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建城史,那许许多多的巷街里弄,承载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凝聚着作为福州人的情感记忆。本书描写了福州的老街老巷中的风土人情、福建风俗及现今开发的旅游热点。图文并茂,真实地展现了福州老街老巷的风土人情。 作者简介: 王发枝,原为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曾驻福州记者站工作,现已退休。王发枝生在福州,爱好摄影,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退休后萌发了将自己从小到老曾经走过或熟悉的弄巷走一遍,并将其拍摄记录下来的想法,最终著成此书。 目录: 一、代序:为了将被忘却的记忆 二、前言 三、走街穿巷忆榕城 四、觅楼观刹说福州 五、后记 前言如果没有手机和微信,或许就没有这本不经意之作的“诞生”,记得退休后,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能过得充实些,在每晚散步、周末登山之余,我选择每天骑自行车的锻炼。为了躲避大街上的熙来攘往的车流,我穿越在那曾经走过的巷弄中。记得那天我骑车从省政协对面的化民营走过,猛然间觉得曾经十分熟悉的化民营,变得非常陌生,路是拓宽舒坦了,可是那留在记忆中的小巷以及路边的王第大宅,却踪影难觅。可知道福州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建城史,那许许多多的巷街里弄,承载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凝聚着作为福州人的情感记忆,有人说得好“一条巷弄就是一段割舍不断的乡愁”。猛然间一个念头浮现在脑海,趁着现在身体尚可,还能骑得动走得开的机会,把我从小到老曾经走过或熟悉的弄巷赶紧走一遍。没料到这“冲动”得到妻子的支持,她认为是“一举三得”,既可以锻炼,又可以找到退休后的乐趣,还可以承袭记者动笔拍摄的习惯。事实证明,这“冲动”非常正确:有的弄巷在我走后的一二个月,被城建改造了;有的古宅,却在事后“莫名其妙”地起火烧塌了。当我看到这些伴随着许多福州人成长的街巷里弄,有的日渐消瘦、已然消失,有的依然坚持和挺立,就如此这般地展现在我面前时,心里总是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惆怅和伤感。有人说“青春是用来追忆的,故乡是用来怀念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头看,一切才有意义。”幸运的是它们都永远定格在我的这本书中。 我希望这本拙作,展示给大家的不仅是那福州的昨天和今天,更希望能唤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童真般的记忆,激发人们对那些老街巷和老建筑的眷恋、热爱和保护的热情。代序 为了将被忘却的记忆 随着一波又一波的建设浪潮的到来,一座又一座的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一个又一个的老胡同、老巷子、老房子、老铺子、老院子……改头换面了,消失了,不见了,许多千年古城的模样也变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建设速度,使得古城保护演变成了重建,我们越来越难找到中华文明存活过的完整证据。毁城灭迹随处可见,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成了受伤的城市。有历史文化学者痛心疾首:全国103处历史文化名城80%以上名不副实! 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福州,昙石山遗址、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马尾船政文化遗址、仓山区洋楼群、螺洲陈氏故居建筑群等是其旧城的城魂。