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对话》是学诚法师文集系列的第一本。学诚法师开示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很容易懈怠和迷惘,很难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得到规范。一个社会如果缺乏信仰,道德伦理的观念就会越来越薄弱,社会的和谐和安定也就无从谈起。 《信仰与对话》如同一位传递佛教智慧的使者,希望能够给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奋斗的年轻人、渴望修身养性的中老年人,带去信仰的关怀和力量,尽早离苦得乐,过上吉祥喜乐的幸福人生。 作者简介: 学诚法师 俗名傅瑞林,1966年出生,福建仙游人。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授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教育行政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获孟加拉国阿底峡大师和平金奖。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主编、《福建佛教》主编等职务。 目录: 序/004 I章前语/008 宗教关注全球化问题/010 应当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025 宗教者如何面对受难者/042 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046 II章前语/066 让世界因多元宗教的存在而更加和谐更加美丽/068 共享宗教智慧共享和平安全/078 开展多元宗教对话共建和谐世界/090 加强对话密切合作共建多元和谐的人类精神家园/103 和平与和谐作为人类的选择/112 中国高僧的和平观/119 III章前语/122 宗教文化在治国安邦与经世济民中的作用/124序/004 I章前语/008 宗教关注全球化问题/010 应当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025 宗教者如何面对受难者/042 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046 II章前语/066 让世界因多元宗教的存在而更加和谐更加美丽/068 共享宗教智慧共享和平安全/078 开展多元宗教对话共建和谐世界/090 加强对话密切合作共建多元和谐的人类精神家园/103 和平与和谐作为人类的选择/112 中国高僧的和平观/119 III章前语/122 宗教文化在治国安邦与经世济民中的作用/124 关于宗教与文化发展的思考/130 经典翻译与宗教传播/135 从媒体传播看东西方文明的差异/141 不同文明之间的兼容性/149 文化的力量/160 IV章前语/184 对新世纪中国宗教的一些思考/186 宗教研究的方法与途径/201 把握舆论方向适应时代步伐/207 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213 儒释道文化与社会和谐/221 参考文献/226 I章前语 信仰的失落使个人无法找到“终极关怀”,无法实现生命的根本转变,从而沉沦于各种欲望之中。 个人由于丧失了和整个世界的丰富完整的联系而使自我成为单向度的占有财富的“挣钱机器”,道德危机也就在所难免了。 有信仰,它就会成为人的性格里面一种稳定的力量和作用,这样自己就会从内心里头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 一个人对于宗教的信仰,不应该只是情感上的感动和思想理论上的认知,他更需要进一步付诸行动……把取之于宗教的生命动力,不只是狭义地实践于个人的伦理道德生活,更要投身到参与社会上各个层面的关怀行动,使其信仰得以生活化,同时生活也得以信仰化了。 宗教不但在现代世界继续存在和发展,而且构成了广大信徒道德生活的基点,它是社会道德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的文化背景,一个可资借鉴的价值参照系统,一种丰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资源。 只有实现世界宗教界间团结互助,才能实现世界各国的团结互助; 只有世界宗教和平发展,世界人类才能和平发展。 宗教者如何面对受难者 宗教通常源自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包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宇宙法则的敬畏等等。在这些对象面前,人类是那样的渺小,以致于当灾难来临时,人类显得是那样的无助。凭借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人类将“人定胜天”的信念也发展到了极致。尽管有些灾难通过科学的预测与事后的补救,能够将对人类的伤害降到最低,但因为人类活动而对自然产生的干扰并因此引发的灾难,大大削减了人类正面努力的成果。因此,与过往相比,对今天的人类来说,自然灾难所引发的苦难丝毫也没有减少。作为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宗教者在面对灾难的受难者方面,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首先,宗教者当以解决受难者现实苦难为起点。在无情而又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难面前,受难者大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能够支撑自己生存的物质基础,乃至于身心受创。能够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的生活,医治受到伤害的身体,是此时的第一要务。宗教者可以发动众多的信众,来为灾区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与受难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这也是后续救助的基础。 其次,宗教者当以医治受难者心理创伤为重点。与恢复正常生活及医治身体病伤相比,受难者心理的创伤则是更加难以恢复。