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介绍道家文化、道教知识的通俗读物。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详细介绍了道教的起源与发展、道教的教义与教规、宗派和宫观、典故和节日等方面的知识,阐述了道教和中国文化的关系,并对道教在当代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和应持的态度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见解。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本书对普及道家文化和道教知识、构建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促进现代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 袁志鸿(1955—),江苏句容人。1982年入道。现任北京东岳庙主持、庙务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北京市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兼教务处主任。参与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先后在《中国宗教》《上海道教》《三秦道教》《恒道》《中华儿女》《中国道教》等报刊发表有文章近百篇;著有《道教神仙故事》《当代道教人物》《凝眸云水》《道教宫观文化》。 目录: 序一——卓新平 序二——任法融 序三——葛荣晋 序四——刘仲宇 序五——冯今源 序六——王宜峨 自序——袁志鸿 第一章中国道教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适应 第一节道教历史的传承与衰弱 第二节道教的新生与新时代的改造 第三节社会政治运动对道教的损伤 第四节拨乱反正中政府为道教开放活动场所 第五节道教官观场所的登记开放与协会组织建设 第六节当代道教神圣教义精神的坚守与思考序一——卓新平 序二——任法融 序三——葛荣晋 序四——刘仲宇 序五——冯今源 序六——王宜峨 自序——袁志鸿 第一章中国道教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适应 第一节道教历史的传承与衰弱 第二节道教的新生与新时代的改造 第三节社会政治运动对道教的损伤 第四节拨乱反正中政府为道教开放活动场所 第五节道教官观场所的登记开放与协会组织建设 第六节当代道教神圣教义精神的坚守与思考 第七节从授徒方式的变化看道教传统与现代的链接 第八节道教研究、教义阐释与文化精神之传播 第九节道教在当代社会的开放和交流 第十节道教对当代社会的关怀和适应 第十一节道教事业未来和前景的展望 道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形式,从古老的岁月中走来,经历了悠久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度过了明末、清朝、民国衰微的艰难。当东方雄狮从沉睡中醒来,道教也获得了新生。道教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内涵,面对当代社会,道教既有现代新文化冲击的诸多困惑和危难,也有新时代赋予的机遇和进步发展的巨大空间。 第二章道教之源流 第一节道教的源起与形成 第二节道教的承续与流传 附:道教基础知识 道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形式,如果将西汉与东汉前后研习和实践道学和养生者作一划分,那么东汉前学道、研道并以之实践者,则被称之谓“道家”;东汉前学修养生并实践者则称方仙术士;将黄帝和老子的学问和养生方式结合研修,则称“黄老道”;东汉以后则均为道教的范畴。东汉以下道教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这其中有许多可资研究探讨的主题和内容。作者试图以简略的文字,勾勒出道教历史的线条,以资人们了解道教历史衍续的概貌。 第三章道教教义、教规和基本信仰 第一节道教的教理教义简述 附:道教的教理教义 第二节道教的清规戒律简述 附:清规戒律和禁忌 第三节道教的传戒与授篆 第四节道教的神仙信仰简述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乃万化之本源,宇宙万物皆由“道”化生。道教是中国本土的传统宗教形式,《道德经》为道教最主要经典。道教依据老子《道德经》,阐述对自然社会、万事万物、客观现象的认识、观点和主张,因此《道德经》为道教之教理根源。 道教的教义提倡养生,重视长寿方法的研究,神仙境界是道教信仰的追求。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道教的重要教义精神。授策与传戒是道教神权授受和传承清规戒律的一种方式。 第四章道教经典 第五章宫观在道教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章道教宗派 第七章道教节日第八章道教典故 第九章道教研究 第十章宗教与文化 第十一章道教与社会伦理 第十二章道教与和谐社会 第十三章新世纪的道教三、我们有责任积极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宗教有许多优秀的教义精神和经文内容,具有各种积极有益的功能,如道德功能、心理功能、公益功能、文化功能。古往今来,这些都对架构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们向上进取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有人说,佛教是请进来的、伊斯兰教是传进来的,基督教是打进来的,道教是土生土长、传统固有的,但在中国社会各宗教间却都相安无事,并且佛教的理论高峰是在中国形成。这充分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伟大的包容性。中国的宗教有许多优秀的文明特质,其与西方宗教有着显著的区别。过去大的宗教形式都积极配合政府维护社会的稳定,安抚人心,赞成社会的改革进步和发展。宗教的教义精神还有延续性、传承性、稳定性,这对社会的监督和批判,以及伦理教育都有积极作用。中国的宗教多年来一直是皇权支配教权,并且中国社会主导的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基础。儒学是传统的“归和文化”,主张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理念,也就是今人所谓寻求社会互相依赖的多元一体,而不强调思想意志的绝对一致,亦即“求大同,存小异”。 民族的文化精神,有许多值得弘扬传承的内容,如“诚信”精神。进入21世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接触更为频繁。社会多元一体,这使人与人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支持、关心和谅解,这就需要架构起“诚信”认同桥梁。人们之间是否能够相互接纳,是基于相互间所具有“诚信”程度。人们常说“要做事,先做人;做好人,再做事”这句话。而评判人是否做好了“人”,“诚信”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和标准。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那么还有谁能够信任和接纳他,还有谁能够与之交往,配合工作呢?所以,弘扬“诚信”精神,利人利己,有益共同发展事业,推动社会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