然而今天,市代序为了将被忘却的记忆 随着一波又一波的建设浪潮的到来,一座又一座的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一个又一个的老胡同、老巷子、老房子、老铺子、老院子……改头换面了,消失了,不见了,许多千年古城的模样也变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建设速度,使得古城保护演变成了重建,我们越来越难找到中华文明存活过的完整证据。毁城灭迹随处可见,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成了受伤的城市。有历史文化学者痛心疾首:全国103处历史文化名城80%以上名不副实! 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福州,昙石山遗址、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马尾船政文化遗址、仓山区洋楼群、螺洲陈氏故居建筑群等是其旧城的城魂。然而今天,市民已难见昔日的灰泥高墙、青色小巷,朱漆的大门,青铜制的门环,飞起的檐角;看不到小巷里古宅木楼的朴实与自然;看不到温馨安详的庭院深深;也看不到因为商铺租金高昂而“回不去”的民间老作坊、老艺人。改造后的许多街巷的街区格局、闽海关旧址、陈文龙尚书庙等等,徒然有一些很具历史感的地名,然而这座千年古城却少有给他们留下多少历史存活过的证据。 《榕城印迹》作者王发枝先生是五朝帝都北京城里的一名记者,回到家乡福州发现了退休后的乐趣。他继续拿着相机和笔,每天走街穿巷,寻找儿时的记忆,试图在那些将被人遗忘的街巷之中,找回昔日福州那种古朴典雅、内敛含蓄的美。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阳光明媚,他都坚持穿行在曾经走过或熟悉的巷弄中,忠实地“记录”着它的过去和现在,并通过自己的微信与群友们共享。在他的笔下和镜头里,那一条条的巷街里弄,承载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凝聚着作为福州人的情感记忆,一条巷弄就是一段不能忘怀的历史,也是一段割舍不断的乡愁。新闻记者虽不是历史创造者,但能记录历史。《榕城印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故事回忆,微信成了作者记录历史的平台。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拥有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终端的今天,不仅仅是记者,所有有心人,都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诠释者。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拥有诠释现实、诠释历史的能力。 黄文夫(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中华工商时报原总编辑)走街穿巷忆榕城 彼时的繁华或已被如今的沧桑替代曾经的街巷或许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或为人知、或已灭迹的榕城故事...... 东牙巷 这是与“牙”完全无关的巷,只是“牙”与“衙”同音,故错为东牙巷了,它在鼓东路上。旧时东牙巷为闽王时代的官衙所在,现巷两旁老房基本不存,均已开发新村宅楼了。但东牙巷称奇的是却保留着千年的“三官楼”(在中国历史上,从秦朝始对神庙的统称只为“楼”或“坛”,唐后则有寺和庙的称号),三官即为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官楼主管“风调雨顺”(社稷坛主管五谷丰收,城隍庙主管保境安民)。 