受难者或受到从未经历过的灾难的恐吓,或受到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种种心理上的创伤大都会深埋心底,若不加以疏导,便会伴随终生,极大地影响受难者后半生的幸福感。宗教以其超越的时空观及对生命现象的洞察,通常能够给人以心灵的皈依和寄托。因此,宗教者在医治受难者心理创伤方面,担负着世间人难以承担的责任。 第三,宗教者当以塑造受难者崭新生命为期盼。灾难对受难者身心都造成创伤,而宗教者的责任不仅是帮助受难者医治这种种创伤,更可以帮助受难者塑造自己崭新的生命。灾难不仅仅使人们痛苦,更能够让人们从中得到成长。没有经历困难和挫折的人生,很难具有深邃的智慧;同样,当人们经历从未有过的灾难时,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悟人生,能够真正看开、看淡,认识到生命中真正宝贵的事情是什么。 第四,宗教者当以与受难者共同成长为终归。通常人们会以为受难者是弱势群体,是需要关怀的对象,这也使宗教者无形中会以帮助者自居。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者和受助者是平等的。受助者应当心怀感恩,接受来自帮助者的帮助;同样,帮助者也应当心怀感恩,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者或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而价值感通常是决定一个人能否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宗教者在帮助受难者时,当自始至终心怀感恩,这看起来是在帮助受难者,实际上也是在帮助自己。 来自自然的灾难,是人类所恐惧和极力避免的。然而,这些灾难的价值并不都是负面的。灾难让人们更加真切体会到和平的价值,从而不遗余力地维护和平;灾难还让人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能够健康地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从而使人们更加珍惜看似平凡的生活与生命。不仅如此,当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们遇到灾难时,能够引发真正的同情心。正是这种可贵的同情心,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人类的命运是那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 王鲁湘: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便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儒释道三教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文化景观,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是一个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上的国家,佛教作为一种出世的宗教,怎么适应中国人现世的伦理生活呢?有人说,佛教是伦理性的宗教,其所宣扬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和八正道等等思想有着丰富的伦理色彩,佛教的善恶观、慈悲观、人生观、缘起观等等,对于净化人心,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佛教伦理?它与现在的社会道德是否脱节?今天我们所讨论的话题就是“佛教关切社会道德”,让我们掌声欢迎学诚法师! 王鲁湘:我和学诚法师还真是有缘。2007年的时候,做《文化大观园》节目,我到北京西山的龙泉寺采访过学诚法师。法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佛法,尤其是探讨佛教与现实生活的这种关联。我们今天做这个节目,其实有一个很沉痛的背景,就是这些天,全国都在讨论佛山小悦悦这件事情,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建设在突飞猛进,一方面也不容讳言,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在道德伦理方面的滑坡现象也非常的严重,那么法师您觉得像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了我们现在一些什么样的世道人心方面的问题。 学诚法师:这件事的确非常值得我们去反省,两辆汽车从两岁的小孩身上碾过,18个人路过,熟视无睹,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缺乏慈悲心,见死不救,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情!从这一件事也可以说明我们社会的道德存在问题。过去我们常常听到的是道德的滑坡,但现在听到更多的是道德的危机,危机的这个程度,远远要大于滑坡。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危机呢?我觉得道德它应该是自律的,法律、纪律它是外在的、他律的,如果我们一个人,缺乏了内在的自律精神,那么他的行为很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秩序,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康德(ImmanuelKant)说过:道德的基点有两点:一点是普遍性,一点是道德的自律。道德的自律又有两个前提:一个前提是灵魂不朽,第二个前提是上帝存在。上帝存在就说明社会的公正,灵魂不朽就说明我们人死了以后还会存在。那么道德的普遍性是说明我们这个人无论在任何的时空下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佛山的事件折射出人的道德的自律需要去反省。 王鲁湘:我们知道,指导整个世界和我们中国人现代生活的,有一个很强有力的观点,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法理。