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没有喝咖啡!!! 我又没有不开心!!! 我又没有失恋!!! 我为什么会失眠啊!!! 你是不是失眠症患者?你是不是觉得很沮丧?你是不是想赶快摆脱它? 别担心,每个人都被失眠怪绑架过,失眠怪无所不在。它有很多帮凶,甚至包括你自己。与其让它无时不刻地盘旋在你周围,不如彻底战胜失眠怪。 这本风靡日本、趣味横生的哲学读物,能够让失眠怪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一本书包含所有治疗失眠的方法。 一本书告诉你关于失眠产生、根源、肆虐的来龙去脉。 一本书告诉你如何战胜失眠怪,变身沾枕头就着派。 黑格尔、狄更斯、杜威、帮你找到藏在深夜里的人生重启键,躺在床上就能开启全新的生活。 作者简介: 小川仁志,风靡日本的超人气哲学家。京都大学法学部毕业后,进入伊藤忠商事就职。后辞去工作立志成为人权律师却遭遇挫折,经历了4年半的无业生活后进入名古屋市政府工作。在市政府工作时修完了名古屋市立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取得博士(人类文化)学位,专业是公共哲学、政治哲学。 目录: 第1章23时15分用哲学分析那些无奈的感情睡前的1分钟小知识!认识出现在本章节中的哲学家01快乐是什么?学会接受苦闷02生气是什么?执着地坚持自己的意见03不安是什么?支撑你活下去的力量04放弃是什么?把眼前的事情弄清楚05嫉妒是什么?把别人的生活当作自己生活的标杆06怜悯是什么?遇到了值得称赞的事情07轻视是什么?对平等的期许08爱情是什么?为了自己去思考 第2章23时30分了解充满未知的自己睡前的1分钟小知识!认识出现在本章节中的哲学家09意识是什么?人类的存在以外的事物10自我开发是什么?训练自己从大局上看待事物11生命是什么?上天交给自己的使命12动力是什么?成就感的衍生品13家庭是什么?相互帮助的集体14自卑是什么?值得关注的特点15命运是什么?能够成为生活强者的条件16健康是什么?一切活动的根本 第3章23时45分日常生活中的哲学艺术睡前的1分钟小知识!认识出现在本章节中的哲学家17为什么要通勤?学会有效利用时间18为什么挑选衣服?尽可能地展现理想的自己19为什么要吃饭?想着遗憾的事情20为什么工作?要生活下去就必须工作21为什么吵架?确立自己的identity(本性)22为什么看电视?影响自己明天的行动23为什么养宠物?宠爱自己24区域社会是什么?给彼此的一个空间 第4章24时00分夜深人静时,用哲学分析抽象的事物睡前的1分钟小知识!认识出现在本章节中的哲学家25无是什么?无限的有26双引号是什么?重新认识文字内涵的魔法27线是什么?可以传达的信息28球体是什么?让人对其背面产生兴趣的形状29“1”是什么?整个事物30颜色是什么?反映感性的东西31美是什么?让人放松下来的事物32午夜零点是什么?人生的重启键 第5章0时15分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睡觉睡前的1分钟小知识!认识出现在本章节中的哲学家33梦是什么?虚幻34幸福是什么?偶然间得到了满足35明天是什么?活着的乐趣36未来是什么?活在当下37彩票是什么?不求回报的爱38勇气是什么?抱有明确的目的39希望是什么?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40睡觉是什么?给自己换个心情 前言 03不安是什么? 支撑你活下去的力量 不安是种“病”? 不安,才能更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活着 04放弃是什么? 把眼前的事情弄清楚 在日语中,“放弃(諦める)”的词源是“明确(明らむ)” 放弃,是“粹”的活法 05嫉妒是什么? 把别人的生活当作自己生活的标杆 以自己为标杆来思考事情 不要忽略你心中的矛盾,要接受它!晚上总是惴惴不安,睡不着……不安,到底是什么呢? 哲译你有没有经历过因为心里充满不安而睡不着的夜晚呢?我经常会这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丢了工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身边的爱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世界末日就会到来,一想到这些事情,简直不安得闭不上眼睛。但是,我从来不觉得这样是因为我的精神状态不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周围有很多跟我一样不安的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既然是普通人都会想的事情,那就不是什么需要特别治疗的疾病,简简单单就能解决了。那么,人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不安呢?自古以来,不安这种情绪一直是哲学的主题。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也有些关于不安的论述。