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佛法王庭的光辉


作者:何劲松     整理日期:2015-01-17 17:37:55

本书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学者的论文近四十篇,既有探讨大法王寺与汉唐佛教、大法王寺与中日佛教交流、佛教舍利文化等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也有联系现实的有关佛教胜境保护、发展,当代佛教文化建设,当代佛教艺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等议题,突出了宗教文化艺术研究的特色,并且在深入研究我国佛教文化艺术、深度挖掘宗教文化遗产,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何劲松,字棹父,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家协会主席、国际禅意书画院院长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历史地理篇
  钟灵毓秀嵩山法王寺【周昆叔】/003
  佛舍利崇拜的地位、功能与现代价值【魏道儒】/007
  龙牙居遁生平与禅法探讨【徐文明】/013
  嵩山大法王寺与中国佛教【李富华】/036
  佛教经咒翻译的实践与启示【周广荣】/045
  法王寺在嵩山佛教中的历史地位【吕宏军王海涛】/059
  大法王寺在中国佛教及文化中的地位管见【易宏翟建军吕宇斐】/065
  简论嵩山大法王寺的宗教地位【桓占伟】/072
  隋唐时期的嵩山大法王寺
  ——兼论法王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常松木】/082
  法王寺形胜与嵩门待月【郑泰森】/091
  嵩山大法王寺的历史源流【加措】/098
  嵩山大法寺的历史演变及在中国汉传佛教史上的地位【释恒兴】/105
  历史地理篇
  钟灵毓秀嵩山法王寺【周昆叔】/003
  佛舍利崇拜的地位、功能与现代价值【魏道儒】/007
  龙牙居遁生平与禅法探讨【徐文明】/013
  嵩山大法王寺与中国佛教【李富华】/036
  佛教经咒翻译的实践与启示【周广荣】/045
  法王寺在嵩山佛教中的历史地位【吕宏军王海涛】/059
  大法王寺在中国佛教及文化中的地位管见【易宏翟建军吕宇斐】/065
  简论嵩山大法王寺的宗教地位【桓占伟】/072
  隋唐时期的嵩山大法王寺
  ——兼论法王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常松木】/082
  法王寺形胜与嵩门待月【郑泰森】/091
  嵩山大法王寺的历史源流【加措】/098
  嵩山大法寺的历史演变及在中国汉传佛教史上的地位【释恒兴】/105
  艺术考古篇(上)
  道宣的佛教表现艺术美学观念及其在《续高僧传》中的体现【王志远】/121
  画梅参禅录——《何劲松禅意书画·百梅图卷》序【何劲松】/136
  登封嵩岳寺佛牙舍利、佛舍利与嵩岳寺塔考——兼谈法王寺舍利塔【黄夏年】/139
  关于大法王寺塔的建筑形式的探讨与研究【路秉杰路海军】/152
  佛道教书法异同初探【聂清】/169
  假如没有美术史:国博藏《十一面观音变相》的阐释【李翎】/180
  法王寺古建筑浅析【杨焕成】/195
  浅论嵩山大法王寺为中国最早佛寺及其在中国佛教建筑上的蓝本作用【张国昌】/210
  法王寺塔副阶周匝遗迹考略【张家泰】/222
  佛塔受花形制渊源考略——从嵩山大法王寺单层唐塔说起【王敏庆】/235
  金代教亨禅师墓塔建于嵩山法王寺考【张建伟】/253
  艺术考古篇(下)
  佛教舍利塔基的考古发现与有关舍利瘗埋的石刻【赵超】/261
  日高僧圆仁与大法王寺佛舍利的千年之秘【高志其】/267
  法王寺地宫出土的迦陵频伽玉棺和佛舍利【彭仁厚】/284
  嵩山大法王寺第十二代住持福海行实考【赵长海】/290
  元代法王寺管窥——以法王寺现存元代碑刻为中心【张玉霞】/303
  敦煌贞观本《能断金刚经》浅议【马德】/314
  法王寺二号塔地宫及其相关问题【田凯】/330
  法王寺二号塔地宫出土瓷器初探【赵会军】/337
  人物文化交流篇
  中日佛教交流两题【张总】/345
  法王寺释尊舍利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思考【嘉木扬·凯朝】/354
  隋唐时嵩山佛寺与日僧圆仁法王寺之行【吕宏军】/365
  试论元代嵩山大法王寺曹洞宗高僧群体【任学】/385
  嵩山大法王寺第九代住持复庵圆照史事考【崔波】/392
  唐代嵩山大法王寺与高僧元珪禅师【释门森】/404
  日本僧人圆仁与法王寺——揭开尘封千年的佛教疑案【闫振堂】/409前言序一
  河南嵩山大法王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建立的寺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富的文化内涵、众多的文物遗迹。然而,无论是教界还是学界,至今对之了解甚少。
  2011年11月18~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河南嵩山大法王寺共同举办“佛法王庭的光辉——嵩山大法王寺佛教文化艺术论坛”,我有幸受邀参会,了解和学习到了许多的东西。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嵩山大法王寺宗教艺术研究基地”在此次论坛宣告成立,我在论坛祝词中说:“宗教是离不开艺术的,艺术是宗教传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佛教是一种文化,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而佛教艺术是承载佛教文化、传播佛教文化,让佛教文化和人们生活紧密结合的一种重要载体。”我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和宗教所宗教艺术研究基地的成立,让学界、教界、艺术界更好地合作,从而进一步认识、探讨和发展宗教艺术,佛教艺术。
  此次论坛围绕大法王寺的历史、文化、艺术、文物等深入探讨了许多问题,在提交论坛的30多篇论文中,既有探讨大法王寺与汉唐佛教、大法王寺与中日佛教交流、佛教舍利文序一
  河南嵩山大法王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建立的寺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富的文化内涵、众多的文物遗迹。然而,无论是教界还是学界,至今对之了解甚少。