这种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所谓法理,在唤醒陷于麻木、沉沦的中华民族奋起、抗争、崛起,可能有一定的进步作用,而且也成为当时新文化中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极力宣扬的东西。但是我们现在看,一百来年的这样一种社会实践,它确实带来了很大的负面价值,一些负面的影响。关于这种大的人类生存的法则问题,佛教有没有可以对冲这种像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一些大的法则呢? 学诚法师: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这个众生,不仅是人类,包括其它物种,其它的动物;佛教还讲,依报、正报是不二的,就是说人和环境也是不可分离的。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发展到现在就形成了弱肉强食的这样一个状态。长期以来,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的思想传入到中国之后,我们不知不觉接受了这样的一些观念,使我们过去所认为的:我们人,仅仅是宇宙当中的一份子,我们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同这个世界、同他人有着极其紧密、丰富的联系,所谓“天人合一”的观念慢慢淡化了。我们佛教所要主张的,是对所有众生的苦乐问题的关切,以及对我们人所生存的环境的关切。人是不可以脱离环境而很好地生存、发展的。同样,一个人要过得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王鲁湘:我们知道,在西方,特别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它同时也是一个法治国家,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制度,它当然要鼓励这种个人主义,让每一个人去为自己的利益奋斗,但是当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利益扩大化,或者是放大到一个没有边界的情况时,其实所有人都无法生存。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为了节制这种个人的无节制扩张,又建立了多如牛毛的法律,用法律体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边界,所以它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一个法治环境之中的。可是我们中国现在的情况好像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我们在鼓励人们在市场经济中为自己的利益去奋斗,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我们的很多法律和法制建设却没有能够紧紧地跟上,或者说我们的法律建设的水平还很低。 学诚法师:法律只能管住人外在的行为。一个人认为说,自己能够取得证据,按这种证据来推论,结果能够成立,他就敢去做。如果一个人,有内在的道德自律,他就不会这么去做。在西方,律师那么多,特别是美国,比我们中国要多许多倍,而实际上,一般人要去打官司,也是打不起的。所以,我觉得,在一个文明的国家里头,既需要法治的健全,更需要内在道德自律、文化秩序自净的这种精神。 王鲁湘:对。维持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道德的自律是一个成本最低的约束。那么请教法师:道德缺失事故频发,社会道德遭到严重质疑,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道德危机? 学诚法师:我们为什么要讲道德?道德是我们整个社会人们行为、生活的标准和规范。如果人的内心当中没有这些行为的标准、规范,那肯定是不知所措了。如果有很多的人,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生活,影响或损害到更多人的行为和生活,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就发生了危机。从更深的一个层次来讲,就涉及到人的信仰问题。有信仰的人就比较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如果信仰缺乏,这个道德就比较容易成为问题。在西方的社会里头,它把信仰归到宗教的领域。而在东方的社会里头,我们更多的情况下,把信仰归到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领域还仅仅是我们人现世的一种思想意识,还没有办法跟人自己的前生和后世紧密联系起来看待。 哲学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人生观就涉及到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生死这样的问题。人的生存就是你活下来,从生到老、到死这样一个过程。不同的人,生存的环境是不一样的,生活的品质更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生活,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道德生活都非常的完美;有些人就有缺陷,要么是物质生活的缺陷,要么是精神生活的贫乏,要么是道德生活的危机。 而第三个层次就是生命的问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持续的,而不仅仅说,从生到死这样一个过程,这仅仅是一个阶段。那怎么来证明、证实人死了以后还有?根据科学的观点,你不能证明人死了以后没有,那么就能够说明人死了以后还有,生命还存在。也就是说你不能证伪,那么它就可能证真。因为你不能证明,不能证实,那就要靠信仰。有些人信仰人死了以后还有,有些人认为人死了以后如灯灭,没有。这个就是一种信仰和不信仰的人的区别。有信仰,它就会成为人的性格里面一种稳定的力量和作用,这样的话,自己就会从内心里头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 第四个层次就是生死问题,我们常常讲生死事大,是很大的一件事。