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传统文化学校校长易菁先生,以深厚的国学功底和精湛的证悟智慧,从当代人的视角深入浅出地解读《孝经》的奥义,从而阐释了孝道在当今社会的效用和现实意义。 只要孝道在,中国文化的根就在。《孝经》一十八章,上合天经,下顺地义,中合人伦,其所揭示的至德要道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具有超越时空的真理性。孔子用孝来挽救世道人心,承托了中国文化延续的重任两千多年。整部《孝经》都是依着孔子对曾子的嘱咐而创作的,是以师生之间的对白而展开的。孔子亲自以讲课对答的这种形式将孝的本意传给后人,虽是曾子记录,但实际上通篇贯穿的都是孔子的思想。 作者简介: 易菁先生,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系晚清军机重臣张之洞的后代。上世纪90年代初皈依少林寺老方丈、近代禅门曹洞宗大德释德禅门下,不仅获其知识传授,更继承了大德以华夏文明济世救众的无我精神。自1998年在江苏徐州创办华夏传统文化学校并担任校长至今,已出版《<大学>之道》《琉璃慧光:药师经讲记》。 目录: 前言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前言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开宗明义章,用乾卦的六爻来匹配,论及“宗”时即在上九之位。上九之时,爻辞为:“亢龙有悔。”何者为悔,悔者回也。意味着从上九可返回到初九。首尾相连,如环无端。所以,在这里,孝经第一章就谈了孝的终始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终始之道即为上九初九之道。正是因为上九为亢龙之像,所以开宗明义结尾时,引用《诗经?大雅》的诗句:“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开宗明义的“开”字是一个动词。开者,张也。张者,施弓弦也。意思是说把箭放在弓上拉开,引申为马上开始。开是个始点,用的是一个反向力,但始点已经决定了整个的过程,包括箭发出去之后的方向、速度、射程等等。学习中国文化不仅要有学问,还要有悟性,更要有德性,三者皆备,方能领会中国文化的真精神,进入中国文化的真领地。 “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诗经?大雅》云:“公尸来燕来宗”。意思是说:在祭祀的时候请祖先来享用子孙恭敬的供奉。“示”,神事也。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示上面的二代表天地阴阳,下面的三垂,代表日月星。宗有尊宗与宗庙两重义。尊宗是尊重自己的祖先;宗庙的含义比祖宗的含义要大,既指祭祀一切圣贤先哲的场所,同时还指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们心灵世界的归宿。比如“五四”运动中提出要砸烂的“孔家店”,就不仅是指外在的物质庙堂,更是思想层面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历史上,宗庙起到了具有法律意义的作用。 “明”,一日一月悬在天空为明,人人可见,就像太阳和月亮挂在天上一样,那么直接,那么明确。《易》曰:悬像著明,莫大乎日月。这个“明”,既说向外看,也说向内看。向外看别人时,可以明察秋毫,“如见其肺肝然”;向内看时,能够知道自己每一个行为的起心动念。我们看,古代帝王宝座上方的“正大光明”那个匾。所谓正,是指居中得正,处于正位,也是说无邪思、邪念和邪行;大,是没有偏见、不狭隘、不斤斤计较,极其广阔、无不包容。有什么好计较呢?无非得失名利。正大光明,就是说我做的所有事情无比广阔、无不包容、无不光明,不是隐匿的,不是鬼鬼祟祟的,可以放到日月之光下去照耀,可以让天下人去评判。 开宗明义的“义”,繁体写法是“義”,从羊(善省)从我,执戈卫善,为道义。义通“仪”,天之道义,在人为仪,礼仪。义在五行属金,主秋,主肺。义具有杀伤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被称为义气。但若动不动就“拔刀相助”,便是义之过。在平时的生活中,义之恰当表现为得体、不做作、不过分、不奴气、不傲慢,一切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中庸之道。 “章”是什么?乐止为章。章,从音从十,是音乐的完美表达。文有章句,总义包体,所以明情也。在古圣先贤的经典中,“章”既体现了起伏的乐感,也代表一段文义的圆满结束。 “第一”者,太极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为开始,章是结束。《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道一件事情的发展过程,知道事物从开始到结束周而复始的规律,便接近了宇宙之道。