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作者:易中天     整理日期:2015-11-04 14:04:55

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那么,隋唐是怎样的帝国和王朝?他们为后世奠定了怎样的局面?他们创造的文明为什么是影响世界的?这种创新给我们的启迪又该是什么?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以全球视野、现代史观、依据权威可靠的历史文献,以经典的易中天式解读,直观精致的手绘插图,让您有种置身历史现场的真实感受。
  易中天中华史,“三千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2012年,学者易中天计划用5-8年时间,以毕生学术功力,写成一部更适合当今国人的中华通史,全书36卷,具有独特的六大价值:1.科学态度尊重历史事实,语出有据;独特的现代史观,带来深度的思想交流。2.全球视野首次站在全球视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比较中,发掘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3.现场直播不是枯燥讲史,而是一场历史的“现场直播”。4.轻松好读易中天的易式风格贯穿全文,适合全年龄段。5.逻辑清晰复杂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事件多角度呈现。6.手绘插图新增精美插图,从历史场景到文物证据,重现历史。内容简介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是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的第十三卷,揭开隋唐这个空前盛世的历史真相:隋炀帝开通了南北大运河,三征高句丽,北巡突厥,修建洛阳城……为什么立下了丰功伟业却只能遗臭万年?甚至炀帝被杀时,连他的妻子萧皇后都袖手旁观,也不像某位红颜知己那样从夫而死,只是跟宫女一起用床板做了副棺材,默默地为相伴了三十五年的夫君料理后事。唐太宗融合胡汉,开创贞观之治,却并非世人所认为的完美无缺——杀兄弟;逼亲爹;篡改历史,夸大其词……
  科举和三省六部,都是隋唐政治制度的新发明。骑马巡街探访名花的新科进士,逐渐成为帝国官僚集团的主力军;这个集团支撑的三省六部制,开创了唐宋元明清的新政治。大唐上流社会的人们,流连忘返于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长安西市,纸醉金迷于胡人开设的高档会所,那里不但有好听的龟兹乐,好喝的葡萄酒,更有如花似玉的胡姬充当陪酒女郎。隋唐这个混血王朝,兼挟中华文化的优势,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世界,造就了一个伟大的世界性帝国。
  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总序、1-13卷)。
  目录:
  第一章/隋炀帝第二帝国血案与疑团败家子那个昏夜大运河
  第二章/唐太宗高祖李渊玄武门之变天可汗贞观路线新政治
  第三章/官僚政治背景三省六部政事堂权力的制衡科举
  第四章/混血王朝异类帝国西域情吐蕃义生意人回纥半盘胡化
  第五章/世界帝国高句丽偷渡客国际化都市文化航母命运与选择我读了《易中天中华史》,易中天对历史的领悟和理解有独到之处。
  《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颗文化原子弹。
  ——中华读书报
  中华民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发现自己。打铁还得自身硬,看得清自己才看得清世界。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
  ——南方周末
  易中天和范文澜暗暗相合,前人筚路蓝缕,他涓滴入海。个人写通史最值得鼓励,集体写史应该终结了,现在易中天这么写,是回归到中国知识人的正宗上去了。
  ——南方都市报我读了《易中天中华史》,易中天对历史的领悟和理解有独到之处。——樊树志(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易中天把传统文化来做现代表达,这样就使人们喜闻乐见,更容易从中吸取营养。——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一直以来很喜欢易老师的文字。——韩寒(著名作家)
  《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颗文化原子弹。——中华读书报中华民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发现自己。打铁还得自身硬,看得清自己才看得清世界。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南方周末易中天和范文澜暗暗相合,前人筚路蓝缕,他涓滴入海。个人写通史最值得鼓励,集体写史应该终结了,现在易中天这么写,是回归到中国知识人的正宗上去了。——南方都市报《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华史。——华西都市报《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部肩负为中华寻梦使命的历史读物。——新京报易中天,他破译了中华文明的密码。——中国青年报事实上司马德戡他们密谋时,信息是泄露了的,一个宫女甚至报告了萧皇后。萧皇后却只是说:你想上奏,就上奏好了。结果炀帝把那宫女杀了,理由是国家大事不该由奴婢过问。因此,后来又有人报案,萧皇后便说:天下事已不可收拾,何必再让皇上增添烦恼。从此,炀帝身边再也没人通风报信。没人知道萧皇后为什么会持这样一种态度,我们只知道隋炀帝在江都怠慢朝政放荡不羁纵情声色,这位皇后不但不加劝谏,反倒参加了所有的酒宴和派对。没有证据表明她有过任何说法,也没有证据表明她有过任何不满。换句话说,她对夫君的自取灭亡竟是听之任之。呵呵,贤妻原来是这样做的。炀帝被杀时她当然更是袖手旁观,也没有像炀帝的某位红颜知己那样从夫而死,只是跟宫女一起用床板做了一副棺材,默默地为相伴了三十五年的夫君料理后事。也许,在她看来,只有这才是她该做和能做的。作为知书达理的妇道人家,她这样做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叛军对她也秋毫无犯。我们知道,皇帝被杀一般都是会株连皇后的。南朝刘劭的殷皇后就曾质问执法官为什么要祸及无辜,得到的回答是:当了皇后便是罪过。那么,萧皇后怎么就无罪?萧皇后不该无罪。因为她是南方人,而且是南梁皇室之后——高祖是梁武帝萧衍,曾祖是昭明太子萧统,祖父萧詧(读如察)和父亲萧岿(读如亏)都是后梁皇帝。隋炀帝那么喜欢江南,与这位萧皇后是有关系的。何况萧皇后在隋炀帝那里并非摆设。从嫁到晋王府那天起,她跟炀帝就如影相随,影响力也众所周知。因此,如果说隋炀帝是因为赖在江都而得罪了骁果,萧皇后就该负连带责任;如果说炀帝是因为贪恋女色而怠慢了朝政,那么,作为六宫之主,她应该负领导责任。萧皇后岂能无罪?然而,无论弑君的御林军,造翻的窦建德,虎视眈眈的突厥人,还是以隋为鉴的唐太宗,都对萧皇后礼貌有加。毫无疑问,萧皇后聪慧、柔顺、节俭、识大体、善解人意,堪称温良恭俭让,确实让人敬重。但联想到炀帝被杀前她的知情不报和见死不救,却又不能不让人疑窦丛生。这个疑案,也许永远无法破解。隋炀帝自己,恐怕就更想不通。





上一本:言必称希腊还是中国 下一本: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的作者是易中天,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