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学术思考”或“质疑”强调的是学术要有思想,乃在于期待所有学术同仁,做学术人,做学问者,应该从问题(当然是哲学社会科学应当面对的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条出发。当古人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时,“问学”已含有对问题的合理阐释之意,也有带着问题学习之境,只是时代的推演,“问学”渐变为脱离“问题”的相对稳定的“学问”、“知识”等内涵。学问、知识本由探索、阐释问题而来,且是质疑、提问的结果,但一旦形成便相对固定,人们便淡忘了它的起因、它的母体,即“问题”。《问学与问题》意在提醒自己问学时不要忘了问题,且更加强调问题。当然,这里的“问题”,不仅仅是指日常问题,而主要地和特别地是指学术问题,抑或哲学问题,是指那些具有时代性的、我们的实践和学科未解的问题。这些问题多多少少应当被人们认为是“创新性”问题。如果我们做学问真正能使“问学”与这样的“问题”结合起来,则我们的学问或学术才有了思想,有了时代感,才不至于成为教条主义的东西。 作者简介: 袁玉立,1954年出生于合肥市,1982年1月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遂分配至安徽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之后,一直主要在学术界杂志社做编辑工作。1996年任社长,1999年兼任总编辑迄今。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华中理工学院进修社会学,一度在(北京)华夏出版社二十世纪文库编委会工作,1987年至1989年曾受聘担任(北京)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教务长。主编或编著人文社科类著作、教材70余部,主编《学术界》杂志110余期,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担任《学术界》杂志主编以来,努力追求学术创新、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积极探索学术期刊的思想性、学理性和文献性。 目录: 中庸义理 释“中庸” 再释“中庸” 先秦儒家德性传统的核心价值 多元一体:中庸的政治哲学意蕴 中庸与实事求是——兼及儒学与实学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阐释——儒学与当代中国的人文价值 公共性哲学 利益和劳动的统一才是人的本质 论精神生产力的形态 观念变迁的结构——兼及当代哲学重心的转移 发展哲学的当代任务 关于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创新 公共性:走进我们生活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观点中庸义理 释“中庸” 再释“中庸” 先秦儒家德性传统的核心价值 多元一体:中庸的政治哲学意蕴 中庸与实事求是——兼及儒学与实学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阐释——儒学与当代中国的人文价值 公共性哲学 利益和劳动的统一才是人的本质 论精神生产力的形态 观念变迁的结构——兼及当代哲学重心的转移 发展哲学的当代任务 关于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创新 公共性:走进我们生活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观点 公共性是历史进程的一个原则——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进一步思考 社会学问题 生活质量问题浅论——兼谈与建设精神文明有关的问题 谈谈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传统农村社区商品经济意识的形成和强化——阜阳地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考察 简论社会制度 人际关系导论 百年强国梦——让过去告诉未来 职业教育:劳动力剩余走向劳动力解放 知识分子:引领社会全面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与党的理论创新 学术期刊导向 学术期刊要走出“学术”误区——兼议《学术界》今后发展的个性风格 学术期刊:把中国学术推向国际学术平台的前沿 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与发展方向 按照学术规律推进学术期刊和学术事业的发展 学术期刊要凸显主体性意识——兼谈如何提升综合类学术期刊的价值和地位 学术影响力与学术期刊的导向 学术作品的创新性思想是学术期刊的活力源泉 学术论文评价和写作中的基本问题——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撰写论文的几个问题 学术史研究与物质生产不同的是,精神生产的劳动过程虽然消失在它的产品中,但并不意味着原料和辅助材料也在产品中完全消失。这些原料和辅助材料的大部分随着劳动过程,同时贮存在人脑仓库中。其中一部分将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被遗忘,这种遗忘往往是对那些不相干的信息的抑制,因而是必要的。还有一部分连同这种产品的技能、技巧一起,在以后的劳动过程中被使用。所以,从劳动的结果即产品看劳动过程,这种劳动的资料和对象就表现为精神生产资料。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正如没有物质生产资料的人一样,都是异己的人,不完备的人。因为“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精神产品在量上的增加取决于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与物质产品再生产区别在于:在物质生产中,由于生产的条件同时就是再生产的条件,再生产就是在同一过程中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同样的一种产品,而在精神生产中,由于生产的条件并不就是再生产的条件,再生产只’是在不同的过程中重复地生产同样的产品。这种区别的原因是:精神产品再生产的条件比直接生产的条件简单得多,再生产过程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比直接生产过程的要节约得多,“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因为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已付出艰苦的精神劳动,建立了规范的工艺和程序。此外,从再生产角度观察劳动过程可以看到:精神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同时是另一劳动过程的条件,掌握的精神产品愈丰富,投入新的劳动过程的条件愈优越,就愈容易生产出创新的精神产品。精神产品一般都经过一系列不同的劳动过程,才能最后完成。由于精神劳动者不能也不必事事直接经历,所以要接收前人和他人的劳动产品,而这种产品对后人和别人来讲都永远是个半成品,因为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但是,那种运用物质手段对产品的复制,例如印刷书画、录制音乐的工作,虽然基于精神产品再生产的特点,生产出与原产品相同的精神产品,但其机制已属于物质产品的生产范畴了,因为它脱离了以脑力支出为主的精神劳动。 ……
|