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衰亡史(套装1-6册)》是真正堪称经典的屈指可数的著作之一:如果开列出必须收藏阅读20部西学经典,必有《罗马帝国衰亡史》;如果开列出必须收藏阅读的10部中外史学名著,也必有《罗马帝国衰亡史》。★本书文字高妙,语言优美,可读性强。是罕见的可以作为文学作品阅读的学术经典。★《罗马帝国衰亡史(套装1-6册)》是中国大陆通行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诸汉译本的**全译本。★本书揭示了历史盛衰兴替之规律,可做齐身、持家、治国之镜鉴。★★★★★新版推荐《罗马帝国衰亡史(1-6):修订版》《罗马帝国衰亡史(套装1-6册)》以堂皇宏阔的篇幅,叙述了罗马帝国从公元2世纪安东尼时代的赫赫盛极,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时黯然谢幕的1300多年的历史风貌。作者在近400万的洋洋文字中,既发怀古之幽思,悲怆叹惋千年帝国的无奈衰颓乃至烟灭;又阐思辨之深彻,诠释剖析盛衰兴替的永恒历史命题。 《罗马帝国衰亡史(套装1-6册)》出版后传诵两百年迄今不衰,其文学光彩与史学成就同样为后人称颂。 作者简介: 爱德华·吉本,(1737~179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吉本出生于伦敦附近的普特尼镇一个富有家庭,父亲是国会议员,但幼年丧母、身体多病以及艰辛的求学历程,磨砺了他坚毅沉默的性格。自1764年-在罗马城废墟产生写作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念头起至1787年完成全部六卷书稿,盛誉满天下,终其一生完成至今仍被称为“不朽宝籍”的伟大著作。 目录: 第一章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军事和疆域 第二章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内政修明物阜民康 第三章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政治架构 第四章康茂德残酷而暴虐的愚行 第五章军纪的废弛政府的新措施 第六章赛维鲁病逝卡拉卡拉的暴政马克里努斯篡位罗马帝国的财政和税务 第七章马克西明即位与其暴政 第八章阿尔塔薛西斯重建王朝后波斯帝国之状况 第九章从德西乌斯皇帝在位到蛮族入侵,此一时期的日耳曼情势 第十章蛮族入侵三十僭主 第十一章克劳狄当政击败哥特人奥勒良的胜利、凯旋和死亡 第十二章奥勒良逝世后军队和元老院的作为塔西佗、普罗布斯、卡鲁斯及其子相继为帝 第十三章戴克里先当政及其三位同僚马克西米安、伽勒里乌斯和君士坦提乌斯 第十四章戴克里先逊位后产生纷扰君士坦丁重新统一帝国 第十五章基督教的发展及早期教会的风格、作为、数量和状况第一章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军事和疆域 第二章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内政修明物阜民康 第三章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政治架构 第四章康茂德残酷而暴虐的愚行 第五章军纪的废弛政府的新措施 第六章赛维鲁病逝卡拉卡拉的暴政马克里努斯篡位罗马帝国的财政和税务 第七章马克西明即位与其暴政 第八章阿尔塔薛西斯重建王朝后波斯帝国之状况 第九章从德西乌斯皇帝在位到蛮族入侵,此一时期的日耳曼情势 