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清宫二年记


作者:德龄,顾秋心      整理日期:2015-11-20 22:41:44

她身着巴黎**潮的时装走进紫禁城,爽朗而奔放。
  她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熏陶,却让封建守旧、要求严苛的慈禧对她赞赏有加。
  她身为慈禧近侍,依然得到光绪信任,成为光绪皇帝无比珍视的朋友。
  她用自己的大智慧和小心机,在尔虞我诈的后宫世界里,游刃有余……
  独特的生活经历,赋予她创作的源泉,她笔下的清宫故事,透着别样的滋味!
  她,就是本书的作者,德龄。《德龄公主文集(卷1):清宫二年记》是德龄公主记述晚清宫廷生活的第一部作品,1911年在美国第一次出版。
  在此书中,德龄公主向我们讲述了她在两年清宫生活中亲历的一切,记录了那些站在历史风口浪尖上人物们的真实状态。慈禧的极致生活、光绪的真实处境、慈禧与光绪的矛盾冲突,以及当时慈禧所掌控的清政府的日常工作及外交活动。这些细致的描述,都向我们展示了清宫生活更为真实和更加多情的一面。
  作者简介:
  德龄(1886-1945),公主。
  美籍华人女作家,满族。
  她是清朝外交使臣裕庚之女,美丽、智慧。
  她在日、法生活多年,精通多国语言,深谙外交之术。
  她是慈禧身边第一女侍官,贴身伺候两年,深得慈禧宠爱和光绪信任。
  她最终离开清宫,嫁给美国人怀特,加入美国籍,并走上了英文写作之路。
  目录:
  1回国
  2宫中的第一天
  3御剧场
  4和太后同餐
  5接见俄国大使的夫人
  6做了太后的侍从
  7宫中的插曲
  8宫眷们
  9光绪皇帝
  10温雅可亲的皇后
  11我们的新装
  12太后和康格夫人
  13给太后画像和照相
  14皇上的生日
  15秋天1回国
  2宫中的第一天
  3御剧场
  4和太后同餐
  5接见俄国大使的夫人
  6做了太后的侍从
  7宫中的插曲
  8宫眷们
  9光绪皇帝
  10温雅可亲的皇后
  11我们的新装
  12太后和康格夫人
  13给太后画像和照相
  14皇上的生日
  15秋天
  16太后万寿
  17禁宫
  18新年前后
  19悲愤中话义和团
  20结束了二年的宫中生活1、回国
  我的父亲曾经在巴黎任中国驻法大使,四年的任期满了,他就带着家属、随员、仆人等共五十五人,在一九○三年一月二日到达上海。船刚靠岸的时候,忽然下起倾盆大雨来,这时候单是我们这许多人登岸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何况几吨的行李还得有人好好地照料。照过去的经验,我们知道这一大群人中除了我母亲外,没有一个人在旅途上是可以依靠的,于是一切照料的责任,就完全由我母亲一人来承担了。的确,我母亲是个能干的女子,她能在忙乱中镇静地、有条不紊地处置一切。
  当我们的船到达法租界黄浦滩的时候,上海道和属员们都穿了公服来迎接我们。上海道对我父亲说,他已经预备好了,决定把天后宫作为我们居住休息的处所,但是我父亲婉言谢绝了,并且告诉他,在香港的时候我们已经打过电报给密采里饭店了,要他们留出几间房间,准备好一切等候我们到来。所以要这样,是因为在一八九五年我父亲出使日本的时候,曾经在天后宫住过,知道那里面的情形,因此他不愿再作第二次尝试。天后宫原是一个壮丽的地方,可是因为年久失修,便显得破落不堪了。照中国的规矩,当大官经过一个地方的时候,当地的官府就得为他预备好住所,并且供给一切食用品。在大官方面,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往往不加拒绝;但是我父亲却总婉言谢绝他们的好意。
  最后,我们终于平安地到达了密采里饭店。在那里,我父亲看到两封从京里来的电报,是催他立刻进京的。但是到天津去的河还没有开冻,若由秦皇岛绕道而去,事实上不可能,因为那时候我父亲身体非常虚弱,几乎时时刻刻需要医生的照顾。于是他拍了一封回电,说等北河一开冻,立刻乘第一艘汽船赶到天津。
  二月二十二日我们离开上海,二十六日到达天津。于是照例又有一班地方官员来招待我们。
  在中国有一种很特别的礼节,是每一个高级官员从外国回来的时候所不能免的,那就是:当他的船刚靠中国海岸的时候,他就得上岸举行“请圣安”仪式。这是一个相当隆重的仪式,当地的地方官是没有资格来主持的。那时候直隶总督袁世凯恰巧在天津,他就派了一位差官来和我父亲接洽,说一切他已准备好了,请我父亲去请圣安。于是我父亲和袁世凯都穿了最庄严的礼服——官袍、朝珠、孔雀毛、珊瑚顶,立刻往万寿宫出发:万寿宫是专为这一种目的而建立的。一班职位较低的官员已在那里等候了。在这庙,或者说殿的后部,中央是一张狭长的桌子,放着太后、皇帝的牌位,上面写着“万岁万岁万万岁”。袁世凯和一行官员已先到了。袁世凯站在桌子左边,其余的官员分做两排站着。不一会儿,我父亲进来了,对着桌子的中央跪下,说道:
  “啊哈,请圣安。”说完就起立问圣体安康否,袁世凯答道:“他们都很好。”于是仪式就算完毕了。在天津耽搁了三天,我们就在二十九日那天到了北京。这时候
  我父亲的病更加厉害了,于是他得到太后的允许,请了四个月假,准备好好调养一下。
  在我们去巴黎之前,原已建好了一所优美的住宅,可是它在一九○○年义和团运动时被烧毁了,我们总计损失十多万两银子,所以现在我们只得租了一所中国式房子,暂时安顿下来。
  我们原先那房子也并不是全新的,是买的某公爵的旧邸,但经过巧妙设计和修饰后,这一所旧宅就变成一所精美的西式房屋了。所谓“西式”,不过是说外观像西式罢了,至于房屋的结构、走廊、庭院、门窗等的式样,还是保留着浓厚的中国色彩。这宅子,就像在北京的其他宅子一样,有着一种潇洒的风格。可惜当一切都完工的时候,我们却要到巴黎去了。在这所费了不少时间、心血和金钱而改造成的幽美的宅子里,我们只住了四天,这对我们来说永远是一个遗憾。不过,做一个中国的大官,真不知有多少折磨要忍受呢,这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我已说过,北京的住宅都有一种潇洒的风格,并且占地很大,我们从前那所宅子,当然也不能例外。它是一丛十六幢的平房,大小房间共有一百七十五间,都面向着庭院围成一个四方形,屋与屋之间都有走廊相通,使你能走遍整个住宅而不需跨出大门一步。你或许会奇怪,我们要那么多房子来有什么用处?试想除了我们一家人外,还有多少的随员、仆人、马夫和轿夫,所以这许多房间很容易就找着了他们的主顾。
  宅子周围的花园是中国式的,那里有小小的池塘,养着金鱼,开着荷花,架着小桥,沿岸栽着高大的柳树。在那池塘边的小径两旁,各式的花卉灵巧地排列在花圃里。当我们离开那儿出发到巴黎去的时候,正是一八九九年的六月,整个花园变成了“花”的世界,看见的人,没有一个不赞叹的。
  现在,北京没有我们自己的房子,我们也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才好,所以在天津的时候,我父亲就打电报给他的朋友,托他们找一所房子。经过了小小的困难后,我们总算有了安顿的场所——实话说来这还是一个极有名的所在,是李鸿章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的地方,也是李鸿章寿终的地方。李鸿章死后这房子就一直空着,没有人敢住,因为中国人是非常迷信的,他们相信这屋子里有鬼怪,谁住在这里谁就会遭遇到不幸。就是我们搬进去的时候,也有不少极好的朋友劝阻我们。但是不久我们就很舒服地安顿下来了,丝毫没有可怕的事情发生。不过从我们自己的宅子被毁这一点来看,我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恐惧是有根据的。
  宅子被毁所受的损失,我们是永远不能恢复了,因为我父亲是朝廷要员,以朝廷要员的地位而为自己的财产打算,似乎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
  一九○三年三月一日,庆王和他儿子来看我们,并说太后立刻要见我母亲、妹妹和我,希望我们翌晨六时前到达万寿山。我母亲就告诉庆王我们在欧洲的时候一直穿西装的,现在要见太后当然应该穿满洲服装,可是我们没有适当的旗装。庆王连说没有关系,因为他们也想到这一点并已征求过太后的意思。太后倒是希望我们穿西装去,因为她很想借此知道些外国人的装束。为了选择服装,我们姊妹俩讨论了许多时候。我妹妹希望穿淡蓝色的绒袍,因为她向来最喜欢那种颜色,我们姊妹俩的服装,从小就由母亲选择一样的。可是这一次,我说我愿意穿一件红袍,因为我相信这种颜色是太后所喜欢的。最后,我们穿了红袍,戴了鲜艳的红帽,上面插着美丽的羽毛,同时为了使色泽调和,我们选择了红的鞋袜,我母亲穿的是海绿色的长袍,镶着淡紫的边儿,戴的黑绒大帽上插着雪白的长羽毛。
  我们住在城的中心,离万寿山大约有三十六英里,唯一可代步的东西是轿子。所以,为了要在早晨六点钟之前到达万寿山,我们在三点钟的时候就出发了。在这以前,我们从没有进过宫,所以庆王带来的消息着实使我们激动;我们时时在留意着我们的装束是否好看,我们能否准时抵宫。在我一生中,几乎时时刻刻都梦想着宫廷里的华丽和庄严,渴望着能进去看看宫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因为大部分的时间我是生活在国外的。另外一个原因使我们没有机会进宫是当我们姊妹俩出生以后,我父亲没有把我们的名字列入满洲籍儿童中,所以直到我们从巴黎回来,太后才知道我父亲已有了两个女儿。后来我父亲告诉我,他之所以不把我们的名字列入,就是希望太后不知道我们,而让我们在外面受充分的教育。而且照满洲规矩,官员的女儿到了十四岁就得进宫,还可能被选做宫妃——我们的太后当时就是这样被咸丰皇帝选中的。父母都对我们有更大的期望,不希望我们被选做宫妃。
  就在那天早晨三点钟的时候,我们在漆黑的夜里,乘了轿子出发。走这样长的路程,须有两班轿夫更替。所以三乘轿子共有二十四个轿夫,另外,每一轿子前面还有一个领班轿夫;此外还有三个骑士分别保护三乘轿,每乘轿子的后面还跟着两个侍从。轿子后面跟着一辆大车,是预备给轿夫轮流休息用的。我们这一大队共有四十五人,九匹马,三辆车。黑夜笼罩着大地,万物都酣睡着,除了轿夫的喝道声和马蹄的声外,什么都听不到。对于一个没有坐过轿子的人,我可以告诉你,这是一件非常不舒服的事,因为你必须静静地坐得笔直,否则轿子就有翻倒的可能。这的确是一个长途旅行,当我们进宫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疲倦。
  2宫中的第一天
  经过了全程的一半,我们就到了城门口,当我们发现城门早已大开着的时候,觉得十分惊异。因为照平时的规矩,每晚七时就要关城门,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开。我们就问看门人为什么今天城门开得这样早?他说是上边有命令,吩咐开了城门让我们过去。通过城门的时候,这里的官员都穿了礼服向我们行礼。
  过了城门,还是黑夜,我默默地回忆着过去生活中的经历,但是那一切和现在这种不平凡的机遇比起来真是差得远了。我又想象着太后属于怎样一种性格,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是否喜欢?听说太后有意思要留我们在宫中。若真是这样,我们可以有个机会劝劝太后,并且帮助她把中国的政治来一番革新。想到这里,我觉得非常兴奋。我发誓要尽我的力使中国成为一个先进富强的国家。当我正在幻想着光明的前途的时候,一道淡红色的光芒从地平线上升起。这预示今天将是一个好天气。这淡淡的光线渐渐亮起来,使我能够分辨眼前的景物了,于是在我面前就展开了一派鲜丽的景色。当我们渐渐行近目的地的时候,我看到一带高高的红墙,在丛山间高低起伏着,曲曲折折地围住了整个宫廷。围墙和宫殿的顶上,都覆盖满了黄的、
