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指导科学实践的发展理论,而是为我们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时代、实践、群众提出的新问题树立了典范,因而是新世纪、新阶段时代精神的精华。本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实践观、唯物史观、价值观等视角,研究和挖掘了蕴藏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思维,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及启示。本书对于人们深入学习、理解、研究科学发展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叶山土,男,浙江兰溪人,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现为浙江师范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邓小平理论等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及省社联等课题8项,出版专著《邓小平哲学方法论》《邓小平当代意识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合著)及主编教材等8部,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动态》等刊物全文转载或论点摘录。研究成果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20余项。 目录: 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范式 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转换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转换的基础和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范式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转换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转换的基础和依据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转换的意义第一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统一思想的新概括一、科学发展观中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统一的理论渊源及内涵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统一的发展观是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三、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统一发展观的关键第二章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形态一、发展的价值目标上突出人本性二、发展的空间上注重全面性三、发展的结构上强调协调性四、发展的时间上重视可持续性五、发展成果的分配上关注共享性第三章“以人为本”内涵的新解读一、以人的本质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二、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关键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第四章统筹兼顾思想的新拓展一、统筹兼顾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统筹兼顾思想的阐发和运用二、科学发展观对统筹兼顾思想的发展与创新三、科学发展观对统筹兼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的启示第五章科学实践观的新阐释一、“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发展实践的重要性二、“核心是以人为本”——突出发展实践的主体性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重视发展实践的系统性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注重发展实践的创新性第六章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新视域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本内涵二、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社会有机体三、推动社会有机体运行与发展的原则和路径第七章合作观的新贡献一、马克思哲学维度合作观的主要内涵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合作观的继承与发展第八章人才主体生产力思想的新探析一、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二、人才主体生产力的构成三、促进人才主体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途径第九章创造新生产力思想的新视角一、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新生产力的内在依据二、和谐社会创造新生产力的机理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路径第十章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视野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二、科学发展观阐发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途径第十一章人民观的新提升一、人民是历史主体上的新提升二、人民是创造历史动力主体上的新提升三、人民是价值主体上的新提升四、人民是利益主体上的新提升第十二章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式和方法的新探索一、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和创造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式和方法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