据悉三官楼原来占地几千平米后毁于战火,清末重修,由于国库空虚无能力,本着“庙不在大,有仙则灵”宗旨,清官府将三官楼移居高坪上供奉,同时清政府还立一石碑,书“此处官地不得侵占搭盖”,可见其历史地位。 据一老者告之,三官楼至今香火仍旺。值得另一提的是高坪门洞中有一“瀛洲里下铺”名碑,这可是珍贵的文碑呵,历史上乡和里是清代的行政体制中的最基层(依次为县、都、乡和里),故这碑见证了福州行政体的历史变迁和延续,很值得保存。仅这些也足够让我在此驻足良久,细细地品味。 【榕城印迹】零二/零三 大根路 大根路,处于省立医院正对面的一条小马路。它的原名叫“大墙根”。之所以叫“大墙根”是因为在清朝年间,这里是清朝的将军和八旗官兵与其家属驻扎之地。由于其住地沿巷筑有一道约二层楼高的围墙,百姓路过这里只能贴着墙根而走,故曰“大墙根”。随着时代变迁,大墙根巷渐拓成路,后改为“大根路”,此处的“根”即“墙根”也。现在唯一保留下来的是挂满三角梅的一堵白墙与一二间旧屋。但两边的蓝花楹树,却是福州少有的树木,每当花季时,其婆娑多娜的枝干,绽放着蓝色的花朵,在风雨的摧残下,如风铃般从树上落下,铺在巷道上甚为好看,常常引得不少摄影爱好者前往。 【榕城印迹】零四/零五 七转弯巷 福州有个小巷叫“七转弯巷”。作为地道的福州人的我,如果不是骑自行车闲逛肯定回答不知道。它的巷口有座明朝古刹大觉禅寺,整条巷长不到200多米罢了。之所以称七转弯,是原来这地方历史上是于山山脉,叫丁戊山,当时七转弯巷就是丁戊山上的一条山路而已,由于狭窄崎岖有七道弯口,故而名之。历经时代变迁,丁戊山已成平地,唯留下些许的小坡坡,目前巷内只余2个弯了。小巷静寂,唯有巷内的一棵大榕树,向路人无声诉说着这历史的变迁。福州人,你能说出这巷在哪里吗? 【榕城印迹】零六/零七 南营巷南营巷毗邻三坊七巷,位于津泰路边上的军门社区内。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据书记载,南营巷成于宋朝。之所以称“南营”,是因为当初此处为宋朝驻军营地,因靠近福州南门,故称“南营”。但就是这样一条历史名巷,未料想近日一去,小巷却宽敞整洁,修缮一新。如果不是巷道尚存的一堵残墙与巷中一口古井,让我有一丝留恋外,我还以为走在福州新辟的一条巷子。少时记忆中的南营巷已经几近荡然无存了,徒留了福州一句民间俗语:“花巷去南营,行当这样走”(指凡事都要有规矩)的记忆了。 【榕城印迹】零八/零九 七星井七星井,在福州的街巷弄里中,绝对是个另类。它有“地名”,却没有自己的“街巷”,真还就是“徒有虚名”,然而又声名遐尔、名声在外,盖因在此地有一历史古迹——“七星井”。据福州文史学者考证,七星井始建于唐宋五代,但真正名字应为“七穿井”。七穿井井身呈圆形,是福州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直径最大的一眼古井,它直径为4.1米,深8.4米。之所以叫“七穿井”,是因为七眼井面覆盖4条大条石,凿有七个井孔共汲一泉,故名“七穿井”。 据传说,七星井是开祖闽王王审知家族生活用水之地。现在井水已无人饮用,在井上盖有亭子,祭祀临水娘娘——陈靖姑,香火至今还十分旺。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七星井”遗址附近,还有一个历史古迹,即福州原来的井楼门古城墙遗址。 【榕城印迹】一零/一一 卫前街庆城路对面有一条新路,叫卫前街,它是由二条小巷于2009年拓宽改成的,一是贤南路,一是卫前街。在卫前街,不得不提到从这巷子里走出的一个近代民主革命者——林之夏(1878-1947),辛亥革命后曾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其故居位于卫前街北侧。可惜遍寻多次无人知晓,有人说毁于卫前街的改造,甚憾!记得年轻时,卫前巷很窄,仅2米多宽,巷口两边一是锅边店,一是鱼丸店,由于味道纯正、价格便宜,引得不少市民前往。巷内是福州典型的木板屋,如今已不复存在,唯有一棵老榕树以及一二间旧屋和一堵残墙壁,尤其是依稀可见的碎石小径,多少还让人找到昔日一丝感觉。