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然而离开历史课本,我们却难以将其在脑海中立体地还原出来。这就需要一些“人性化”的名人轶事、历史趣闻,来辅助我们完成这些想象。传统文化在时间轴上的发展变化也会变得愈加鲜活和清晰。对文化的解读,就像描摹一幅精美宏大的传统山水画,总要浓淡相宜,才会有声有色。 作者简介: 读者欣赏杂志社:于2001年由读者杂志社创办。作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读者》旗下刊物中唯一的高端杂志,《读者欣赏》以提升国人的艺术修养为目标,通过对艺术的通俗读解,努力打造中国人的美学读本。经过10年发展,《读者欣赏》无论发行量还是影响力,均在艺术综合类期刊中位居前列。 目录: 水煮春秋 水煮春秋 矛与盾,战场上的怡人景致 乐与舞,宴饮中的迷离风情 活在春秋战国 春秋人物,永远的传奇 百家争鸣,不可复制的精彩 秦汉VS罗马 大地在我脚下 当汉朝劲旅遭遇罗马军团 时光倒流两千年 中外文明同时空 西域故国水煮春秋 水煮春秋 矛与盾,战场上的怡人景致 乐与舞,宴饮中的迷离风情 活在春秋战国 春秋人物,永远的传奇 百家争鸣,不可复制的精彩 秦汉VS罗马 大地在我脚下 当汉朝劲旅遭遇罗马军团 时光倒流两千年 中外文明同时空 西域故国 西域文化:大漠中绽放的奇葩 西域那些事儿 西域乐舞:天宫飞仙歌舞来 西域考古:遗迹中的故国 西域风云:雄霸一方的帝国 西域悲歌:征服与被征服 西行记:那些和西域有关的人 魏晋风度 魏晋人物:点亮墨色风云 魏晋风尚:矛盾冲突中诞生的奇葩 魏晋风骨:遥远的绝响 历史上的绝版时代 唐诗之路 唐诗之路:从唐人的漫游说起 唐人为什么爱漫游 诗圣杜甫的颠沛年华 山水浙东,大唐才子踏歌来 漫游路上的兄弟情 驴友李白的行走 李白的钱从哪里来 李白的漫游传奇 江山胜迹:唐人漫游的最佳风景 边塞豪歌,追寻诗人的身影 帝王封禅 帝王封禅 细说封禅那些事儿 揭秘封禅两大谜团 帝王封禅的真实见证 陪着乾隆下江南 苏州,跟着乾隆去尝鲜 陪着乾隆下江南 南巡与乾隆的身世之谜 南巡大PK:乾隆VS康熙 留学百年 迢迢留学路,皎皎爱国心 名人,海外也疯狂 留学“很”字榜 留学,一个愈发现实的梦 留美幼童:近代最早的海归 归国考试:留洋岂止为功名 东洋舶来的新文化 西行记:那些和西域有关的人张骞:“驴友”? 公元前年,从今甘肃临洮出发,年仅岁的张骞带着多人开始了自己前无古人的“驴友”生涯。满腔豪情壮志的张骞在旅途刚开始时肯定没想到这次“公差”差点要了他的命:他刚进入河西走廊就碰上了匈奴的骑兵队,郁闷地成了阶下囚。也许是匈奴人求才若渴,当他被押送到匈奴王庭面见军臣单于时,并没有被手起刀落斩草除根,单于只是干脆利索地告诉张骞:想出使大月氏?没门儿!我还想派人出使南越呢,你们答应吗?然后使出浑身解数,拼命用“糖衣炮弹”“美人计”这样的攻略来腐蚀张骞。不过从史书记载来看,张骞是一个坚韧不拔、颇有抱负的“驴友”。虽然在匈奴的日子还算舒服,也有了老婆儿子,但这位“老男孩”始终没有忘记“当年的热血”。年后的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拎着一直随身携带的汉朝旌节,带领随从顺利逃出了匈奴,然后取道车师、焉耆、龟兹、疏勒,又翻越了葱岭,到达大宛。大宛人一听张骞来自传说中的“发达国家”汉朝,眼睛立刻金光闪闪,问他想去哪里,张骞毫不客气地给大宛人画了一个大大的“馅儿饼”,答应只要能把他们送到月氏人那里,等回到汉朝后,一定把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一定运过来给大宛人开开眼。大宛人欣然把张骞一行带到了康居,康居人又把他们送到了大月氏。张骞万万没想到,人家大月氏打服了邻国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正准备第N个五年计划呢,哪会跟远在天边的汉朝合作去招惹野狼般的匈奴。虽然“凿空”的目的没有实现,但身为“驴友”,怎会错过异域的瑰丽风光?在大夏溜达了一年多,张骞带上了大宛马、石榴、胡桃、胡麻等等诸多新鲜物事,在公元前年踏上归程。为了避开匈奴,张骞准备改走南道,结果是祸躲不过,又被匈奴抓了回去。