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为了表明“不安”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就用人类身体感受打比方来描述不安。他们说,不安就是一种让人如鲠在喉的痛苦。确实,不安的时候会觉得胸口难受,喘不上气来呢。不安就是这样一种让人身心疲惫的情绪。不只是在古代,就连在现代社会,不安都是导致人们产生忧郁症和自杀的重要原因。不安不只是一种心情,还是会毁灭身体的心病。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1813年~1855年)在著作《致死的痼疾》中,对不安这种情绪作出了详尽的分析,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克尔凯郭尔所说的“致死的痼疾”是指“绝望”,而不安很有可能变成绝望。为了不让不安演变成绝望,需要做些什么呢?我们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原因、解决问题,来解除心中的不安。但是像我这种担心失去亲人、世界末日的不安,恐怕是没办法解决的吧。可是,我想到了一个类似反论的道理,不如我们用肯定的眼光去看待不安吧。就算不安是一种疾病,相应的,也会有乐观看待疾病的秘诀。德国的海德格尔(1889年~1976年)是一位更加肯定地看待“不安”的哲学家。他把人类称为“在世存在”。在世存在,一般是指没有任何理由地出现在世界上,在所出现的时代里隐藏在日常之中的存在。也就是说,人们作为“普通人”过着并不普通的生活。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把某些事情当作契机,唤醒本来就应该存在的那个不普通的自己,也就是“原来的自己”,来面对自己的心,跟自己交流。而这个契机,就是“不安”了。不安的情绪中最可怕的是关于死的不安,任何人都会死,这是逃避不了的问题。正因为人们意识到了死亡的存在,才会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我们能从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学到的是,为了积极地生活需要利用好不安情绪。正因为感觉到不安,我们才能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自己还活着。如果没有不安,人们就只会无所事事、漫不经心地度过人生中的每一天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盛世产庸吏”啊。既然只要是活着,我们心里就总会有不安,不如就把不安当作是支撑我们生活的力量吧。这么一想,是不是马上就感觉轻松了?我们时常听说叶公好龙却怕龙的故事,那么,化不安为力量的人会不会因为害怕不安而选择逃避呢?不安的夜晚,让我们像这样喊出来吧:“不安什么的我才不怕呢,放马过来吧!” 海德格尔的思想主张是人要自己开拓人生,因此属于存在主义理论。失恋了,一想起以前的事就睡不着。 哲译今天你放弃过什么吗?开会的时候放弃发表自己的意见;放弃和喜欢的人去约会;放弃发誓很久的减肥……一想到这些,就会躺在床上,一边盯着天花板,一边长长地叹一口气呢。但是,人们每天都会放弃一些东西。很少有人会把想做的事、计划中的事全部百分之百地处理好,所以没必要因此感到失落。放弃,本来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是人们总是对“放弃”抱有否定的看法——遇到难事应该Nevergiveup、不服输地往前冲;只要还有努力的余地,就不要放弃。可是,这样的号召真是有意义的吗?我们都知道“知难而退”这个成语,有时候,我们应该像这句成语一样,学会放弃。如果身边有人因为某些原因而执着于一件事,但我们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成功,就会劝说这个人早点放弃。比如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了重伤,却还想参加比赛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阻止他。 当然,运动选手豁出性命也要参加比赛,确实会是一段佳话,但我觉得就此放弃去选择其他事业继续拼搏,也会是段令人钦佩的故事。其实,如果追溯“放弃(諦める)”这个词的词源,就会发现是“明确(明らむ)”这个词,意思就是要弄清楚眼前的事情。具体来说,就是明确地知道已经是“事已至此,不会再有进展了”“已经够了”的状态。在佛教的理论中也有类似的解释。这样一想,你会发现,“可以了,放弃吧”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在表扬你“做得很好”呢。这个表现是不是很肯定、很正面呢?因为我们明确地知道了所能达到的极限,明确地知道了以自己的能力来说,再继续下去也不会有进步,这就是放弃。日本哲学家九鬼周造(1888年~1941年)在他的著作《“粹”的构造》中,也有关于“放弃”的论述。