我们人怎么来到世间的,最后我们人怎么离开这个世间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孔子过去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就是说这个生的事情没搞清楚,死后的事就更搞不清楚了。那么佛教主要就要回答生死问题,就是更多情况下,它所关注的是死以后的这种生命的存在,研究的是死后让自己能够过得更好。所以这样的一种精神、思想就非常容易唤起我们自己内在的道德方面的自律。 我们现在从外在来讲,有三种思想对我们人的影响比较大。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一些文化传入到我国来,像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物质主义。物质主义,现在也发生了金融的危机,就是资本发生了危机。他认为有钱就什么事都可以办,有资本什么事都能够办。现在知道资本也是有泡沫的,里面也是有做假的,做了很多金融的伪劣产品,很多人买了以后受害。这说明西方的社会依然有很严重的道德方面的危机。所以我觉得,道德危机是全球性的,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区域所特有的,它是现代社会一个比较严重的普遍问题。 科学它要解决的问题仅仅是相对的、一时的、辩证的,科学它永远没有最后的结论,它只有相对的结论,没有绝对的结论。那么宗教就不如此。宗教的命题相对来讲都是比较绝对的,比如说佛教讲人要成佛,他做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要成佛。成佛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是安乐道,第二个是解脱道,第三个是菩提道。安乐道是比较基础的,什么意思呢?人都追求平安、快乐,而这种平安和快乐,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现世平安快乐,后世也要平安和快乐。你要做到平安和快乐,就要为善去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好事,不做坏事,才能够得到内心的平安,才能够得到内心的快乐,自己才会有幸福可言。如果不为善,就不会有快乐;如果不断恶,也不会有快乐。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解脱道,解脱道就是要解脱人内在的烦恼。你不做坏事,做好事,但你还有烦恼,好事做久了,做烦了,你坏事一点都不做,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那是因为你内心有烦恼。那内心有些什么烦恼呢?有六个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贪,就是贪心、贪着,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贪心。不同的人,他贪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比较严重的就是财、色、名、食、睡,用佛教的话来讲叫做五欲。“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通到地狱里头的五个根本原因,这是人普遍所要追求的、贪着的,而佛教说这是人的贪心、贪婪、贪欲的一种表现。嗔,就是你贪不到的,内心难过,发脾气,发火,乃至跟人家打架斗殴,发动战争,等等,这都是人嗔心的表现。痴呢?就是无明烦恼,就是人没有智慧。慢,就是傲慢,看不起别人,这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弱肉强食也是“慢心”的一种表现。疑,就是怀疑,现在我们谈文化自信。过去我们一直说对我们的文化要进行反省,甚至对我们的这个传统文化是否能够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利,有相当多的人是持怀疑态度的,这个影响很大。我们正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提法很好。恶见,又称为不正见,就是不正确的知见、不正确的见解、不正确的理论,这个也是很可怕的。也是在我们人的主观意识里头的种种负面的、不健康的思想认识。用佛教来讲,都是需要对治、克服的。只有从人的内心当中去除了这六个根本的烦恼,其它枝末的烦恼才有办法得到对治。如果对根本的烦恼、烦恼的源头认识不清楚,那么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源头,在源头方面查找到道德危机的根源,查找到什么叫作道德的问题,然后我们才会有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正确的途径,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来解决这些危机的问题。只要谈到佛教,就必须面对这些问题,这是我们对人生的一个态度。 王鲁湘:那么请教法师:清杂念,修身心,佛家理念如何提升自我?宗教在未来将起到怎样的作用?佛教的发展又会有怎样的贡献? 学诚法师:佛教讲,你要修行、要成佛,那也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努力,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会达到,不是说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是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在解脱道里头很关键的就是要认识到我们的烦恼,然后来对治,让我们自己的内心清净,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步入到第三个层次--菩提道。 菩提道就是要发菩提心,走菩萨所走的路。菩提道的前提就是要有大悲心,、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慈悲心它所面对的是所有的有情。所谓菩萨是印度话,翻译成汉语叫觉有情,觉悟有情,就是让所有的有情觉悟起来。他所要从事的就是这样的工作,以此为自己的使命,这是菩提道。在菩提道整个过程当中,菩萨要学五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内明。 