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傅斯年讲国学


作者:傅斯年     整理日期:2015-02-24 14:39:26

本书收纳了傅斯年在诗经、《史记》以及对于诸子百家的研究论述,重新解读诗经,更深层次地理解《史记》的价值,以及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争鸣现象的历史根源。本书以简体横排的方式,方便读者阅读,对于晦涩难懂的部分给予读者注释。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字孟真,山东聊城人。傅斯年出生于名门望族,带的名门望族。明末清初,先祖傅以渐为殿试一甲第一名,成为清王朝开国第一名状元,他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傅以渐以后,傅家举人、进士辈出,任封疆大吏,布政使、知府、知县或者更有多人。傅斯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也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目录:
  《春秋策》之战国子家哲学乃语言之副产品诸子天人论导源春秋战国之际为什么诸家并兴战国诸子除墨子外皆出于职业止有儒墨为有组织之宗派 儒为诸子之前驱,亦为诸子之后殿战国诸子之地方性春秋时代之矛盾性与孔子孟子之性善论及其性命一贯之见解孟子之性一贯见解荀子之性恶论及其天道观荀子之天道观墨家之反儒学墨子之非命论老子五千言之作者及宗旨所谓“杂家”祥之重兴与五行说之盛 梁朝与稷下齐晋两派政论战国文籍中之篇式书体预述周汉子家衔接之义《春秋策》之史家绝唱《史记》研究参考品类老子申韩列传第三2十篇有录无书说叙论太史公书之卓越论司马子长非古史学乃今史学家手批“史记”(全文周法高辑录)与颉刚论古史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拟目及说明叙语泛论思想和语言——一个文学界说语言和文字——所谓文言 成文的文学和不成文的文学文人的职业史料论略论伏生所传《书》二十八篇之成分诗部类说风雅颂最早的传疑文人——屈原、宋玉、景差楚辞余音贾谊儒林《诗》《书》《礼》《礼记》《乐》《易》《春秋》傅斯年讲国学《论语》《孝经》五言诗之起源论五言不起于枚乘论五言诗不起于李陵论五言不起于一人我们宜注意下列几件事诗经讲义稿叙语泛论《诗经》学一、西汉《诗》学二 、《毛诗》三、宋代《诗》学四、明季以来的《诗》学五、我们怎样研究《诗经》《周颂》《周颂》说(附论鲁南两地与《诗》《书》之来源)《大雅》一、雅之训恐已不能得其确义二、 《大雅》的时代三 、《大雅》之终始四 、《大雅》之类别《小雅》一、《小雅》《大雅》何以异二 、《小雅》之词类三、 “雅者政也”四 、《雅》之文体《鲁颂》《商颂》述一 、《商颂》是宋诗二 、《商颂》所称下及宋襄公
  三 、《商颂》非考父作《国风》一、“国风”一词起来甚后二、四方之音三、“诸夏”和《国风》四、起兴《国风》分叙一、周南、召南二、邶鄘卫三、王四、郑五、齐六、魏七、唐八、秦九、陈十、桧十一、曹十二、豳《诗》时代周诗系统非周诗《诗》之影响论所谓“讽”“诗三百”之文辞
  春秋战国之际为什么诸家并兴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问诸子并兴是不是起于春秋战国之际?近代经学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观念大别有两类:一类以为孔子有绝大的创作力,以前朴陋得很,江永、孔广森和好些今文学家都颇这样讲;而极端例是康有为,几乎以为孔子以前的东西都是孔子想象的话,诸子之说,皆创于晚周。一类以为至少西周的文化已经极高,孔子不过述而不作,周公原是大圣,诸子之说皆有很长的渊源,戴震等乾嘉间大师每如此想,而在后来代表这一说之极端者为章炳麟。假如我们不是在那里争今古文的门户,理当感觉到事情不能如此简单。九流出于王官,晚周文明只等于周公制作之散失之一说,虽绝对不可通;然若西周春秋时代文化不高,孔老战国诸子更无从凭借以生其思想。我们现在关于西周的事知道得太不多了,直接的材料只有若干金文,间接的材料只有《诗》《书》两部和些不相干的零碎,所以若想断定西周时的文化有几多高,在物质的方面还可盼望后来的考古学有大成功,在社会人文方面恐怕竟要绝望于天地之间了。但西周晚年以及春秋全世,若不是有很高的人文,很细的社会组织,很奢侈的朝廷,很繁丰的训典,则直接春秋时代而生之诸子学说,如《论语》中之“人情”,《老子》中之“世故”,《墨子》之向衰败的文化奋抗,《庄子》之把人间世看作无可奈何,皆都若无所附丽。在春秋战国间书中,无论是述说朝士典言的《国语》(《左传》在内),或是记载个人思想的《论语》,或是把深刻的观察合着沉郁的感情的《老子》五千言,都只能生在一个长久发达的文化之后,周密繁丰的人文之中。且以希腊为喻,希腊固是一个新民族,在他的盛时一切思想家并起,仿佛像是前无古人者。然近代东方学发达之后,希腊人文承受于东方及埃及之事件愈现愈多,并非无因而光大,在现在已全无可疑。东周时中国之四邻无可向之借文化者,则其先必有长期的背景,以酝酿这个东周的人文,更不能否认。只是我们现在所见的材料,不够供给我们知道这个背景的详细的就是了。然而以不知为不有,是谈史学者极大的罪恶。《论语》有“述而不作”的话,庄子称述各家皆冠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这些话虽不可固信,然西周春秋总有些能为善言嘉训,如史佚周任,历为后人所称道者。既把前一题疏答了,我们试猜春秋战国间何以诸子并起之原因。既已书缺简脱,则一切想象,无非求其为合理之设定而已。一、春秋战国间书写的工具大有进步。在春秋时,只政府有力作文书者,到战国初年,民间学者也可著书了。西周至东周初年文籍现在可见者,皆是官书。《周书》《雅》《颂》不必说,即如《国风》及《小雅》若干篇,性质全是民间者,其著于简篇当在春秋之世。《国语》乃由各国材料拼合而成于魏文侯朝,仍是官家培植之著作,私人无此力量。《论语》虽全是私家记录,但所记不过一事之细,一论之目,稍经展转,即不可明了。礼之宁俭,丧宁戚,或至以为非君子之言,必当时著书还甚受物质的限制,否则著书不应简括到专生误会的地步。然而一到战国中期,一切丰长的文辞都出来了,孟子的长篇大论,邹衍的终始五德,庄子的卮言日出,惠施的方术五车,若不是当时学者的富力变大,即是当时的书具变廉,或者兼之。这一层是战国子家记言著书之必要的物质凭借。





上一本:中国风尚史 下一本:太虚大师佛学论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傅斯年讲国学的作者是傅斯年,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