“粹”是在江户城的花街柳巷中诞生的审美观点,用九鬼的话来说,它的本质是用来形容艺妓和客人之间的男女关系的。他还指出“粹”的构成要素就是“媚态”“傲气”和“达观”。媚态,是指把某位异性当作接近的目标时,所抱有的想要保持“有各种可能性的关系”的二元性的态度。也就是说,彼此之间非常亲近,但绝不是合二为一,而是保持了一定距离的关系。傲气,是比媚态更深一层的气概,因异性而生的坚强。跟软弱敏感的态度刚好相反,是一种毅然决然的态度。 这个说法,是以佛教世界观中“轮回”和“无常”的概念为前提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包括恋爱关系在内,到最后都会消失不见。因此,没必要过于执着,应该去珍惜接下来会发生的新的人际关系。九鬼用一句话概括了“粹”的三要素。“洗尽铅华(放弃)、富有张力(傲气)的性感(媚态)”,这种态度不只限于谈恋爱,平时对某些事情着迷、不肯舍弃也是很适用的。这就是九鬼口中所说的媚态。但是,没必要为了自己留恋的事情而丢掉自尊。如果自己的坚持得不到回报,那么最后就选择放弃,向着另一个目标出发吧。这就是“粹”的活法。这样说来,放弃断然不是消极的活法,而是一种积极且美好的生活方式。再回头想想,是不是没必要一个劲哀叹今天的失败呢?现在重要的是好好地转换心情,努力过好明天。怎么样?心情有没有稳定下来?祝你做个好梦。晚安…… 九鬼的母亲跟冈仓天心私奔了,这样的童年经历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我总是觉得别人比我好…… 哲译嫉妒是一种很强烈的感情。《源氏物语》中的六条妃子就因为嫉妒过了头,晚上灵魂出了窍,变成幽灵去害人……当然现实里不会有这种事。但是,我觉得像嫉妒这样消极的感情是不应该存在的,比如“那个人比我受欢迎”“她怎么会这么有钱”,再比如“他竟然比我职位高”。以别人为标杆去看自己不足的地方,当然会觉得窝火,因为这样比较肯定会不如别人。一旦开始羡慕某个人,就再也忘不掉了,当然会睡不着了。那么,为什么会有嫉妒这种心情呢?就如前面所说,原因就跟“以别人为标杆”有关,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是这个道理。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心里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好,却不管到底事实是什么样的,这就是“以别人为标杆”的由来。人要判断什么事,自然会先找到一个相应的标准,但最后都只能找到“别人”这个标准,并用这个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好坏。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想证明一个人个子高不高,你就会想到找个人来对比一下。说得再具体一点,在我们亚洲,一米七的个子算是普通的了,但一到美国,你会真切地感觉到这个身高简直太让人自卑了。这就是我的亲身经历。那时候,我特别嫉妒周围的高个子们。 如果我用自己作标准,而不是别人,会怎么样呢?按照这个逻辑,我比小时候的自己长得高多了,那不就可以为自己的成长而高兴了吗?那么,如果遇事就以自己为基准的话,我们就可以更积极地看待事物了。因为虽然不能改变他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啊。既然是自己的事,那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积极地思考了。德国近代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1831年)提出过著名的辩证法概念。这是一个可以将负面的事情变为正能量的构思,也就是“正——反——合(德语为These——Antithese——Synthese)”思想,又称扬弃。面对某个事物(These),联想到与其矛盾的事态,也就是存在问题点(Antithese)的情况,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克服其中的矛盾、问题,酝酿出更完美的解决办法(Synthese)。而这种逻辑的重点,就是不要忽略发现矛盾和问题点的环节。 这是将负能量转变成正能量的重要一步。如果忽略眼前的矛盾,是不能得到我所说的积极效果的。如果只是尽力维持现状,搞不好的话会造成更不好的后果。想要更坚强地面对问题的话,就应该勇敢地接受它。我曾在电视上看到很受欢迎的搞笑艺人——Nightynine的岗村隆史先生说过,他就是把自己的矮个子当作卖点才走红的。这正是将负能量转变成正能量的辩证法构思。没错!我们需要坦诚地接受那些和别人相比略显逊色的短处,将它转变成自己的“个性”。请大家也务必将嫉妒的目光转向自己,这样缺点也一定会发生积极的变化。曾经嫉妒过的那些“可恨”的对手再也不会出现在你的梦里了,取而代之的是成长后完美的自己,想想就觉得很愉快! 黑格尔在出版《精神现象学》以前也是怀才不遇的,说不定他就是靠辩证法撑过来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