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蚂拐节


作者:廖明君     整理日期:2015-02-24 14:41:12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草原民族碰撞交融的文化区域。悠久厚重的历史、多元混沌的文化、淳朴剽悍的群体性格,汇铸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黄河精神。山西的春节民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热烈,是展演黄河这一方土地上风俗民情的一扇窗口。晋北的佛教文化孕育了五台山、云冈石窟及其周边地区繁复的祭祀仪式,怀仁大旺火成为山西煤炭之乡的春节文化标识;晋南的根祖文化、威风锣鼓声名远扬;晋西伞头秧歌、柳林“盘子”独具特色;晋东南抬阁、四景车、八音会构成了太行山区春节社火的好看点。春节,黄土地上的狂欢节;春节,黄河人奏响的岁月之歌!
  作者简介:
  廖明君,1961年生,壮族,研究员/编审。现为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民族艺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歌海》杂志社长/总编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执行副主编。入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文化部优秀专家。
  目录:
  目录:
  
  综述001
  一、壮族蚂节的流布地域与文化背景003
  二、节日的起源、异同、现状008
  三、壮族蚂节的基本内容018
  四、壮族蚂节的意义和功能022
  志略025
  一、节日时空027
  节期027
  曼029
  田峒029
  目录:
  综述001
  一、壮族蚂节的流布地域与文化背景003
  二、节日的起源、异同、现状008
  三、壮族蚂节的基本内容018
  四、壮族蚂节的意义和功能022
  志略025
  一、节日时空027
  节期027
  曼029
  田峒029
  社亭030
  蚂坟031
  蚂场032
  二、组织033
  蚂会033
  蚂头034
  麽公036
  蚂郎037
  长龙038
  卜娅038
  比拉隆039
  算命先生039
  捞虾人039
  卖药者039
  彩相040
  蚂仔040
  皮鼓手040
  铜鼓手041
  抬蚂棺者042
  跳蚂舞者042
  敲锣者043
  打镲者043
  抬蚂轿者043
  扛旗者043
  卖花者044
  三、节日缘起044
  蚂节由来045
  雷王之子传说046
  蚂使者046
  东林郎传说046
  蛙婆节来历古歌047
  四、仪式活动048
  找蚂048
  装棺049
  游田峒050
  游村050
  孝蚂052
  立篙053
  埋蚂054
  卜蚂骨056
  玩蚂057
  备钱粮057
  拜龙王宝058
  取伶俐水059
  捡祥石060
  敲铜鼓060
  插彩旗060
  唱蚂歌062
  玩蚂开场063
  跳蚂舞063
  面具人物表演063
  卜娅出游064
  游艺065
  大头人对歌065
  赶鬼066
  卖花066
  铜鼓保管及使用禁忌066
  蚂坟禁忌067
  蚂禁忌067
  面具的制作及处理禁忌067
  立蚂幡禁忌068
  对歌禁忌068
  语言禁忌069
  农事禁忌069
  宴席禁忌069
  犯师070
  五、表演艺术与口头传说070
  皮鼓舞072
  蚂出世舞072
  敬蚂舞072
  拜铜鼓舞073
  征战舞073
  耙田舞074
  毛人舞075
  驱邪灭瘟舞075
  插秧舞076
  薅秧舞077
  打鱼捞虾舞077
  纺纱织布舞077
  谈情说爱舞077
  丰收祭拜蚂舞078
  狮子舞078
  夜牛舞078
  铜鼓舞079
  打猎舞079
  繁衍舞079
  蚂歌079
  礼仪歌081
  盘歌081
  情歌082
  壮八仙082
  四季鼓083
  贺喜歌083
  赶鬼歌084
  铜鼓与蛙的传说084
  龙王宝的传说085
  蚂郎的故事085
  游村祝词086
  蚂歌谣086
  蛙婆祝贺歌谣087
  葬蚂祭词088
  六、游艺娱乐089
  老虎呷猪089
  蚂跳塘090
  大水翻坝090
  黄麂过坳091
  虎擒羊091
  转水车092
  搭人山092
  摔跤093
  赛铜鼓093
  蚂歌会094
  碰红蛋094
  抛绣球095
  拦客赴宴095
  鸡椎敬老人095
  交杯酒096
  猜码划拳096
  唱敬酒歌096
  七、节日用品097
  蚂饭098
  五色糯米饭098
  猪头肉099
  鸡与白斩鸡099
  鸭与白条鸭100
  红蛋100
  扣肉100
  血肠101
  腊肉101
  米粽101
  糯米糍粑102
  米酒102
  豆腐圆103
  玉米粥103
  米饼104
  阴米糖水104
  糯米甜酒104
  墨米104
  烤全猪105
  黄焖狗肉105
  蚂仔服饰105
  算命先生服饰106
  打鱼捞虾者服饰106
  纺纱织布者服饰106
  卖药郎服饰106
  鼓手服饰107
  麽公服饰107
  主持者服饰108
  蚂轿108
  蚂棺109
  面具109
  蚂幡111
  剪纸111
  小彩旗112
  大彩旗112
  铜鼓112
  蚂婆神像115
  八、节日文献115