第十章蛮族入侵三十僭主 第十一章克劳狄当政击败哥特人奥勒良的胜利、凯旋和死亡 第十二章奥勒良逝世后军队和元老院的作为塔西佗、普罗布斯、卡鲁斯及其子相继为帝 第十三章戴克里先当政及其三位同僚马克西米安、伽勒里乌斯和君士坦提乌斯 第十四章戴克里先逊位后产生纷扰君士坦丁重新统一帝国 第十五章基督教的发展及早期教会的风格、作为、数量和状况 第十六章从尼禄当政直到君士坦丁统一天下,罗马政府在此一时期对基督教的作为 第十七章君士坦丁堡奠基君士坦丁的政治体系及其成就 第十八章君士坦丁的性格作风高卢战争君士坦丁崩殂帝国分由三个儿子统治 第十九章君士坦提乌斯独自称帝加卢斯之死 第二十章君士坦丁改变信仰的动机、经过及影响 第二十一章异教受到迫害多纳图斯教派的分裂阿里乌斯的宗教争论 第二十二章尤里安在高卢被军队拥立为帝进军获得成功 第二十三章尤里安的宗教信仰一视同仁的宽容作风企图恢复异教的多神崇拜 第二十四章尤里安进驻安条克远征波斯的成就 第二十五章约维安的统治与崩殂 第二十六章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第二十七章格拉提安被弑和狄奥多西的统治 第二十八章异教信仰全面受到查禁基督教对圣徒和遗物的崇拜 第二十九章罗马帝国在狄奥多西两子继位后完全分裂 第三十章哥特人反叛 第三十一章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罗马元老院和人民的对策 第三十二章东罗马皇帝阿尔卡狄乌斯优特罗皮乌斯掌权后失势盖纳斯之叛 第三十三章霍诺留殒身瓦伦提尼安三世继位为西罗马皇帝 第三十四章匈奴人国王阿提拉的性格作风 第三十五章阿提拉进犯高卢为埃提乌斯率西哥特人所击退 第三十六章汪达尔人国王根西里克垂涎罗马 第三十七章寺院生活的起源、过程及其影响 第三十八章克洛维当政及其改变信仰 第三十九章东罗马皇帝芝诺和阿纳斯塔修斯 第四十章查士丁一世继位为帝 第四十一章查士丁尼在西罗马帝国的征战 第四十二章蛮族世界的状况 第四十三章阿非利加叛乱 第四十四章罗马的法治概念 第四十五章查士丁二世当政阿瓦尔人派遣使者 第四十六章科斯罗伊斯逝世后波斯发生革命 第四十七章神学史上“道成肉身”的教义基督的人性和神性 第四十八章第五卷及第六卷的主要内容 第四十九章图像崇拜的仪式及其所受之迫害 第五十章略述阿拉伯地方及其居民 第五十一章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叙利亚、埃及、阿非利加和西班牙 第五十二章阿拉伯人两次围攻君士坦丁堡 第五十三章东罗马帝国在10世纪所面对的状况 第五十四章保罗教派的起源和教义 第五十五章保加利亚人与匈牙利人的起源、迁移和定居 第五十六章意大利的萨拉森人、法兰克人和希腊人诺曼人开始侵袭及拓殖 第五十七章塞尔柱土耳其人 第五十八章第一次十字军的起源及兵力 第五十九章希腊帝国保存实力 第六十章希腊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第六十一章帝国为法兰西和威尼斯瓜分 第六十二章尼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腊皇帝 第六十三章内战使得希腊帝国残破不堪 第六十四章成吉思汗率领蒙古人从中国到波兰的征战 第六十五章帖木儿在撒马尔罕称帝 第六十六章东方诸帝求助于教皇约翰一世 第六十七章希腊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第六十八章穆罕默德二世的文治武功和行事风格 第六十九章12世纪以后罗马的状况 第七十章彼特拉克的性格和加冕 第七十一章罗马的废墟在15世纪时的景观城市的重建 本书的结论 罗马帝国历代皇帝年表 罗马帝国行政区图★我搁下笔,在树影婆婆的走廊上徘徊。