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境由心生


作者:熊十力     整理日期:2014-11-27 15:37:40

《境由心生(精)/大家写给大家》收录了熊十力的学术专论、随笔、短论、讲词、语录等,涉及到中国学术领域的方方面面,其所讨论的问题,如哲学与科学对象的界定、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区别及融通、佛儒道之异同、先秦诸子学的评价等,都是上个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直至今天中国思想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呈现了中国近现代哲学的一个侧面。从中可以领略一代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为人处事及对待人生的态度。
  目录:
  代序熊十力先生的为人与治学
  第一章哲苑清音
  略说中西文化
  论东方哲学与西方科学
  中国哲学与西洋科学
  文化与哲学
  哲学与史学
  中国哲学是如何一回事
  易、道、佛
  易—佛~儒
  与人谈易
  科学真理与玄学真理
  论玄学方法
  论汉学
  孔子内圣外王之学代序熊十力先生的为人与治学
  第一章哲苑清音
  略说中西文化
  论东方哲学与西方科学
  中国哲学与西洋科学
  文化与哲学
  哲学与史学
  中国哲学是如何一回事
  易、道、佛
  易—佛~儒
  与人谈易
  科学真理与玄学真理
  论玄学方法
  论汉学
  孔子内圣外王之学
  关于宋明理学之性质
  与人论执中
  略释法字义
  与冯君谈佛家种子义
  论事物之理与天理答徐佛观
  答牟宗三问格物致知书
  要在根本处注意
  新唯识论要旨
  与友论新唯识论
  论体相——答梅居士书
  无吃无教
  第二章书山履痕
  读经
  与读书周刊
  论学三书
  论学书札
  论不朽书
  论关老之学书
  论本体书与说理书
  论周官成书年代
  论湖湘诸老之学书
  与柏特教授论哲学之综合书
  研究孔学宜注重易春秋周礼三经
  读汪大绅绳荀
  谢幼伟著现代哲学名著述评序
  重印周易变通解序
  佛学名词释要序
  唐世佛学旧派反对玄奘之暗潮
  鸠摩罗什赠慧远偈略~
  翊经录绪言
  健庵随笔
  健庵随笔(续)
  杂感
  循环与进化
  为青年申两大义——公诚与自~h
  英雄造时势
  谈百家争鸣
  说食
  讲词
  第三章儒林韵语
  论性(答邓子琴书)
  论文(答江易铧)
  情感与理智(答诸生)
  谈郭象注(答友人)
  答满莘畲先生书
  答唐君毅书
  答何自新书
  答谢石麟
  答徐复观
  答王星贤
  答徐令宣
  答郦君
  答邓君
  答云颂天
  答敖均生
  答王维诚
  答邓念观
  答赖生
  答韩生
  答张生
  答唐生
  答朱生
  答李生
  答某生
  答某生
  答某生
  答友人书
  答友人
  答友人
  与谢幼伟
  与张君
  与林宰平
  与林宰平
  与张季同
  与张东荪
  与池际安
  与沈生
  与李生
  与刘生
  与某生
  与友人
  与友人
  与友人
  仲光记语
  仲光记语之二
  仲光记
  略说中西文化文化的根柢在思想。思想原本性情。性情之熏陶,不能不受影响于环境。
  中西学术思想之异,如宗教思想发达与否,哲学路向同否,科学思想发展与否,即此三大端,中西显然不同。此其不同之点,吾以为就知的方面说,西人勇于向外追求,而中人特重反求自得。就情言,西人大概富于高度的坚执之情,而中人则务调节情感,以归于中和。不独儒者如此,道家更务克治其情,以归恬淡。西人由知的勇追,与情之坚执,其在宗教上追求全知全能的大神之超越感,特别强盛。稍易其向,便由自我之发见而放弃神的观念,既可以坚持自己知识即权力,而有征服自然,建立天国于人间之企图。西人宗教与科学,形式虽异,而其根本精神未尝不一也。中国人非无宗教思想,庶民有五祀与祖先,即多神教。上层人物,亦有天帝之观念,即一神教。