幸运的是一年后他趁匈奴人内乱再次“越狱”成功,带着老婆、助手,三人逃回了汉朝。汉武帝听完了张骞一番声情并茂的汇报,十分兴奋,其后张骞自然加官晋爵不胜风光。几年后张骞说服汉武帝联合乌孙,并担任“外交大使”。他浩浩荡荡地带着随从,多匹马,还有数以万计的牛羊金帛再次踏上了公费“西域游”的旅程。虽然这次西行成果显著,自此汉和西域诸国陆续建立了友好关系,但基于国人对公款吃喝旅游的仇视,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张骞第一次不怎么成功的年西域游。也正是这一次西游最终奠定了他“丝绸之路”第一“驴友”的无上荣耀,彻底把班超等一干后辈甩进了历史的弯道。细君:其实她是位乡愁诗人生为“乱臣贼子”江都王之女,刘细君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悲情色彩。基于联合乌孙共制匈奴的需要,汉武帝封她为江都公主,将她下嫁给乌孙国王猎骄靡。为了表达汉王朝对此次联姻的重视,更重要的是用货真价实的嫁妆让小国寡民的乌孙流着哈喇子抱紧汉王朝的大腿不放,公元前年,朝廷派了随从官员、乐队、杂工以及侍女等数百人,带着大量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陪嫁妆奁,簇拥着刘细君向西进发。为了迎接这位上国贵胄,人老心不老的乌孙国王也是忙得四脚朝天,不但在国都的大道两旁遍布乐手演奏富有地方特色的乐曲,还为远道而来的江都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也不知道这位乌孙国王是仰慕汉朝繁华,还是看到细君公主的美貌后两眼弹出红心,婚后的细君被猎骄靡封为右夫人,也就是“大房”。真正的历史永远都不是安徒生童话里那样白马王子与白雪公主婚后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嫁到乌孙国后,语言不通,吃穿住用行都与故国风土习俗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还是小萝莉的细君,在这样一种环境的熏陶下很快就成了一位出类拔萃的文艺女青年,更准确地说是一位乡愁诗人:“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一首《悲愁歌》让细君成为古代诗坛上突破“诗言志”樊篱的第一人。乌孙国的日子绝不平淡,因为有右夫人,就肯定会有左夫人。匈奴为了笼络乌孙,抗衡汉朝,在得知乌孙与汉朝和亲之后,也送来一位美女作为左夫人。对于文化素质高、出身高贵,又在民间“锻炼”过的刘细君来说,打败一个花瓶,虽然不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但也并不难。毕竟,她可是“大房”,而且乌孙王还是个“汉粉”。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刘细君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俘虏了乌孙王的“芳心”,获得宫廷内外的爱戴,甚至还赢得了左夫人的尊敬,可见古代和亲女性成功第一人的人格魅力是多么巨大。自古红颜多薄命,两年后,年老的猎骄靡去世,他的孙子岑陬军须靡继承王位。按照习俗,新王要继承旧王的所有妻妾。刘细君向汉武帝请示的结果是“从其国俗”。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作为和亲乌孙的第二位公主,在细君谢幕后续写了乌孙与汉室团结友好的传奇。只是首创琵琶的细君,作为和亲路上的前行者,她的伟大牺牲和她的惊人才貌一样总是那么的令人难忘。 法显:何奈第一名 我们一直都被教育只有第一名才会被记住,但谈及西游取经你会首先想到谁?唐玄奘恐怕会是第一个蹦进脑海的人物。实际上早在公元年,也就是东晋隆安三年的时候,法显就已经踏上了西行求法的旅程。佛教经过长时间的本土化,到两晋南北朝时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土佛家面临着“根浅叶茂”的窘境。隆安三年,岁出家、在佛教界已闯荡了个年头的法显,虽然已经成为当时中土佛界的超级天王,但是深感“根不正苗不红”的尴尬。