从这里望去,一片田园景象。空气是温馨的,夜空是宁静的,银色的月光洒在湖面上,大自然万籁俱寂。我掩饰不住如释重负的喜悦以及由此也许确立我声誉的激动之情。——吉本★ 台湾学者汪荣祖先生对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既醉心于其“笔走龙蛇的雄浑气势”,更反复称赞它文笔恣肆,善于叙事。★英国史学家特雷弗罗普则认为,《罗马帝国衰亡史》代表“一整个世代人的史学雄心与探索的完成”,是英语世界里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吉本以一部大著而不朽,他也成为继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塔西佗、马基雅维里等欧洲史家后的又一位史学大家。 第一章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军事和疆域(98A.D.一180A.D.) 基督纪元2世纪罗马帝国据有世上最富饶美好的区域,掌握人类最进步发达的文明。自古以来声名不坠而且纪律严明的勇士,防卫疆域辽阔的边界。法律和习俗虽然温和,却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逐渐将各行省融合成为整体。享受太平岁月的居民尽情挥霍先人遗留的财富和荣光,共和体制的形象,从外表看来受到尊敬和推崇,国家主权似乎仍旧掌握在元老院手中,实际上执政治国大权则已全部授给皇帝。这段大约八十年的太平盛世,有涅尔瓦(Nerva)、图拉真(Trajan)、哈德良(Hadrian)和先后两位安东尼(Antoninus)皇帝,他们均能以才治国,以德抚人。在本章及以下两章中叙述帝国的声威,从而可知自马可·安东尼(MarcusAntoninus)崩殂后,国势如江河之日下,陵夷满目以至于万劫不复,此一重大变革于当前世界各国记忆犹新。 一、奥古斯都在位时的罗马帝国 罗马对外重大的征讨作战.均在共和时期完成。后继各朝皇帝一般而论都能秉持元老院的政策,对于历代执政官发挥旺盛的企图心,领导尚武精神的人民赢得的领土,大致都能感到满足。罗马建国最初的七百年中,傲世的战功获致应接不暇的胜利,到了奥古斯都(Augustus)当政,才放弃吞并世界的雄心,用稳健作风主导政策,并且将这种精神在公众会议中表露无遗。因为禀赋和环境的影响,奥古斯都养成爱好和平的习性,同时也不难发觉罗马已.处于巅峰状态,虽然毋须畏惧战争,也不必把一切军国大事全部诉诸武力解决。此外,远地作战的艰苦情势与日俱增,使得胜败未能预料,战争所导致的后果,是愈来愈多的动乱与愈来愈少的利益。奥古斯都有丰富的征战经验,更能印证他的看法,在经过深思熟虑的评估以后,确信以他审慎的作风,对于无法制服的蛮族只要稍做让步,仍能保持罗马的安全和尊严,所以不必让他的臣民和军队,冒着帕提亚人(Parthians)的矢石再度交战,宁愿签订保持颜面的条约,让对方归还克拉苏(Crassus)所失去的鹰帜和被俘的官兵。 奥古斯都当政初期,有将领主张要把埃塞俄比亚(Aethiopia)和阿拉伯·费利克斯(ArabiaFelix)纳入版图,他们千里行军到达南部热带地区,炎酷的天候击败入侵的罗马军队,使得僻远地区不谙战争的土著免于刀兵的灾祸。欧洲北部的国家并不值得劳师动众去征服,日耳曼的森林和沼泽地带,居住着孔武有力的蛮族,他们为了自由宁愿舍弃生命,在和罗马人初次接触,似乎是屈服在军团的优势武力之下,等到背水一战,却又能奋勇求胜,重获独立自主。这使得奥古斯都感到气数态势的变化难以预料,一直耿耿于怀。