  但因其知力不甚喜向外追逐,而情感又戒其坚执,故天帝之观念,渐以无形转化,而成为内在的自本自根之本体或主宰,无复有客观的大神;即在下层社会,祭五祀与祖先,亦渐变为行其心之所安的报恩主义,而不必真有多神存在,故祭如在之说,实中国上下一致之心理也。中国人唯反求诸己,而透悟自家生命,与宇宙元来不二。
  孔子赞《易》,明乾元统天,乾元,仁也。仁者,本心也。即吾人与万物同具之生生不息的本体。无量诸天,皆此仁体之显现,故日统天。夫天且为其所统,而况物之细者乎。是乃体物而不遗也。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参考《新唯识论》语体本《明心章》。庄生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灼然物我同体之实。此所以不成宗教,而哲学上,会物归己,用僧肇语,陆子静言宇宙不外吾心,亦深透。于己自识,即大本立。此中己字,非小己之谓。识得真己,即是大本。岂待外求宇宙之原哉。此已超越知识境界,而臻实证。远离一切戏论,是梵方与远西言宗教及哲学者所不容忽视也。《新唯识谶须参考。中国哲学归极证会,证会则知不外驰。外驰即妄计有客观独存的物事,何能自证。情无僻执。僻执即起倒见,支离滋甚,无由反己。要须涵养积渐而至。此与西人用力不必同,而所成就亦各异。
  科学思想,中国人非贫乏也。天、算、音律与药物诸学,皆远在五帝之世。
  指南针自周公。必科学知识,已有相当基础,而后有此重大发明。未可视为偶然也。工程学在六国时,已有秦之李冰,其神巧所臻,今人犹莫能阶也。非斯学讲之有素,岂可一蹴而就乎。张衡候地震仪,在东汉初。可知古代算学已精,汉人犹未失坠。余以为周世诸子百家之书,必多富于科学思想,秦以后渐失其传。即以儒家六籍论,所存几何。孔门三干七十,《论渤所记,亦无灵语。
  况百家之言,经秦人摧毁,与六国衰亡之散佚,又秦以后大一统之局,人民习守固陋,其亡失殆尽,无足怪者。余不承认中国古代无科学思想。但以之与希腊比较,则中国古代科学知识,或仅为少数天才之事,而非一般人所共尚。此虽出于臆测,而由儒道诸籍,尚有仅存,百家之言,绝无授受,两相对照,则知古代科学知识非普遍流行,故其亡绝,易于儒道诸子。此可谓近乎事实之猜度,不必果为无稽之谈也。中国古代一般人嗜好科学知识不必如希腊人之烈。古代由儒家反己之学,自孔子集二帝三王之大成以来,素为中国学术思想界之正统派,及道家思想与儒术并行之情形以观,正可见中国人知不外驰,情无僻执,乃是中国文化从晚周发源便与希腊异趣之故。希腊人爱好知识,向外追求,其勇往无前的气概,与活泼泼的生趣,固为科学思想所由发展之根本条件,而其情感上之坚执不舍,复是其用力追求之所以欲罢不能者。
  此知与情之两种特点,如何养成,吾以为环境之关系最大。希腊人海洋生活,其智力以习于活动而自易活跃。其情感则饱历波涛汹涌而无所震慑,故养成坚执不移之操。中国乃大陆之国,神州浩博,绿野青天,浑沦无间,生息其间者,上下与天地同流,神妙万物,无知而无不知。妙万物者,谓其智周万物而实不滞于物也。不琐碎以逐物求知,敌日无知。洞彻万物之原,故目无不知。彼且超越知识境界,而何事匆遽外求,侈小知以自丧其浑全哉。儒者不反知,而毕竟超知;道家直反知,亦有以也。夫与天地同流者,情冥至真而无情,即荡然亡执矣。
  执者,情存乎封畛也。会真则知亡,有知,则知与真为二。非会真也。而情亦丧。妄情不起日丧。故无执也,知亡情丧,超知之境,至人之诣也。儒道上哲,均极乎此。其次,虽未能至,而向往在是也。
  ……P3-4
  





上一本:生命清供:国画背后的世界 下一本:胡兰成精选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境由心生的作者是熊十力,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