律藏残缺,翻译也跟不上,广大信徒无法可依,导致不少僧侣滥竽充数——于是年逾古稀的法显从长安上路了。法显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一起在春天出发,一路向西整整走了一年,才到了今甘肃张掖。在这里他们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五个同行,加上后来的慧达,十一人“西行取经旅游团”正式“挂牌”。跋山涉水到了今甘肃敦煌后,他们碰到了一个乐善好施的太守李暠,在他的赞助下,他们的私人自助游立马变成了公费出国的“学术交流”。“学术交流团”西出阳关、强渡“沙河”(自敦煌西至鄯善国间的大沙漠)。这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法显后来在《佛国记》中详细地描述过:“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所幸法显一行想必也是得了西天诸佛的庇护,纵使没有美猴王和白龙马,众多没有后台的“妖精鬼怪”也是不敢滥收过路费的,在走了个昼夜、里路程后,他们终于渡过了“沙河”,到达了位于今新疆若羌县的鄯善国。法显一行发扬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一路西进,焉耆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于阗国、子合国、于麾国、竭义国,长达三年的取经路,屡经风暴、雪崩、冰山塌陷,法显等爆发出为后人赞叹的小宇宙,“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终究是翻过了葱岭,到达了北天竺的第一站——陀历国,那时“西行取经学术交流团”只剩下个人。另外四位“游客”已经踏上了归程——虽然在途经焉夷国的时候前秦皇族苻公孙又对此次“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赞助,可是一则大约已找到了不少的佛教律藏,二则这种“驴友”过的日子毕竟还是太危险了些,便各自返回。法显显然还未满足,带着剩下的那些比较靠谱儿的兄弟们继续南下。公元年底,法显搭乘商舶,横渡孟加拉湾,到达了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至此,法显已经身入异域年了,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天竺,该看的也看了,该经历的也经历了,该收集学习的也统统装进了脑袋,遥眺故国,纵使心志坚韧,想想当初的“西行取经学术交流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形影相吊,也难免悲伤难以自抑。有一次,他在狮子国王城的无畏山精舍偶尔看到一把来自中国的供佛白团扇,触物思乡,不觉潸然泪下。公元年,在海上茫然无措地漂流了一年之后,完成了取经求法任务的法显终于重归故国。至此,法显岁出游,前后经余国,历经年。作为西行取经第一人,法显不但是第一个真正到了印度的僧人,他所携归与翻译的律经对于大乘教义的发展和顿悟学说的兴起更是意义深远。可惜的是由于未曾得到吴承恩老哥的青睐,这位得了第一名的高僧最终败给了唐玄奘,从此只能委屈地蜗居于历史的角落。骆宾王:镀金失败的才子骆宾王最广为流传的作品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他人生光辉的顶点是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他起草的《讨武氏檄》。出身名门、又有“江南神童”美誉的骆宾王因为性格过于刚正,一辈子都没有学会官场绝技“太极推手”,所以仕途坎坷,一生辗转。几度宦海沉浮,岁的时候,因为几亩薄田无以维持生计,走投无路的骆宾王只能靠着曾经在文坛的卓著声名,向有几分交情的朝廷大员诉困陈情,企求引荐,从此开始了他又一轮多灾多难的仕途生涯。头发花白的骆宾王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阔别十七八年的长安城,并顺利通过了对策考试,被授予从九品的奉礼郎,但好运总是乍来又去,三年后他就被罢了官。