  2011年11月18~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河南嵩山大法王寺共同举办“佛法王庭的光辉——嵩山大法王寺佛教文化艺术论坛”,我有幸受邀参会,了解和学习到了许多的东西。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嵩山大法王寺宗教艺术研究基地”在此次论坛宣告成立,我在论坛祝词中说:“宗教是离不开艺术的,艺术是宗教传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佛教是一种文化,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而佛教艺术是承载佛教文化、传播佛教文化,让佛教文化和人们生活紧密结合的一种重要载体。”我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和宗教所宗教艺术研究基地的成立,让学界、教界、艺术界更好地合作,从而进一步认识、探讨和发展宗教艺术,佛教艺术。
  此次论坛围绕大法王寺的历史、文化、艺术、文物等深入探讨了许多问题,在提交论坛的30多篇论文中,既有探讨大法王寺与汉唐佛教、大法王寺与中日佛教交流、佛教舍利文化等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也有联系现实的有关佛教胜境保护、发展,当代佛教文化建设,当代佛教艺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等议题,内容十分丰富。
  现在,论坛主办方准备把会议论文结集出版,以供各界同好学习、参考,这真乃功德无量之举。蒙编者厚爱,要我为论文集写几句话,于是就把此论文集的结集缘由,以及自己的一点感受写出来,权充作序。
  楼宇烈
  2012年7月18日
  序二
  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我们深化宗教研究时必然触及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宗教生活的恢复和宗教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宗教艺术研究亦已成为多学科共同研究的一个重点,其学术成果正渐为人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早在1992年就设立了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系统展开了这一领域的探讨。应该说,该研究室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综合性宗教艺术研究机构,经过20年来的研究努力,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我国当代宗教研究,并且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和效应。
  回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宗教艺术早在史前文明中就已经出现。这种艺术创作表达了远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让人的思想追求以艺术想象的方式既反映且超越其所在的时代及处境。例如:在许多远古民族所留下的岩画中,宗教艺术已体态鲜明。这种与人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宗教艺术,让人们关注到想象与思辨的不同特色,以及二者在宗教思维中的共构。人的思维大致可涵括形象思维、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这三个层面。我们在宗教思考及其精神创作中则可发现这三种思维方式能够在宗教中共存,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的完美境界。这些思维方式的交织共构,将人的精神追求中的好奇感、惊讶感和敬畏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宗教文化艺术发展曾经历过高潮和低潮、凸显和沉潜。一般而论,其高潮时期多与相关社会的文化复兴相呼应,如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宗教艺术创作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宗教在其鼎盛发展时期都有着光辉灿烂的创作,其留存构成了丰赡的人类文化艺术遗产。而且,这些宗教文化艺术并不是完全独自、孤立的发展,彼此之间乃多有交流、吸纳和融会。纵观当今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及其辉煌成就,足能给人一种已经迎来了又一个“文艺复兴”光辉时代的感觉。其产生的许多艺术精品将是传世之作,势必会给后人带来感慨、惊叹和敬佩。对于当下宗教文化艺术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我们理应加以观察、追踪、梳理、研究。
  中国宗教研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复杂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研究走上了正轨,我们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宗教探究亦全面展开。应该承认,起初我们的研究注重于思想、文献、历史等领域的探索,资料搜索和形而上的研究比较多,对宗教艺术的关注也主要在考古等层面上。随着中国当代宗教艺术创作形成了一些亮点,引起了特别讨论,我们遂开始了这方面的调研,并且意识到当下的中国宗教文化艺术正面临一种超越以往、开启未来的重大转型。于是,对宗教文化艺术的研究时机已经成熟,我们顺应时势而有所开拓,开始专门从比较研究、跨学科或多学科研究的领域来探讨宗教文化艺术问题。