因明,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逻辑学,跟你说话要理性,要符合逻辑,在逻辑上面要能够站得住脚;声明,就是音韵学,各种的外语,都属于声明的范畴;工巧明,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科学技术,就是要掌握科学;医方明,要懂得医学;内明就是佛学。所以,要成为一个菩萨,菩萨要成佛,他首先要掌握这五个方面的知识。从这方面我们就能够看到佛教的慈悲心的具体体现。做这些,菩萨完全都是无私的,完全都是发自于内心的,这样的一种体现。这不是一种商品的交换,如果把这个道德沦为工具,那就会很可悲。 再具体到如何来实践菩萨道呢?佛教讲闻思修,“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闻,什么意思呢?就是听闻、接收,接收什么呢?接收信息,我说的话,你把它听进去了,你就接收了,就是闻。思呢?就是思考,听进去之后你还要分类,我讲的对啊错啊,讲得怎么样啊?有没有参考啊,对我有什么帮助啊?那就是思。思考就是信息的分类,闻就是信息的接收,修就是信息的处理。你听完了以后还要处理,不然我听了这些,好不好,我一天听了那么多,接触东西那么多,如果不处理的话,你这个U盘都会满,电脑都会满,头脑也会满,你必须要去处理,不要的把它屏蔽掉,把它放到垃圾箱里头去。这个就是修行,就是处理这个坏信息。证呢,就是巩固,好的信息要把它保存好,巩固好,所以佛教讲闻思修就是处理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这个信息非常多的,非常复杂,要经过我们的心来处理,让它简单化,将它分类。如果你没有分类、没有处理,我们的信息在我们头脑当中、在我们心里就会无序。要处理好这些信息,就必须从两个方面来处理:一个是从横向上面来处理,一个是从纵向方面来处理。从横向方面就是从现在整个的世界,从空间方面来处理;从纵向方面就是从时间方面,从我们整个人的无限生命这样的一个时间的长河来分析处理。因为我们现在一些事情的产生,它也有可能是因为过去信息在起作用,我们现在收储的信息,它未来也会起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从更宽广的空间、更长远的时间来认识事物,认识它的整体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佛是什么意思呢?觉悟。菩萨是觉有情,佛是觉悟的人。觉悟分成三种:第一种是自觉,自己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第二个觉他,帮助别人觉悟;第三个觉行圆满,他觉悟的这些行为已经圆满,做到家了,做好了,就名为佛。所以我觉得佛教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现在也有好多学者提出文化宗教、文化佛教。同时,佛教也是一种教育--宗教教育、生命教育;佛教也是一种道德,它有很多具体实践的德目。 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曾经说过:“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的宗教。它将是一个超越人格化的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含自然和精神两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必定是由建立事物的--无论是精神的,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爱因斯坦又说:如果他信仰宗教的话,就会选择信仰佛教。可以说,目前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已达到86.7%,现在由宗教所引发的问题,乃至冲突也是屡见不鲜的。但佛教是一个宇宙的宗教,爱因斯坦说宇宙,是将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空间,它不是教条主义,他说佛教的这种理论是让我们去悟的,让我们去领会的,让我们去实践的,而不是让我们去照搬的,所以它不是一个教条主义的,同时它包含了自然和精神。爱因斯坦讲自然和精神,我们现在讲物质与精神,实际上自然与精神这种提法我觉得更加科学,这两个方面都具足,它有它的实践性,以及它的体验,宗教的体验、宗教的实践都有。在今后更长远的未来,我觉得我们佛教所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我们融入到世贸体系之后,中国的社会与整个国际社会融为一体。我们在2006年、2009年召开了两届世界佛教论坛,第一届是在杭州开幕、普陀山闭幕,大会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第二届是在无锡开幕、台北闭幕,大会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所以,我觉得今后要让我们的社会和谐,要让世界和谐,要从心开始,要众缘和合,那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道德问题就会越来越淡化,社会和世界就会越来越和谐,我们整个人类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安宁与美好! 王鲁湘:非常感谢学诚法师的精彩开示!您其实在我们节目开场的时候引用了康德关于道德的一个讨论,关于道德的两个基本的前提是吧,那两个前提,我理解其实就是时间和空间的两个无限性。这两个无限性是我们一些信仰的基础。所以佛教讲到我们的道德建设,讲到我们的人心人性的时候,就是从根本上头要切断掉我们的根本烦恼、无明烦恼,是吧。这个根本烦恼和无明烦恼,在法师看来是不是我们当今建设一种新的公民道德的,也是一个基础性的东西。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公民道德和过去的传统道德,它一定有一种延续性,这种延续性是由道德本身的属性决定的,它一定要建立在一个比较绝对的基础之上,不能建立在一个相对的基础之上。那么请教法师:新时期人文精神有怎样的变化?佛教如何引导当今社会道德建设?道德的约束力如何完善? 学诚法师:道德是有连续性的,只有有连续性,才能够说明它的普遍性。如果说我们各个时期各个地方道德不一样,那么你就很难说谁对谁错。这个道德本身就是从我们人心、人性,人的这种本能出发的。就是人有病,人遇到困难,人发生了车祸,那么我们应该是无条件去帮助,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有这种恻隐之心。