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传奇女书


作者:赵丽明     整理日期:2014-10-03 09:42:12

女书,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的系统女性文字,主要流传在湘、桂、粤边界的湖南省江永县,所以又名江永女书。千百年来,女书只在江永县东北部潇水流域,以及与之交界的道县部分村庄的农家妇女中使用,长辈教晚辈,或女红姊妹互相学习,代代相传。女书习俗已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女书具有语言学、文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价值,女书建构的精神家园具有人类普遍意义。本书内容包括女书概况、女书选读、女书的书写方式等,精选女书作品原件扫描、逐字逐句对照翻译,包括婚嫁三朝书、结交姊妹信、自传诉苦歌、歌谣谜语等等,还收录了季羡林、周有光、李学勤等专家力荐女书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推荐信。力求原汁原味再现女书文化之一角,引领读者分享传奇的女书文化。季羡林先生动情地说:“试想這是多么坚韧不拔的精神,多么伟大的毅力,能不让人们,特別是我们男子汉们敬佩到五体投地吗?这难道不能夠惊天地泣鬼神吗?”(《中国女书集成序》)周有光先生称女书为“深山里的野玫瑰”。这野玫瑰带着南岭的清芬和潇水的温情,仆仆而来,愿君采撷,接受这份爱与美的馈赠。
  作者简介:
  赵丽明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师从张舜徽、陆宗达,1988年1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任教清华大学。研究领域涉及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文字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包括方言学、社会语言学)、妇女学等。并课外指导学生SRT(Studentresearchtraining,即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自2002年以来连续获清华大学挑战杯特等奖、校院金奖、一二等奖。
  主持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的抢救、整理与研究”、“清华大学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化研究中心”。兼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女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已出版著作20余部(包括合作),主要有:《中国女书合集》(5卷本)、《女书用字比较》、《女书与女书文化》、《古代汉语研读》(理工)、《汉字应用与传播》、《中越文化交流与汉字传播》、《中国西南濒危文字图录》、《神奇的刺青——西双版纳文身调查》等。主要论文80余篇,主要有:《字位理论探讨—从女书国际编码谈起》、《女书基本字与字源考》、《从出土邯郸合文现象谈起——兼谈文字体制与文字制度》、《从汉字传播看六书层次》、《段学述要》、《清儒说文古音研究》、《〈小学考〉的编撰及其学术史价值》、《坡芽歌书是文字吗》、《康熙字典对海外的影响——中外文化交通》、《马礼逊与传教士语言学》、《中国西南濒危文字抢救报告》等。
  赵丽明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师从张舜徽、陆宗达,1988年1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任教清华大学。研究领域涉及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文字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包括方言学、社会语言学)、妇女学等。并课外指导学生SRT(Studentresearchtraining,即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自2002年以来连续获清华大学挑战杯特等奖、校院金奖、一二等奖。主持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的抢救、整理与研究”、“清华大学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化研究中心”。兼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女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已出版著作20余部(包括合作),主要有:《中国女书合集》(5卷本)、《女书用字比较》、《女书与女书文化》、《古代汉语研读》(理工)、《汉字应用与传播》、《中越文化交流与汉字传播》、《中国西南濒危文字图录》、《神奇的刺青——西双版纳文身调查》等。主要论文80余篇,主要有:《字位理论探讨—从女书国际编码谈起》、《女书基本字与字源考》、《从出土邯郸合文现象谈起——兼谈文字体制与文字制度》、《从汉字传播看六书层次》、《段学述要》、《清儒说文古音研究》、《〈小学考〉的编撰及其学术史价值》、《坡芽歌书是文字吗》、《<康熙字典>对海外的影响——中外文化交通》、《马礼逊与传教士语言学》、《中国西南濒危文字抢救报告》等。 
  目录:
  第一簪何为女书......1
  一、何为女书?......1
  二、女书有什么用?......4
  第二簪女书溯源......8
  女书之乡在哪儿?......8
  女书之乡与世隔绝吗?......13
  为什么这里有女书?......18
  第三簪君子女......23
  一、什么人使用女书?......23
  二、君子女对女书的传承......27
  三、君子女自传......29
  第四簪歌堂......48
  一、进不了学堂,唱歌堂......48
  二、女书“文房四宝”......52
  第五簪女书与汉字......54第一簪何为女书 ......1
  一、何为女书? ......1
  二、女书有什么用? ......4
  第二簪女书溯源 ......8
  女书之乡在哪儿? ......8
