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从心沟通


作者:圣严法师     整理日期:2015-04-06 18:05:13

当我们与人相处时,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批评别人,就很难达成充分的沟通;当冲突与对立产生时,如果不懂得反观自省、表达善意,就很难化干戈为玉帛。其实,和谐的人际关系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当我们学会将批判的眼光从别人身上收回来,观看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自己的恐惧、贪婪、傲慢、偏见……都是扼杀人际关系的元凶。
  圣严法师提供我们与人相处的方针,为种种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提出解决之道,包括:如何广结善缘、充分沟通,如何包容别人、消除对立,如何消除心防、与不喜欢的人相处……等。并以生活化的实例、简单明了的语言,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心出发,与他人进行真诚而友善的沟通。
  作者简介:
  圣严,1930年出生,少年出家,曾于高雄山中闭关六年,并留学日本,获得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杂志社编辑、教授、所长以及译经院院长等,刨办中华佛学研究所、创建法鼓山、僧伽大学、法鼓大学以及社会大学等,在国内设立禅修、文教、慈善等基金会,而分支道场亦遍及欧、
  目录:
  学习接纳与诚恳
  沟通的方法
  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存好心,说好话
  实话实说为上策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谣言止于智者
  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白色谎言该不该说?
  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学习欣赏与赞美
  少一分争夺,多一分和谐
  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较
  学习原谅与宽恕
  你可以微笑学习接纳与诚恳
  沟通的方法
  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存好心,说好话
  实话实说为上策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谣言止于智者
  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白色谎言该不该说?
  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学习欣赏与赞美
  少一分争夺,多一分和谐
  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较
  学习原谅与宽恕
  你可以微笑
  嫉妒有害而无益
  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如何消除嫉妒心
  结恩不结怨
  用感恩的心消除怨恨
  学习慈悲与包容
  如何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卸除心防,从转化烦恼开始
  别当狡猾的人
  远离两面人
  好人比较吃亏吗?
  如何帮助自卑的人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要包容不要包庇
  包容的尺度与智慧
  真正的柔软
  因为柔软,所以坚强
  学习关怀与付出
  结真正的善缘
  不被自己障碍住
  网路社会不等于疏离
  善知识、恶知识
  做个真正的贵人
  布施——真正的救苦救难
  爱语——让人欢喜听你说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同事——有愿者同行
  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化敌为友最好的方法前言编者序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人际沟通的管道虽然大幅增加,但人与人之间却不见得因为沟通频繁而互相信任、了解,反而更容易疏离、隔阂。《从心沟通》是圣严法师从各个角度解析人际关系问题的著作,希望能提供读者全新的思考方向。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学习接纳沟通的方法
  人是群体的动物,不可能离群索居,除非你想成为与世隔绝的人,把自己关在一个独立的空间里,不想和任何人接触,也不想请求任何人帮忙,那才不需要与人沟通,否则谁都免不了要与他人沟通。
  沟通很重要,可是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选择与自己比较契合的人来往。总认为:反正不和某某人来往,不和某某人谈话,一样会有其他朋友,一样可以过日子。于是就开始有所分别:这个人是我的朋友,那个人不是我的朋友;或是这班人都是坏人,我不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像这样的人,在脑子里已经设定好标准,认定了某些人不够朋友,或不是朋友,或是这些人都是出卖他、要占他便宜的,甚至觉得别人的水准太差,不够资格做他的朋友。这种不愿双向沟通的人,要和他交朋友是很难的,因为,沟通一定是双向的,如果只是单向的就不能称作沟通,因为根本无从沟通。
  照常理说,只要不是恶友、损友,交朋友应该是多多益善,但如果任凭你如何努力,对方还是不愿接受你,仍然对你有敌意,那就不用再努力,只有暂不往来了。因为你不一定非得和他做朋友不可,更何况是他不愿意和你来往,不愿意接纳你,如果你执意要和他来往,不但你很痛苦,他会更痛苦。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是无可奈何的。不过,即使如此,也不要把对方当成敌人,心里还是要把他当成朋友。
  这就是佛法中所谓“默摈”的方式。“默”是沉默,“摈”就是驱逐,意思是他不生活在我的范围里,我也不生活在他的范围里,彼此互不干扰、涉人。因为既然没有办法沟通,那就不需要再强求了。尤其是当对方无理取闹、不可理喻,你和他有理也讲不通时,那只有用默摈的方式。可是等他回心转意后,还是要将他视为朋友,不要因此而把他当成十恶不赦的人。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试探”,几次试探后或许会发现,也许是因为你的方法、心态或言语让对方误会,以至于他无法接受。这时你必须先调整自我,调整到对方能够接受的程度为止,但不能把自己完全变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否则就失去了自己的立场与原则,连一般人也无法接受。你可以试着想办法先适应对方,将自己的一部分改变,经过多次的适应调整,最后也许对方会回心转意,愿意主动或被动地与我们接触。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方式沟通,都要明白,沟通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只靠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所以除了要敞开心胸接纳别人外,对于他人刚强、抗拒的心,也要用慈悲心来软化它,这样才能达成真正有效的沟通。