事有终始,之所以把“终”放在前面,是因为近道之人先明事之终,之后才决定事情是否开始去做。说“始终”是强调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言“终始”是着重事物之间的彼此转化。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个事物都有起始点和终结点,因此要高瞻远瞩,要向远处看,不要鼠目寸光,这样才能把握现今乃至于久远的人生。 从孝入手,最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是很明确的。反之,从不孝开始,结果也是明确的。有一个什么样的发端,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我们对每一个行为都要知道大方向。只有大方向不错,才能接近古圣先贤所讲的道理,这是人生的规律,是生命中任何一个事物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回想一下我们的人生,不管现在是十几岁,还是几十岁,都曾经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往往失败的次数更多。为什么会失败?就是因为在发端时只看到了眼前的名和利,不知道归结点是什么。“知所终始”,就是要知道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归结点,这其实也就是人生的课题。 “开宗明义章第一”合起来解释,就是建立纲领、彰明道义,从宗庙祭祀,彰明尊敬父母的礼仪开始说起,也即是用什么样的礼仪来尊敬父母,从这里开始说起。 “仲尼居,曾子侍。”妙,美妙绝伦!用词之讲究啊!这一居一侍,古人用字千锤百炼。居者,安住也,稳而不动于正位为居。“侍”就不一样了,陪伴在旁边的为“侍”,“侍”是心中不安的。这两个字一用,两个人的身份就已经出来了,场面也就出来了。所以要把经典当剧本来读,我们可以依着经典的描述做一个想象,还原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主次关系。这里描述的场景就是:一个老师安然地坐在中间,一个惶惶不安的学生站在旁边,一居一侍。 曾子是山东兖州定襄人,七十二贤之一。因为曾子的孝道是弟子中完成得最为圆满的,所以孔子嘱咐他作《孝经》。在这里,孔子并不是偏袒曾子,而是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传承。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个开头是讲孔子交代他的弟子,你要写一篇关于孝道的文章,应该突出哪些主题等等。虽然,我们跟圣贤没有办法比,但是老师对学生的这个心态都是一样的,并不希望所有的文章都出自老师一人之手,而是希望学生把更多的东西继承下来,发扬出去。所谓“夫弟子不必不如师”,并不是谦逊,作为老师是衷心地希望弟子比他好。因为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传承着,只有后来者居上,这样传承才会不断发扬光大,并且更有力量去推动事物的发展,这才符合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 整部《孝经》都是依着孔子对曾子的嘱咐而创作的,是以师生之间的对白而展开的。比如说,《孝经》大概要有一个什么样的篇幅,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入手,都有孔子对曾子的交代。当然,这个时候,孔子并不是把任务交给了曾子就不管了,而是亲自参与其中的创作,以讲课对答的这种形式将孝的本意传给后人。虽然整个文字的记录是曾子落笔的,但实际上通篇贯穿的还都是孔子的思想。所以,曾子实际上就没有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而是原原本本地记载老师说的话。就像刚开始写的:“仲尼居,曾子侍”。其实,这就交待得很清楚了,《孝经》就是依着这个嘱托写成的。 《孝经》出自曾子之手。曾子的这种描述,是在给世人一个交待:这是老师专门传授给我的。其实,这是在讲传承。这种描述,托出了他的心态,同时也把整个的环境场和内容交待给了后人。在这里,曾子既客观又主观。主观在于,作为弟子记述老师的时候,本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客观就在于,在面对社会、面对广大的人群以及未来历史的时候,又必须称老师的名字。 接下来,我们看:“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孔子问曾子,说先王可以用一个正直、无私、光明的德行来治理天下。这种德行用于普通的民众,民众就能够和睦相处,用于人之间就可以和乐人群,不论长幼尊卑都不会生起怨恨,那么这个正直、无私、光明的德行,你知道是什么吗? 