团作战:七月十一日,明帝国大同右参将吴浩领兵于猫儿庄遭遇也先大军,兵败身死。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督井源、总兵官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四路将领统兵四万到阳和,寻求和也先主力的决战。但不幸的是,阳和之战明军再次全军覆没,仅少数人仓皇逃回。 边境烽火接踵而至,持续的战败让朱祁镇这个年轻的明帝国皇帝再也无法安心地坐镇北京城。在内官王振的怂恿下,血气上涌的朱祁镇不顾群臣反对,决意亲征。朱祁镇仅仅准备了两日,便于七月十六日告别了太庙的列祖列宗,率领数量庞大的亲征军浩浩荡荡地离开皇城,向前线挺近。 然而,朱祁镇这一血气上涌的仓促决定,让根本没有任何准备的京营将士惶恐不已。明军没有足够的粮草,没有充分的动员,几乎什么也没有。随行人员也都很沮丧,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皇帝到底要干什么。二十三日,当亲征大军驻跸宣府的时候,本该秋高气爽的华北天空却突然乌云密布,风雨大作,原本就惊惶不已的亲征官军更加觉得这是上天的警示。负责观察天象的钦天监监正彭德清劝说王振:天象有变,应该立即回师。但却遭到了王振的厉声斥责。 二十八日,明军到达阳和,这里是大同官兵和瓦剌军战斗的战场。只见这里尸横遍野,阵亡明军的尸体已经腐烂得臭不可闻,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诉说着他们的苦难。亲征大军就在这种惶恐不安的心态下,缓慢地到达了大同。 然而明军到达大同后,却没有见到瓦剌军的踪迹,这让朱祁镇很是沮丧。最后,他考虑到巨大的后勤压力,低落的士气以及不明朗的战场态势,决定班师回朝。 八月初十,亲征军自大同返回京师。然而“赶巧”的是,一路不见踪影的瓦剌军,却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土木镇)附近出现了。朱祁镇和王振很紧张也很高兴,因为他们终于遇见了敌军。也先太师同样很紧张、很高兴,因为蒙古人已经在这里等待很久了。 于是,血腥的会战展开了。 残阳如血,两军厮杀在小小的土木堡,喊杀声震撼天地,响彻山谷。不知道过了多久,喊杀声渐渐平息,一切归于平静。 八月十七日,北京收到了土木堡战败的消息:亲征军大败,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明英宗正统皇帝朱祁镇被俘。是为“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的名字也因为这次大战而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这场大战给明帝国和瓦剌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明军土木堡之战的战败直接导致同年十月的北京保卫战,此战也对后来明帝国边境的军事部署和明对蒙古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可这场在当时震惊了整个东亚大陆的战役,在史书上却很少有详细记载。史书上的记载或寥寥数笔,或语焉不详,甚至连双方兵力都是一个谜团,更不用提其中诸多秘而不宣的运筹和谋划了。因此,土木堡之战衍生了诸多的传说、妄言,甚至是阴谋论。 更重要的是,土木堡之变对明代中后期边防政策和战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日后明帝国虽然边防重心不断变化,但其国防政策、军事布局以及建军思想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土木堡之变的影响。更由于土木堡之变的刺激,明军发展出了更有针对性、更具性价比的火器战车战术。这其中不乏能臣良将的不断探索与尝试,更有“俞龙戚虎”这对军事天才所进行的划时代军事改革。然而,一切努力和变革,都受困于明帝国日益崩溃的财政与政治,更随着女真八旗的崛起而付之东流…… 一切的一切,还是要从那场著名的土木堡之战说起。 落入也先局中的明英宗 要说土木堡之战,必须先从明军荒唐的战前准备说起。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六日,明英宗率领着不到十六万的明军正式踏上了亲征道路。从明英宗宣布亲征到上路,明军“奇迹般”地只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动员、粮草、军械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明军在行军途中毫无纪律,明英宗甚至不得不诏谕随行文武官员,晓以行军纪律。 不久后,明军在如此仓促的情况下到达了大同。结果大同镇守太监郭敬秘密告诉王振,如果明军继续出师,将正中也先的诡计。这一记载说明明英宗本来的亲征计划是以大同为中途站,继续北上与也先在明帝国边境之外进行主力决战。