而街道边修建的“和谐宛会所”,那充满文化气息的构建,以及可口的菜肴,吸引着八方来客。 【榕城印迹】一二/一三 云步山巷在福州说云步山巷,少有人知晓,但一提城隍庙无不知晓。其实城隍庙就在云步山巷,不过前者闻名于世。福州城隍庙之所以闻名于世,有三大原因:一是历史悠久。它始建于晋朝太康三年(282年),只比建于安徽芜湖的全国第一座城隍庙(建于三国东吴赤乌二年,即239年)相距43年;二是把福州府建的城隍庙提升为省级,举为“福建都城院”,这在全国绝无仅有,仅此一家;三是全国各地的城隍,只管辖本地府县,而福州的却管辖全省各个府县,在全国实为罕见。由于在清康熙年22年,清政府统一台湾省后,把台湾府划归福建管辖,故福州的城隍庙乃是台湾城隍庙的祖庙。这正是台湾城隍庙信众每年到福州祭祀进香的原因所在。 【榕城印迹】一四/一五 北院巷北院巷,是冶山路上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该巷名称由来,据说是由于位居福州“贡院”,即现在的“中山堂”的北边,故名之。但清《榕城考古略》却认为,因背负屏山的“文笔书院”而称。这是我迄今为止见到几近原貌保持较好的一个小巷,遗憾的是,巷内古民居均毁于时代发展的脚步,徒留一二扇古门洞。取而代之的是巷两旁的机关宿舍,故巷内唯有两旁高墙屹立。再加上巷口堵塞,无人涉足,巷内乱石垃圾遍布,更显巷深幽静。但目前已列入福州市旧屋改造计划之列。 【榕城印迹】一六/一七 云瑞巷云瑞巷又叫“布司埕”、“云步山”、“瑞麟里”,是条一巷多名的小巷。它静悄悄地藏匿于湖东路的西尽头,稍不注意就可能和你擦肩而过。云瑞巷迄今为止,无论巷道还是两旁的屋子,基本保持原样。我十分纳闷在如此寸土寸金的鼓屏路边,这巷何以得以保留?是云瑞巷窄短,还是巷内居住的市民非富即贵的原因,致使有关部门在四周高楼林立间,让云瑞巷得以藏匿其中。夜晚查找史料,方知这巷在历史上可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地方,是古时全省最高行政机关衙署的所在地,还是宋末帝王行宫所在地。如今随着时代变迁,这都成了历史的记忆。我抚摸着巷内斑驳的土墻,只见小洋楼与颇具福州特色的宅院,至今安然无恙地矗立,让人感叹之余,只不过多了历史沧桑而已。 【榕城印迹】一八/一九 观风亭街由于不知何故,从宋朝开始命名的观风亭的却被今人误为“观凤亭”并被沿袭至今。据说历史上京城来闽都福州的官员,均须路过此地,本地官府为此修一亭派人在此观望察看,故该亭叫“观风亭”又叫“观望亭”。现在维修一新的观凤亭,其实也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记得小时候,约在五十年代末,我去住在屏山下山头角的外婆家,先是坐公交由中亭街到鼓楼终点站,就要步行经过观风亭,穿过现在的福建日报方到外婆家。由于路途长远故均在抵亭子时方才休息。那时除了亭后面的小河外,周围均是田地,偶有些农民的房屋,荒凉得很。近日在此寻觅旧时感觉荡然无存,只见两旁新楼盘矗立,街上人来车往,拥挤得很。 【榕城印迹】二零/二一 横锦巷横锦巷在南街太平洋百货的侧边,巷子如今仅仅200米不到。但该巷内却有一座有着400多年的古庙——“七圣君庙”,虽然现在隅居巷边不过二三百平米,但却供奉着赵真君。何以不叫赵真君庙而叫七圣君庙,其缘于隋朝时河里有巨蛟,赵昱(赵真君原名)遂带七徒弟手持利刀与巨蛟搏杀,后不幸牺牲,故在福州修庙宇纪念。据了解,福州的香店拳武术亦在此诞生。在横锦巷口还有一景,游客切勿错过,那就是有近千年历史的桂树王也在此呵,即省邮电公司内。而巷旁边的几家肉松以及葱肉饼,均是福州鼎鼎有名的小吃啊! 【榕城印迹】二二/二三 三牧坊在福州东街的北面,有个小巷叫三牧坊。据史书记载,该坊在宋代时名为“太平坊”,盖因该坊可与卫前街的太平寺相通,故名之。后因明代正德年间,居坊内何姓一家三兄弟同时仕途发达:一为知府,一为知州,一为知县,为夸赞三兄弟荣耀,改原“太平坊”名为三牧坊。目前坊内唯独仅有一二座故居也原貌皆毁,徒留一残墙让人凭吊。但因其邻福州一中、实验小学等名校,坊内房价畸高,据说即使老掉牙的房子,每平米也要3-5万元,但仍吸引权贵为子女谋名校而抛巨资购之。 