古人所谈的“知道”,并不只是今人所讲的听闻。知者智也,道者到也,所以古人说知道的时候,更是指智慧能否达到,当然这个智慧是以德行为基础的。这里,我们在认识上要有一个提升。比如说,我们以往在理解孝的时候,是以和乐家庭为主的,甚至非常明确地说,是只对我的长辈而言的。但在这里,孝的对象就不仅仅是父母或者长辈。此处所言的孝,具有广阔的社会意义。 我们来看至德要道的“至”字,小篆为“”,下面一横是地,上面是只鸟。《说文》中讲,至是鸟落地之象。当然这个鸟不是一般的鸟,是凤,是凤来人间之象。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所以也就有了“凤麟献瑞”之说。要是在人间能够看到像凤、麟这等神兽的时候,都是极大的瑞象。当然这种瑞象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每每都会与帝王有关。不是当朝的帝王有大德行,就是将要出生有大德行的天命之子,这是一种规律。对当朝的帝王而言,是说帝王把应做的事情都做到极致之后,天地间就会降下瑞相,以此作一个印证,并诏告百姓。 以顺天下的“顺”,理也,纹理也,从页从巛。巛为水,为大地的法,水几于道,人以遵法为顺。比如刚才我们讲到凤凰,凤凰的羽毛有五色,色彩缤纷但不杂乱,形成美好的纹路。人间的帝王以孝德治世,五德圆满,五气调和,五色祥瑞,那么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则有凤来仪,此为以顺达至也。 顺天下的是什么呢?是孝!什么叫顺天下?就是可以把乱世理顺。一个孝,足以把乱世都理顺,那么自然也就是一个治国之道了。所以说,孝绝不仅仅是一个后代对长辈尊从的概念。 “以顺天下”之后是个什么样子呢?“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民用和睦,就是可以让天下的人都和睦相处。何谓上下无怨?一讲上下,通常都是指在官场上,就是说官高一级和官低一级的关系。其实,这个上下也包括父子。上下无怨就是说,无论尊卑长幼都可以做到无怨,这可太不容易了!今天的社会环境讲上下无怨不容易,难道家庭容易吗?家庭亦不容易呀!孩子与父母之间尚且不能做到无怨,社会环境中的这个怨升起来就太容易了。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不仅指人与人之间无怨,更是内指人自身、外达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这里,孔子讲如果以孝道推行天下,就可以顺天下,施之于民用则可以和睦,施之于上下则可以无怨,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课题呀!所以我们说,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以孝道治天下的帝王有的是。为什么?一个孝就足够了! “先王有至德要道”,这里讲的先王,指的主要是尧、舜、汤、文王、武王等至圣先王。 二十四孝里有个著名的孝感天地的故事,讲重华大孝,说的就是舜这个圣君的。舜本姓姚,生性善良,非常孝顺。“舜”字,通顺,从受从舛,表示逆来顺受,是后人专门用以赞颂他的功德的。舜从小跟继母长大,但他的父亲顽愚、继母奸诈,弟弟傲慢,经常遭受他们的陷害。我们在《弟子规》里都知道一句话,叫“亲憎我,孝方贤”。在当今的社会环境里,说跟继母长大,绝不是个别的家庭问题,而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看,舜不仅不记恨继母,相反的是更加孝顺父母,友爱弟弟。在这个时候,孝是可以感动天地的。所以,他在历山务农,大象替他耕田,小鸟给他除草。后来,尧看他是贤才,让他去协理朝政,并且把帝位让给他,最终舜也成为了历史上以孝治天下的圣君。实际上君王的德行真实不虚,舜帝,一个孝字就把天下治顺了。 当然,公心也可以使社会安定,大禹治水就是以公心治天下。这是在说,只要一个良善的心突出了,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有父母,应该如何去实践?我们不应该把孝当成一个理论来说。我曾经在讲其它课程中说到孝的时候,引用了一个木桶效应。就是说,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那么,我们这些已经成家的,面对父母公婆或者岳父岳母,单问这四个人你最讨厌谁,那便是你的孝道之所在。同样,你对最讨厌的那位长辈所表现出来的所作所为,就是你最真实的德性。因为孝不应该有拣择,不管你今天的父母是谁,总没到加害你的地步。所以谈到孝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应该在现实的人生当中去实践,实践的时候才知道天地的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