  绿的琉璃瓦,在明亮的阳光下呈现出一幅灿烂的图画。我们一路经过许多大大小小、各种式样的塔,最后到了海淀,这时离目的地大约还有四英里。这里的官吏对我们说不久就可以到了,这给了我们极大的安慰,因为我正在怀疑也许我们永远不会到达目的地了。海淀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到处是砖砌的平房,又整齐,又清洁——中国北部的房子大都是这种类型。村里的儿童成群结队地出来看我们的行列。有一个小孩对另外一个小孩说:“这些女人都是到宫里去做皇后的。”说得那样有趣,使我忍不住笑了起来。离开海淀不久,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牌楼。这是一种中国式的建筑,上面有精致的雕刻。从这里我们第一眼看到颐和园的门,在一百码以外。园门一共有三处,中央是一个大门,两旁各有一小门。中央的大门只有在太后出入的时候才开。左边的小门正开着,我们的轿子就在门前停下了。距门外有五百码距离的地方,有两所房子,那是禁卫军驻扎的地方。
  刚到的时候,我就看见许多官员在兴奋地谈论着,有几个跑进门去喊道:“已经到啦!”我们走出轿子的时候,有两个四等太监来迎接我们。这两个太监领了十个小太监,带了太后所赐的黄丝帘。当我们下轿的时候,他们把这帘挂在轿上,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种极大的光荣。这两个太监恭恭敬敬地站在门的两旁,请我们进去。进了门,我们就进了一个铺着瓷砖的大院子,这个院子约有二百码见方,里面有许多花台和古松,松树上挂了不少鸟笼。就在我们经过的那个门的对面,有一排红墙,上面也有三个门。左右两边各有一列矮房子,每列有屋十二间,作为应候室。在院子里,大大小小的官员穿着礼服往来如梭,看来都是无事可忙,这原是中国人的特色。当他们看见我们的时候,就站住了脚,呆呆地看着。两个太监引我们走进一间房子。这房子大约有二十英尺见方,很平凡地布置着黑漆的桌椅,上面有红布的垫子。三个窗口都挂着丝的窗帘。在这里还不到五分钟,就有一个穿得很华丽的太监进来对我们说:
  “太后有谕:请裕太太和小姐们到东边宫里等候。”才听完这句话,那两个先前引导我们的太监就赶紧跪下答道:“是。”各种官员,每当接读圣旨的时候,必须恭恭敬敬地跪下,就好像真的看到了太后一样。于是他们又叫我们跟着经过另一个左门到了另一个院子,情形大概和前一个院子相仿,只是在这院子的北边有仁寿宫,此外,其他各房间也似乎比前一个院子里的各房间稍稍大些。太监引导我们进入东边的房子。这里被美丽地装饰了,细雕的花桌和椅子都覆着蓝光缎子,四壁也有相同的装饰;在房子里我数了数有十四座不同式样的挂钟。不久,有两个年轻的宫女来,说太后正在打扮,叫我们稍等一刻。隔了两个半小时,太后还没有打扮好。这是中国人的习惯,对于时间的遵守总是很马虎的。虽然如此,我们并不心焦,因为太监时时送来牛奶和各种不同的食品;这都是太后所赐的,还有所赐的金戒指,每人都有,它们都镶着大而圆的珍珠。一会儿李莲英来了,他是太监的主管,着了礼服,大概是二品红顶的官阶。他戴了孔雀翎,是唯一可以戴孔雀翎的太监,他又老又丑,满脸的皱纹,态度却很好,他奉太后的命令,送我们每人一个玉的戒指,并且告诉我们太后会立刻接见我们的。我们都很惊奇,太后还没有和我们见面,就已经赐给我们这许多珍贵的东西,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推想到太后一定是非常和善的。李莲英走后不久,庆王的两个女儿来了。她们问那两个陪着我们的太监:
  “她们能说中国话吗?”我听了不觉暗暗好笑,于是首先对她们说:
  “自己国家的话我们当然能说,而且我们还能说好几国的语言。”
  她们都惊异地叫道:“啊,多奇怪,她们居然能说得和我们完全一样!”现在该轮到我们对她们惊异了,因为我们再也不会想到宫中竟有这样无知的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宫中的人受教育程度是多么的低下!不久有人来说太后已经准备见我们了。于是我们立刻动身。经过了三个与前相仿的庭院后,我们到了一个雄伟华丽的大殿。廓檐上都挂着牛角灯,灯上有红的丝罩,拖着红的绦子,绦子下面挂着美玉。在正殿的两旁,有两间小屋,雕刻极精细,也挂着灯笼。
  在正殿的门口,我们碰着一个女人,她穿着和庆王一样的装束,不过在她的珠冠中央多了一只凤。这女子走出来和我们打招呼,微笑着和我们握手,态度之自然,就是欧洲的贵妇也不过如此。后来人家告诉我们说这就是皇后,光绪皇帝的妻子。她说:
  “太后叫我来接你们。”皇后态度温雅有礼,虽然容貌不是十分美丽,却使人觉得很可爱。忽然听得殿里高声喊道:
  “告诉她们立刻进来!”于是我们立刻进殿去。我们一眼就看见一位老太太,穿的黄缎袍上绣满了大朵的红牡丹。珠宝挂满了太后的冕,两旁各有珠花,左边有一串珠络,中央有一只最纯粹的美玉制成的凤。绣袍外面是披肩。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比这更华丽,更珍贵的东西。这是一个渔网形的披肩,由三千五百粒珍珠做成,粒粒如鸟卵般大,又圆又光,而且都是一样的颜色和大小,边缘又镶着美玉的璎珞。此外,太后还戴着两副珠镯、一副玉镯和几只宝石戒指。在右手的中指和小指上,戴着三英寸长的金护指,左手两个指头上戴着同样长的玉护指。鞋上也有珠络,中间镶着各色的宝石。
  太后看见我们,就起立和我们握手。她动人地微笑着,对于我们熟知宫中礼节表示惊异。招呼过我们以后,太后就对我母亲说:“裕太太,我真佩服你,把两个女儿调教得这样好。虽然她们在外国住了那么多年,可是她们的中国话说得像我一样,并且她们怎么会这样懂得礼节?”
  “她们的父亲平时管教她们非常严厉,”我母亲回答,“先教她们念中国书;她们自己也很努力地学习。”
  “我真赞成她们的父亲,”太后说,“对他的女儿这样用心,并且给她们受这样好的教育。”她拉着我的手,看着我微笑,并亲了我的两颊,对我母亲说:
  “我喜欢你的姑娘,希望她们能留在宫中和我做伴。”我们非常乐意地接受了太后的邀请,并谢了她的恩。太后问了许多关于巴黎服装的问题,并说希望我们以后常常穿这种服装,因为她在宫中实在没有机会看到这种装束。太后特别喜欢路易十五的高跟鞋。当我们正在和太后谈话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位贵人站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过了一会儿,太后对我们说:
  “让我来把你们介绍给光绪皇帝,但你们必须称他为‘万岁爷’,对我则称‘老祖宗’。”光绪帝羞涩地和我们握了握手。他身长大约五英尺七英寸,相当瘦弱,但是有一副坚毅的表情;高鼻大额,光亮乌黑的大眼,宽阔的嘴,洁白整齐的牙齿,总而言之,他可以算是一个美男子。我发现他似乎有着重重的心事,虽然在我们面前他始终装出一副笑容。
  就在这时候,李莲英来了,跪在大理石地上报告太后的轿子已经预备好了。太后叫我们和她同到朝堂去,在那里她将接见各部的长官。朝堂离这里不过是五分钟的路程。太后的轿子特别大,由八个穿礼服的太监抬着。李莲英扶着轿在左边走,另有一个二等太监扶着轿在右边走。轿前四个五品太监,轿后是十二个六品太监,各人手里分别拿着太后的衣服、鞋子、手巾、梳子、刷子、粉盒、各式大小的镜子、银朱笔墨、黄纸、旱烟和水烟,最后一个人拿着太后的黄缎凳子,此外还有两个老妈子,四个宫女。这一长串的行列非常有趣,使人想到一位贵妇的化妆室生了脚在跑。皇帝在轿子右边走,皇后在轿子左边走,其余的宫眷也都在轿子左边走。
  朝堂大约有二百英尺长,一百五十英尺宽,左边有一张长桌盖着黄缎。太后下了轿就进殿登宝座。皇帝就坐在太后左边一个较小的座位上。大臣们都隔着桌子面向太后跪着。
  朝堂的后面有一个坛,大约有二十英尺长,十八英尺宽,周围有两英尺高的雕刻精美的栏杆,前面有两个门,大小恰能容一个人出入,走完六级阶梯就可以到这门。在这坛的后面有一个小屏风,坛前正中是太后的宝座,紧靠着宝座后面是一个极美丽精致的木刻的屏风,这是我生平从未见过的,它大约有二十英尺长,十英尺高。太后前面是一张狭长的桌子,太后左边是皇帝的宝座。坛上器物和装饰品都刻着华丽的凤穿牡丹花,全殿的木材看来都是乌木。在太后宝座的两旁各有一枝翣,是用孔雀毛做的,下面装有乌木的柄。殿内一切陈设都用黄绒铺饰。
  太后将要入座的时候,叫我们和皇后、宫女等都到屏风后面去。在那里,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太后和大臣们的谈话。你不久就可以知道我是怎样利用了这一机会。
  3御剧场
  这一天在我脑海中留下了许多光怪陆离的印象。在这一群和外界完全隔绝的妇女中,我被她们看做是一个奇怪的人物,并且成为她们发问的目标。不久我就觉察到她们正像世界各地的女子一样,好奇且爱说话。庆王的第四个女儿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寡妇,她问我:
  “你是真的在欧洲长大并且受教育的吗?我听人家说,谁到那个国家喝了那里的水,就会把本国的一切完全忘记,你能讲他们的语言,是学习而得的,还是因为喝了他们的水?”我提起在巴黎的时候曾碰着她的哥哥载振,那时候他正预备到伦敦去参加英王爱德华的加冕典礼。要不是因为我父亲负责交涉云南事件,我们是很可能和他同去的,因为那时候我们也接到一张请帖。她又说:
  “难道英国也有国王吗?我一直想太后是全世界的女皇。”她的姐姐,是光绪皇帝的弟妇,是一个恬静高贵的女子,她站在一旁微笑着,静静地听这些问题。这些人问了我许许多多的问题。最后皇后说:
  “你们怎么那样无知!我知道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领袖,有些国家是共和国,像美国就是,美国和我们是很友好的。不过有一点
  我觉得很可惜,就是现在到美国去的都是些平民,使美国人以为我们中国人都是那种样子的,我希望能够有几个满洲的贵族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贵族是怎么个样子的。”后来她告诉我她正在看一本中文译本的世界史。她似乎是个很有教养的女子。
  退朝后,太后叫我们从屏风后面出来,并且要我们一同到戏院里去看戏。她说今天天气极好,她愿意步行去。于是我们就出发,我们在她后面稍稍隔开些距离,这是规矩。一路上她时时指给我们看她所特别喜欢的东西,这样她得时时回过头和我们说话,所以索性叫我们走上前和她并排而行。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种极大的光荣,她以前难得叫人家这样做的。她,像普通人一样,爱着各种生物,像花草、树木、狗、马等都是她所喜欢的。有一只狗太后特别宠爱,无论她到什么地方,这只狗总是跟着同去。我从没有见过比它更驯良的狗,没有什么适当的名字可以称呼它。太后因为它美丽,就叫它“水獭”。走了不多远路,我们到了一个大庭院,从这里走上一条环山的游廊,那是直接通往戏院去的,所以不久我们便到了戏院。这戏院完全不像所想象的样子,它是沿着庭院的四边筑成的。戏台共有五层,上三层是作贮藏室和张幕用的。第一层就是普通的戏台,第二层是筑成庙宇的形式,作为演鬼神戏剧的时候用的;太后最喜欢这种喜剧。台的两边有两排矮房,是太后赏赐王公大臣们听戏的地方。正对戏台,有大屋三间,是太后听戏的地方,大约高出地面十余尺,和戏台在同一水平面上。前面是大的玻璃窗,在夏天可以移去,换上蓝色的纱格。三间房屋中,两间是可以坐坐休息的,靠右一间是太后的卧室,横在前面的是一铺炕,可坐可卧,随太后喜欢。那天太后就带我们进这间屋。后来人家告诉我,太后常常喜欢在这间屋子里听戏,听得倦了就躺下睡觉。锣鼓的喧闹,对于她丝毫没有影响,她照常可以睡得很甜。你如果到过中国戏院,一定可以想象得到,在这种喧闹中睡神是多么不容易来插足啊!
