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突厥最早来源于丁零,而丁零在魏晋南北朝时称为高车(敕勒),敕勒在隋唐时称为铁勒,而突厥、回纥、薛延陀都是属于铁勒的分支。丁零、高车既与突厥有民族渊源关系,而回纥、薛延陀的历史又与突厥的历史错综复杂,关系密切,故本书把丁零、高车、回纥、薛延陀各族的历史也略为涉及,以便把突厥族的历史面貌描绘得更为分明。 本书为继拙著《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1979年再版)之后,第二本关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著作,故撰写体例大体上与前书同。 突厥史一如匈奴史,是一门所谓“世界性”的学问,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国家都有人在专门研究它,并成为世界突厥学的一个内容。但在传统上,外国突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大多侧重于突厥语言、文字,因此对于突厥史,特别是六至八世纪活跃在我国历史舞台上的突厥族的历史,远远不如研究突厥语文那样兴盛,研究成果也不如突厥语文方面那样多。 早在十九世纪以前,就有一些国家以研究突厥的语言、文字为主,逐渐形成了一门突厥学。十九世纪末在今鄂尔浑河及叶尼塞河流域发现了《阙特勤碑》和《苾伽可汗碑》等古代突厥文碑铭之后,特别是1893年丹麦学者V.汤姆森解读了这些突厥文碑铭之后,大大推动了这门学科的进展。随后突厥的历史、文学和文化也都被纳入突厥学的范围,因而现时各国的突厥学,已成为研究包括历史上的和当今的操突厥语各族(回纥族在内)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学和文化的学科。 作者简介: 林斡,生于1916年,广东新会人。内蒙古大学教授。曾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内蒙古第二届民盟副主委、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曾兼任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中国中亚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名誉院长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