  先接纳別人才能沟通
  一般人所认为的沟通协调,就是让别人接受自己,往往忘了体察别人真正的需求。例如,我有一个弟子,他在与人沟通协调时,常常会说:“我是为你设想,所以你一定要接受我的建议,你非这么做不可。”然后才问对方:“你会不会觉得很难接受?”如果对方表示很困难,他便回答:“这不困难,只要你接受我的想法,困难自然就会解决。”
  像这样的沟通,是单向、填鸭式的,并不是真正的沟通。真正的沟通一定要先问对方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然后再看自己能帮上什么。忙,不要一厢情愿地要对方接受自己的做法。
  我在日本留学期间,不论到任何商店,店员一定会先问一句话:“请问我能帮你什么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应该如此。帮助别人时,不要预先设想好自己的计划,然后不管别人是否需要,硬是把自己的方法套在对方身上;例,如,中国人宴客时,都不会先问客人的口味如何,菜一上桌就不停地把菜挟给客人,使得客人吃也不行,不吃也不行,非常尴尬。但是在西方则不然,例如有一次我热心地挟菜给一位西方客人,他不甚愉悦地直接对我说:“你知道我喜欢吃这个吗?。从此以后,帮别人挟菜前,我都会先问对方:“菜合不合口味?”“还想吃些什么吗?”因此,沟通协调的原则应该是:先让对方提出他真正的想法与需要,然后再让他了解我们所能提供的帮助,这样的沟通协调才算成功。沟通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如果只是单向的沟通,那其实不是真正的沟通。
  佛法中也有所谓的“四摄法”,指的是用四种方法来引导众生接受佛法,分别为:“同事”、“布施”、“利行。与“爱语”,这四种方法都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想要度化众生,就不能强制众生接受佛法,要让他们能够真心地接受。所以,想要度化众生,首先就要接纳众生。
  佛教认为一个佛教徒,或是正在学习菩萨道的人,是不能离开群众的,因为行菩萨道要能做到“众生无边誓愿度”。既然要度化众生,就不能够离开人群而自求安乐、独善其身,必须把自己奉献给众生,并且先放宽胸襟接纳众生的种种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然后才能让他们放宽胸襟,接受佛法。
  有些人在度化别人时,往往会高姿态地说:“佛法太好了,你必须相信、必须接受。”这种说法是在展现权威,而不是感化别人。最好是用佛法来感化人、感动人,而不是教训人。菩萨都是以低身段、低姿态融人众生之中,不仅和每一位众生地位平等,甚至还要让众生觉得自己的地位比较高,有种被尊重的感觉,才能让众生对佛法产生好感。同样地,当你要和别人沟通时,也是要先放低身段,先接纳对方,对方才有可能真正和你沟通。
  存好心。说好话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起很多麻烦。佛教有所谓的“妄语”,不论是一般人喜欢听的虚伪奉承、空洞修饰,或是讨厌听的刺激、辱骂、讥讽的言语,以及诱使人犯罪的说词,全部都是妄语;也可以说,凡是会让自己产生烦恼、他人受到伤害的话语,都是妄语。
  妄语的范围很广,约略可分为四种:“妄言”、“绮语”、“两舌”与“恶口”。“妄言。是说谎,存心骗人;“绮语”是花言巧语、言不及义;“两舌”是挑拨离间,使得人们互相仇视,变成对头冤家;“恶口”是口出恶言,使别人受到伤害。
  能够完全不说妄语,恐怕只有圣人才做得到,一般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这种口舌的过失,即使是纯真的孩子,也难免说谎骗人。例如,爸爸问孩子:“你最喜欢谁啊?”这个孩子如果够伶俐的话,就会回答:“我最喜欢爸爸。”当妈妈问他的时候,他就会改口说:“我最喜欢妈妈。”为了讨好父母亲,孩子两边说的话不一样,也算是一种妄语。
  有时候,亲戚朋友之间也会这样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孩子没有办法选择,很难做判断,只好圆滑地说:“我喜欢爸爸,也喜欢妈妈。”如果再追问:“那你最喜欢哪一个呢?”这就更让孩子为难了。其实,大人不该这样问孩子,不但对孩子不公平,也会造成误导。所以,从小的时候开始,大人经常就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了说谎的习惯。
  刚开始,这种小小的谎言或许还无伤大雅,但长大以后,或是为了谈生意牟利,或是为了个人的利害得失,渐渐就会变本加厉地欺骗、害人。
  例如,有些生意人便相信,如果不对顾客说谎,产品便会卖不出去,于是推销时就会夸大其词地说:“我的产品是以亏本的价钱卖给你的,不买一定会后悔的。”其实他根本获利丰厚。像这样既不诚实又别有居心的说法,就是在说谎。
  事实上,只要货真价实,做生意不一定要说谎。我有一位纵横商场多年的朋友,他说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在与顾客谈判的时候,态度非常真诚,也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立场。毕竟,做生意除了原料、机械设备、水电、人工等成本外,还应该为自己争取一些合理的利润;不过,扣掉成本与得到合理的利润后,或许就不应再赚取暴利了。所以说,为了做生意而说谎骗人,并不是必要的手段,唯有货真价实、信用可靠,才是工商界应有的职业道德,也才能使事业更大更久。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做到“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更要积极地以“诚实语。、“尊敬语”、“赞叹语”、“慰勉语”来与他人互动。如果能净化我们的语言,我们的环境里就会减少很多的口舌是非。
  实话实说为上策
  有人认为我们处在“公关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时间很短暂,无法再像传统社会一样,有时间慢慢深入认识每个人,所以很需要多做自我公关,大力推销自己。也就是要多展现自己的优点让别人知道,如果自己的条件不够好,还得再多吹嘘几句。但是,过分自我膨胀的表现其实并不恰当,也算是妄语的一种。
  ……
  





上一本:学佛知津 下一本:世界是调心的道具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从心沟通的作者是圣严法师,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