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抗日战争之中流砥柱


作者:何虎生,韩宇     整理日期:2015-11-04 14:05:36

内容简介
  何虎生、韩宇创作的《抗日战争之中流砥柱》介绍抗战时期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重要作用,用有利的数据和严谨的资料,证实了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抗战路线,在抗击日本侵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驳斥了近期流传的片面夸大国民党抗战的作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倡议、建立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加强党的建设,不愧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本书内容共分八章,约250千字。第一章介绍了抗战初期党和军队发展的基本状况,第二、三、四介绍了各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情况,第五章介绍了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工作,第六章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关系,第七章又整体介绍了党、军队和抗日根据地发展状况,第八章介绍了抗日战争*后阶段的一些情况。在八年抗战中,从党的高级干部、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到普通共产党员,同人民群众和广大战士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同生死共命运,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凯歌。本书既有可读性,又有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目录:
  **章到敌人后方去
  一、国共合作抗日
  洛川会议和全面抗战路线
  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二、山地游击战显神威
  东渡黄河打日寇
  游击战战略地位的确立
  东渡黄河**战
  奇兵夜袭阳明堡
  弯弓射曰到江南
  第二章陕甘宁边区:全国抗日民主的模范区
  一、边区政府,应运而生
  陕甘宁边区之简要沿革
  陕甘宁边区之抗战准备**章到敌人后方去
   一、国共合作抗日
  洛川会议和全面抗战路线
  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二、山地游击战显神威
  东渡黄河打日寇
  游击战战略地位的确立
  东渡黄河**战
  奇兵夜袭阳明堡
  弯弓射曰到江南
  第二章陕甘宁边区:全国抗日民主的模范区
   一、边区政府,应运而生
  陕甘宁边区之简要沿革
  陕甘宁边区之抗战准备
  外阻强敌,内荡贼寇
   二、克服困难,不断发展
  政权巩固,民主之澜
  自力更生,克服困难
  军民团结,除旧布新
  三、迎接抗战的*后胜利
  边区二届二次参议会
  不要让一个鬼怪,踏上这光明的地方
  指点抗战,运筹帷幄
  第三章华北和山东抗日根据地
  一、晋察冀:华北抗战的堡垒
  八路军挺进晋东北
  反“扫荡”,击毙日寇“名将之花”
  模范的抗日根据地
  二、晋冀鲁豫:太行山下的尖刀
  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创建
  反“扫荡”,左权牺牲
  *大的抗日根据地
  三、晋绥:陕甘宁边区的屏障
  保卫毛主席
  万山丛中打游击
  完成政权的改造
  四、山东:华北的铜墙铁壁
  派兵去山东
  青纱帐里反扫荡
  华北持久抗战的重要战略据点
  第四章华中和华南抗日根据地
   一、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铁甲雄狮的诞生
  作战方针的确立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二、千古奇冤——皖南事变
  蓄谋已久的屠杀
  祸兮福之所倚
  新四军涅檠重生
  三、华南抗日根据地
  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息军养士,蓄势待发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第五章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战斗
  一、国统区党的工作
  长江局和南方局的建立
  一场没有硝烟的舆论战
  选将招兵,积蓄力量
  二、开展国统区民主运动
  “晴天霹雳”——**次民主宪政运动
  皖南事变前后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
  政权蓝图——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
  三、党在沦陷区的对敌斗争
  城市退却下“孤岛”的抗争
  巧妙斗争在龙潭虎穴
  策反“暗战”
  第六章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一、打退**次反共高潮
  国民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
  共产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共产党反击国民党进攻
   二、从容应对皖南事变
  国民党将枪口转向新四军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中共重建新四军军部
   三、粉碎胡宗南闪击延安计划
  国共两党矛盾升级
  中国共产党发动舆论宣传战
  第七章敌后根据地渡过难关
   一、依靠群众,站稳脚跟
  顺应民意的“三三制”
  “精兵简政”见奇效
  构筑法制防线
   二、物质精神两手抓
  给农民“减负”
  军民齐心大生产
  “鲁总司令的军队”明确了方向
  三、在战火中锤炼党组织
  扩大队伍,巩固组织
  危难关头的非常手段
  一次党的建设的伟大创举
  第八章走向*后的胜利
  一、准备迎接抗战的胜利
  日寇陷入穷途末路
  根据地的局部反攻
  中共七大
   二、对日寇*后一战
  驱逐铁蹄,光复华夏
  伟大的中流砥柱
   后记7月10日,日本政府决定向中国增兵,命令关东军派两个独立混成旅团(第1、第11),从朝鲜调一个师团(第20师团)到华北,并准备从国内增调三个师团(第5、第6、第10)。11日,日本发表了《关于向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同时,日军再次炮轰宛平城。吉星文团长负伤,居民伤亡极大。此时,战火燃烧到了北平周边多个地区,第29军在各地奋力抵抗。
  卢沟桥事变震惊各方,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红军将领致电宋哲元,表示支持29军抗战,红军誓为后盾。7月9日,红军全体将士致电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开放言论、出版、结社自由,释放政治犯,速调大军增援华北,红军为救国救民,愿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立即开赴华北与日军作战。
  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全国抗战的开始,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特别是国共两党开始在争论中探讨着如何抗战。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洛甫、毛泽东、周恩来、秦邦宪、朱德、任弼时、关向应、凯丰、张国焘及各方面的负责人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张文彬、肖劲光、林伯渠、徐向前、周建屏、傅钟等22人出席了会议。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在会上作军事问题和国共关系问题的报告,分析了抗日战争以来的形势,提出了党在今后工作中的任务。
  在军事方面,毛泽东指出:军事问题就是战略问题。按照当时的敌情,日本进攻的主要方向是华北,上海是日本进攻的辅助方面。因为,红军的主要作战地区是晋、察、冀三省交界处。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第二,钳制和消灭敌人;第三,配合友军作战;第四,保存和扩大部队;第五,争取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红军的基本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但是,山地游击战并不是不要平原,它包括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的兵团和在平原发展游击战,而着重点在山地。为此红军必须在战术上完全独立自主,分散发动群众,集中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红军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主要是战略上的配合,而不主要是在战役和战术上的协同。
  在同国民党的关系上,毛泽东指出: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党的独立自主原则,一方面要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又要对国民党保持高度的阶级警惕性,要与地方军阀、实力派,如阎锡山等开展统一战线。在同国民党谈判中,我党必须坚持成立红军总指挥部,拒绝国民党派人插入我军。同时,应在后方留兵一部以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防止国民党军队的袭击。
  洛川会议通过的《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指出,全国性的抗战已经开始,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后胜利。“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民族的抗战。”但是由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以及限制人民参加抗战的反动政策,抗战仍然存在着许多弱点和极大的危险性。“因此,应该看到,这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积极的站在斗争的*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以极大的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洛川会议讨论并决定了在全国抗战到来的新时期中共的基本路线和工作方针:**,为在敌人后方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准备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第二,在一切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作斗争;第三,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民所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并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上一本:血榜:中国科举疑案 下一本:中国皇权史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抗日战争之中流砥柱的作者是何虎生,韩宇,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