  我们探究宗教文化艺术涉及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而且要关注中国发展与世界局势的密切关联。例如,我们从中国宗教文化传统来看,关注宗教文化艺术肯定要强调儒、佛、道。其中佛教文化艺术在我们中国的文化艺术研究中是一朵奇葩,它从印度文化中传过来,然后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孕育开了一个全新的生命。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展示已与印度佛教文化明显不同,它以在中国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创意而推陈出新、以独特的成就而给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可以说,佛教把中国宗教艺术与世界宗教艺术加以成功结合,为此后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正是基于对佛教文化艺术研究的重视,我们研究所在宗教艺术探讨上乃以佛教研究为起步,所开创的相关研究室最早也定名为佛教文化艺术研究室。在中国佛教及其文化艺术研究中,我们还特别注意到河南佛教的重要性,因为根据历史考证,中国真正的佛教发展及其寺院的建立是始于河南的,我们由此即可联想到“白马驮经”的故事,以及白马寺的创建。所以,我们考虑到这一历史渊源和在河南存有的丰厚佛教文化艺术积淀,决定在河南设立我们研究所的“宗教艺术研究基地”。
  当然,我们的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佛教,故此才有后来改名为“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之举。我们现在正以更为开阔的眼界、更加开放的胸襟来研究更多的世界宗教文化艺术,如基督教文化艺术、伊斯兰教文化艺术、印度教文化艺术、犹太教文化艺术等。仅就中国宗教文化艺术的研究而言,我们把佛教文化艺术视为理解宗教文化的突破点,由此加以比较、对照,并扩展到道教等其他中国宗教文化传统。从开放性佛教文化艺术研究来看,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为无锡的梵宫,二为何劲松教授所强调并推动的“禅意书画”。“第二次世界佛教论坛”是在无锡灵山的梵宫举行的,人们一进入梵宫就可以体会到佛教、印度教、天主教等宗教文化艺术的融合、共构,其中印度宗教艺术的神秘、天主教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气势在此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梵宫让人感到宗教文化艺术在达到一定境界后是可以互通的,其共存也是形象生动的艺术对话、精神沟通。而且,这种沟通有着非常直观的效果,容易被人体悟和接受。“禅意书画”则是在书画形象中生动地表达妙不可言的禅意,可以说,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以艺术之形象表现方式把禅意这种抽象的观念及精神意境准确、生动地展示了出来。所以,“禅意书画”乃抽象中有具体、具体中有抽象,是一种诗画结合、哲学与艺术的沟通,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从其他的中国宗教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来看,儒教或儒家所强调的礼仪文化主要是以宗教文化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儒士的服饰、孔庙的建筑、祭孔大典的仪式,都闪现着宗教文化艺术的光亮。此外,道教或道家的核心表述“道”,既是一种思想表达,也是一种艺术展示。道教音乐、武术,道教礼拜仪式,道教宫观建构,道教神仙神话等文学创作,以“道法自然”的方式完成了道教文化艺术的畅想曲。其高深与浪漫、神秘与超脱,都是以“大道无名”却无所不在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令人叹为观止、尊道贵德。这种“一以贯之”的中国宗教文化艺术,就是其相关、相交、相和、相合的“融贯之道”。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指示精神鼓舞下,我们克服种种困难,与河南登封嵩山大法王寺联合举办了“佛法王庭的光辉——嵩山大法王寺佛教文化艺术论坛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艺术研究基地授牌仪式”。这一学术活动邀请了全国许多著名的学者、艺术家参加,涉及考古学、建筑学、艺术学、宗教学、文献学等领域。河南的大法王寺等佛教寺院历史悠久,宗教文化艺术遗存丰富,其可贵的宗教意境和人文精神绵延不息,为我们今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景和有利条件。建立宗教艺术研究基地的宗旨在于进一步加强宗教文化艺术的研究,并在其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更大的开拓和新的突破。宗教文化艺术研究方兴未艾,需要一个有利的气场,而各领域专家的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就能形成这一“场”,充满这种“气”。在我们社会文化发展的大潮中,我们应以专业研究的敏锐和胆识来追踪、观察、描述、探究宗教文化艺术的发展及其时代特色。我们的这种关注和参与就是实实在在地参加到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事业之中,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让我们的宗教文化艺术在中国文化艺术中大放光彩,感染并感动整个世界。这是一个神圣的使命,是让中华文化真正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影响并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宏伟事业。我们中国的宗教研究学者对此理应当仁不让,勇于创新走在前面,“敢为天下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河南登封嵩山大法王寺承办的“佛法王庭的光辉——嵩山大法王寺佛教文化艺术论坛”的论文集即将出版,由此引发诸多感触。不当之处,尚请批评、指正。
  是为序。
  卓新平
  2012年7月6日于山西五台山





上一本:培根人生论:欧洲哲思随笔 下一本:武平客家山歌选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佛法王庭的光辉的作者是何劲松,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