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人用相机记录下的中国百姓劳作史!我们爷爷的爷爷、奶奶的奶奶的年代的古老故事……若把书中宝贵的实物图片一张张排列起来,基本构成了中国传统劳动工具和器物全景图,一幅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长卷。《手艺中国》(ChinaatWork),作者为德裔美国学者鲁道夫·霍梅尔(RudolfP.Hommel,1887―1950),1937年于纽约出版。 霍梅尔接受亨利·莫瑟博士(Dr.HenryC.Mercer)提出并资助的研究计划,远涉重洋到中国,1921-1930年间前后8年(其中一年去了日本),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中国人使用的工具、器物以及劳作的场景,并带一些实物或复制品交给莫瑟博物馆。 该书在中国科技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方面亦具独特价值。不论就对中国传统工具和器物做详细调查、采用照相记录方式并配合测量手段而言,还是从调查记录范围之大、涉及工具和器物之多、所见样式之古老而言,本书都是空前绝后的! 书中记录采用18世纪西方工具分类法:制作工具或铁器;食物;衣物;建筑;运输。涉及劳动工具和器物120多小类,千件之多,几乎涵盖中国人日常所用。 若把书中宝贵的实物图片一张张排列起来,基本构成了中国传统劳动工具和器物全景图,一幅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长卷。 这些东西,有的我们永远找不到了,有的正在消失……我们奶奶以及奶奶的奶奶是怎么纺线制衣煮饭照明的,爷爷以及爷爷的爷爷是怎样制钉犁田捕鱼开矿的?是霍梅尔用他的相机和尺笔,帮我们记录下了那些过去的事情…… 作者简介: 鲁道夫·P·霍梅尔,1885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其父为慕尼黑大学东方语言学教授弗里茨·霍梅尔(FritzHommel,1854—1936)。鲁道夫·P·霍梅尔在慕尼黑接受早期教育,21岁时移居美国,辗转纽黑文和克利夫兰等地,之后到了新英格兰,在哈佛大学学习希腊语、拉丁语,以及其他古代典籍,后到伯利恒(Bethlehem)的里海大学(LehighUniversity)学化学,并在该校任副教授。后来,他认识了宾夕法尼亚州多伊尔斯敦的亨利·查普曼·莫瑟,被莫瑟博士所吸引,终于双方在充满魅力的人类工具研究方面产生共鸣,为协助莫瑟博士进行工具调查,毅然舍弃了从前的地位。莫瑟博士主要收集美国土著工具,并决心进行中国民间手工艺调查,委托鲁道夫·P·霍梅尔担当此任。霍梅尔先后在中国住了8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调查工作。 本书1937年的版本由约翰·戴公司出版,由于其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影响,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本书,此汉译本即依该版本翻译。 由于作者一直对莫瑟博士深怀敬意,所以,本书英文版的扉页上专门以当时已经辞世的莫瑟的名义将其献给莫瑟的舅舅。 目录: 序一 序二 译序 前言 第一章摇基本工具 采煤 采煤用绳索 采石 制铁 铁匠铺 铁匠工具 风箱 金属薄片应用 制钉 焊接工艺序一 序二 译序 前言 第一章摇基本工具 采煤 采煤用绳索 采石 制铁 铁匠铺 铁匠工具 风箱 金属薄片应用 制钉 焊接工艺 金属拉丝 铸铁 铸件修补 锻铁 流动铜匠 第二章摇农业工具 犁 耧 插秧 灌溉 施肥 耙和磙子 耕作工具 打谷和扬谷 马铃薯 剪枝 水磨 榨油 手磨(砻) 畜力磨 舂米 手推磨 大豆的利用 关于豆腐的补充说明 绳索压榨机 铡刀 制糖 食盐 供水 养牛 捕兽器 捕鱼法 织网 肉的处理 木炭炉及其制作 蒸馏制酒 酒炉 厨房炉灶 燃料 做饭 厨具 餐具 二摇 第三章摇制衣工具 轧棉机及弹棉花弓 纺线 麻纺车 纺车 捻线 织布 织带机 印染 砑光 洗衣 熨烫 摇缝纫及缝纫工具 画线工具 顶针和镊子 眼镜 针 剪刀 日本剪刀 草鞋 布鞋 雨具 编织 制革 做鞋 鞋匠的工具 第四章摇建筑工具 伐木 斧子 原木钩 打号锤 竹子的利用 摇木工用具 锯 船匠用截圆锯 横割大锯 篾匠用锯 干柴锯 伐木锯 日本伐木锯 日本榫头锯 手锯 短柄斧和柄斧 刨子 刮刀 木工台挡头 木工台架 钻孔 木匠用扩孔锥 摇凿子 木匠凿子 日本木匠凿子 墨斗 往复式车床 木匠的辅助工具 摇木钉在中国的使用 木钉的历史 中国冲子 起钉器 磨石 竹瓦 照明竹条 制砖 窖砖 制作屋瓦 烧石灰 石灰的多种用途 房屋结构 砖墙的砌法 夯土墙 门 锁 门环 窗 椅子 三摇 暖炉 枕头和床 扫帚 灯 制作蜡烛 第五章摇运输工具 道路 独轮车 橇 畜力车 挽具 水路 造船 造船填缝 船锚 船用罗盘 运载货物 液体容器 手制陶器与轮制陶器 锡匠手工艺 桶匠手工艺 人名及名词术语对译表 附录:书中所涉及英制、市制与公制 单位对照表 译后记/戴吾三 编校后记/孔昭君霍梅尔关于当代传统的中国实践的书,是独特和有价值的。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技史家,李约瑟 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和过去遗留下来的制作物表征了人类的进步和成就。 ——本书原版研究项目策划及资助者,亨利?查普曼?莫瑟 本书的目的在于展示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全貌,就像今天千百万人的生活——一种几千年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生活。 ——本书作者,鲁道夫·P·霍梅尔 本书是翔实而细致地著录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及其器具的一部图文并茂的著作,其中还包含着作者的平民意识、人文精神和对中国人与中华文化的尊重。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所记录和拍摄的某些技艺和用具,如今不是早就失传也是极罕见了。这本书不但引导我们该如何做田野调查,而且教导我们要关切底层手艺人的疾苦,将抢救保护传统工艺这一民族科技宝库引为己任。 ——中国技术史家,华觉明霍梅尔关于当代传统的中国实践的书,是独特和有价值的。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技史家,李约瑟 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和过去遗留下来的制作物表征了人类的进步和成就。 ——本书原版研究项目策划及资助者,亨利?查普曼?莫瑟 本书的目的在于展示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全貌,就像今天千百万人的生活——一种几千年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生活。 ——本书作者,鲁道夫·P·霍梅尔 本书是翔实而细致地著录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及其器具的一部图文并茂的著作,其中还包含着作者的平民意识、人文精神和对中国人与中华文化的尊重。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所记录和拍摄的某些技艺和用具,如今不是早就失传也是极罕见了。这本书不但引导我们该如何做田野调查,而且教导我们要关切底层手艺人的疾苦,将抢救保护传统工艺这一民族科技宝库引为己任。 ——中国技术史家,华觉明 宋应星在17世纪写成中国农业与手工业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200年后,霍梅尔以工具和器物为调查重点,再次调查中国人在制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技艺,完成“洋人版”的“天工开物”——《手艺中国》(ChinaatWork)。随着传统技艺、工具与器物的日渐消逝,人们才更加珍惜《天工开物》与《手艺中国》为实录和抢救文化遗产所做的宝贵贡献。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 要想面对未来就不能忘记过去。本书为我们记录了西方科技大举涌入之前,中华先人延续了数千年的生产生活细节和场景。难能可贵! ——易中天 手艺是古代中国人的命根子。今人能通过此书了解祖先的手艺,实乃一大幸事。 ——马未都英国是欧洲大陆第一个大量使用煤的国家。1833年,在豪斯泰德(Housesteads)的一处罗马地窖发现堆满了石煤。几年前在本外尔(Benwell)修建水库时,施工者发现了一个罗马时代的煤坑。②早在公元825年,盎格鲁一撒克逊(Anglo—Saxon)时期,一些地区的家庭就已在用煤。煤的使用恐怕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在一些古老的英国煤矿中都曾发现过石制工具,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煤先于铁被人们所熟知和利用。③ 我们有理由认为,石制工具的发现可以被当作使用者生活在石器时代的初步证据。然而对于中国的情况,做这样的推测时必须谨慎。陶器是我们最先进行的专门调查之一,在浙江省的一个山区,我们看到当地的陶匠做陶器时不用陶车。当然,如果由此轻易推断中国人不了解陶车,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这仅仅是事例之一,表明由于封闭和缺乏与外界交流造成的严重保守情况。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我们最近调查所见中国人原始榨油机中的震锤是石头的,要知道,如今距石器时代已3000年之久。 从以下对中国采煤业的介绍可以发现,中国人采煤的方法原始而落后。他们居然能找到深度达100—150英尺的地下煤,实在令人惊讶。不过,由于煤矿开竖井的方式与挖水井的方式非常相似,因此在寻找水源时,中国人会掘开松软的沙石表土偶然发现煤。实际上,此前他们已从地面的煤层露头中知道煤。 采煤 当我在江西赣江的丰城调查时,听说距该城西北大约20里(]里约为1/3英里)一个叫坑塘的村子有人采煤,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方法,我们步行了两个小时去那里考察。外来矿工在那里租地,先定好契约,权益明确后开始打井。竖井的直径约5英尺,四周用竹编席围挡。煤层距地面深有100—150英尺。竖井上支着井架,装有绞车,其样子很像图172水井用的辘轳。井架和旁边搭有茅草屋,用于看井或有时方便矿工居住。 图1是我们考察的一个煤矿的外景,左边是一个半结构的大房子,墙上抹有灰泥,在竖井和旁边建有一些草房。图2的井口上支着一个井架。两名工人同时在绞车的两端转动曲柄,绞车轴上的绳子缠绕的方向相反:一个空筐子徐徐落下,同时提上一个装煤筐。矿工下井也要站在筐子里,卜次下一个人,要紧紧地握住绳子。图中绞车上的曲柄显示不太清楚,它们只能说是近似“曲柄”(或说原始曲柄),靠近绞车轴的端头斜插一根木头,利用弯曲的粗树枝做成。从图3的草图可以看清楚“曲柄”的样子。 …… P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