  我们刚走进这间卧室,戏就开场了,第一出是“蟠桃会”。开幕的时候只见一个天神穿着黄袍,左肩上披着红袈裟正从一朵云里下降,他来请所有的和尚参加蟠桃会。看去那演员确实是在棉花做成的云朵上腾空漂浮,这使我觉得非常奇怪。布景的更换和其他种种设计得都非常巧妙,所以看了一会儿之后,我断定这一批演员技巧都是极高明的,他们丝毫不用借助机械的帮助。
  当这天神正从天上降下的时候,在戏台的中央就有一座宝塔升起,里面有一位菩萨捧着香炉在念经。接着从戏台的四角又升起四座和第一座一样的小宝塔,里面也各坐着一位菩萨。那天神刚降到地上,五个菩萨就从塔里走出,同时那些塔也自然而然不见了。于是这些人就在台上边走边念,不久,台上的人渐渐增加,走成一个圈儿。这时候有一朵粉红的大荷花带着两瓣绿色的大叶子从戏台面升起。当花瓣渐渐张开的时候,只见一个美丽的观音菩萨穿着绸衣,戴着白的头巾站在花中。当叶瓣张开的时候,有一对童男童女分别站在叶瓣中间。花瓣完全张开后,观音菩萨就渐渐上升。同时花瓣再渐渐闭拢,最后,观音菩萨已站在花苞的尖端了。童女站在观音右边的叶瓣上,手中拿着一个玉瓶和一枝柳条。传说当观世音把柳条蘸了玉瓶里的汁液洒在死人身上的时候,死人就能起死回生。这一对童男童女算是观音的侍者。
  最后,三个人都从花瓣、叶瓣上走下来加入其余的菩萨中。这时候天后王母娘娘从天上下来了:她是一位和善的老太太,有着一头雪白的头发,从头到脚都是黄色打扮,后面跟着许多侍从。王母娘娘庄严地登上了台中央的宝座,然后说:
  “现在我们到宴会场去吧。”于是第一幕就结束了。
  第二幕开场,台中是王母娘娘所设的筵席,桌上堆放着蟠桃和美酒,由四个侍者管理着。忽然一只蜜蜂飞过来,在侍者的鼻子下面撒了一些粉末儿,他们便都熟睡了。于是这只蜜蜂再回去报告孙行者,孙行者立刻赶来把这些蟠桃美酒饱吃一顿,接着就隐遁了。
  一阵音乐,报告王母娘娘驾临了。接着就是王母娘娘带着所有的菩萨、侍从上场。她看到桃子和美酒都没有了,便立刻唤醒睡着的侍者,要他们报告事情的经过。他们说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正在等王母娘娘驾临,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一位来宾提议:派使者出去问卫兵,刚才有谁进来过?使者还没有回来,卫兵就来报告说:刚才一只大猴子,喝得醉醺醺的,拿着一根大棒出去了。王母娘娘立刻派了使者和卫兵去传这猴子来。这猴子原是一块顽石化成的,住在地面上一个山洞里,但因为它有腾云驾雾的本领,王母娘娘就让它到天上来替她守果园。
  当这些卫兵和使者到了地上,找到了山洞时,只见孙行者正在和许多猴子大吃着它从天上带来的桃子,他们要孙行者出来打斗一番,孙行者立刻答应了。但是这许多兵都对它无可奈何,因为它从衣袋里拿出一撮毫毛,一会儿每一根毛都变成了一只猴子:像它自己一样,手里拿着铁棒。它自己的一根铁棒非常特别,是海龙王所赐,能够任意变大变小,小到像一根绣花针,大到像一根铁柱。有一位菩萨放一只极有本领的狗去咬孙行者,狗把它咬倒了,于是大家把它捉住,带到天上。王母娘娘吩咐把它放在一只大香炉里烧死,烧了许多时候,大家以为它早死了,就离开了它。不料它并没有死,它偷偷地逃出来,偷了几颗丸药,一直逃到地上的山洞,它的老家里去。它知道这丸药只要吃一颗,便会长生不老。于是它吃了一颗,觉得滋味很好,便把剩下的分给许多小猴吃。这时候天上使者发现猴子逃走,丸药也少了,就立刻去报告王母娘娘。于是第二幕就算结束。
  第三幕开场是王母娘娘差了一位小神仙哪吒去捉孙行者。孙行者丝毫看不起他,说道:
  “你这么一个小孩也想来和我斗吗?好,来吧!”于是各施法宝,斗了许久,仍旧是孙行者占优势。王母娘娘觉得非常失望,最后请了最有权威的佛祖如来和观音同去收服孙行者。孙行者早知道如来是谁,吓得一句话也不敢说。如来手指向它一指,它立刻跪下。于是如来带了孙行者去,把它压在一座山下,告诉它要等它性子改好才放它出来。并对它说:
  “将来有一天一个圣僧要到西天去取经,那时候我会把山举起来让你出来,一路上你必须保护他。虽然你将要碰到许多困难,但如果经能取到,那么你以前的罪都可以免,你可以再回到天上过快乐的生活。”到这里,全剧算结束了。
  这出戏从头到尾我都感兴趣,因为他们演得非常巧妙而逼真。当我知道这戏完全是太监演的时候,我更加惊异不止,想不到太监竟有这样的才能。太后说布景都是太监画的,种种设计都是依太后的主张。这里的戏不是像中国普通戏院里那样,而是依着情节分成好几幕,太后虽没有到过外国,但有不少地方却设计得和外国的剧情相仿,这使我暗暗惊奇。太后喜欢看宗教书籍和神鬼故事,并且常常把它们编成剧本,亲自排演。对于这一点,太后自己觉得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太后坐着,我们站着谈了一会儿天。太后问我懂不懂剧中情节,我回答她都懂,她似乎很高兴。一会儿太后和蔼地说:
  “哦,我和你们谈得高兴,竟忘了吩咐预备饭了,你们饿了吗?你们在外国能吃到中国菜吗?你们想家吗?要是我在外国这许多年,一定要想家的,不过你们知道,住在外国这许多年并不是你们的过失,是我派裕庚到法国去的。并且我丝毫不用懊悔,我为你们骄傲,我要让外国人知道我们中国女子也能够说外国话。”正当太后这样说着,已经有几个太监在外间摆下了三张桌子,桌子上都铺着雪白的桌布,另外有许多太监捧着食盒候在庭院里。这种黄漆的食盒里可以放四只小碗两只大碗。桌子摆好后,庭院里的太监就排成两排,一个个将食盒传过来,最后是四个穿得极讲究的太监接过食盒放在桌上。
  太后有一种脾气,就是不喜欢在固定的地方用膳,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用。我还得附带说明,这些碗都是黄的底色,上面用绿色画成龙或写着“寿”字。
  我数了一下,食品一共有一百五十种,排成好几行。一行完全是大碗,一行完全是小碟子,一行完全是小碗……就这样分类排列着,当这里正在继续上菜的时候,有好几个宫眷捧着黄色食盒进来。我非常奇怪宫眷居然也要做这些事情,那么我在这里,将来是不是也要做同样的事呢?虽然这些食盒看来都很重,但她们都拿得极自然。在太后面前已经摆好两张小桌子,于是她们打开食盒,取出精致的果盘,里面放着糖莲子、核桃、瓜子等各式果品。这些东西都放好后,太后说她喜欢糖食比肉还甚,就赏赐了我们些,叫我们不要客气。我们谢了她,并且吃得很有味。我发现太后的食量相当大,每只碟子里她都吃得不少,我不信她等一会儿还吃得下午餐。太后吃罢了就有两位宫眷来把食盒拿开;太后告诉我她常常把剩下的赏给她们吃。
  不久一个太监拿进一杯茶来。茶杯是纯白美玉做的,茶托和碗盖都是金的。接着又有一个太监捧着一只银托盘,里面有两只和前一只完全相同的白玉杯子,一只盛金银花,一只盛玫瑰花。杯子旁边还有一副金筷。两个太监都在太后面前跪下,将茶托举起。于是太后揭开金盖,夹了几朵金银花放进茶里。太后一边啜茶,一边对我们说,她最喜欢这种花,放到茶里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又说:
  “我让你们也尝尝,看你们喜欢不喜欢。”于是命太监送茶来,太后亲自放进金银花,然后看着我们饮。我们一尝果然极好,放了几朵花后,这茶变成这样一种美味的饮料,是我以前从没有尝到过的。
  4和太后同餐
  茶后,太后带我们到外间去,那里餐桌已经铺设好。我想太后已经吃了这么多糖食,难道还能吃饭吗?太后一走进餐室,就吩咐将盖子一齐去掉。于是太后坐首席,叫我们立在下面。她说:
  “往常在戏院里总是皇帝和我同餐的,不过今天他怕难为情,因为他和你们还不熟。我希望他不久就会和你们熟起来。今天还是你们三人和我一同吃饭吧。”当然我们知道这是一种极大的荣耀,便立刻叩头谢恩。叩头实在是一件费力的事,不过后来渐渐地习惯了,倒也不觉得怎样难。
  开始吃的时候,太后命太监替我们摆上碟子、银筷、银匙等,并且说:
  “我觉得非常抱歉,要你们站着吃,但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我不能改变;就是皇后在我面前也是从不坐的。我知道,这种规矩若让外国人知道,一定要笑我们野蛮,所以我不大愿意让宫里事情传出去。在他们面前,你不久就可以看到,我得装出一副和现在完全不同的样子来,所以他们根本不能认识我的本性。”
  当太后和我母亲说话的时候,我就注意看她,暗暗地惊奇太后食量之大。
  在宫中是不准吃牛肉的,因为牛会耕田,所以吃牛肉是一种很大的罪过。菜肴中大部分是猪肉、羊肉、鸡、鸭、蔬菜等。今天猪肉就有十种不同的烧法,肉圆有红白两种,红烧肉是用酱油煨的,极可口,有笋炒肉丝、樱桃煨肉、葱炒肉片,后者太后极喜欢,也合我的胃口。还有猪肉鸡蛋饼、白菜煨肉、萝卜煨肉等,羊肉、鸡鸭也有好几种煮法。在桌子中央是一只大碗,口径约有二英尺,和其他碗盏一样,是黄底色的瓷器,里面盛着清汤鱼翅、全鸡全鸭。鱼翅在中国算是一种珍贵的食品。此外还有熏鸡熏鸭,是用松柏的枝叶覆在鸡鸭上面放到火上熏熟的,为的是利用松柏的清香。
  还有一碟子食品也是太后所喜欢的,那是熏猪肉的皮切成小块放在油里一炸而成的。
  满洲人不习惯常吃米饭,而喜欢面食。今天面食的种类也不少,有烘的,有蒸的,有油炸的。有甜有咸,被制成各种美丽的形状,像龙形、花形、蝴蝶形等。还有一种是中间有馅心的。又有各种的酱,也是太后极喜欢吃的。此外还有糖汤煮的绿豆糕、花生糕等。
  虽然太后叫我们尽量吃,但是我总不能吃得很多,因为我忙着注意太后,听她讲话。最后还有大米、小米等煮成的各种粥。太后说吃过了肉之后我们应该把粥喝完。
  吃罢后,太后站起来说:
  “现在你们到我卧室里去吧,好让皇后宫眷们吃饭。她们总是吃我剩下的。”于是我们跟她走入卧室,我就站在门边看,只见皇后和宫眷都走进外间站在桌子周围吃,吃的时候没有一点儿声音,太后从来没有叫她们坐着吃。
