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作者:韩书端,罗友枝,陈仲丹      整理日期:2015-11-05 11:44:34

中国近三百年的历史,18世纪相对来说不太受重视,学者们更关注的是19世纪的变革和20世纪的革命。另外学者们对18世纪中国社会的总体评价也不高,认为这是个腐败奢靡、文化停滞的时期。而这本由两位美国女学者撰写的著作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们认为“18世纪在中国近代早期是最有活力的一个时期”。《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核心观点强调,18世纪中国社会的活力体现在向边远地区大量移民,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商品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和物质流动的加强有助于松动原来固定的社会地位,并使社会分层更加多元化”。另外这一时期学术上的成就为中国近代的各门学术奠定了基础,商人的往来活动以及他们扶植培育的城市文化也有助于清帝国的统一和整合。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是部概览性的史学著作,作者以史学的分析论说为主要著述方法,同时吸纳了社会学重视结构变化和人类学关注文明片段的研究手段,使得《十八世纪中国社会》读来既有得知历史事实的畅然,又有洞悉深层奥秘的明快。《十八世纪中国社会》作者在研究方法上又深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接受了年鉴派学者“长时段”的概念,故而对18世纪中国社会的研究扩展到1680—1820年间,向前追溯至清朝的建立,往后延伸到18世纪对后一世纪的影响,以此见出历史发展的渐进延续。
  作者简介:
  韩书瑞,美国著名汉学家、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弗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主要作者之一,独著有《千禧年之乱》、《山东叛乱》、《北京的宗教》、《中国大众宗教》等10余部。
  目录:
  译者的话
  插图说明
  序言
  第一章政府政策
  政治结构
  社会政策
  经济复苏
  对外关系
  第二章社会关系
  亲属关系
  住地与社区
  经济组织
  恩眷
  第三章文化生活
  城市生活刀译者的话
  插图说明
  序言
  第一章政府政策
  政治结构
  社会政策
  经济复苏
  对外关系
  第二章社会关系
  亲属关系
  住地与社区
  经济组织
  恩眷
  第三章文化生活
  城市生活刀
  学者文化
  物质文化
  人生礼仪
  年节礼仪
  国家礼仪
  价值观与信仰
  第四章社会变化
  经济差异与发展
  人口变化趋势
  世袭地位
  社会流动
  少数民族的同化
  边疆社会
  新的组织
  第五章地区社会
  华北
  长江下游
  长江中游
  东南沿海
  岭南
  中国西北
  长江上游
  中国西南
  满洲
  台湾
  地区与国家
  第六章18世纪的遗产
  王朝的衰落?
  增长与复杂性
  鸦片战争
  索引第一章政府政策
  中国的居民很少有人会意识不到他们生活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下。就像天一样,皇帝也是遥不可及,但人们知道他在哪儿。他们也会知道当时是哪朝哪代,甚至还能说得清当朝年号是哪一年。一个农民不必非要去了解清朝的官僚结构,但他会知道在官僚体系中有官员,他们有权捕人、征税、统领军队。不过国家对民众的具体影响不容易准确评估,历史学家通常会认为这一影响要比实际更明显,更加一致。在1683年清朝的征服告一段落后,清统治者实施的政策相继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而具体的政治和军事活动以其决定性的方式构成了18世纪社会生活的背景。
  就像满人将其革新举措融入传统体制以重新形成统治这个社会的机制一样,清王朝的一些决定是沿袭传统,而另一些决定则是采取新的做法以解决其熟悉和不熟悉的问题。因此,在18世纪除了仍旧维系早就有的一些长期发展趋势外,该时期的中国社会还带有1644年建立的这一新王朝的印记。
  在本书前几章,我们先要概述国家巩固政权的背景,尤其是清初重构政治体制、管理社会和经济以及处理中国与邻邦关系的举措。在第二章中要论及18世纪特有的主要机制,第三章用来探讨这一时期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本书后几章,我们则要较为详细地了解清代社会在18世纪的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第四章论及经济和人口发展趋势、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然后,在对清帝国做了整体考察之后,我们还要试图描述中国各大地区的特定社会状况。最后在第六章中,我们要探讨18世纪这一长时段与清王朝后来统治之间的联系。
  ……





上一本:賢妃嬖寵:唐代后妃史事考 下一本:简帛文献纲要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作者是韩书端,罗友枝,陈仲丹 ,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