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守望家园:中国哲学的当代性反思


作者:张蓬     整理日期:2015-06-17 10:22:07

张蓬编著的《守望家园》的主旨是从中国当下思想的存在出发,来考察中国的思想、文化、学术作为哲学的主题、方法与思考路径。历史中的中国本土思想与文化给予我们的存在方式到了近代发生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使我们原有的生存存在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原来本土既有的可以代表我们的身份的本土思想文化遇到了“为天下裂”的境遇而发生了变异。
  正是在这个“存在”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与“构建当代中国哲学”作为问题被呈现出来。通过哲学之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可以认识到:“中国哲学”不在“哲学”之中,而在“哲学”之外。就是要让“中国的哲学”从纯粹的“哲学”象牙塔中走出来,在具有生命意义的历史中寻找属于中国的“哲学”之“性”。这样的“哲学”需要的是中国这块土地的滋养和润育,中国哲学之“道,行之而成”。
  目录:
  绪论题解:“‘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何以作为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对以往哲学研究方式的检讨——从学科意识到问题意识
  三“当代中国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作为问题的意义界定
  四“当代中国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作为问题的缘起关系
  第一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作为“哲学”对“当代中国哲学”的规约
  一中国之“思想”、“文化”、“学术”,抑或“哲学”乎?
  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作为哲学的政治依附性特质
  三从文化身份的视角和源头处探索中国思想文化的秘密——以刘明武先生的研究与见解为例
  四中国传统哲学的“政治依附性”特质对“中国哲学”的规约
  第二章“当代中国哲学”的本土话语从哪儿说起?
  一“中国哲学”何以作为问题?
  二三种见解,三种态度,三种方法,三种哲学——冯友兰、熊十力、金岳霖诸哲学之比较
  三“哲学教科书体系批判”与“类哲学”——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考
  四李泽厚先生的“哲学探寻录”绪论 题解:“‘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何以作为问题?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对以往哲学研究方式的检讨——从学科意识到问题意识
   三 “当代中国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作为问题的意义界定
   四 “当代中国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作为问题的缘起关系
  第一章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作为“哲学”对“当代中国哲学”的规约
   一 中国之“思想”、“文化”、“学术”,抑或“哲学”乎?
   二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作为哲学的政治依附性特质
   三 从文化身份的视角和源头处探索中国思想文化的秘密——以刘明武先生的研究与见解为例
   四 中国传统哲学的“政治依附性”特质对“中国哲学”的规约
  第二章 “当代中国哲学”的本土话语从哪儿说起?
   一 “中国哲学”何以作为问题?
   二 三种见解,三 种态度,三 种方法,三 种哲学——冯友兰、熊十力、金岳霖诸哲学之比较
   三 “哲学教科书体系批判”与“类哲学”——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考
   四 李泽厚先生的“哲学探寻录”
   五 “当代中国哲学”从哪儿说起?——钱、冯、熊、金,抑或高、李?
  第三章 马克思的哲学、哲学观及其思想世界的还原
   一 何以要还原“马克思哲学”的本来意义?——关于我们对马克思哲学解读的既有之相的检讨
   二 是哲学的建构还是哲学的消解?——马克思哲学对“哲学”的超越
   三 经济学视闽中的政治诉求——对马克思哲学的一 种解读
   四 马克思的哲学引领了西方哲学向“历史”的转向
   五 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意义世界?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及其意义
   一 “存在”与“存在”作为问题
   二 “存在”作为问题——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共有的问题域
   三 “在”与“在者”的分别——西方哲学把握“存在”问题的方式
   四 马克思哲学作为历史存在论的意蕴
   五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作为哲学关于“存在”的论域与意义
   六 中国传统哲学思考、把握“存在”问题的方式
   七 从“存在”的视闽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第五章 “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意义及其关系
   一 本书所涉语境及问题的廓清
   二 “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意义关联
   三 “当代中国哲学”之“道”,“行之而成”
  结语
  参考文献





上一本:五大道 下一本:阴谋论和其他危险的想法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守望家园:中国哲学的当代性反思的作者是张蓬,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