  这时候戏台上继续在演神怪故事,但是都没有“蟠桃会”那样
  有趣。太后躺在炕上,太监送上茶来。太后吩咐替我们也送几杯。太后待我们这样好,我们是多么高兴啊!中国人向来把君主当做神明,君主的命令就是法律,臣子和君主讲话眼都不敢正视,这是表示极大的敬意。像我们今天这种特别的待遇,恐怕是破天荒第一次呢。从前常听人家说,太后脾气极暴躁,现在看太后待我们这样和蔼,对我们讲话完全像慈母对子女讲话,这使我相信以前的传说是错误的,太后实在是世界上最仁慈的女子。
  太后休息了一会儿对我们说:“现在时候不早了,你们回家去吧。”于是她赏赐我们八只装满果实糕饼的食盒,并对我母亲说:
  “把这八盒食物带给裕庚吃,告诉他好好地养病,服我这儿送去的药,希望他不久就能恢复健康。”我想,从巴黎回来后,父亲一直病着,恐怕不能吃这些东西,不过他一定很感激太后的恩典。
  凡太后有赏赐,应该叩头谢恩。所以当太后送我们食盒的时候,我们又叩了头。
  临走的时候,太后对我母亲说她很喜欢我们,希望我们住在宫里做她的宫眷。我们知道这又是一件荣耀的事,所以又叩头谢恩。太后又问我们几时可以进宫,告诉我们进宫时只需稍带些衣服用品,一切她都会替我们准备好,希望我们两天之内就能回到宫里来。她又领我们去看她预备给我们的房子。这房子共有三大间,在太后所住的乐寿宫的左边。这宫建筑在湖边,是太后最喜欢的地方,她读书休息都在这里。太后兴致高的时候,就到湖里去划一会儿船。在这宫里有许多房间,每间都有一定的用处。
  看完了屋子,我们就与太后、皇后和许多宫眷告别,经过了长长的归途,带着疲乏的身子和快乐的心情回到了家里。这是我们一生中最不平凡的一天。
  一进家门又是一件使我们诧异的事——几个太监已预先等着我们了,带着太后赏赐我们的每人四匹宫缎。照例,我们又得叩头谢恩。这一次的礼物是送到家里的,所以我们将缎子放在房间中央的桌子上,对缎子叩了头,并请太监回去转告太后。我们受了太后这许多珍贵的礼物,心里实在感激。
  另外还有个规矩,就是太监送东西来,我们应当给力钱。所以我们给了每个太监十两银子,后来我知道每次太后派出的送礼的太监回到宫里的时候,就得向太后报告受礼人对于太后的恩惠有什么表示,怎样谢恩,赏赐些什么给太监。这种赏赐太后认为是正当而许可的。太后还问了许多问题:关于我们的房子,关于我们对太后的态度,等等。宫里这班人都喜欢说话,我们后来再到宫里去,他们就滔滔不绝地叙述那天我们回家后,太后说了些什么关于我们的话。
  我母亲因为父亲病着,很不愿意离开他到宫里去,但是又不可以违反太后的懿旨,所以三天之后我们到底到宫里去了。
  进宫的第一天是个最忙的日子,我们先得去谢太后的恩赐。太后说她今天很忙,因为她正要接见一位俄国大使的夫人渤兰康太太。她还带着沙皇全家的相片送给太后。太后问我懂不懂俄语,我告诉她我不懂,不过大部分俄国人都能说法语。对于我的回答太后似乎非常满意,但是她故意说:
  “你为什么不对我说你懂俄语呢?反正我什么都不知道!”说着,不住地拿眼睛瞟一个宫眷。我想其中一定有原因,大概是那位宫眷曾经欺骗了太后;因为我看出太后的意思似乎很赞赏我肯说真话。不久我的猜想就被证实了,那个宫眷被太后赶出宫去了,因为她说她能说俄语,可她实际却一字不懂。
  除了这件事以外,今天又是太后的侄儿德裕定亲的日子,宫中又有戏。照满洲贵族定亲的规矩,必须有两个贵族家的女子到新娘家去,新娘预先盘着膝闭着眼坐在床上,她们两人就把一个一英尺半长的玉如意放在她的膝上,再将两个绣花绸制的小荷包挂在她的纽扣上,每个荷包里放着一枚金圆,再将两个戒指套在新娘的手指上,戒指上刻着“大喜”两个字,玉如意的意思就是“万事如意”。
  仪式静穆而简短。礼毕她们就回到宫里,并且差人报告太后,仪式已经完毕。
  5接见俄国大使的夫人
  前一天,谁都没有对我们说过俄国大使的夫人要来。我们对太后说我们必须换了衣服才能接见这位太太。我们平时在宫里穿的都是简便的短衣,因为宫中没有地毯,长衣服拖在地板上很容易拖坏。更麻烦的是,太监们还时时踏我们的长裙,所以我们决定,为方便起见,我们平时在宫中就穿短衣服。太后说:
  “为什么你们一定要穿长衣服?拖着长长的尾巴,远不如短衣服好看。你们第一天进宫的时候,我看到你们衣服后边拖着尾巴就觉得好笑。”我们刚要解释,太后又说道:
  “我想是长衣服比短衣服庄重些,对吗?”我们都说:“是。”于是她就说:
  “那么赶快去换上你们最美丽的长袍吧。”于是我们都匆匆忙忙地换衣服,我和妹妹穿着淡红镶花边的礼服,我母亲穿的是灰色而绣着黑色芙蓉的礼服。我们穿得忙极了,太后派太监来看我们到底有没有穿好。当太后看到我们的时候,不觉叫道:
  “啊,三位拖着长尾巴的仙女!”又问我们:
  “你们走路的时候,手里要提起半件衣服不是很累吗?这种礼
  服的确好看,但是我总不喜欢那尾巴。衣服后面必须拖这尾巴实在没有理由。我不知道外国人看见我让你们穿西装会产生什么感想,也许他们不会赞成。不过我的意思是要他们知道我对于外国的服装也很讲究的。我得承认,我还没有看到过一个外国女子穿得像你们这样漂亮,我相信外国人都不如中国人富有,他们戴着极少的珠宝。人家告诉我,世界上没有一个皇帝有像我这么多的珠宝,虽然这样我还在随时增添我的珠宝。”
  我们忙着准备一切,等候渤兰康太太光临。大约在十一点钟光景,她来了。我妹妹先在会客厅接见她,然后引她进仁寿殿见太后。太后登了宝座,皇帝坐在太后左边,我站在太后右边做翻译。太后穿着黄缎绣袍,上面绣着彩凤和“寿”字,还镶着金边,满身挂着鸡蛋般大的珍珠,手上戴着许多金镯、金戒指和金护指。我妹妹领着渤兰康夫人进殿,夫人就向太后行礼,太后也与她握手,夫人呈上沙皇全家的相片。太后讲了一篇措辞极美的欢迎辞,并谢了沙皇帝后的盛意。我都替她翻成了法语,因为大使夫人不懂英语。太后又命皇帝与夫人相见,于是皇帝与她握手,并问俄皇帝后安好。然后太后走下宝座带大使夫人到她的宫中,在那里她们谈了约有十分钟。太后又命我引夫人见皇后。
  满洲规矩,婆媳之间的礼节极严,大使夫人朝见太后的时候,皇后一直坐在屏风后面。于是我引着夫人到屏风后见皇后。见过后,我们就到餐厅去,那里,满洲式的菜已经预备好了。
  这里我得解释一下汉制与满制不同的地方:汉俗是将所有的菜都放在桌子中央,各人用筷自由挟食;满俗却是每人一份,同欧洲各国一样。太后认为这种吃法很高尚,又清洁,又省时间。宫中的菜总是干净而精美的,尤其是有外国客人的时候。这次招待大使夫人的席上,当然有说不尽的佳肴,像鱼翅、燕窝等都是极名贵的食品。
  那天早晨太后就吩咐餐桌要布置得好看。入席的时候,果然觉得布置得极好,除了平时的食器外,每人还有一个金的龙座,桃式的白银碟子里面装着杏仁、瓜子,除了筷子,还有刀和叉。
  太后和皇帝从来不和客人同席,所以这次陪大使夫人的都是公主和宫眷。吃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个太监进来说太后立刻要见我,我听了心里一惊:以为一定是做错什么事情了,太后要责备我一顿。不然就是太监报错了,这是宫里常有的事。可是相反的,我看到太后满面笑容地等着我。她说渤兰康太太真是一位体面有礼的女子,以前来宫里的女子都没有像她这样知礼,有些女子举止不大适当。她又说:
  “她们以为中国人什么都不懂,很看轻我们。一切我都看明白了,自以为是文明的、有教养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她们所认为野蛮的,比起她们来,似乎文明得多,有礼得多!”凡有外国女子来,不管态度怎样不好,太后总是和她们很客气。但是等她们走后,太后就要对我们批评谁好谁坏了。太后说完后,交给我一块美丽的翡翠,要我带给大使夫人。大使夫人接了翡翠,要亲自去谢谢太后,于是我又陪她到宫里。
  餐后,大使夫人说承蒙太后优待,她非常感激。临走的时候,我们送她到殿前,她的轿子已经在等候她了。
  太后曾经定下一个规则:凡是将客人送走以后,陪客的人必须去向她报告一切。我想太后多少有一些像普通女子那样喜欢闲谈。太后问我们渤兰康太太说些什么,对所赐的翡翠是否喜欢,对今天的菜是否赞美等问题。
  太后大大地称赞我翻译得好,她说:
  “以前从来没有人翻译得像今天那样,我虽然不懂外国话,但是我听得出你讲得很流利。你到底怎么学的?我以后永远不让你离开我了。有时候外国女子自己带着翻译来,可是我一点都听不懂他们的中国话,我很勉强猜测她们的意思。我实在喜欢你,我要你一生跟着我,将来我替你订一门亲,不过现在暂时不告诉你。”
  太后的话使我非常高兴,我知道我得到了太后特别的宠爱,不过定亲的事使我感到非常不安,我最不愿意提起这种事情。后来我把这事告诉我母亲,她叫我不要担忧,以后如果太后再提起这事,我可以拒绝。
  当我们把渤兰康太太所说的话都告诉了太后之后,太后叫我们回去休息休息,因为我们今天起身特别早,而且做了许多事情,一定很疲倦了。她现在也不需要我们了。于是我们向她行了礼请了安便退了。
  6做了太后的侍从
  我们所住的房子共有四大间和一个大厅,四间屋中我们三个各占一间,其余一间就给侍女们住。太后派了一位太监来侍候我们。这太监对我们说太后还派了四名小太监来这里供我们使唤,如果他们不听吩咐,可以告诉他。他又告诉我们他姓李。但是宫中姓李的太监非常多,很不容易分辨清楚。
  离开了太后,姓李的太监陪着我们走了许多时候才走到我们的屋子。到了以后,太监指着一所宫殿说:“那就是太后自己的宫殿,也就是我们离开的宫殿。”我不懂,为什么相距这么近却要走这许多时候?他告诉我们:
  “这一所房子是在皇帝的宫殿的右边,从这所房子到太后的宫殿的通路已被太后截断了,至于这是什么原因,我现在不能说。你看这房子本应该朝东的,现在却是朝着湖。”
  “朝着湖不是很好吗?我倒喜欢这样。”我说。“等着吧,”他微笑着说,“慢慢地你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太监的话使我非常惊奇,但是我又不愿意多问他。他又告诉我
