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重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探讨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线性进化史之间的密切关系。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两章,论述民族作为启蒙历史主体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包括五个倚重文本的个案研究,是杜赞奇撰写复线历史的一系列尝试的成果,目的是要在民族进化历史的范畴和框架笼罩的阴影下闪烁出一星亮光。本书视野宏阔而不失精深,既能以全球眼光审视近现代中国历史,又能从关键之点切入,洞察细微,把握要害,融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思想文化与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筹诸多因素于一体,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学术界“语言学转向”和美国汉学界“在中国发现历史”思潮出现以来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杜赞奇(PrasenjitDuara)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早年就学于印度,后赴美国求学,拜著名汉学家孔飞力为师。现任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及东亚语言文明系。其《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曾先后荣获1989年度的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1990年度 目录: 译者的话 中译本序 导论 第一编 第一章线性历史与民族国家 一西方学术中的黑格尔传统 二线性历史的困境与民族主义的政治蕴涵 三民族国家与启蒙模式的中国史 四结论 第二章中国和印度的复线历史 一政治群体的历史模式 二群体封闭的解析与承异的叙述结构 三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与历史问题 四结论 第二编译者的话 中译本序 导论 第一编 第一章线性历史与民族国家 一西方学术中的黑格尔传统 二线性历史的困境与民族主义的政治蕴涵 三民族国家与启蒙模式的中国史 四结论 第二章中国和印度的复线历史 一政治群体的历史模式 二群体封闭的解析与承异的叙述结构 三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与历史问题 四结论 第二编 第三章反宗教运动与被压迫者之复归 一自觉意识与历史终结 二为终结历史而创造人民 三反宗教运动 四结论 第四章兄弟会与共和革命中的革命话语 一19世纪晚期中国的秘密会党 二矿工、儒家思想与满族问题 三革命党人对秘密会党的表述 四孙中山:现实的考验与叙述的封闭 五革命意识形态与全球种族话语 六结论 第五章“封建”的谱系: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叙述 一市民社会与西方中国史研究 二对市民社会的混杂叙述 三实践中的叙述结构:建国与市民社会 四孱弱的国家与国家主义话语 五后记:梁启超与《封建制之附论》 第六章地方对国家的叙述:现代中国的联邦主义与中央集权主义 一省与联邦国家的话语 二湖南:自治与民权 三广东:民族主义与背叛的政治 第七章中国与印度现代化批评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东游记——记我的学术生涯第二章中国和印度的复线历史 本章将通过考察对中国和印度的各种对共同体的叙述来挑战那种单一的民族“启蒙历史”的观念。与此同时,我将对颇为盛行的将民族视为与历史的彻底决裂的观点提出批评,因为在这样的观点之中,历史只不过是为了适应现在的需要而做出的回溯性的建构,它无所顾忌地把现在凌驾于过去之上,而它自身则屈从于黑格尔主义有关自觉的现代主体的形上观点。因此,为了在进化的与简约化的历史模式之间理清我们自己的思路,我将提出一种复线的历史观点,一种试图既把握过去的散失(dispersal),又把握其传播(transmission)的历史。 至少从艾密丽•科道瑞开始,在民族主义的学术研究中就形成了一种传统,从事于解构民族主义历史中的神话及其对令人不安事件的压抑。为了提醒我们注意此类传统的自觉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最近指出,约瑟夫•恩斯特•冉南是持批判性不足的方法来论述“早已被迫忘记的”不同政体之间的战争,以及这些战争最终如何被写成法国同胞之间的自相残杀(Anderson,1991:200)。一方面,我同情此类文献中对于目的论的批评,但同时我又对经常随之出现的观点表示怀疑,即:民族主义是一种完全新式的自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