  壮族舞蹈研究116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117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天峨县歌谣集117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天峨县民间故事集118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东兰县资料汇编118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东兰县歌谣集119
  壮族百科辞典119
  壮族图腾考120
  穿越红水河: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考察札记120
  中华舞蹈志?广西卷121
  壮族自然崇拜文化121
  神圣的祭典——广西红水河流域壮族蚂节考察122
  传统仪式与现代适应——对板登蛙婆节与景栋蛙鼓仪式的比较研究122
  广西通志?民族志123
  广西大百科全书?民族卷123
  调查报告1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纳洞村壮族蚂节调查报告127
  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壮族蚂节调查报告156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壮族蚂节调查报告190
  参考文献220
  后记224综述
  一、壮族蚂节的流布地域与文化背景
  “壮族蚂节”又叫“蛙婆节”,广西各地壮族村寨对其的壮语叫法有所不同,东兰县巴英村壮语称为“娅圭”([ja6kwe?]),天峨县纳洞村把壮族蚂节称为“圭”)“莫圭”或“深圭。它是流行在广西西北部地区的壮族传统节日,与春节的节日时间基本重合在一起,人们在过春节的同时也在过蚂节。蚂即青蛙,是广西各民族用桂柳话(西南官话的一支)的通俗称谓,是壮、汉语言融合而成的。壮族蚂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有着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对壮族蚂节的考察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颇多著述,广西民族文化研究者把它作为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研究的焦点之一。
  (一)壮族蚂节的流布地域及地理特征
  祭祀蚂的习俗在中国、缅甸、泰国等国家都有流传,其中在中国主要流布在广西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天峨、南丹、凤山、巴马等县。红水河流域地处桂西北,与贵州南部接壤,是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带,有凤凰山、东风岭、都阳山三条西高东低走向的山脉,流传壮族蚂节的村落就分布在这三条山脉之中。红水河是中国南部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重要干流之一,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的南盘江,在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与北盘江汇合始称红水河,自西向东横穿广西中部,至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改称黔江。红水河干流全长659公里,流经的区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百色地区的乐业县,河池地区的天峨县、南丹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南宁地区的马山县,柳州地区的忻城县以及来宾市。红水河干流河床深切,坡降大,河水湍急,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特点,是广西水力资源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据考古资料推断,新石器时代,红水河流域地区就已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石器以石斧、有肩石斧、石锛为常见,这些都是用于掘土或砍伐树木的生产工具,在东兰、巴马的文化遗址中,还发现有较多的石杵、石磨棒、石珠,似乎都是用作脱粒的工具。除此以外在凤山、巴马、东兰、天峨出土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夹砂绳纹陶片,说明新石器时代红水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古人类已学会制造陶器。一般说来,制陶、农业、驯养业是人类定居生活的基本要素。红水河流域自古就是壮族人民栖息的地方,这里的壮族先民在红水河附近进行生产劳作,发展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壮族蚂节就是以农业文明为表征的壮族民俗文化。





上一本:查白歌节 下一本:姊妹节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蚂拐节的作者是廖明君,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