  们皇帝的宫就在我们后面,很大,和太后的宫相仿。我们依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皇帝庭院里的树木伸出屋檐之上。于是他又指着皇帝宫殿后面一所大房子,比皇帝的宫稍稍低些,也有一个大庭院,他说这就是皇后的宫。这宫的两边紧贴着两所房子,左边一所是瑾妃的住室。他告诉我们皇帝和皇后的两个宫本来有路相通,但自从老佛爷将路隔断后,皇帝和皇后就不能相通了,除非经过太后的宫殿。我想这也许是太后监视皇帝皇后的一个方法。不过这些对于我都还是新闻,我不能随意做什么判断。我恐怕李太监还要说出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来,所以赶紧对他说我很疲倦,想回房里去休息一会儿,他这才走开了。
  走进房里,仔细地看一下周围,发现这里面陈设极精致,家具都是乌木的,上面铺着红色的垫子。窗上有红纱窗帘。窗下砖砌的炕,上面铺着木板。前部中央有一个洞,冬天可以在这里生火,白天炕上可以放炕几,晚上睡的时候可拿开。
  不久有太监送饭来,放在厅里的桌上,说是太后吩咐送来的,叫我们随意吃些好了。我们非常疲倦,不能多吃。刚要睡的时候,李太监又来了,说明天早晨五点钟必须起身,不可以迟。于是我叫太监到了五点钟在我窗上敲几下。我们一时也睡不着,就躺在床上谈谈今天所碰到的新奇的事情。这样谈着就渐渐地入睡了。似乎才睡着,就听得敲窗子的声音。
  我立刻起身打开窗子看,天已经亮了,一片美丽的红色照在平静如镜的湖上。这真是一幅可爱的景致。在远远的地方,我看到太后的牡丹山,那里,牡丹花铺满了整个山。我赶紧穿戴好了,跑到宫里,看见皇后早已坐在走廊里了,我向她道了早安。皇帝的妃子也在,但是我已受到吩咐不必向她行礼,因为妃子并不算是体面的人。此外还有许多宫眷,其中有不少是我不认得的。皇后把我介绍给她们,并告诉我她们也是宫眷。她们都是满洲高级官员的女儿,有几个长得非常美丽。皇后告诉我这十位(她们恰巧是十位)都是从来没有见过太后的,她们现在正在宫中学习。她们都穿着极华丽的满洲装,和皇后穿的是同一式样。
  我和这些宫眷稍稍谈了一会儿之后,就跟着皇后进去,碰着了庆王的第四个女儿四格格和一位年轻的寡妇袁大奶奶。她是太后的侄媳妇,今年才二十四岁。她们正在忙着为太后准备一切。皇后对我们说,我们现在须马上到太后寝室去帮太后穿衣服。于是我们立刻就走,见了太后,我们都说“老祖宗吉祥”,太后还在床上,微笑着问我们昨晚睡得好吗。我们回答她很好,房间也很舒适。其实我心里在想:不过是那睡着一会儿是睡得好的,可是实际我们睡的时间还不及我们所需要的一半。前一天的忙碌使我们觉得很不习惯,因为我们来来回回地跑了许多路。
  她问我们有没有用过早餐,我们说还没有。她就责备李太监不该忘了预备我们的早餐,她说:“你们在这里不可以像陌生人一样,要什么就向他们要。”
  太后向来是穿着衣服睡的,所以她起身的时候,第一就是穿上她的白线袜,用美丽的丝带系住。虽然太后穿着衣服睡,衣服却是每天更换的。她穿上一件粉红色的柔软的汗衫,外面套上绣着竹叶的短袍——因为在早晨她总是穿平跟鞋,所以不能穿长袍。穿好之后,太后就走到窗前,那里有两张长桌,放着各色的化妆品。
  太后在洗脸梳头的时候对我母亲说:“我不要宫里的侍女、太监或老妈子碰我的床,因为他们都弄不干净,所以我的床总是宫眷替我收拾的。”说到这里她回过头来
  对我们姊妹俩说;“你们两人不要奇怪以为宫眷也要做这种低贱的事情。你们想,我已经这么大的年纪,可以做你们的祖母了,那么你们替我做些事情也算不得过分吧?轮到你们俩的时候,你们可以指挥别人做,用不到自己动手。”她对我说:“德龄,你对我是个极大的帮助,我让你做头等的宫眷,你不必做许多事情,只需在外国使者来朝见的时候,做我的翻译好了。同时我还要你替我管珍宝,不要你做一些粗事情。容龄可以捡她喜欢的事情去做。除了你们两人外,还有四格格和袁大奶奶。你们四人可以一起工作。你们对她们不必很客气,假如她们对你们不好,你们可以告诉我。”听到太后这许多赞美的话,我心里当然很高兴,不过我知道照规矩我得谦虚一番。于是我谢了太后并且说:
  “我才能薄弱,恐怕不能担当这样重的责任,最好让我做些平常的事情,我一定尽我的力学习,使我能够忠心侍候太后。”不等我说完,太后就笑起来,喊道:
  “算了,别说这些话吧!你真太谦虚了。你确实是个聪明的姑娘,一点不高傲,我真奇怪,你虽然在外国住了那些年,却是个标准的满洲姑娘,极小的礼节都懂得。”太后很喜欢开玩笑。又对我说:
  “你姑且试试看,要是你做得不好,我自然会责备你而叫别人来代替你的职务。”太后既然这样说,我当然就接受了。于是我走到床前去看她们怎样铺,因为这也是我的责任,将来总会轮到我料理的。原来这是很容易的事:太后起床后,太监就把被褥拿到庭院里去晾。宫眷再拿床刷把刻花的木床刷干净,铺上毡子,上面再铺上三条黄缎的褥子,以后又铺上几条颜色不同的黄缎褥单,绣着金龙蓝云头。太后还有许多刺绣得很美丽的枕头,白天就把它们放在床上。有一只枕头中间装着茶叶,是太后日常用的,据说茶叶可以保护眼睛。另外有一只很特别的枕头,大约有十二英寸长,中间开一个三英寸见方的洞,里面装着干花。睡在这个枕头上,将耳朵贴着洞,什么细小的声音都可以听到。这样,无论谁走近太后的床,太后总会知道。
  在黄色绣花褥单上,高高地叠着各色的被六条,有淡红、淡蓝、绿色、紫色等。床的顶部有雕刻精细的木架子,悬着雪白的绣花绸帐,挂着许多小小的丝织网袋,里面装满了香料,它的香气非常浓烈,使不习惯的人觉得头痛,太后喜欢麝香,常常用到它。
  大约十五分钟后,我们已经把床铺好了。我转过身来看见一个太监正在替太后梳头发,于是就站在旁边看。太后年纪虽然大了,头发却又黑又软,好像黑色的天鹅绒。太监替她把头发在中央分开,梳到耳朵背后,然后绕上头顶盘成一个很紧的发髻,髻的中央横贯两枚发簪。太后总是先梳头后洗脸。太后有好几打不同的香水肥皂。洗好了脸,她先用一块软毛巾轻擦,然后洒上花露蜜,扑上淡红色的香粉。
  梳洗完毕,太后对我说:
  “你一定很奇怪,像我已经这样大年纪的了,居然还花了这许多时间和精神来打扮自己。的确,我很喜欢打扮自己,也喜欢看别人打扮得好看。小姑娘们打扮得美丽,我看了就觉得高兴,于是也希望自己能变得年轻些。”我说太后的确看来又年轻又美丽,我们虽然比太后年纪小,却远不如太后。太后喜欢人家恭维她,听到我这样说,似乎很高兴。那天早晨,我就尽我最大的力注视着什么是太后所喜欢的,什么是太后不喜欢的。
  太后又带我到一间她藏珠宝的房间。这房间三面都是木架子,一格格地排着,从地一直到屋顶。架子上放着乌木的匣子,里面都藏着珠宝。每个匣子外面贴张小的黄条,写着这匣子里所放的东西。太后指着右边架子上的一排盒子对我说:
  “这些都是我日常所戴的,你得常常查看查看,有没有缺少。其余的都是在特别场合戴的。在这间屋里,大约有三千盒,还有许多锁在别的房里,等我有空的时候带你去看。”她又说:
  “可惜你不懂中文,不然我可以将所有珍宝开一张单子给你,让你常常可以照着单子查点。”我听了惊异得很,不知是谁告诉太后我不懂中文的,我很想知道是谁,却又不敢问,只得对太后说:
  “我虽然没有在中国文字上下过工夫,可是也曾读过一个时期,所以稍稍能够读一些,写一些。假如太后要开单子给我,不妨让我读读试试看。”
  “这真奇怪得很,”她说,“你第一天到宫里来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我你中文一点都不懂,可惜我已经忘记了那是谁。”太后一边说,一边就环顾四周。我相信太后并没有忘记那是谁,不过她不愿意告诉我罢了。她又说:
  “今天下午要是有时间,我和你一同把单子看一遍,现在,把第一排的五只盒子拿来。”我把这五只盒子送到她房里,放在桌上。她打开第一只盒子,这里面是一朵最美丽的牡丹花,是用珊瑚和绿玉做成的,花瓣做得像真的一样会抖动。这朵花是用极细的铜丝将珊瑚串成的。太后将这朵花插在右边鬓角上。又开第二只盒子,拿出一只秀丽的蝴蝶,也是用宝石、铜丝串成的。这种方法是太后自己发明的:把宝石雕成花瓣形,末端钻上小洞,用铜丝穿在洞里连起来。另外两只盒子里是几种不同的手镯和戒指。有一对镶珍珠的金手镯,一对镶玉的金镯,有小的金链条挂着宝石。还有两盒是珠璎珞,样子实在好看,我一见就喜欢。太后拿出一串梅花形的珠串,这珠串中间一粒大珠子,周围五粒小珠子,就做成一朵梅花,接下去再是五粒小珠子,一粒大珠子,又是一朵梅花,这样连下去成了很长的一串。太后把它挂在纽扣上。
  这时候,有一位宫眷替太后送几件袍子来让太后选择。太后一件都不中意,叫她拿回去,重新送几件来。我看看那些袍子颜色都很鲜丽,刺绣着美丽的花。一会儿,那宫眷又另外送来几件袍子,在这里面太后选了一件湖绿底子绣白鹤的袍子。她穿上身后,照了一会儿镜子,就把头上的蝴蝶取下,说:
  “你看我在这些细小的地方都讲究,这玉蝴蝶太绿了,和我的衣服不协调。把这放回盒子里去,把第三十五号盒子里的一只珍珠鹤拿来。”我回到珠宝房里,找出了第三十五号盒子带给太后。她打开盒子,拿出一只用银子做成底子而镶满珍珠的仙鹤。鹤的嘴是用珊瑚做成的。珍珠铺得这样的密,倘使你不仔细看就看不出银底子。这确实是一件极精致的东西,珍珠的色泽和形状都是最好的。巾帕鞋子都绣着花。
  太后刚穿戴好,光绪皇帝穿着礼服来了。他在太后面前跪下说道:
  “亲爸爸,吉祥。”皇帝称太后为父亲,这似乎是很奇怪的。但是太后喜欢做男人,要我们都用男性称呼她。这也是太后的一种怪癖。
  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向皇帝行礼,不过我想礼貌周到一些总是不错的。于是我就等待着皇帝或太后两人中间有一人走出,因为在太后面前,谁都不准向别人行礼。一会儿皇帝出去了,我就跟着他出去。就在行礼的时候,太后出来了,她用一种很特别的目光对我看看,似乎对我的举动很不以为然,却并不说什么。我非常不安,因此断定多礼不一定是对的。