奥古斯都崩殂后,遗嘱在元老院公开宣读,给继位者留下极珍贵的指示。罗马帝国疆域西到大西洋、北至莱茵河和多瑙河、东以幼发拉底河为界、南到达阿拉伯和阿非利加的沙漠,把大自然的地理限制当做永久的防线和边界。 人性好逸恶劳,原本无可厚非,明智的奥古斯都所提出的怀柔政策,所以为后来的皇帝全盘接受,还是他们心存畏惧及恶习缠身所致。最初几位当政者,要不是一味追求奢华淫乐,就是暴虐无道残民以逞,很少视导部队和巡幸行省。虽然自己怠惰而忽略武事,又怕骁勇善战的部将作战凯旋,功高震主篡夺帝座,所以把建立事功当成对君权的无礼侵犯。每一位罗马将领率军在外。都小心翼翼以守土为职责所在,不愿征讨蛮族,以免惹来杀身之祸。 二、怀柔政策下的对外征战 公元1世纪时,罗马帝国唯一增加的行省是不列颠。继承帝位者只有在这件事上,追随凯撒的作为,而不遵从奥古斯都的训谕。不列颠与高卢海岸贴近,似乎时时在召唤军队入侵,盛产珍珠的诱人传闻,更引发他们的贪婪野心。不列颠虽然被视为孤悬海外、隔绝封闭的世界,然而用兵的方略倒是与大陆作战没有多大差别。这场长达四十年的战争,是由最愚蠢无知的皇帝开启战端,最荒淫无道的皇帝继续支持,到最怯懦胆小的皇帝手中宣告终止。岛屿大部分土地在这个时候已经降服于罗马的统治。不列颠的各部族虽然英勇善战,却乏人领导,再加上生性自由不羁,欠缺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他们拿起武器作战虽勇猛绝伦,但也经常反复多变,时而弃械向故投降,时而各族间兵戎相见,最后的下场是各自为战,遂难逃被逐一征服的命运。卡拉克塔库斯(Caractacus)坚忍不屈的屡败屡战;波迪西亚(Boadicea)不惜牺牲的报仇消恨;德鲁伊特(Druids)教徒宗教狂热下的前仆后继,都无法阻止罗马大军长驱直入,也不能改变整个国家遭受奴役的后果。虽然当时的罗马皇帝有的懦弱退缩,有的堕落残暴,但是这些将领率军在外,倒都能维护国家的尊严。图密善(Domitian)皇帝在位时,他的军团在阿格里科拉(Agricola)指挥下,击败喀里多尼亚人(Caledonians)在格兰扁(Grampian)山丘集结的队伍;他的舰队从事前所未有的海上探险,克服各种危难,环岛展示罗马的军威;皇帝自身安居宫中,听闻军中传来获胜信息而大感惊惧,在这种状况下,不列颠的征讨只有草草结束。原来在阿格里科拉的计划里,可以很轻易的将爱尔兰纳入版图,就他的意见看来,只要一个军团以及少数的协防军就可以达成任务。占领西部的岛屿非常有价值,等布列吞人举目四顾,自由已经毫无指望,就会束手就缚。 阿格里科拉有优异的功勋,所以才被解除统治不列颠的职务,平定蛮族的计划即使再周全也只有放弃。这位处事审慎的将军在离职以前,为了保障领土安全,采取了必要的预防措施。他平时就观察到不列颠有两个相对的海湾,把整个岛屿分成大小不相等的区块,这就是现在所称的苏格兰河口湾,越过这段狭窄的颈部大约有四十哩的距离,他派驻军队部署一道防线。安东尼.皮乌斯(AntoninusPlus)即位后,用石块砌成基础,上面覆盖草皮成为壁垒,来增强全线防御能力,此即“安东尼边墙”,距离现在的爱丁堡和格拉斯哥不远,长久以来成为罗马行省的界线。土著喀里多尼亚人在岛的极北部,过着狂野无羁自由自在的生活,并不是由于他们英勇过人,而是因为贫穷落后不值得征服。他们屡次向南进犯都被击退,损失很多人马,但是这片乡土从未降服。罗马人拥有世上气候最温和、物产最富饶的地区,因此对这块被冬季的暴风雪吹袭着的阴郁山丘。在蓝色烟雾笼罩下若隐若现的湖泊,遍布阴冷而孤立的石南树丛地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此地只居住赤裸蛮族在森林里猎取麋鹿。 以上所述是从奥古斯都逝世到图拉真即位期间,边界的状况和帝国的大政方针。