大才子给吏部侍郎裴行俭写了封声情并茂的求职信,要求从军西征。从此骆宾王离开长安,开始了远徙大漠的西域军旅生涯。骆宾王虽然没能在西域建功立业,成功镀金,但天山积雪、交河绝塞、戈壁流沙、野气狼烟,深深地激发了骆宾王的爱国情思和羁旅的感慨,最终凝铸成一首首情真意切的军旅诗歌,成为有唐一代边塞诗的先声,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吧。公元年,西南边陲的姚州(今属云南)发生战乱。骆宾王随军入滇,参加平叛。几场硬仗下来,唐军大胜,大诗人的捷报写得同样惊天地泣鬼神。如此,作为文书的骆宾王就有了随主回京报捷的机会。不久,他奉命入蜀,功过参半的吏部考绩让他做了个武功县主簿,身价与十年前相比反而下降了,抑郁难平的骆宾王只得寄情于诗文创作。关键时刻,裴行俭决定再给他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公元年,吐蕃再度入侵,裴行俭选骆宾王为军中书记。得此重要职务,又有贵人相助,一旦战事结束,大展宏图的机会也就垂手可得了,可但凡才子总会有点儿让人牙疼的个性——骆宾王拒绝了。一封言辞恳切、感情诚挚、剖析精辟、足以媲美李密《陈情表》的《上吏部裴侍郎书》彻底断了他和西域再续前缘的机会。随后的“坐赃”入狱、扬州起兵彻底点燃了骆宾王悲情而华丽的人生,兵败逃亡之后的下场如何已经成为众说纷纭的历史疑案,但一纸《讨武氏檄》也足以算作是命运多舛的大诗人最辉煌的谢幕了。耶律楚材:完美的跳槽范例很多人都把丘吉尔在保守党和自由党之间的左右逢源当做是经典的跳槽范例,但和耶律楚材这种跨国籍、跨民族、跨时代的深度“蹦极”相比,丘吉尔或许也只能甘拜下风了。耶律楚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第九世孙,做过金朝开州同知、左右司员外郎。公元年,成吉思汗攻占燕京后,听说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立马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耶律楚材很好地发挥了“职业经理人”的素质,并决定追随成吉思汗干一番大事业。在随成吉思汗远征西域的过程中,耶律楚材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成为成吉思汗身边红得发紫的人物。在窝阔台继位后,他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劝农桑、薄赋敛、黜酷吏,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为后来的元朝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顺利打破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魔咒,红足年。除了是一位“治天下匠”,耶律楚材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说来也分外玄妙,他是契丹人,给金人、蒙古人做官,又在西域这一多民族错居、杂居之地长期逗留,并用汉人的文化形式成就了自己的赫赫功名,如此这般传奇,在今天的中国反而难以想象了。他存世的《湛然居士文集》共卷,收录诗歌余首,精品之作多出于西征万里的路上,其中《西域河中十咏》尤为人称道,如:“寂寞河中府,连甍及万家。葡萄亲酿酒,杷榄看开花。饱啖鸡舌肉,分餐马首瓜。人生唯口腹,何碍过流沙”,“寂寞河中府,遐荒僻一隅。葡萄垂马乳,杷榄灿牛酥。酿酒无输课,耕田不纳租。西行万余里,谁谓乃良图”等等。抛开他在政治上的贡献,仅就其在文化上的贡献而言,耶律楚材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足以彪炳史册的巨人了。这不由得让我们这些后人在轻翻史书之际陡生疑问:这位仁兄到底是人品太好还是他们家的风水太彪悍?如此文治武功,不分民族,尽得满朝上下生前身后名,着实让人钦叹眼红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