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民俗史


作者:钟敬文,万建中     整理日期:2015-02-18 19:44:42

中国民俗是一块色彩斑斓的瑰宝是世界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俗史》丛书是一套普及民俗知识、增添生活趣味、开拓审美视野的大型文化读物。它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中国民俗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民俗风情画卷。是一套普及民俗知识、增添生活趣味、开拓审美视野的大型文化读物。本书为《中国民俗史》之民国卷。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民国时期的民俗事象进行系统的清理。为读者展示绚丽的民国民俗画卷。
  民族学的一些方法是诸学科共有的,如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也用此法,连自然科学也用,是通用的方法。也有一些方法,是各人文社会科学都用的,民俗学科也用,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这类方法我们也要最熟悉和研究。
  作者简介:
  钟敬文(1903~1902),广东海丰人。1927年入广东中山大学任孝,参与民俗学会的组织活动,编辑《民俗》刊物怀民俗丛书。1928年任职浙江大学,在杭州开展民俗学会工作。1934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研究院研修神话学、民俗学。1914年回中山大学任教。1949年任教于北京师范大
  目录:
  总序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
  导言
  第一章物质生产民俗
  第一节农业民俗
  一、麦作民俗
  二、稻作民俗
  三、杂作民俗
  四、水利管理民俗
  五、机械农机具尚未普及
  六、传统农作俗信
  第二节副业民俗
  一、俗重副业
  二、畜牧民俗
  三、养蚕民俗
  四、粮食加工总序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
  导言
  第一章物质生产民俗
  第一节农业民俗
  一、麦作民俗
  二、稻作民俗
  三、杂作民俗
  四、水利管理民俗
  五、机械农机具尚未普及
  六、传统农作俗信
  第二节副业民俗
  一、俗重副业
  二、畜牧民俗
  三、养蚕民俗
  四、粮食加工
  五、家庭编织业
  六、山林习俗
  第三节渔业民俗
  一、海洋渔俗
  二、淡水渔俗
  第四节手工业民俗
  一、传统手工业民俗
  二、现代工业民俗
  第五节商业民俗
  一、贸易方式
  二、商业集市
  三、商业广告和招牌
  四、行商小贩的货声
  五、商业隐语
  六、典当业勉强维持
  第六节特种行业
  第二章物质生活民俗
  第一节服饰民俗
  一、男子剪辫
  二、男服易式
  三、妇女放足
  四、女服趋时
  五、服饰尚新
  第二节饮食民俗
  一、日常饮食
  二、都市菜肴
  三、西餐番菜流行
  四、西式饮料
  五、纸烟流行
  第三节居住民俗
  一、民居南北有别
  二、农村居室
  三、西式建筑
  第三章民间工艺
  第四章人生礼仪民俗
  第五章民国西式礼俗
  第六章岁时节日民俗
  第七章社会民俗
  第八章民间戏曲艺术
  第九章民间娱乐民俗
  第十章信仰民俗
  第十一章少数民族生活民俗
  参考文献
  后记
  跋第一章物质生产民俗
  第一节农业民俗
  民国时期,伴随着农业振兴思想的宣传和深人,农村之中,尤其是资本主义革命影响较大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势头,像广东各县就组成了农会及其他农业团体。但就农业生产民俗而言,仍是传统的延续)我国的农耕生产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无论是传统社会抑或是民国社会,农耕生产仍然不能说已经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限。自农耕社会伊始,农耕民众就注意到了自然环境与农耕生产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非常注意对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的准确把握与顺应利用,在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土、水、肥、种子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是这些经验的积累奠定了农耕民俗知识体系的建构。
  一、麦作民俗
  民国时期,北方各地作物的栽培,有各种粮食作物,如大麦、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绿豆、虹豆、豌豆、高粱、黍等;各种经济作物,如花生、芝麻、油菜、棉花、大麻、芝麻等,其他则有地瓜(红薯)、土豆(马铃薯)、山药、芋头等。此外还有园艺作物,如各类蔬菜、瓜、藕、药材等二北方麦作地区每年秋收后,农民即对明年耕地的使用作出安排,除了留一部分作明年播种春作物,称作“春茬地”或“春地”外,其余的就是麦田了。
  播麦之前要耕地,耕地之前先施农家土杂肥。将土杂肥运进耕地之中,分小堆一行一行放好,称为“送粪”。送粪用大车、小车(独轮车)、板车(地排车),在山区则多用驴驮篓。
  ……





上一本:周易会意 下一本:世界五千年神秘总集:动物、植物、地理、之谜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民俗史的作者是钟敬文,万建中,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