图拉真是位品德高尚、作为积极的国家元首,他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有统御指挥大军的才能,把先帝规划的和平构想暂时搁置,开始连年的战争和征讨。军团望眼欲穿以后,又等到皇帝御驾亲征。首先讨伐的对象就是好战成性的达契亚人(Dacians),他们的居地越出多瑙河,在图密善当政时曾毫无顾忌地侮辱过罗马帝国的尊严。这是一支孔武有力、凶狠残暴的蛮族,深信灵魂不灭和轮回往生,所以作战时奋不顾身,视死如归。达契亚的国王德克巴卢斯(Decebalus)与图拉真旗鼓相当,后来战至精疲力竭、罗掘俱穷,虽不至于让自己和全族同归于尽,却也不轻言向敌人俯首认输。这是一场值得刻碑勒石的战争,除了短暂休兵,停止敌对行动外,战争延续五年之久,直到皇帝不顾一切投入全国人力物力,才使得蛮族完全降服。获得达契亚行省等于增加一千三百哩的国境周长,是违反奥古斯都遗言的第二次行动。现在帝国在东北方自然形成的边界,沿德涅斯特(Dniester)河、蒂萨(Teyss)河或称提比斯库斯(Tibiscus)河,下多瑙河和黑海成为一线。军用道路顺着多瑙河河岸到邻接的本德(Bender)地区,仍然可以看出当年遗留的古迹。本德在现代历史上很有名气,因为这是土耳其和俄罗斯两大帝国之间的国界。 在帝国初期诸帝之中图拉真有飞扬跋扈的气概。长久以来人类对破坏看的赞誉远过于创建者,以至于追求战阵的荣耀,成为君王将相瑕不掩瑜的过失。历代的诗人和史家对亚历山大赞不绝口,因此激起图拉真要一比高下的万丈雄心,使得这位罗马皇帝着手征服东方各国。他为自己的年老而叹息,很难有希望像腓力(Philip)之子那样建立举世无匹的令名。虽然图拉真的成就是那样短暂,外表上看起来倒是快捷迅速而光辉耀目。帕提亚人因内争而国势衰败,等到大军压境不战而逃,他也就趾高气昂的沿着底格里斯河顺流而下,从亚美尼亚(Armenia)的山地直达波斯湾,成为第一个在遥远大海上航行的罗马将军,因而感到沾沾自喜,可惜也是最后一位。他的舰队蹂躏阿拉伯的海岸,甚至妄想进逼印度国境。元老院每天接到信息,说有新的国家和不知名的部落接受他的统治,大家都惊叹不已。同时也接到正式文书,提到博斯普鲁斯(Bosphorus)、科尔基斯(Colchos)、伊比利亚(Iberia)、阿尔巴尼亚(Albania)和奥斯若恩(Osrhoene)的国王,甚至帕提亚皇室的成员,都从罗马皇帝的手里接受即位的冠冕;米底(Media)和卡杜克亚(Carduchia)山地的部落恳求罗马军队的保护;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亚述这些富饶的地区都纳入版图,成为帝国的行省。等到图拉真逝世,明亮的远景立即黯然失色。最值得担忧的事,莫过于遥远地区的国度,一旦失去强有力的控制,就会挣脱强加在身上的枷锁。 三、后续各帝的守势作为 根据古老传说,一位罗马国王兴建卡皮托(Capit01)神庙时,护界神(Terminus,负责掌管罗马的疆界,按照习俗用一块巨石来代表)虽然位阶较低,但是拒绝让位给朱庇特(Jupiter)主神。占卜官提出大家都高兴的解 释,由于神祗的强硬态度,兆示着罗马主权所及的界线绝不会退缩。经过多少世代,这个预言大致都很灵验,护界神特米努斯曾经抗拒过朱庇特的神威,现在却屈服于哈德良的权势。哈德良继位后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放弃图拉真在东方征战中所获得的利益,帮助帕提亚人恢复推选制度建立独立的主权,把驻扎在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亚述的罗马守备部队撤走,为了遵守奥古斯都的遗言,再度将幼发拉底河当做帝国的疆界。