  于是我再回到房里,看见一个小太监,拿着几只黄盒子放在左边桌子上。太后坐在大椅上,这被称为她的小宝座。小太监打开黄盒子,从每个盒子里拿出一个封袋献给太后,太后用象牙小刀把封袋裁开,取出里面的东西看了一遍。这都是各部各省所上的奏章。皇帝已经过来了,站在桌子旁边,太后每读完一份,就递给皇帝。我站在太后的椅子后面,看着皇帝很快地把这些都读完了。读完后,奏章又被放回盒子里。在这一段时间里是四周鸦雀无声的。这时候李莲英进来报告太后,轿子已经预备好。太后立刻站起来向外走,我跟着她,扶她下阶梯,走上轿。皇帝、皇后、太监就照以前的位置跟着,太监、阿妈、仆人,也像我第一天进宫的时候那样跟着。到了朝堂,我们到屏风后面去,太后上宝座,早朝开始。我很想知道早朝的仪式和内容,但是那些宫眷总是和我在一起,后来我趁她们和我妹妹谈话的时候,溜到一个角落里,静静地坐下来,听太后和大臣们的对话。
  前边一段话我没有听清楚,因为那时候有许多人在耳语,但是从屏风雕花的空隙里望出去,我可以看见太后正在和一位将军谈话。我又看见庆王带着军机班的人来。庆王是军机大臣。太后和将军谈完后,就和庆王商议放缺的事情。庆王呈给太后一张名单,太后看过后,就在中间提出几个人。庆王说:
  “有几个人名字虽然没有在这单子上,却是很适宜于这一职位的。”
  “好的,一切照你意思做吧。”太后说,又问皇帝:
  “这样好吗?”
  “好。”皇帝回答。这样早朝就算完毕,大臣们都退了,我们都从屏风后面出来。太后说她想去散散步,换换空气。于是有宫女拿来一面镜子放在桌上,太后将沉重的珠宝都从头上摘下,只剩下一个光光的发髻,倒也很好看。她要换几样首饰,我就开了一小盒子,那是一个太监送来的,从这里面拿出几朵小小的珠花。太后拿了一朵插在发髻的一边,又拣了一只绿玉的蜻蜓插在另一边。她说这些小珠花她最喜欢,每当她除下重重的首饰后,就要换上这些小巧的。
  我看着太后装饰,心里犹豫不决,这许多换下来的首饰该怎样处理呢?因为我没有想到太后在早朝后更换首饰,所以没有把首饰盒带来。这样想着,我心里有些慌了,不知太后将要对我怎样。恰巧这时候一个太监把这些盒子送来了,我顿时心里一轻,赶紧把这些宝贝装到盒子里去了。
  7宫中的插曲
  第一天跟着太后,样样事情都觉得茫无头绪,不知道太后要些什么,平时习惯怎样,同辈中似乎又没有谁肯告诉我。但是由于我仔细地观察,渐渐地总算有些入门了。当我把太后换下的珠宝放进盒子里以后,又开始犹豫起来:我应该立刻送还珠宝房里呢,还是等候太后的吩咐?太后正在和我母亲说话,于是我等了一会儿,最后决定尝试一下,把这些东西送回珠宝房里去。回来的时候,我在庭院里碰到太后。她刚换过衣服,并且换了平跟鞋,所以看起来矮得多了。这一件袍子是天青色镶着粉红花边,没有绣花,太后穿着很合适。看到了我,太后就问:
  “你刚才在哪里?”于是我告诉她,我去放首饰了。太后说:
  “对了,我的意思正是这样,换下的首饰应该立刻送回珠宝房去,可是我早晨忘了告诉你了。是不是有人告诉你这样做的?”
  “没有,”我说,“不过我想让太监把这样贵重的东西拿来拿去不大妥当,而且我想太后大概不再需要了,所以我就把它们送回珠宝房去。”
  “我知道了,这些女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告诉你。但是我很高兴你做的事都合我的意,所以我以为是有谁告诉你的。以后有什么不明白的事,尽管来问我好了,不要去跟这些小人多往来。”
  从太后的话里,我相信一定有人在妒忌我而在背后诋毁我。不过我以后自己可以拿定主意,好在太后很喜欢我,必定会处处照应我。
  太后走了一程,笑着对我说:
  “你看我现在不是舒服得多了吗?我要走长路,到那边山顶上去吃饭,那里有一块极好的地方。我想你一定也喜欢的,来吧,我们一起去。”
  皇帝已经回宫去,李莲英也早走了。太后一路上说说笑笑,毫无牵挂,似乎主要的国事早已安排定了,世界上充满着快乐。从这一点看来,我知道太后是一个达观的人。太后回过头来对我说道:
  “看,多少人跟着我们来了。”我回转身一看,果然看见一大群人来了,就是护送太后上朝堂的那一群。走出庭院西边就是一个长廊,长廊蜿蜒曲折地沿着一个湖伸展。从长廊的一端不能望见另一端。每隔相当的距离就有一盏电灯,那些电灯一齐亮起来的时候,长廊里就光辉灿烂了。
  太后走路极快,我们必须快步追随着才不致落后。太监、宫女都在太后右边走,只有一个捧着黄缎椅的太监是跟在我们后面的。这黄缎椅和太后的狗是随时跟着太后的。太后出来散步或游玩的时候,常常喜欢坐在黄缎椅子上休息。走了很长一段路之后,我开始觉得疲倦了,可是太后还是走得很快,丝毫没有一点倦意,太后问我,喜欢不喜欢在宫里?和她在一起觉得称心吗?我告诉她我极愿意侍候她,这是我几年来的梦想,现在居然实现了,我怎能不满意呢?
  最后,我们走到那边有石舫的地方,我深深地感到疲倦了。我以往未见到老年人中有像太后这样身体强健的人,不过以中国这样大的地方,太后能日理万机,倘使没有这种精力,也是不能支撑这许多时日的。石舫很壮丽,它是富于雕刻的美术品,不幸里面有的地方已经破损不堪了。太后指着它说:
  “这许多破损,都是庚子年被洋兵弄的。你瞧那一排玻璃的彩画及颜色,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也不愿意去修理。这也算让它留一个纪念。”我们站不多久,太监搬来这受宠的黄缎椅子,太后坐下休息了。在谈话中,远远瞧见划来两只华丽的大船,后面和左右两边布满了小船。这许多小船,也是极精巧的,一眼望去犹如极美的浮塔。浮塔的窗子挂上红色纱帘,并且镶着缎边。太后说:
  “船在那里。我们必须上船,划到湖的西边去用餐。”太监细心地伺候太后在前,我们也跟着上船。在船中有各种不同式样雕花的檀木桌椅,上面铺蓝缎的垫子,两边窗子都布满着花朵。那里还有两个小房间,太后说可以去看看。有一间是更衣室,室内有全副梳妆,另外一间内有两铺炕和几张小椅子,是为了太后疲倦时休息而设的,太后叫我们坐在船板上。太监送来红缎垫褥替我们铺好。我们穿了洋装,很不方便,但因为没有得到太后的吩咐,又不好随便易服。太后不知怎样发觉我们的不方便,就叫我们站起来,又叫我们看看后面跟来的船。我就伸头向窗外瞧,瞧见皇后的船在尾随着,皇后挥手,我也挥手。太后微笑说:“我给你一只苹果,你能掷给她们吗?”太后拣了一只苹果给我,我用了气力一掷,扑通落在水中,太后叫我再抛一个,又未中,太后自己掷一下,恰巧打中了一位宫眷的头,我们都尽情地笑了。另外有几只平船,一只满载着太监,一只满载着宫女、阿妈。其余都是替太后运送午餐的。湖色非常美丽,在阳光下更使人觉得绿得可爱。我对太后说这种颜色使我想起了海。她说:
  “你到过这么多地方,还不知足,还要想起海。你以后不要再出洋了,跟着我吧,你可以欣赏这秀丽的湖光,代替那奔腾澎湃的海浪。”我向太后保证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只有快乐。说真话,我实在喜欢这幽美的湖景、温和的气候、鲜丽的阳光和太后慈母般的爱,我对太后的敬爱是每分钟都在增加。我的确喜欢这地方,巴黎的一切繁华,早已在我记忆中消失殆尽了。
  最后我们到了湖的另一部分,这里可以说是一条小溪,狭窄得只够一只船通过。溪的两岸栽着垂柳,这使我想起了从前读过的中国神话里的境界。这时候,宫女、阿妈和太监都捧着食盒在岸上走,只剩两只船在行了:一只是皇后的,一只就是我们的。太后说:
  “几分钟之内我们就可以到山脚了。”船渐渐靠岸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乘黄轿和几乘红轿已经在岸上等候着了。我们登了岸走进轿子。我发现太后的那乘轿子不是早晨的大轿。这顶小轿,也是黄色的:黄的杆,黄的绳,由两个轿夫用绳挂过肩上抬着,四角有四个太监扶着。轿子刚要起行的时候,太后说:
  “裕太太,我今天特恩,给你和你的女儿红轿红绳,这是我不轻易给人的。”太后对我们示意,我们立刻懂得她的意思,就跪下来叩头谢恩,一直等太后进了她的轿子。我们找到自己的轿子,在轿子旁边我们的太监已经等候着了。令我特别惊异的是,我看到轿杆上刻着我的名字,就问太监是什么意思。太监告诉我这是昨夜太后吩咐的。我看到太后和皇后的轿子在前面,觉得乘轿登山非常危险。因为后面一个轿夫为了使轿子平衡,将轿杆高举在头顶上。我顿时神经紧张起来,心里很害怕,要是轿夫一失足滚下去岂不是完了!我们的太监都跟在轿子旁边走。我对一个太监说,我很担心轿子会翻下去,他叫我回过头去看看,这一看使我更加恐惧了,原来抬我的轿夫也把轿杆举到头顶上,而我竟还没有觉察到。太监又告诉我这些轿夫是专做这种事情的,早已熟练了,绝对不会有危险。于是我的心才稍稍安定,回过头再看看,只见宫眷们的轿子接连地跟在后面,太监、宫女都跟着走,预备万一我们跌下去的时候可以救助。最后我们都到了山顶,我们扶太后下了轿,就跟着太后走进福清阁。
  这真是个美丽的地方。我认为整个颐和园中没有一处地方比得上它。这个阁共有两大间,每边都有窗子,可以望到全园。两间屋子中央的一间作餐室,小的一间作更衣室。凡是太后所到的地方都有更衣室。太后领着我们各处游玩,指给我们看各种可爱的花草。这时候一个小太监来对我说太后的果盘已经预备好了。这是我第一天值日,我就跑出去,看见两大盒糖果,于是我两盆两盆地搬进来,共搬了九次,都把它们放在太后面前的方桌上。太后正在和我母亲谈论着各种花,但是我发现她时时刻刻在留心看我做事情。我将糖果盆很细心地放在桌上,并且由于上次的观察,我知道太后喜欢吃哪几种,就将这几种放在太后旁边,太后笑着对我说:
  “你做得好极了。你怎么知道这些是我喜欢的而放在我的前面!谁告诉你的?”