亲征军在进驻大同以后,便派遣前军从大同出击,瓦剌军队则从侧面证明了明英宗的这个计划。但是郭敬的密报可不是虚张声势的恐吓,因为在明英宗进军时,之前势如破竹般横扫明帝国边城和守军的瓦剌军队,竟然全部退出到了塞外。同时,也先及阿剌知院所部的游骑也开始在宣大一路袭扰。在这种态势下,再结合郭敬的密报,只能说明明英宗的亲征军进军的时候,也先就在塞外做好了相应准备,只待亲征军深入。李贤的《古穰杂录》中也验证了这一敌情:“寇亦开避,待我深入。”加之当时又出现了各种奇异的天象,本该秋高气爽的季节却连续几天大雨滂沱,这似乎是冥冥中在印证郭敬的说法,给予明军警示。于是,最终明军自大同回师,大军东返。 但是此时明军的指挥层又因为回师路线问题而产生了分歧。《国朝献征录》记载,当时镇守大同的都督佥事郭登向大学士曹鼐建议,亲征军宜自紫荆关返回京师。曹鼐向皇帝汇报以后,皇帝并没有采纳,而是决定往东行进,自居庸关入关,这一决定也最终导致了土木堡之战惨剧的发生。由大同入紫荆关,则必经过王振的家乡蔚州。《明实录》称,明军最终不由紫荆关返回的原因是王振害怕大军踩踏了家乡的稼禾。但是这种说法其实略为牵强,清修的《明史》也认为此记载并不符合史实。《明史》进而认为,是明英宗自己不采纳自紫荆关返回的建议,执意要走居庸关。无独有偶,《宣府镇志》中也记载郭登奏请以后,王振也邀请明英宗回师,丝毫没有提及怕毁损家乡庄稼的事情。那么整件事情的脉络就非常清晰了。在郭登奏请亲征军自紫荆关回师以后,王振也请求明英宗自紫荆关回师,但是明英宗并未听取意见,执意从居庸关回师。《明实录》为了避尊者讳,就将不从紫荆关回师的责任推给了王振。 那么为什么明英宗执意不从紫荆关回师呢?一方面,也先和阿剌知院的主力全部在亲征军进军和回师的路线上,明英宗很可能仍在寻求和瓦剌的决战。毕竟对于这个年轻的皇帝而言,在朝臣激烈反对亲征的情况下,取得一场决定性胜利无疑是对反对者最好的回击。另一方面,自蔚州入紫荆关回师,其实也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计划。虽然土木堡之战以后,论者多将明军战败的原因归罪到明军自居庸关回师这一错误决定上——因为根据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大同地区的地图来看,当时大同至蔚州城途中有聚落城、许家庄堡、广灵城、顺圣川东城、灵丘城、浑源城等多个城堡可以作庇护——但是历史毕竟不是做选择题,A选择错误,不等于B选择正确。实际上,明朝九边地区的城堡,有七成以上都是在正统以后才逐渐筑成的,正统十四年以前,从大同至蔚州城途中,其实就只有浑源城和广灵城两座城池。如前所说,明初的九边地区就犹如一个四处漏水的大筛子,是非常空旷的。且大同镇多为平原,一旦准备不足且正在行军的明军与瓦剌十几万骑兵在几乎毫无军事设施的平原上遭遇,后果无疑会是毁灭性的。 那么如果不选A也不选B,留在大同,又是否可行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为在明英宗东行回师后不久,大同就遭到了也先的毁灭性打击,大同城几乎被攻破。在也先大军的猛烈围攻下,大同城门日夜紧闭,军士多战死,存活下来的也全部伤残。大同守将郭登为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亲自慰问伤者,为伤兵敷药。然而当时大多数人对于战事都非常消极,甚至有人委婉地向郭登表达了开城投降也先的想法。郭登义正词严地说道:“我发誓将与大同城共存亡,如果城破,我也不会让诸君独死,到时我将会自裁以谢国恩!” 从十四年六月也先率大军进犯大同镇,到八月明英宗回师,两个月中,也先都不曾冒险进攻坚固的大同镇,为何却在明英宗亲征军驻跸大同后不久就直扑大同镇城,几乎把大同城打残?这就透露了一个非常恐怖的信息:也先已经完全摸透了大同镇甚至整个北方边镇防御体系的不足,即一在土木堡之变前,山西、大同至蔚州依然几乎没有任何军事存在旦将镇城斩首,明军将毫无还手之力。在明初那种无边墙、少墩台、少城堡的情况下,一旦镇城被打残,整个防御体系就会陷入瘫痪状态。之后,也先便可以安心地寻求最佳时机和明军进行战略决战。可见,打残大同城,让大同镇城不能对周边地区进行有效的支援,是也先战略的第一步。 也先打残大同镇城以后,四处搜寻明军的动向,以求决战。《正统临戎录》中有很直接的记载。据明英宗亲口所说,正统十四年八月,他亲领人马到大同,回师的时候遭到了也先人马的追袭。这很直接地说明了明英宗当时完全知道也先在追袭自己。 此时如果驻留大同城,亲征军确实能够加强大同的防务。但大同周围的地形地貌又不适合与瓦剌铁骑进行野战,大同总督宋瑛的惨败就是前车之鉴。但是将近二十万军队以及大量随行人员,又是一个“后勤黑洞”。届时,如果瓦剌围困大同,巨大的后勤压力将压垮亲征军,汉初“白登之围”和始光元年北魏皇帝被柔然围困的悲剧必将再次上演。 因此,明军指挥层恰是因为发现了也先的意图,所以才选择放弃紫荆关路线,改走宣府路线。既然明英宗很清楚也先的目的,那么《明实录》中所说的明军进军时蒙古军全部退出到塞外的原因,实际上就是也先收缩兵力、准备合围明军的战略欺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