【榕城印迹】二四/二五 都司巷都司巷原是鼓东路上最接近鼓楼的较大坊巷,据传历史上是著名的小商品店——专卖柴米油盐类商店均在此遍布林立,清代由于靠近“福建都指挥使司署”(解放后为省高级法院,现为省人力资源厅)故称“都司巷”。但现在只余宽不过2米的窄巷,早已丧失昔日的繁华,然而巷的东面一堵约20米的围墙还能让人看到昔日的痕迹。据传围墙后面是原省高院看守所。巷道尽头那历尽沧桑屹立不倒的大榕树,以及巷道边几间偶然保留至今破烂不堪的的旧砖房和木棚房,似乎正向路人感慨万千地问道:你能相信这就是昔日毗邻官衙的都司巷吗? 【榕城印迹】二六/二七 红墙巷红墙巷毗邻屏东中学,遍寻史籍与巷道內老人,无人知晓巷名来历。有人说该巷是解放后才有,可能是因“红”之故吧。但该巷却是福州小资食客青睐的地方,因为巷口的“秋记牛肉店”与巷内的“建瓯光饼店”让人垂涎,前者因特色牛排、包菜饭与吴氏红烧肉,而后者则是原汁原味地道的手工揉面与木炭烤制的建瓯光饼而赢得口碑。我也多次慕名而至,确实不错。 【榕城印迹】二八/二九 赛月亭巷“昔日赛月亭巷好长,巷中有一亭和一座庙,其中的亭是中秋赏月的地方,但现在被改造的只有一个名字和这个小小的庙宇了”,住在这里的一个年逾60岁大娘,如此感慨地对我诉说,话语中流露出对少时巷子的留恋。得确,举目望去两旁新楼林立,何有巷子一丝一毫的感觉呢?然而,赛月亭仍然值得一去,不为巷子,只为巷边的“公正新村”里面一堵古老的城墙。拨开杂草一个石碑屹立城墙头,原来这是相传为汉无诸治城的东城墙遗址,原墙高约4米,可惜历经风霜与战火,东城墙如今只剩长不到10米高只有2米了,但那基石却仍然坚固,面对着它,你似乎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人生易老而历史却不老…… 【榕城印迹】三零/三一 尚宾路尚宾路在鼓楼可谓较为出名,但其实过去叫“尖兵路”。路边那坚固的围墙系50年代建筑而保留至今,记得那时是部队的前锋文工团所在地叫“尖兵路2号”,与著名的福州开元寺仅一墙之隔。墙内是大宅院建筑,小时父亲曾在文工团后勤部门工作,我和母亲曾去过该院,并在內小憩。院内有一古文物,即福州开元寺石塔。据称为宋代古塔。该塔约高7米,宽2米,七层八角,每层雕有石佛8尊,总计56尊佛。由于大门坚闭,不知该石塔是否还在。但现在墙内老屋均改建为六七层高的住宅楼,成为“省外贸宿舍”,唯留下院内一棵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大榕树,还有大门与围墙。尚宾路有一专售青红酒的小店,该酒系地道福州术米酒,最有趣的路头聚集了六七个小摊位,专门修补鞋子雨伞与拉链等,颇受巿民欢迎。 【榕城印迹】三二/三三 八角楼巷八角楼在井大路的北侧,从西北斜向东南,是一条委巷,即偏僻曲折的小巷。别看今天小巷仅仅是几家小吃店依巷而立,可以前却是赫赫有名的晚清名将沈葆桢的出生地。据史书载沈家的八角楼建筑,颇具江南庭院风格,仅甬道就有十几米,内有花厅、庭院和明三暗五的三间排双层大屋等构成,其天井之大令人咋舌,可在此舞灯。可惜1952年被折建为幼儿园。本来沈家深居委巷,其址无名,故民间取沈家八角楼为巷名至今。对八角楼原址,有两种说法,一是现在的19中,二是原华侨大厦的会议室(现已为王府井百货),我倾向后者,因为1981年到省工商联工作时,那时那地方有小池塘有亭子,还有几棵大树,风景幽美。遗憾的是至今未寻到八角楼的照片,无法一睹真容。 【榕城印迹】三四/三五 元帅路福州三坊七巷的对面有条小路叫元帅路,路名缘起路中的“元帅庙”。该庙有人说于元朝始建,庙内供着传说中的五代人——田元帅,对田元帅的供奉是先人对土地的信仰,但福州的田元帅,历经数代演绎还成了音乐和拳馆等行业神。早期元帅庙占地近一亩,内有一戏台,台前有棵年约800多年的大榕树,现戏台早已折毁,唯有大榕树生长于密集的房屋中,与砖石水泥溶在一起,显得憋气。近期元帅路进行了改造,但改造仅仅限于路面与路边两旁房屋脸面,故在路内小巷道中,仍旧保留下未曾改造的小棚屋与民居,让居住在内的百姓对“改造”颇有微言。现实的元帅路如今已经基本成为了美食一条街,唯有在每年的元帅神诞前后,庙里仍会搭台连演三天戏时,你才能在声声锣鼓和戏班演绎中,或许还能找到昔日的感觉。 