难免有人要指责他公开的作为和私下的动机,认为完全是嫉妒心作祟,当然哈德良这种做法,也是深思熟虑和稳健审慎所得的结果。这位皇帝具有完全矛盾的性格,时而节约俭省,时而慷慨大方,也会让人产生不必要的疑惧。不过,就他的地位而言,没有光大先帝卓越的成就,等于有负图拉真开疆辟土之厚望。 图拉真雄才大略的尚武精神,与继位者步步为营的稳健作风,形成非常奇特的对比;而哈德良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在安东尼·皮乌斯无为而治的儒雅风范衬托下,更令人印象深刻。哈德良的一生是永不停息的视导行程,将军人、政要和学者的才能汇集于一身,从帝王职责的践行中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根本不在意季节和天候的状况,光着头徒步在冰天雪地的喀里多尼亚行军,或是跋涉在上埃及的盐渍平原。他的足迹踏遍整个帝国,所有行省都亲临巡幸。但是安东尼·皮乌斯只愿留在意大利腹地过清静无为的生活,虽然亲自执政的期间长达二十三年,这位和蔼可亲的君主最远的行程,不过从罗马的宫廷到退休后的拉鲁芬(Lanuvian)庄园。 纵使个人行事风格有所不同,奥古斯都规划的制度,倒是为哈德良和两位安东尼所遵奉。他们坚持先帝既订的方针来维持帝国的威严,却没有增加疆域的企图,采取各种不失大国风度的措施赢得蛮族的友谊,尽力说服其他的民族,让他们知道罗马势力的崛起,不是陷溺于征服的诱惑,而是热爱秩序和公义。经过四十三年漫长岁月,由于这几位皇帝的德行感召和辛劳工作,他们的成就为万世所推崇。要是把军团在边界上微不足道的应战行动略而不提,哈德良和安东尼在位期间,的确为世界和平带来美好远景,罗马帝国的威名受到最遥远国家的尊敬,最强横的蛮族发生纠纷,也会听从皇帝公正的仲裁。一位当代史学家提到,外国使者恳请人籍成为罗马臣民,当局认为这种尊荣不能轻易授人,因而加以婉拒。 罗马的武力使人畏惧,皇帝即使推行怀柔政策,一样能保持尊严不容轻视。他们不断以备战状态来保持和平,用正义的要求来规范作战,同时向邻近国家严正宣称:“若要罗马雌伏忍辱,情愿决一死战。”哈德良和老安东尼原用来展示军威的武力,马可·奥勒留皇帝就用来对抗帕提亚人和日耳曼人。蛮族的敌对行动,让这位富于哲人信念的君王大动肝火。 在一场配合良好的守势作战中,马可·奥勒留和所属将领分别在幼发拉底河和多瑙河两处战场赢得重大胜利。罗马帝国的军事成就不仅在维护安警现状,也在于确保胜利成果。这方面由于受到我们的重视,将成为深 入的研究主题。 四、岁马帝国的军事体制 在共和体制时代,运用军队的权利取决于一定阶层的市民,他们有国家去热爱、有财产要保护、分享执行法律的权利。维系这个体制不仅事关个人利益也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到征讨范围扩大,人民的自由权利随之丧失,战争逐渐发展成为军事艺术,同时也恶化成商业行为。就军团而言,甚至在遥远的行省招募兵员,也坚持应该要是罗马公民,唯其如此,才具合法资格,当兵才有适当报酬。但是更重视年龄、体力和身材等条件,在征选兵员的过程中,宁愿要生长在气候寒冷的北方人而不挑南方人,要出自天生习武的门第,也到乡间招募,而非在城市寻找。一般认为,投身辛苦的行业,像铁匠、木匠和猎人,比城市里活动较少、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在执行勤务时更可发挥果敢和决断的能力。等按财产资格服兵役的制度取消后,罗马的军队仍由家世良好、受过教育的军官指挥,一般士兵很像现代欧洲的佣兵,出身贫贱,很多且是卑劣分子和罪犯歹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