  女书之乡与世隔绝吗? ......13
  为什么这里有女书? ......18
  第三簪君子女 ......23
  一、什么人使用女书? ......23
  二、君子女对女书的传承 ......27
  三、君子女自传 ......29
  第四簪歌堂 ......48
  一、进不了学堂,唱歌堂 ......48
  二、女书“文房四宝” ......52
  第五簪女书与汉字 ......54
  女书的书写方式和阅读方式 ......54
  女书基本字与字源考 ......58
  第六簪花儿出嫁了 ......89
  婚嫁三朝书 ......89
  第七簪手帕交 ......102
  结交姊妹信 ......102
  歌谣 ......111
  谜语 ......123
  规劝歌 ......126
  第八簪诗文·传说 ......130
  古诗词 ......130
  传说叙事歌 ......138
  第九簪挽歌·牧歌 ......173
  一、科学保护 传承女书 ......173
  二、女书是中国妇女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180
  三、女书是人类文化遗产 ......185 nlang=EN-US>5卷本)、《女书用字比较》、《女书与女书文化》、《古代汉语研读》(理工)、《汉字应用与传播》、《中越文化交流与汉字传播》、《中国西南濒危文字图录》、《神奇的刺青——西双版纳文身调查》等。主要论文80余篇,主要有:《字位理论探讨—从女书国际编码谈起》、《女书基本字与字源考》、《从出土邯郸合文现象谈起——兼谈文字体制与文字制度》、《从汉字传播看六书层次》、《段学述要》、《清儒说文古音研究》、《〈小学考〉的编撰及其学术史价值》、《坡芽歌书是文字吗》、《<康熙字典>对海外的影响——中外文化交通》、《马礼逊与传教士语言学》、《中国西南濒危文字抢救报告》等。 第四簪歌堂 进不了学堂,唱歌堂 女书既不是官方文字,也不是宗教文字。女书是地道的民间文字。女书的使用者乃至创造者是不能受到社会正规教育的普通的农家妇女。女人不能上学读书,不能进学堂,也不能进祠堂吃清明酒。用女书中的说法,不能顶门立户“抵爷(父)名”。她们常常抱怨,身为女人“错度红花(女孩)不抵钱”,“只因皇帝制错礼”,“弟弟读书起高房,姊妹绣花坐绣楼”。但是她们为自己创造了一种文字,成了会读书写字的“君子女”。歌堂就是她们的学堂。歌堂=学堂歌堂是传承女书的学堂。女书歌堂主要有三种形式:1、女红歌堂。平日要好的姊妹常常一边做女红一边唱女歌,习女书。这里妇女有结交姊妹“老同”的习俗,她们用女书写结交书,互相邀请慰问,诉说苦乐,或结伴奉上女书向神灵许愿求福。2、节日歌堂。每年四月初八,本来是男人们的“斗牛节”,女人则在家欢聚打平伙,各自带食品钱饷,一起聚餐,一起唱习女书。男人的斗牛早就不搞了,姑娘们的节日却传下来,成了专门的女儿节。其他还有正月十五、六月的吹凉节、尝新节等也是姊妹们聚会的节日。3、婚嫁歌堂。特别是伙伴出嫁前,姊妹要来陪伴,多则半个月,少则三天,坐歌堂,唱陪嫁歌。精美的三朝书,是姑娘出嫁后第三天最珍贵的礼物。三朝书是女书的经典,是女书重要的教材。当地称唱读女书为“读纸读扇读帕”、“唱纸唱扇唱帕”。这样,唱读女书歌和与之有关的女红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女书歌堂文化,也是女书传承的主要方式。“君子女”与歌堂文化在女书之乡,歌堂文化是女书的温床,女书是歌堂文化的灵魂。女书作品基本上都是长诗体韵文,90%以上是七言,偶见五言、杂言。女书的阅读方式一定要唱诵,大多用一种特定的比较低沉、哀婉的曲调吟唱。女书作品几乎都是唱本。其创作者是当地精通女书的“知识分子”,用女书中的说法叫做“君子女”。这些妇女又被称作“歌头”。这样能唱,能写,又能创作女书的妇女不是很多的。通过对上江墟的20个自然村的调查,我们看到,近百年间,有30余名精通女书的妇女,有的村只有一、二个,有的村多达十来个。精通女书的人较多的村子有高家、甘益、河渊等。她们是女书的教授者、传播者。她们出嫁所至,即女书传播范围所及。这些妇女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往往以她们为核心,以女书为灵魂,凝聚着一个个结交老同姊妹群体。她们的社交活动场所是在家里的绣楼堂前。她们的社交活动方式为写女书、唱女书,以及切磋女红。每当女书歌声响起的时候,姑娘、媳妇、老妪便聚拢来一起“读纸读扇”,忘情入境。大家都沉浸在女性情感世界中,自演自唱,自娱自乐。在女书之乡,妇女们不一定人人会写女书,但几乎人人会唱女书歌。女书作品是共享性的,即使是自传或信件,也是唱出来大家听,甚至大家唱。女书文学是一种群众性的民间说唱文学。女书文化是一种庭院式的歌堂文化。 女书“文房四宝” 女书的“纸”很多,有册书、扇书、纸书、帕书、带子花、铜币。女书的经典文本是自制的布面册本“三朝书”,款式同中国传统线装书,制作非常精美。除了作为纪念,女书文本还用于夹女红花样丝线等,将伴随一生,去世时放进棺材或烧掉。它是由妇女们亲手做的手写本,有一致的装璜、缝制的方法。每个文本大约32开本大小;布制封面一般有三层,外面是黑色自织或机织土布,里子常见为蓝绸缎的,中间还夹有一层垫布;装订线图案均为双线回字格纹,上下有红布抱角,外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处有彩条花边为接缝,内为纵横经纬布纹,外为斜经纬布纹,最外边有包边沿条。整个封面美观、大方、坚固、厚实,便于经常翻阅、保存,便于携带、使用。此外,女书还有纸书、扇书和帕书等式样。纸书指的是一张纸,常常是红纸。扇子也是妇女喜爱的女书式样,无论写或读,即展即合,文雅,方便。帕书是把女书绣在手帕上,有时是黄绸缎上,类似皇榜诏书,显示了女书主人“君子女”的强烈自尊。所以也称读女书为“读纸、读扇、读帕”。带子花是绣在花带上的女书歌、吉利话,并且用花带拼成“八宝被”。20世纪末在南京发现了太平天国女书铜币(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3月2日拙文)。女书是对男尊女卑的旧制度的文化抗争,从山沟写到京城,从纸书、扇书、帕书写到太平天国的铜币上,虽然只是彗星一闪,昙花一现,却蕴含着一种质的升华。女书的笔原来是用竹篾或“棍子笔”。女书的墨原来是“锅底灰”。后来逐渐用毛笔、用墨,甚至“与时俱进”,用圆珠笔、签字笔。





上一本:论语研探 下一本:深夜十堂:快!等你开饭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传奇女书的作者是赵丽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