【榕城印迹】三六/三七 大中寺巷大中寺巷是达明路和元帅庙之间夹着的一条小巷,目前巷北侧,原房屋拆建变身达明新村,而南侧仍留半爿的民居,由于年久未修目前惨不忍睹,唯有几座残败的民居以及残墙,似乎在向人们哭泣。殊不知大中寺巷,昔日在福州也赫赫有名,其内的大中寺曾始于公元522年,废于1734年,原寺內有定慧塔、八百罗汉像、观音像。明代诗人曾赋诗“宝地深双树,钟山匝一枝”、“烛影将分夜,钟声欲曙天”赞古刹盛况。寺址成民居,唯留地名存史迹,令人觅旧的同时感觉沧桑的悲凉。 【榕城印迹】三八/三九 肃威路肃威路在鼓西路和省府路之间,是条南北贯通的小路,原叫“马房巷”,缘由此处原为清朝闽浙总督署的养马房的一条小巷。后因1922年萨镇冰出任署长后,下令把衙署内的西箭道划出与马房巷合二为一,修改为一条路,因萨被授“肃威将军”一衔故以“肃威”为路名。路边现变成水产一条街,唯路内仍保留福州香火最旺盛的道观之一——裴仙宫。这是始建于北宋莫宗年间(1064-1067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的道教庙宇,因主祀督署裴真人,故名之。裴真人俗名“周简洁”,为福建督署衙内幕宾,生前辅政多施恩泽于民,勉人从善,故后人奉祀供之。肃威路很值得爱寻小食的游客关注,就是这里的光饼店和海蛎饼,可是地道的福州小吃,很值得品尝。 【榕城印迹】四零/四一 树兜路这完全是巷,但不知何因却被叫做路。这条位于树汤路上一个僻静处的树兜路,由于没有路牌,故难以寻觅,但在这短短不到千米的“路”上,却隐藏着2个古迹,一是由二进近2千平米面积的“树兜路2号”——程家大院,据程家后人介绍,这房屋比三坊七巷历史还长,至今有300多年以上的历史,环视大宅虽破旧,但让人称奇的是宅院至今还保留着福州老房子所有的门罩,而且屋内的门窗上那精美的雕花,以及烫金的对联,仍向今人诉说着曾有的辉煌。 据专家介绍,程家大院是福州市区内现存的建筑用材最大的院落,木料全部为省内杉木,均为直径六七十厘米以上,石材都是长七八米宽一米,用材之大超过了三坊七巷内的古建筑。据说程家大院的祖辈为程仪善,原为一个拾猪粪的人,有天拾到黄金发达后兴盖了这座宅院。二是“路”尽头的“金光圣母庙”,其间供奉“雷公电母”神祗,这在福州较为少见。据说树兜一带原来多森林,雷击现象频繁,为祈祷平安,庙由村民于清同洽元年(1862)集资修建,现存面积约600多平米,庙上方悬挂清同洽九年(1870)刻制的“真武公殿”横匾,两侧还保存有“三十六天君”与“太平景象”等壁画,最让人称奇的是庙內还保存较好的戏台。为此,该路还真值得一走呵。 【榕城印迹】四二/四三 秘书巷秘书巷在旧时福州所谓的“十三坊一百七十巷”中是条古老的小巷。在永安街上,其形成坊巷,始于宋代,原名“善寿坊巷”。其因是宋代坊内有一陆氏老太婆,年80余岁,尚健康无恙,故被州府定名善寿坊。至于后改为“秘书巷”盖因曾任福州知州官的陆藻与其兄陆蕴,居住坊内,又都曾任过秘书郎官,乡邻颇显荣耀,便以“秘书”冠为巷名,沿袭至今。秘书巷在过去可是东门一带的热门巷第,可如今巷内早被省立医院和公安局等单位改建为宿舍楼,唯独只有二幢老民居和百年三角梅,孤独地守望着成了闹市中的一条小巷。据现在居住在民居里的百姓说,“再过些日子,旧房也要拆了”,话语间透出些许惆怅和无奈。 【榕城印迹】四四/四五 庆城路在福州因寺而衍生地名,有那么几处,庆城路就是其中之一,它因路上的庆城寺而名之。该路东接五四路,西起井大路,是东西走向的一个重要街巷干道。庆城寺又叫“闽王祠”本是闽王王延的旧宅,北宋大中祥符三年,即1010年赐匾额为庆城寺,并立有高丽铜佛及二石笋木塔,作为有1000多年历史的庆城寺,是我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遗憾的是如今的闽王祠仅是原来的十分之一。如今庆城路上,最让市民难忘的可能不是庆城寺,而是在路上的省立医院,以及巷口的连江锅边店和依土捞化小吃店了…… 【榕城印迹】四六/四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