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机、越来越严苛的机场安检措施、传染病疫苗的各种传。言……我们每天都在见证这个社会的恐惧。新闻永远在播报:最近又有一起发生在家里的犯罪案件、恐怖主义的威胁又在上升,等等之类。这一切都在不断提醒我们:我们面临环境越来越危险。 事实上,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中,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最安全的,在这个安全的时代,诞生出了一种恐惧文化,更可悲的是,社会增加了对危险事件的防范,但是防范本身却加强了人们的不安全感。如果说人要远离恐惧也就罢了,可是为什么恐怖小说、惊悚电影却大行其道呢?为什么人们在逃避恐惧的同时又在追逐恐惧? 拉斯·史文德森,一位睿智的挪威学者,在《恐惧的哲学》一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他的分析。透过恐惧,我们能看到更多世界的真相。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恐惧文化 ——安检让我们感到更安全,还是更害怕 第二章什么是恐惧 ——兔子不会害怕远方的老虎,而人类会 第三章恐惧与风险 ——坐飞机还是坐汽车,这是个问题 第四章恐惧的魅力 ——恐怖电影和极限运动,它们让人着迷 第五章恐惧与信任 ——没有好人坏人,只有危险分子 第六章恐惧政治学 ——恐怖主义和反恐,谁更容易引发恐惧 第七章超越恐惧 ——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拉斯·史文德森关于无聊、时尚和恐惧的三本书立意入微,巧思新奇,它与此前我读过的以乳房、阴茎、眼泪乃至茅厕为主题的泛人文专著近似,都是在文化软肋人性褶皱处下刀,噗的一声让人进退失据,惶然错乱。不过,拉斯·史文德森所站位置刚好就在乳房之类对面儿——第一章恐惧文化 ——安检让我们感到更安全,还是更害怕 在机场,接受安检已成为一种例行的折磨,让人不禁怀念过往的时光——仅仅几年前,只需将口袋里的硬币和钥匙掏出来,便可畅通无阻。旅行时,我往往当天就能返回,所以行李很少,只有两三本书和一些文件。但我经常带着被视为安全隐患的一样物品——打火机。因此,接受安检时,我必须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放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让它从另一通道经过,再取出来放回口袋。长途旅行时,我们可能还要随身携带牙膏、除臭剂和洗发水。这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被定义为“流体”,每一种都不得超过100毫升,加在一起放人一个透明塑料袋,总体积不得超过1升。如果你恰好带了一瓶容量为150毫升的洗发水,尽管只剩半瓶,依然无法通过安检。想带上一瓶水或一瓶酒,那更是天方夜谭。 这些新的规定,起源于2006年秋天在伦敦侦破的恐怖计划——恐怖分子打算用液体炸药引爆飞机。这些规定虽然每年都在限制数百万旅客的自由,却因这场未曾发生的恐怖事件而获得了合法性。旅客们也都毫无异议,默许了这种限制。在此,对于恐怖分子的恐惧,超出了其他任何考虑,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以此为例,可说明恐惧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活动空间。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