不是说社会上别人那么做了,所以我要这么做,或者说是政府要求我这么做了,我才去做,或者说我如果不是这么去做,就会受到法律的什么制裁,而这些都不属于道德的范畴。很多人不愿意去做,或者说没有做到,或者说非常犹豫,他就是因为认识到,我做不做跟我自己有什么关系?他说我救也可以,我不救也可以。如果一旦他确信我不去救,就会有什么后果,那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他就会自律来要求自己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做。所以我觉得现在大家对于这方面的文化应增加了解、学习,特别是我们佛教文化方面,如果大家能够吸收这样的一些观念,我觉得也能够转化为我们人的自觉的行动。 王鲁湘: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之上的这么一个社会,因而特别重视家庭伦理、家族伦理。但是确实它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当这个家族成员或家庭成员,离开他那个社会环境,比如说他从一个乡村出来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社会里头的时候,好像他的这种道德的约束力相对也就减弱了,他离开他那一个约束的环境,就开始比较放纵自己,就是在一个陌生社会中间,他突然觉得他可以为所欲为,这样一种道德的相对主义化,甚至是机会主义化,是不是对于我国的道德建设,包括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道德的、心灵的、信仰的那种坚定性也会产生一种很不利的影响,如何克服这种影响? 学诚法师:我们过去讲伦常,伦有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是不变的常道,所以叫作伦常。这个儒家的文化是在我们农耕社会背景之下形成的。而现在农村里头的人,很多人都往城市里面跑。城市里边住的人的一些结构跟过去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过去一个村庄,都是你自己一个家族的人,姓王、姓张或姓李,都是同一个姓氏,同一个家族,这种关系和现在的城市里头这种关系已经不太一样,所以我觉得现在的这种伦理,除了我们传统的这五伦,更主要的、更重要的,我们应该要强调社区伦理,应该要强调校园伦理,应该要强调环境伦理等等。 社区伦理,就是说不管你是哪里的人,我们应该有公共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然后才能让它形成一种风气,形成一种道德。校园里头也是如此,如果这个老师讲了很多很多的课,并且他没有时间去过多的备课,他课如果讲不好,没尽到责任,那么我觉得他就会有道德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经常逃课,不认真学习、不听课,对老师不尊重,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伦理问题和道德问题。如果说学校里头的生活弄得不好,把伙食给克扣了,买的菜质量比较差,我觉得这里边都存在一种伦理的问题。 环境的伦理也是一样,因为你住在这个公共的场合,你随便乱丢垃圾啊、吐痰啊,等等,或者随便放自己的一些衣物,这些都会影响到整个的环境。所以我觉得除了我们传统的伦理之外,中国儒家的文化、佛教的文化,还要来回应这个时代新的问题。 王鲁湘:我们现在进入现场提问的环节,有关一个人的心灵建设,包括我们社会道德建设的方面,有一些疑问,要请大师给开示的,请举手。 听众:主持人好,学诚法师好。我有个问题问学诚法师,最近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来,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之前也提出要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我的问题就是说,佛教在建设文化强国这个过程中,还有公民社会的建设中,能够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学诚法师:你的题目很好。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里面提到文化强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中央决策。在这个报告里面还提到说,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个为人民服务,实际上我们过去也一直在谈,我觉得为人民服务这种提法,与佛教讲普度众生、讲报众生恩,是一致的。其次,关于社会建设,佛教有《优婆塞戒经》《仁王护国般若经》。我觉得这对社会建设都会有很多很好的辅助、参考的作用。我们佛教徒在寺院里头进行宗教的活动,修行、修心、用功、办道,出了寺院,他依然可以参与到社会的各种生活、各种活动,尤其是在家的居士,他本身就来自于各行各业。所以我觉得,你在各行各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把自己的学习搞好了,把自己的家庭关系处理好了,家庭的和睦,以及单位里头工作的和顺,社会的和谐,这些都可以用佛教的和合精神--众缘和合精神不断来示范,不断来传递。因为只有和,我们内心才会有快乐,和乐嘛!没有快乐是因为内心当中的不和,内心当中的纠结,那就没有快乐。 王鲁湘:非常感谢学诚法师的演讲。道是道路和路径。明确真理、实践正道,有所证悟,功成德具,称之为德。社会生活中其实不可能存在真正的道德真空。良善而有价值的人类生活需要道德伦理的指引。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正面临着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全新的挑战。不管社会如何变迁,人们都要坚守作为人所应该具备的属性和道德规范。佛教伦理有着深广的兼容性,可以化解众多的人性两难和社会冲突。同时佛教伦理又有着简明的普适性和细致的生活条目,提供了明细的道德标准和便易的道德实践。以佛养性、建道积德或许不失为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让正信、正道、正见成为我们民族信仰的根基,并转化为我们内心稳定而强大的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