  “没有人告诉我,我上次注意到老祖宗爱吃这些东西。”我说。
  “由此可见你处处地方在用心,”太后说,“不像我这里的一班人笨得连一只鸟都不如。”太后说完,就忙着吃,又给了我几种糖,叫我就在她面前吃好了。当然,我从来没有忘记谢她,所以我又谢了。我想宁可多谢,不可少谢。太后说:
  “我给你小东西的时候,你不必叩头,只要说‘谢老祖宗赏’就够了。”过了一会儿,太后又对我说:
  “今天是你值日,所以这些东西都是你的了。你拿出去坐在走廊里慢慢地吃吧。你看,我实在吃不完,还剩了这许多,假如你喜欢,可以叫你的太监替你带回去。”于是我把这些小盆子放进盒子,拿到走廊里,排列在桌子上请皇后同吃。虽然我也不知道应该不应该请她,但是我想试试无妨。她说:
  “好的,我来吃一些吧。”我也拿起块糖,刚要往嘴里送,忽然听得太后叫我的名字,我急忙进去,看见太后坐在餐桌旁边预备吃饭了。她说:
  “昨天渤兰康太太还说了些什么?她真的高兴吗?你想外国人真的会称赞我吗?我想不会的,他们一定还记得光绪二十六年的‘拳匪之乱’,我也不在乎,我仍旧爱我们的老样子。我真找不出理由为什么我们要去爱外国人,你有没有听到过外国女人对你说我是一个凶恶的老太婆?”我很惊奇太后为什么在吃饭的时候特地叫我来问这些问题?看她的态度很抑郁,我知道她心里一定不快活。我肯定地说:
  “完全没有这回事。外国人都说太后好,待人和气,态度高雅等等的话。”太后听了这话,似乎稍稍高兴些,又说:
  “当然,他们在你面前不得不这样说,让你听到人家说自己国家的皇帝好,心里肯定高兴。但是我比你更知道得多。虽然我也不能为国家操更多的心,但是我实在不愿意看着中国在这样一种困难的状态中。虽然我周围的人都这样安慰我,说差不多世界各国都和中国非常友好,我就不相信这些话。我希望我们中国将来会强大。”我不知该说些什么话好,只得安慰她说:
  “这时候快要来了,我们都在等待着。”我很想趁这机会进言一些意见,劝太后采纳,但是一想太后现在正在不开心,说了恐怕更不好,还是另候机会吧。我很为太后担忧,我愿意牺牲我的一切来帮助她,我要告诉她一般人对她的见解怎样,让她可以看到一切事情的真相,这是从来没有人敢做的事。但是某一种力量在警告我不要太鲁莽。太后在和我谈话的时候,我一直想着这件事,最后我断定时机还没有成熟,我还是暂时不发表意见。我现在愈来愈爱太后了。为了使我的计划不致失败,我一定要非常小心,免得现在就得罪了她。我先要深深地了解她,然后才能劝她改造中国。
  太后吃的时候,我一直站着。吃罢,太后站起来,把一块五彩绸巾交给我。这绸巾约有一码见方,一角折叠,镶着一只金蝴蝶,蝴蝶的背后有一只钩子可以挂在衣领上。她说:
  “我想你一定饿了。去告诉皇后及其他的人一同来吃饭吧,这桌上的东西你都可以吃,拣你喜欢的尽量地吃吧。”这时候我的确饿极了。因为我早晨五点钟后,就只吃了一些早点,后来跑了这么多路。太后用膳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她吃得慢,又吃得多,一边吃,一边谈,我想她似乎永远吃不好了。皇后站在上面,其余的人就分别站在两边。我们不愿意站得很靠前,所以站在桌子的另外一端。食品大都和前一天的相同。太后洗好了脸,从更衣室出来,她已经换过了衣服,是一件简单而好看的袍子,由粉色夹灰色的丝织成的,走动时有光一闪一闪的,一会儿灰色,一会儿红色,非常好看。太后说:
  “我要看你吃饭,咦!你们为什么都站在那一头?好菜都在这边,你们一齐过来,靠在皇后旁边吃。”于是我们都移到这一头。太后站在我旁边,指着她所喜欢的一碟
  鱼叫我尝尝,并且说:
  “不要客气。你知道吗,在这一群人里,你要战胜她们。谁委屈了你,你可以告诉我。”于是太后又出去了,说要去散一会儿步。我发觉有几个宫眷神色不好看,因为太后对我特别关心。我知道她们在妒忌我,不过我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饭后我跟着皇后,因为我对于一切都是这样生疏,我不知是否应该去陪太后。自从知道大家对我妒忌后,我对一切事情更加注意了,因为我要使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一点错处可找,使她们没有机会可以取笑我。我听到太后在骂管花园的太监,说他们懒惰,许多地方枝叶应当修剪了,他们却不管。于是我们都到太后那里去。太后对我们说:
  “你们看,什么事情都要我亲自照顾,要不然,这些花都要让他们糟蹋完了。我一点都不能信任他们。我不知道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他们应当天天到各处看看,把枯了的枝叶剪去。是的,他们已经几天没有挨打了,等得不耐烦了!”又笑着说:
  “他们既然喜欢挨打,我总不使他们失望。”我想这班人都是呆子,看着鞭子,不知谁要来打他们。太后对我说:
  “你有没有看到过这种事情?”
  “看到过的,”我说,“我小时候在沙市,曾经看见过犯人在衙
  门里被鞭打。”“那算不得什么,”太后说,“这些太监比他们可恶得多,所以该重重地受责罚。”太后要教我掷骰子,因为她们人数少,玩起来不痛快。于是我
  们又回到餐室里。餐室的中间有一张大方桌。太后朝南坐下,对我说:
  “让我来教你这种游戏怎样玩法。你懂得中文能看懂这张地图吗?”我看到桌子上有一张地图,和桌子一样大,用各种颜色画成。图的中央写着这游戏的规则,这张图叫“八仙过海”图。八仙是吕仙、张仙、李仙、韩仙、蓝仙、曹仙和汉仙七位男仙,还有一位何仙是女仙。这张图就是中国地图,用不同的颜色标出中国各省份。有八个象牙筹码,直径大约一英寸半,厚只有四分之一英寸,每个上面刻一位仙人的名字。这种游戏八人、四人都可以玩;八个人玩的时候,每人一个筹码,四个人玩就每人两个。图的中央放一只碗,里面盛着六粒骰子。假如四人同玩,那么一个人先掷骰子,数一数掷出的点子,最大的点子是三十六点,掷到三十六点的,这位仙人就可以到杭州去游玩一次。若为吕仙掷到三十六点,就把吕仙的筹码放在地图上的杭州,于是这人为另一个筹码上的仙人再掷一次。所以如果四人同玩,每人要掷二次,八人同玩每人掷一次。不同的点子代表不同的省份,它们的等级是这样,六粒骰子完全相同,六粒中有一对至三对,最小的是双么二三,哪一位仙人倒霉,碰到双么二三就得出局。第一个周游全国后回到皇宫的就算是赢家。
  我把地图上的规则读给太后听,太后非常高兴说道:
  “我想不到你竟能读得这样好。这种游戏是我发明的。我曾经费了许多时间教三个宫眷,并且先得教她们认识这些字,可是她们竟这样笨,老是学不会,弄得我也灰心了,不高兴教她们了。我想你现在一定懂得怎样玩法了。”我听到宫眷们的中文程度这样差,不觉大大吃惊。我总以为宫眷们汉学是很精通的,所以我一直不敢在她们面前显露我的汉学的程度。我们开始游戏了,太后的运气真好,她的两位仙人总是跑在我们前面。一位宫眷对我说:
  “你觉得奇怪吗?老祖宗总是赢的。”太后笑着对我说:
  “你还是第一次玩这游戏呢。如果你赢了,我送你一样很好的礼物。”我想我一定不会赢,因为太后的仙人和我的隔得很远,我哪里赶得上!太后告诉我要什么点子只要掷的时候喊一声就会出来的。于是我就喊,可是出来的点子偏偏特别小,引得太后大笑起来。我们不知道这游戏要继续到什么时候。于是数一数除了太后之外谁最快,结果是我赢。太后说:
  “你绝对不会胜过我,谁都不会。好,现在你是第二赢家,我仍旧送东西给你。”说着,太后就叫宫女去拿几条绣花手巾来。宫女拿来了几条彩色的手巾。太后问我喜欢哪种颜色,但又自己拣了两条给我,一条是粉红的,一条是明绿的,上面都绣着紫藤花,她说:
  “这两条最好,你拿着吧。”我正要跪下去谢,可是两条腿竟不能动了,用尽力气,才勉强把两腿弯下。太后大笑起来,说道:
  “我看你不习惯站着,所以腿都不能动了。”虽然我腿酸痛得很,可是我觉得最好不要让太后知道,所以我说:
  “没有什么,两腿不过有些麻木罢了。”
  “你到廊下坐下休息一会儿吧。”太后说。这真是求之不得,于是我立刻出去。皇后和几位宫眷也坐在那里。皇后说:
  “你站了许多时候一定很累了,到我这里来坐一会儿吧。”我的腿变得硬了,背也酸得很。当然,太后坐在自己的大椅子里是不会想到人家站着的苦痛的。在北京的皇宫里穿上外国的服装,实在是一件不方便的事,我一直希望太后会叫我们换上满洲装。虽然太后常常问我关于外国服装的许多问题,并且说:
  “外国的服装实在不比中国的服装好,并且把腰束得紧紧的,一定很不舒服。我总不喜欢那种样子。”可是她总不说要我们把外国服装换掉,所以我们只得耐心地等候着。皇后从袋里摸出表来看了看,说:
  “你们这游戏玩了两个钟头。”我对她说,在我看来真比两个钟头还长呢。正在谈话之间,我看见我们的太监用扁担挑了四个盒子来,放在我们旁边。有一个太监递了一杯茶给我。后来我的母亲和妹妹来了,这个太监也递给她们每人一杯茶。可是和我们一同谈话的宫眷却没有茶。在长廊的那一端我看到两只同样的盒子,有一个高大的太监在冲茶,并且用银托银盖黄瓷的茶杯装了一杯茶给皇后。旁的宫眷仍旧没有。
  忽然我旁边的一个宫眷对我说:
  “你可以叫王太监把你们的茶给我一杯吗?省得我去长廊那头的小屋子里跑一趟了。”这话把我搅糊涂了,我很惊奇地望了她一下,因为我丝毫没有想到那茶是我们自己的。我立即叫王太监给她一杯茶,不明白的事情不妨以后再问。我宁可把自己的东西多给些人家,也不要自己在人家面前显得什么都不知道。不久太后出来了,不等太后走到廊下,我立刻站起来告诉了皇后,因为我面对着房间坐着,所以第一个看见太后出来。太后对我们说:
  “快三点钟了,我想回去休息一会儿。现在就离开这里吧。”于是我们站成一排,侍候太后进轿,然后各人走进自己的轿子。这一次轿子速度极快。还没有到太后的庭院,我们就先下了轿,走在太后轿子前面站成一排,侍候太后下轿。太后走进卧室,我们跟着过去。有一个太监捧着一杯开水进来,另外一个太监捧着一碗糖。太后用她的金匙加了两茶匙糖在开水里,然后慢慢地啜着,说:
  “睡前吃一杯糖茶可以安神,我常常这样,并且觉得效力的确很好。”太后把头上的珠花拿下,我把它们装进盒子,送回珠宝房里去。我回来的时候,太后已经睡在床上了,对我们说:
  “现在你们回去休息一会儿吧,我不需要你们了。”
  8宫眷们
  我从太后房里出来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宫眷并不一同出来。有一个宫眷对我说:“真高兴我今天可以休息一会儿了;我已经接连坐了三个下午了。”我起先不懂她的意思。她又说:
  “哦,你还没有值过班,不知你有没有接到命令。你知道吗?每天太后睡午觉的时候,我们中的两人必须留在她房里看管那些太监和宫女。”我想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候在太后房间里。皇后对我说:
  “我们快去休息吧,太后一醒,我们又不能休息了。”真的,我也不知道太后能睡多少时候。于是就回到自己房里。一坐下来才感到真正的疲倦了,身子几乎不能动弹,而且瞌睡得厉害。我是难得五点钟就起身的。我坐在那里,思绪就渐渐飘到巴黎。想想真有趣,在巴黎的时候,我常常跳罢舞,五点钟睡觉。在这里,这时候却要起身了。一切对于我都是那样新奇。看着太监们来去奔走,像侍女一样的侍候我们。我告诉他们我不需要他们,叫他们出去好让我躺下休息一会儿,但是一会儿他们又送茶,送糖果点心来。我正想换一件轻便的衣服,忽然一个太监进来报道:
  “有客来了。”于是两个宫眷带着一个十七岁模样的女孩子进来了,这个女孩子我那天在宫里看见过,不过没有人给我介绍。这两个宫眷说:
  “我们来看看你是不是安适。”我想她们完全是好意,但是她们的相貌我一点都不喜欢。她们介绍这女孩给我,说她的名字叫长寿。看她的样子,真不像是个长寿的人,又黄又瘦,完全是一副病容。她对我行礼,我还了半礼。那两个宫眷又说:
  “长寿的父亲是个小官,所以长寿在宫中没有什么地位,她既不是宫眷,又不是丫头。”我听了这样奇怪的介绍,几乎要笑出声来了。那么她究竟算什么呢?因为那天早晨,我看到她和宫眷们同坐着,于是我也请她坐了。这两个宫眷问我觉得累吗?喜欢太后吗?我回答她们太后是我见过的最可爱的女子,虽然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还不多,我已经很爱她了。她们看了长寿一眼,互相笑了。她们笑得那样特别,使我觉得很讨厌。她们又问我:
  “你愿意住在宫里吗?你预备在宫里住多久?”我告诉她们我预备长住在宫里尽心服侍太后,因为我们才来了几天,太后已待我们这样好了。况且对国家君王尽忠也是一个人的本分。她们听了都笑起来说:
  “我们可怜你,为你担忧。在这里无论你工作得怎样勤苦,也不要想得到一点报酬,要是你真的像刚才说的那样去做,那么谁都不会喜欢你。”
  我不知道她们讲这些话的意思,并且她们讲得这样奇怪,我想最好还是设法阻止她们,我于是换了一个话题,问她们的头发是谁梳的,鞋子是谁做的。她们回答我一切都是婢女做的。长寿对两个宫眷说:
  “把宫里一切情形告诉她,她真正明了之后,一定会改变原来的主张。”我实在不喜欢长寿。她是个尖头薄嘴唇的家伙。笑的时候只听得笑声看不见笑容,我想对她们说些别的话,使她们没有机会搬弄是非。但是她们非常伶俐,她们见我想尽方法来阻止她们,就说:
  “让我们把一切都告诉你吧。这些事情别人都是不知道的,我们非常喜欢你,所以给你一些警告,碰到困难的时候,你自己可以设法保全自己。”我告诉她们我做事素来很小心,大概不至于陷入困难。她们笑起来,说道:
  “尽管你不错,太后总会找出你的错处的。”我不能相信这话,并且预备拒绝她们的警告,但再一想,我不妨姑且听听她们说出些什么来,不要得罪她们,免得将来结怨,于是我就说:
  “像老祖宗这样的好心人,绝不会到我们这种无助的女孩子头上来找寻错处。而且我们都是她的人,她要我们怎样,我们当然听她的。”
  “你真不知道呢,”她们说,“你不知道宫里是怎样一个罪恶的地方,一切的苦痛你是不会想象得到的。我们相信你现在一定觉得和太后在一起最快活,做太后的宫眷是一件光荣事。现在固然是这样,可是那日子还没有来呢。不错,太后现在待你非常慈爱,可是等着看吧,等到她对你厌倦了,她将怎样待你。我们已经受够了,宫廷生活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也都知道了。你知道李莲英就是靠着太后的势力来统治这宫的,表面上好像太后一点都不听他的话,其实他常常在和太后商量要责打谁。我们做错了事,总要去求他说情,可是他故意说太后不会听他的话,并且要骂他的,我们都恨死这班太监,他们实在坏透了。现在他们似乎对你很恭敬,就因为你受太后宠爱,像我们,天天受他们的气,实在忍无可忍了。”
  “老祖宗是个变化无常的人,她今天爱这个人,明天又会恨得她入骨,太后脾气极大,待人少恩。至于李莲英这人,就是皇后——我们的主妇,也见了他害怕,不敢不好好地待他。我们对他都非常恭敬。”
  她们这样滔滔不绝地谈着,不知什么时候才罢休。这时候王太监替我们送茶进来。忽然听得远处有嘈杂声,我连忙问王太监发生了什么事。那几个宫眷也很注意地听着。这时,一个太监飞奔进来说:
  “老佛爷醒了!”那两个宫眷立刻站起来说要去伺候太后,就出去了。我本来不愿意这些人来拜访,更不愿意听这种讨厌的话。她们把太后说得这样坏,我听了很不舒服。我第一天来的时候就深深地爱太后,所以我决心忘记她们所说的话。我来不及换衣服,就赶到太后房里,太后盘着腿坐在炕上,前面放着一只小几,她看见我就笑着问道:
  “你休息得好吗?睡了没有?”我告诉她我不觉得倦,白天从不想睡觉。
  “当你像我这样年纪的时候,你就随时会睡觉的。现在你还年轻,爱游戏。看你样子好像爬过了山去采集野花,又像跑了许许多多的路。你很累了吧?”
  我只得说:“是。”这时候,那两个背地里说太后坏话的宫眷来了。她们把这样那样的化妆品递给太后。我为她们感到惭愧,刚才说太后的坏话,这一会儿却来献殷勤了。太后洗好脸,梳好头,就有一个宫女送鲜花来。太后拣了几枝插在头发上,又对我说:
  “我喜欢新鲜的花。我总是那样忙,那些小花小草都许多日子
  没有去看了。现在告诉他们赶快预备晚饭,饭后我还要散一会儿步。”于是我就出去把太后的话传给太监。照例太监先送上糖果干点。这时候太后已经穿好衣服坐在堂屋中玩骨牌。太监照例摆好桌子,端上饭菜,于是太后放下骨牌开始吃了。
  “你喜欢这种生活吗?”她问。
  “我和太后在一起觉得非常快活。”我说。
  “人家常常说起巴黎的繁华,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你在那里的时候觉得快活吗?现在还想要回去吗?你们离开中国三四年,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当你们父亲任期满了,接到回国的命令的时候,你们一定都很高兴吧?”太后接连地问着。
  我除了回答“是”以外,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当然不能告诉她我离开巴黎的时候感到那样依依不舍。她又说:
  “我想,在中国每样东西都有,不过是生活方式不同罢了。‘跳舞’是怎么一回事?有人告诉我说两个人手拉着手满房间地跳一阵,假使真是这样,我觉得没有什么好玩。你们真的和男人一同跳舞吗?他们告诉我那些白发的老婆婆也跳舞的。”于是我就向她解释各种舞会的情形。太后说:
  “我不赞成那种匿名跳舞,因为带了个假面具,你就不能知道和你同跳的是谁。”我于是再向她解释,发请帖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品行不好的人绝对不会混进上等社会。太后说:
  “我很想看看这种跳舞,你能不能表演一下?”于是我出去找我妹妹,只见她和皇后正谈得起劲儿。我告诉她太后想看跳舞,我们必须立刻去表演给她看。皇后和宫眷听到这话都说她们也想看看。我妹妹说,她曾经在太后房里看到过一只留声机,这东西或许能给我们配上些音乐。我一想这主意倒不错,于是就去向太后要。
  “你们跳舞还要音乐吗?”太后问。我们听了几乎笑出来,就告诉她有音乐比较好,因为步子的快慢可以一致了。于是太后命太监把留声机搬来,并说:
  “我吃晚饭的时候你们就跳吧!”我们把那些曲谱一翻,大都是中国调子,最后才翻到一支华尔兹;于是我们就开始跳了。周围许多人都好奇地看着我们。她们一定以为我们疯了。跳罢舞,我们看见太后正在对我们笑,她说:
  “我就不能这样。你们一圈圈地转着,难道不觉得头晕吗?并且你们的腿一定也很酸了吧?看倒的确很好看,就像几百年前中国美女跳的舞一样。我想这一定很难,并且要有好看的姿态,不过我觉得如果一个男人和女人这样一起跳总不大好看。男人的手围着女人的腰,太难看了。我喜欢看女孩子和女孩子一同跳。中国女孩子是不准和男人接近的,外国似乎不大讲究这些,这就见得外国人比中国人大方。听说外国人都不尊敬他们的父母,可以随便打他们的父母,还可以赶他们出去,有没有这回事?”我告诉她没有的,那是说这话的人自己误解了。于是太后说:
  “我知道了,大概是有几个人这样,于是大家就武断地说外国人都是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其实这种情形中国也有的。”
  吃罢晚饭,正是五点半。太后说她要沿着长廊散一会儿步,我们就跟着她。太后把她的花一一指给我们看,并且说这都是她亲自种的。
  太后每到一处地方,总有一大批随从跟着,就像上早朝的时候一样。大





上一本:大家小书·桥梁史话 下一本:资治通鉴故事全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清宫二年记的作者是德龄,顾秋心 ,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